西平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平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平的历史

1.西平县的历史文化

早点类:胡辣汤、水煎包、小笼包、油馍、豆浆;

小吃类:热豆腐、咸豆腐脑、热干面、凉皮,米皮,米线、凉粉;

面食类:粉浆面条、芝麻叶面条、捞面条、牛肉饸饹面、河南卤面、河南拉面、河南烩面、烙菜馍、烙馍、发面饼、芝麻焦馍、磨糊、卤面条;

清真类:馓子、罐饺子、(卤)羊肝羊肺、羊肉汤;

肉食类:烧鸡、板鸭、卤牛肉、卤兔肉、卤狗肉、卤羊蹄 ;

特产:豫坡酒、棠河酒、棠溪宝剑、小磨香油;

地方名吃:东关豆腐脑、罐饺子、蔡寨红焖狗肉、南关馓子、羊肉汤、北关罐饺子、羊肉汤、粉浆面条、咸豆腐脑。 铜器表演是流传于西平、遂平、郏县等中原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西平方言称“打铜器”,以响铜制作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2007年,西平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西平大铜器乐队代表河南省获得最高奖金穗奖。

2.西平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故址在今柏亭及舞钢市部分地区。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柏国为楚国所并。《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战国时期属韩国。

秦属颍川郡。

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西平县(今县吕店乡),属汝南郡。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封于定国为西平侯。新莽改西平为新亭。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划县境东部置定颖县。

北魏划汝南郡一部分,置襄城郡,治西平(迁今师灵镇)。

唐天授二年(691年)正月,复置西平县,属蔡州。

北宋徙治今西平县治。

明清属汝宁府。

1914年属豫南道,1918年改属汝阳道。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933年属河南省行政第八区专员公署。

1949年3月,属确山专区。8月,确山专署迁驻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1965年7月属驻马店专区,1970年属驻马店地区,2006年属驻马店市至今未变。

3.西平始建于什么年代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洪河上游,郑州、武汉之间,隶属驻马店市。

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距新郑飞机场140公里。全县有19个乡(镇)295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农场,人口83万,面积1092.平方公里。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先进县。 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部为浅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中部为平原区占全县面积67%,东北为洼地区占全县面积23%,小洪河在境内75公里,著名的老王坡滞洪区在洪河以北。

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水量805.2毫米。全年无霜期222天。

西平县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西平矿藏丰富,地沃粮丰.西部山区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硅、花岗石、大理石、玄武岩等,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国内生产总值235578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45元。

全县有耕地99.4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粮棉生产大县,国家瘦肉型生猪基地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油菜,红薯,瓜菜待;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油菜、芝麻、大白菜;森林覆盖率为9.6%;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椿树、刺槐等.,猪,牛,鸡的为全省第一.猪,牛,鸡年存栏量位居河南省第一位. 西平市场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境内公路总里程39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6.1公里。

有国道107线穿过,全长27公里;省道1条,全长16公里;县乡道全长355公里。桥梁61座1905延米。

乡公路晴雨畅通,293个行政村通汽车。有京广铁路32公里,县辖内有人和、李庄铺、西平、焦庄4个火车站。

西平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机械、酿酒、医药、化工、建材、轻纺、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名优产品“豫坡”系列酒、“棠河”系列酒、“棠溪”宝剑、“洪鑫”有机复合肥及塑料、服装、五金、食品、饲料等26种主导产品获省优、国优,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及东南亚等地,10个工业小区已呈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西平县古为柏皇氏遗族封地,春秋称柏子国,汉高帝4年(前203年)始置县。西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宋代宝严寺塔、狄青练兵场、韩非孤愤台、刘秀饮马井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118处。城西南45公里处有棠溪源,泉水清流,怪石林立,风景宜人,城西南38公里处有酒店冶铁遗址,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冶铁重地.是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冶铁炉也是全国唯一保存的战国时期冶铁遗址. 西平环境优美,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社会稳定,110报警台24小时随时提供服务,分别连续12年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和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县。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征程中,西平将进一步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鼓励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西平人民热切期望海内外宾朋共同参与西平建设,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4.西平镇的历史沿革

