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朝代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外历史朝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外历史朝代

1.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

辛亥革命距今将近百年,已经成了历史问题.对于历史问题,只能用历史主义的立场去看,如果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去观察历史,也往往容易将历史扭曲.我说辛亥革命功盖汤武,就是从中国历史的这条绳索的总体(而不是局部的)系统来认识辛亥革命,是从中国历史长河的主干脉(而不是支流)来认识辛亥革命.这就是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离不开对于中国整个历史的认识.当然了,历史是模糊的,谁要是对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反面糊涂了.我们同时也认为:人们对于模糊的历史进行整体的认识,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历史本来是连续的平滑的曲线,但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看清历史规律对于历史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将历史进行划分,这就是对于历史时代进行分期.划分历史阶段必须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和找出明显的标志才能有其意义.近代史学家往往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将中国历史划分出这样的几个阶段: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共产主义主义社会 我们首先说:这样的划分是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为标准的.在马克思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普遍是对的.可这是要与我们中国的历史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革命理论的意义.但是中国的历史学家往往机械的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而把中国的历史搞糊涂了. 因为,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还是很少出现过象西方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伴随着的是在血风腥雨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带来的往往是对于生产力的巨大的破坏.而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繁荣是在相对和平时期是一个渐变过程.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科学技术曾给世界带来过辉煌,但是,我们很难以此来划分历史时期.所以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标准来划分中国历史时期,必然是模糊的.至今人们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的历史时期还存在着争议,就说明这一点.我们也不知道历史学家对于“封建”二字的翻译有误还是中西概念不同,也造成了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时期--封建时代产生了误解.我们只能说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历史学家在革命理论与中国历史实践相结合方面作的还不十分完美. 从中国历史的风个重大转折,我们似乎找到了划分历史时期的一个很意义的标准:这就是 以人类生活社会化的程度来划分历史时期.我们从一般的认识方法,可以这样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们为了繁衍的需要而有了家庭. 人们为了共同的生存而有个家族和部落. 人们大规模的生存斗争中而又将部落组合成国家. 从家庭到部落,这是人类生活走向社会化的开始;从部落走向国家,这是人类生活社会化的扩大.因此,生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形态的重要指标.人类生活社会化的不断扩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人类生活社会化,首先要求人类组织的社会化.人类组织的社会化决定着社会政权的组织形式.而政权组织形式是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以社会化的指标(不是以生产力)我们对于中国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禅让制社会--尧舜禹时代. 2.封建社会---夏启到周朝. 3.帝王集权制社会--秦朝到清朝. 4.共和制社会--辛亥革命开始.。

2.古今中外有多少朝代

24个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 以下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3.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1. 西周 前1066年 - 前771年2.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2. 战国 前475年 - 前221年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1. 西楚 前206年 - 前202年5. 汉朝 前206年 - 220年1. 西汉 前206年 - 23年2. 新朝 8年 - 23年3. 东汉 25年 - 220年6. 三国 220年 - 280年1. 曹魏 220年 - 265年2. 西蜀 221年 - 263年3. 孙吴 222年 - 280年7. 晋朝 265年 - 420年1. 西晋 265年 - 316年2. 东晋 317年 - 420年8.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1. 汉前赵 304年 - 330年2. 成汉 304年 - 347年3. 前凉 314年 - 376年4. 后赵 319年 - 350年5. 前燕 337年 - 370年6. 前秦 350年 - 394年7. 后秦 384年 - 416年8. 后燕 384年 - 407年9. 西秦 385年 - 431年10. 后凉 385年 - 403年11. 南凉 397年 - 414年12. 南燕 398年 - 410年13. 西凉 407年 - 421年14. 夏 407年 - 431年15. 北燕 407年 - 436年16. 北凉 401年 - 439年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1. 南朝1.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2. 南朝齐 479年 - 502年3.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4. 南朝陈 557年 - 589年2. 北朝1. 北魏 386年 - 534年2. 东魏 534年 - 550年3. 北齐 550年 - 577年4. 西魏 535年 - 557年5. 北周 557年 - 581年10. 隋朝 581年 - 618年11. 唐朝 618年 - 907年12.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1. 五代 907年 - 960年1. 后梁 907年 - 923年2. 后唐 923年 - 936年3. 后晋 936年 - 946年4. 后汉 947年 - 950年5. 后周 951年 - 960年2. 十国(902年 - 979年)1. 吴越(904年-978年)2. 闽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3. 荆南(906年-963年)4. 楚国(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5. 吴国(904年-937年)6. 南唐(937年-975年)7. 南汉(917年-971年)8. 北汉(951年-979年)9. 前蜀(907年-925年)10. 后蜀(934年-965年)13. 宋朝1. 北宋 960年 - 1127年2. 南宋 1127年 - 1279年3. 辽 916年 - 1125年4. 西夏 1032年 - 1227年5. 金朝 1115年 - 1234年14. 元朝 1260年 - 1368年15. 明朝 1368年 - 1644年16. 清朝 1644年 - 1911年17. 中华民国1911年 - 1949年。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外历史发生重大变动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1)经济上: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一系列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2)经济上: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4.我国历史朝代与外国哪些朝代对应

这个问题很笼统,因为世界上同时出现的国家太多。

这里就主要的朝代作一对比:

BC16世纪~BC5世纪,夏商周时期——西方迈锡尼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秦——罗马共和国——赛琉古帝国(西亚)——托洛密帝国(埃及)

汉——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西亚)

魏晋南北朝——罗马帝国之后东欧拜占庭帝国、法国墨洛温朝、西班牙西哥特帝国——萨珊王朝(波斯)

隋唐——加洛林王朝(法)——拜占庭帝国(东欧)——阿拉伯帝国(西亚、北非)

宋辽金——金雀花王朝(英)——卡佩王朝(法)——神圣罗马帝国(德)——拜占庭帝国(东欧)——阿拉伯阿拔斯朝(西亚)

元——拜占庭帝国(东欧)——神圣罗马帝国(德)——马穆鲁克朝(埃及)——伊儿汗国(波斯)——察合台汗国(中亚)

明——帖木儿帝国之后乌兹别克汗国(中亚)——萨曼王朝(波斯)——拜占庭帝国之后奥斯曼帝国(东欧、中东)——神圣罗马帝国(德)——俄罗斯帝国——莫卧儿帝国(印度)

清(1840以前)——哈萨克汗国、浩罕汗国(中亚)——莫卧儿帝国后沦为英国殖民地(印度)——萨曼王朝(波斯)——奥斯曼帝国(东欧、中东)——神圣罗马帝国之后被拿破仑解散包括普鲁士、奥匈(中欧)——俄罗斯帝国——波旁王朝之后共和国及拿破仑帝国(法)——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哈布斯堡王朝转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独立不久的美国