西平镇古名观音场,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盘龙庙,以寺中观音得名。

康熙十年(1672年)兴场,为星日乡驻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第四区。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仍为区所驻地。1956年改名西平区。

西平镇政府驻地辖10个村,2个居委会。即辖联盟村、黎明村、柑子园村、踏水桥村、金星村、古房沟村、核桃沟村、西江村、活力村、上河村,东街一、二居委会,为原西平区唯一镇。

1992年撤区并乡至今,其所辖建林办事处,1992年之前为建林乡,原名建林驿,位于县城西24公里的三台到西平的路线上,清至民国初为亢金乡驻地,1935年设建林驿联保,1940改为建林乡。场镇上有85%以上人口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广东、湖广、江西等省迁进的移民、客家及后裔。

场镇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余人。有新、老两城。

老城格局与县城相似。由原粮台连缀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城墙,四方大小7道城门,均与实地方向错位。

念佛楼、古民居、石板街、四大会馆、吴氏宗祠,以及朱君办事处红梁村陈宛溪故居遗址等文物、遗迹,显示昔日西平人的创造与辉煌。新城中,新建的中小学校、自来水厂、商贸大厦、邮电大楼、老年活动中心、卫生院、休闲庄等,是今日物质与精神生活富有的标志。

4000家个体商户、1300家工贸企业,正为西平增添新的血液。新老城市的交融与和谐,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质量的提高,是西平人在新时期创造的又一成果。

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西平古镇的总体格局形态像一人体。

据文史专家介绍,中国古代城镇布局有“仿生学”原则,但是像西平镇这样以人体仿形,还是罕见的。民间有西平古镇的布局似“美女晒羞”的美丽的说法,体现了“大地为母”的原始崇拜。

明末清初,由于兵患、天灾、瘟疫等原因,致使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千里良田,无一耕种之人”。西平地区和四川一样,“终日虎豹逐鹿”,百里难见一个行人,情景十分凄惨。

直到顺治末年,才有移民迁入。康熙元年(1662年)在今镇政府处,有乡人建起盘龙庙一座。

之后,由于人口剧增,凯江水运繁荣,因生产、生活需要,于康熙十年(1762年)兴场,以庙中观音取名,为星日乡驻地。这就是观音场的来历。

据资料记载,当时兴场已有500户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广东、湖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移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始建三台县国民政府第四区。

新中国成立后,仍为区署驻地。1956年改名西平。

由于城镇建筑布局与三台潼川老城相类,城墙有“围城三里三、穿城一里三”之说,是三台古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又是长期县内区署政治、经济片区中心,故有“小三台”之美称。 西平兴场以后逐渐扩建的“十字”形老街,占地约1平方公里。

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城墙后,便成为名符其实的老城。老城中的古民居、石板街、观音寺,广东、福建、湖广(湖南、湖北)、江西会馆、吴家祠等文物、遗迹,是其亮点。

西平的城墙,与其它地方的不一样,是由原粮台连缀而成。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地方官兵,为镇压白莲教冉文俦等农民起义,指定在观音场兴役建仓,把三台、中江两县粮草储藏这里,平乱后,乡人将守护粮仓的粮台连缀,修成了城墙。

因而西平城墙有两个不同特点:一是四方大门(除南门外),均附有小门,大门用于进车、小门用于行人。这就是现在看见的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的由来了。

二是四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错90度,有意将面北的北门,叫东门;面南的南门,叫西门等。这是为了迷惑“匪盗”,以求平安,有意错呼的。