5.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中国自先秦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人口发展状况. 中国是最早有人口记录的国家,史料丰富.但多是历代王朝征课赋役的户、口或丁数.这些数字有的比较接近实际存在的人口,有的则需估算才能成可比数字.而边疆民族人口多不列国家编户,不易估算,但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 先秦两汉时期 最早的人口数量可溯及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有1300余万人,但系后人追述,不足据.春秋战国之际,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国土亦扩大,人口增长较快.至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可视为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黄河中下游的豫、冀、兖、徐、青五州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2.6%,人口则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汉时期,南方人口略增,北方稍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末至南北朝,战乱不已,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急剧减少.但这一时期的记录,多的也只有二三百万户,可能遗漏甚多;加以当时坞壁、田庄盛行,有所谓“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者,丁口隐匿,所录户口数字自不足据.若参酌隋统一后的记录,则南北朝时在籍人口约有4000万,比汉代高峰减1/3.战乱中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比重有增加之势.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经济恢复颇快,又曾大力检括户口,纠察隐匿.大业五年(609)记录在籍人口4602万.唐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天宝十四年(755)记录在籍人口5292万,户数则不过 900万,每户平均五六人,以后大体如是.唐代幅员大于汉,边疆属国辽阔,又僧尼、军士、游民等均未包括在内,实际人口当超过汉代.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迄五代十国,北方人口再度下降.但江南经济有发展,并开始开发岭南,故整个人口损失不会太大,重心继续南移. 宋代 宋代政治上虽较弱,但经济上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惟宋代记录户多口少,每户平均只有二口多,显系匿报.北宋元丰三年(1080)有在籍人口2383万,大观四年(1110)即增至 46735万.北方辽国无人口记录,至南宋绍熙四年(1193)有在籍人口2784万,金国明昌六年(1195)记录达4849万口.中外学者研究宋辽金人口,大多认为达到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其估计自8000万至1.2亿不等,估算年增长率自0.5%至0.8%不等.总之,宋代中国人口已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世界中世纪史亦属少见.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南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续有北人南迁,但总数增长不大. 元、明、清时期 宋末战争,及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国人口又一次剧烈下降.至元二十八年(1291)记录仅5985万口,比宋之高峰减少40%以上.但至元记录不实,不在编之户口众多,实际减少不会这样多. 明初曾注意整理户籍.洪武二十六年(1393)记录为6055万人,永乐元年(1403)增至6660万人,恢复颇快.惟宣德以后之记录逐渐减少,至万历时仍不过6000余万;大约是黄册制度破坏后,隐漏较多之故.明代垦田增加,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达,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学者估计万历时中国人口当远超过一亿,有谓达1.6亿者.明末战乱,户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会很多.人口分布,则与宋代大体相同. 清代初期行编审制,人口计丁(16~60岁男性),丁数亦有隐漏.顺治十二年(1655)记录仅1403万丁.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申报大增,康熙五十三年为2462万丁,按丁数占人口20%计,约有1.23亿人.乾隆以后人口记录用保甲法,乾隆二十七年(1762)已达2亿;五十五年超过3亿;道光二十年达4.13亿.乾嘉百年间人口年增长率在0.6%左右,形成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此后步入近代,人口趋于停滞. 清代农业和工商业有普遍发展,华中丘陵地带和岭南都大力开发,并因农民人身自由,人口流动性增大,向西南移民尤多.四川人口记录,乾隆初不过数百万,道光时已逾4000万,实际恐不只此数.东北放垦较晚,但在光绪时已有一定移民.整个人口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重心.按道光十至十九年之记录平均,北方各省只占总人口的30.3%,南方各省占69.7%;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3人,北方各省为45.8人,南方各省达104.6人;江苏、浙江密度尤大. 历代人口发展的特点 中国历代王朝大都采取奖励人口增殖政策,民间亦以生育人丁为家族兴旺的标志.在小农经济和多子继承制度下,每家都希望有较强劳动力,因而趋向早婚和多子女.古有男子30而娶之说,但汉制20岁授田,北朝、隋、唐均18岁授田,大体即成家之年;并有推早之势,如清代16岁即成丁(古为21岁).以此,形成封建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10世纪以后,中国食物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长期性的人口增殖早于欧洲.然而垦田面积终属有限,到乾隆人口迅速增长时,人均耕地不过3亩余.。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 公元前221年,历经两千余 年的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诞生了.秦的诞生对于中国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元前255年至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奴 隶制社会的末期.当时存在着许多独立的小国,它们之间互相兼并,到后来只剩 下比较大的七个国家,称为“七雄”,即秦、齐、楚、魏、燕、韩、赵.七国之 中,地处西北的秦国因为较早实行军事及农业改革,国力迅速增强.公元前24 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他22岁亲政之后,就开始实施吞并六国 ,统一天下的雄伟战略.他广泛搜罗人才,只要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到任用.比如 他曾经重用韩国间谍郑国兴修“郑国渠”,使秦国4万多顷的盐碱地变成旱涝保 收的肥沃良田,为秦统一中国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的时间内,嬴政相继消灭了韩 、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中国历史结束了割据局面,出现 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 称“始皇帝”.秦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具有极大的贡献和意义.首先,政治上,秦始皇废 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 由皇帝亲自选拔和任免,不世袭.秦开创的郡县制,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成为定制,如今中国许多县的名称都是两千多年前秦朝定的.秦统一中国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统一了文字.秦之前,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尽管这些文字同源,并且在拼写方面大同小异,但仍然给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带来 障碍.秦统一后,规定秦国的小篆体汉字为全国通用文字,从此之后,中国汉字的演变开始变得有章可循,这对中国历史的形成和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此外,秦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与文字相似,统一之前,各国的长度、容 积、重量单位各不相同,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秦始皇还统一了货 币和法律,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极大地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地位.为了加强思想上的专制统治,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了除史官所 藏《秦史》以外的别国史书、儒家经典,甚至于不惜杀死私自收藏和传播这些经 典的人.与此同时,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犯,秦始皇下令将昔日秦、赵 、燕等国修筑的长城加以修缮,连接成西起沙漠、东至海边的万里长城.秦始皇还大兴土木,调用民工七十余万,耗巨资修建骊山陵墓,这就是当今的世界遗产 秦陵及兵马俑.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了一个强 大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7.【试列举我国历代王朝统治起止时间、都城、开国皇帝、末代皇帝.还有

奴隶社会 三皇五帝:约公元前七千年—公元前2070年 传说伏羲氏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斟浔 河南洛阳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商太祖子履(商汤) 封建时代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郡县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秦始皇赵政[1][2][3]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新朝(由新帝王莽所建,9-23)和玄汉(由汉更始帝刘玄所建,23-25) 东汉:25-220年 雒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南朝: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581 北魏:386-557 洛阳 河南洛阳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长安 陕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东魏:534-550 邺城 河北邺镇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577 邺城 河北邺镇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武周:690-705 神都 河南洛阳 周圣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吴:908-937 吴宣帝杨隆演 南唐:937-975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925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934-965 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917-971 南汉高祖刘? 楚:927-951 楚武穆王马殷 吴越:907-978 吴越武肃王钱鏐 闽:909-945 闽太祖王审知 北汉:951-979 北汉世祖刘崇 荆南:907-963 荆南武兴王高季兴 两宋:960-1279 北宋 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 临安(宋高宗赵构) 金朝:1115-1234 汴梁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元大都 北京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36-1911 北京 北京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8.列举中外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五位中国的,五位外国的.

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邢云路(),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外国天文学家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霍金 拉普拉斯 勒梅特 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相关参考

除清朝、元朝之外,哪个朝代最让人不屑一顾

人有悲欢离合,王朝有更迭替换,简直就是千年不变的真理,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且不说那些不知名的小政权,只算大一统王朝就有九个之多,每次江山易主,都会发生各种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社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

1.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

中外历史时期表高中

1.高中【历史】的(中外)历史年表中国史:先秦史:公元前21世纪(远古)-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古代史: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公元1840年-公元1949(中华人民共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华盛顿伟人传略—-乔治·华盛顿览真在岁月的长河中,在历史的篇章中,有许多人被视为伟大。他们崇高的人格,伟大的功绩,使人类将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深遂的目光,深刻而崇高

中外行政法历史发展的比较

本人认为,为了更好地比较中外行政法的历史发展,应该首先了解各自的发展历史,这是前提所在,然后再分别对中国行政法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和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历史发展进行比较。??一、新中国建立以前行政法的产生

中外政治制度历史小论文400字

中外政治制度历史小论文400字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

你不知道的15个中外历史冷知识

头条上喜欢历史的朋友很多,而大家喜欢历史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些朋友喜欢以史以镜,希望从历史里看到人生乃至社会的普遍规律;有些朋友则看喜欢历史上一些大人物的成功故事,并会将其引为自己的榜样。不过还有些朋

中外历史人物表

1.中国五位历史人物的事迹秦始皇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正),因生于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故又称赵政(先秦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杰出的政治家

中外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历史事件时间表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

厦门大学中外历史考博

1.2018年跨考厦大历史系研究生,厦大是不公布参考书目了吗厦大参考书目的话是可以沿用的,一般来说考试科目没变的话,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的,参考书目:中国史: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