今的小东门亦称环碧门,于清嘉庆八年整修,嘉庆九年(1804年)补修。老城中的观音寺念佛楼、城墙及城门楼洞,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是川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的客家宗祠,也是四川吴氏客家中仅存的一处。它坐落在川北潼川府观音场(今三台西平镇)大东门外凯江河畔,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创建宗祠的主人吴公求俊,是清康熙五十六年湖广填四川,来此落业的吴姓始祖,吴氏宗祠是典型的客家古建筑,它由正殿,圣武殿,观音殿,左右偏殿,中厅,内天井及大门门厅组成,左右还各有一个天井,外加三个院落。

宗祠所辖十八个保护完整的分支客家祠堂。是西平客家吴氏族人举族祭祖的场所。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氏客家宗祠2003年9月15日成功地接待了“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讨会”的全体专家、学者,成为省内第一客家家族的隆重盛会。2006年10月世界客属第二十一届恳亲大会在台湾台北市举行,由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先生亲自为三台县西平吴氏客家宗祠题赠匾额《吴氏宗祠》。

宗祠产生于旧时宗法社会时代,是孝道文化的载体,是孝顺父母的延伸。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好公民、好工作人员。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5.西平的冶铁历史有多久

西平地处伏牛山余脉,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古战国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冶铁铸剑之地。这里发现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冶铁竖炉,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最早的冶铁炉。近年来,西平县在挖掘古代冶炼资料的基础上,铸造了闻名中外的棠溪宝剑。

据介绍,冶铁遗址是西平县出山镇李园沟村民在修路时发现的,此处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酒店战国冶铁遗址只有几千米,出土的冶铁炉只剩底部,距地表60厘米,直径50厘米,显露部分高11厘米,炉壁内为红烧土。经初步判断,该炉为战国时期的冶铁残炉。

6.西平合水历史

2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5000年前,人类在合水的生产活动已具规模,隋末设县,已有1300余年的建制史。

秦朝时设义渠县。

西汉设略畔道和除道县(一说为直道);新莽时期改略畔道为延年道;东汉末年二县县府南迁陕西,地域为羌胡所占,直至南北朝。

西魏时期设蔚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合水县(治在今庆城);仁寿二年(602年)设华池县;义宁元年(617年)设乐蟠县。

唐武德六年(624年)增设蟠交县;天宝元年(742年),改蟠交县为合水县。

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乐蟠,地域归合水。

金、元、明、清皆归庆阳府辖。

民国属泾原道。

1949年9月21日,合水县县治由老城镇迁至西华池镇;

1958年12月20日,裁合水县,分属宁县、庆阳县辖。

1961年12月15日,复置合水县,县城设西华池。

请采纳

7.西平县历史上有没有一位姓杨的副县长

西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接漯河市源汇区,南望驻马店市,东临上蔡县,西部与平顶山市舞钢市毗邻。

南距武汉30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全境。

属于驻马店市。全县有人口76.7万(2000年),面积1098平方公里。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4年被农业部定为“乡镇企业东中西部合作示范工程试点”县,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先进县。2009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1] 中文名称 西平县 外文名称 Xiping County 别 名 柏城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下辖地区 柏城街道、柏亭街道、柏苑街道 政府驻地 西平县人民政府驻柏城街道 电话区号0396 邮政区码463900 地理位置 北纬33度10分 东经113度36分 面 积1098平方千米 人 口87万(2016年)[2] 方 言 中原官话(蔡鲁片) 气候条件 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著名景点 棠溪源风景区、战国冶铁遗址 机 场 新郑机场 火车站 西平站 车牌代码 豫Q 城市地标 宝严寺塔 行政代码411721 目录1 历史沿革2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 地貌境域 ▪ 气候 ▪ 水文4 人口5 交通6 经济概况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7 社会事业 ▪ 教育事业 ▪ 文化事业 ▪ 广播电视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障8 旅游9 历史文化 ▪ 名称来历 ▪ 饮食 ▪ 民间艺术10 著名人物11 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 嫘祖木雕 春秋时,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故址在今柏亭及舞钢市部分地区。周景王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柏国为楚国所并。

《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战国时期属韩国。

秦属颍川郡。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西平县(今县吕店乡),属汝南郡。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封于定国为西平侯。新莽改西平为新亭。

东汉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划县境东部置定颖县。北魏划汝南郡一部分,置襄城郡,治西平(迁今师灵镇)。

唐天授二年(691年)正月,复置西平县,属蔡州。北宋徙治今西平县治。

明清属汝宁府。1914年属豫南道,1918年改属汝阳道。

1927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933年属河南省行政第八区专员公署。1949年3月,属确山专区。

8月,确山专署迁驻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1965年7月属驻马店专区,1970年属驻马店地区,2006年属驻马店市至今未变。

[3] 行政区划 编辑 西平县辖3个街道、6个镇、10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行政区划 :柏城街道、柏亭街道、柏苑街道、师灵镇、五沟营镇、权寨镇、出山镇、盆尧镇、嫘祖镇[4] 、重渠乡、人和乡、宋集乡、谭店乡、芦庙乡、杨庄乡、专探乡、二郎乡、蔡寨回族乡、焦庄乡;老王坡农场。[5] 地理环境 编辑 地貌境域 西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浅山丘陵区属伏牛山余脉,面积9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有大小山峰10余座,最高海拔553米;中部、南部有缓岗,面积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东部平原面积933.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65%。

[6] 气候 西平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均日照时数2157.2小时,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21天,降雨量852mm,春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2.3米/秒。[6] 水文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的洪、汝水系,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9条,其中洪河、柳堰河、淤泥河为本县3条主要河流。

[6] 人口 编辑 根据第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67214人,其中:柏城镇53892人、五沟营镇 40137人、权寨镇 34083人、师灵镇 39195人、出山镇 24477人、环城乡 57816人、重渠乡 39182人、盆尧镇 62075人、人和乡 40564人、宋集乡 37640人、谭店乡 47622人、吕店乡 38521人、酒店乡 15783人、芦庙乡 41534人、杨庄乡 34554人、专探乡 53627人、二郎乡 49380人、蔡寨回族乡 14384人、焦庄乡 32494人、老王坡农场虚拟乡 10254人。交通 编辑 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南距武汉30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半日经济圈”内。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高速铁路纵贯全境,省道高兰公路横穿东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7] 新建了西酒公路、东西环公路等一批县乡公路,完成了“村村通”工程140公里,全县8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

县乡公交、城镇出租车业发展迅速,建成农村客运站11个,居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7] 经济概况 编辑 西平县2015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0928亿元,增长18.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5.3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39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53元,增长12.5%;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增长21.3%;各项贷款余额64.3亿元,增长23.1%。

[8] 第一产业200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为12.13万公顷,其中优质小麦面积4.6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670396吨,增长38.5%。

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县。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

瓜菜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发展无公害瓜菜生。

8.西平县历史上陈集信这个人有历史记录吗

高祖二十二男:太穆皇后生隐太子建成及太宗、卫王玄霸、巢王元吉,万贵妃生楚王智云,尹德妃生酆王元亨,莫嫔生荆王元景,孙嫔生汉王元昌,宇文昭仪生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崔嫔生邓王元裕,杨嫔生江王元祥,小杨嫔生舒王元名,郭婕妤生徐王元礼,刘婕妤生道王元庆,杨美人生虢王凤,张美人生霍王元轨,张宝林生郑王元懿,柳宝林生滕王元婴,王才人生彭王元则,鲁才人生密王元晓,张氏生周王元方。

(据旧唐书卷六十八所载)其中卫王玄霸就是人们熟知的李元霸,只不过年少早亡。以下是史书所载—— 卫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

早薨无子。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曰怀。

四年,封太宗子泰为宜都王以奉其祀,以礼改葬,太子以下送于郭外。泰后徙封于越,又以宗室赠西平王琼之子保定为嗣。

贞观五年薨,无子,国除。

9.驻马店 西平

西平县为柏皇氏遗族徒居地。

春秋时为柏子国,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始置县,属汝南郡,郦道元《水经注》曰:“西平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

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自清康熙三十年(1691)至民国19年(1930),239年建制基本未变。

民国20年全县划分为7个区。民国25年实行保甲制。

民国35年为14乡、镇,辖272保、2961甲,直至1948年西平解放。1958—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经历25年,1985年全县设1镇17乡,288个行政村,3520个村民组。

至今全县有20个乡镇场。 1948年8月,中国共产党西平县委员会和西平县民主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3月,属确山行政公署。

8月,改确山行政公署为信阳专区,西平县改属信阳专区。 1965年6月,分信阳专区,署驻马店专区,改属驻马店专区。

10.驻马店 西平

西平的古称 .

历史来源:

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有柏国 ( 河南西平县 ) ,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又据《史记.秦本纪》所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姓为「嬴」。

家族名人

柏濩 神话传说中的蜀王。《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

柏高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 ; 「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於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

地望分布:河南魏郡,山东济阳郡。

柏姓起源参考之二

柏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柏姓起源非常古老,上古时期有古帝柏皇氏,其子孙就以柏为姓。还据说,舜时,大费受命辅佐舜帝,调训鸟兽,鸟兽驯服,是为柏翳,舜帝赐他姓“嬴”,他的后代,也有以“柏”为姓的。发展和演变:柏姓起源非常古老,上古时期有古帝柏皇氏,其子孙就以柏为姓。

又说柏姓起源有三:

(一)、以封国命姓。它的来源可经追溯到三代以前。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柏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柏作为自己的姓氏。《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相关参考

昆明人的历史

1.昆明有那些历史人物先秦时期庄硚(神话中的人物)隋唐时期(南诏国时期)皮罗阁两宋时期(大理国时期)段思平元朝时期赛典赤明朝时期开疆功臣傅友德——永昌侯蓝玉——颖川侯沐英——西平侯沐春——黔国公政治人

沾益县松韶村历史

1.沾益县的历史沿革秦修五尺道即经沾益,境内有七八十公里。三国时期,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主战场就在南盘江两岸。沾益城北九龙山深沟五尺道外一山石上,仍存诸葛亮所刻“毒水”二字。唐置西平州,治今沾益

棠溪宝剑是否真的削铁如泥

剑素有冷兵器之王的美称,是高贵身份的象征,而相传名剑鱼肠、泰阿、干将和莫邪都出自于同一个地方西平棠溪。可是,历史中的这个铸剑名都为什么到了现在却难寻踪迹?难道那些传说中削铁如泥的宝剑都是史学家的美丽幻

秦惠文王的老婆有几个

  秦惠文王的老婆有几个?秦惠文王的老婆都有谁  历史上秦惠文王赢驷据说是他们家族最帅的,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他是一个有比较有思想、且关怀国家大事之人,在位期间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北扫义渠,西平巴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手下大将张郃率军进入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从此纳入曹操势力范围。但魏军遭到以曲氏为代表的西平豪门地主的多次反抗(见曲氏叛魏)。魏、蜀、吴3国

马援与马革裹尸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马援与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东汉陕西扶风茂陵人。先祖是赵国名将赵奢,因被封为“马服君”,遂以马为姓。  公元32年,马援投奔刘秀,并协助他西平隗嚣。在破羌安陇

唐代名将李 李生平简介

  李  李(sù)是唐朝十大名将之一,是唐中期的将领,一生战功无数,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  元和十二年(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

和洽――《三国志》卷二三

  和洽,字阳士,汉末魏初汝南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罪。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

前凉是怎么治理西域地区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前凉是怎么治理西域地区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凉(318——376)是十六国之一,都城姑臧,公元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又在313年受封西平郡

唐朝宰相李晟 李晟有何作为

  李晟  李晟是唐朝宰相和军事家。唐洮州临潭人。字良器。初为边镇裨将,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因平朱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  祖父李思恭,父为李钦,世代在陇右为中下军官。李钦在李晟出生数年后就过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