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得失

Posted 政治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得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得失

1.历史的得失怎么写

哲学史上,中世纪的欧洲,“哲学是宗教的婢女”;经院哲学繁琐地论证着“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之类的问题。文艺复兴以后,宗教、教会成为人文主义思潮反击的主要目标。近代的唯物主义者更加尖锐地抨击宗教是原始人类的幻象、统治阶级的鸦片。中世纪的欧洲,也被一般的历史描述成黑暗一片、毫无理性、近乎窒息的日子。如:教会对异端学说的残酷打击和镇压;“十字军”带着宗教和财富的狂热,给东方带来百年的战争和伤害;教会把持文化、政治特权,使民众愚昧,与君主争斗。然而,正是在这种黑暗的土壤里,迸发出思想启蒙的理性之光,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影响东方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现在的研究者已经承认,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印刷技术的普及之外,中世纪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养分。经过蛮族入侵,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典籍,在西欧早已荡然无存;东方说着阿拉伯语言的异教国家却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研究与传播古希腊的文化硕果。经院哲学为上帝辩护时,也必须遵从逻辑的力量——证明上帝的存在,而非草草地断言上帝的存在,这在实际上延续了理性的火种。大大小小的封建制,从未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也使得:区域经济相对独立;世俗政治对思想的控制相对宽松;封建政治的利益交换更多遵守着互利原则。民主思想因此得以诞生、扩散,最后成为社会政治的实践。

那么,中世纪的欧洲历史,是否来个“一分为二”的评价就可以了呢?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文化国度。中国文化传统对历史的重视与热爱,被认为超过其他的国家。可惜,政治隐讳文化的传统,使得中国的历史,遭到历朝历代统治阶层理直气壮地阉割。“一切围绕政治大局”并非今时今日的首创。历史的真相,隐藏在统治者“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之后,只有熟谙政治游戏规则的有心人,才能借助佚散民间的野史途说,通过想象和猜测,窥其一二。绝大多数的民众,接受着官方钦定的历史教育,由此形成的片面甚至扭曲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将伴随着多数人终其一生

2.读了《中国历代得失》这本书的读书收获

这段时间有幸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虽说题目是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实际则以主要讲了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这主要是因为钱穆先生的讲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两个小时。

所以钱穆先生就择这五个朝代,也因为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比较有代表性。书中大致以这五个朝代的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讲,并且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得与失。

下面就来说说这本书中的一些特点和书中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由于这本书是钱穆先生的讲稿,所以本书有很多与现在普通书籍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本书的语言特点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阅读时不费力,就好像在听钱先生讲课一般。其次,本书更加“朴实”。

现在的书籍普遍都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而旁征博引,会引用很多资料,并标明资料出处。这样的书虽然更加具有学术性和规范性,但却也多了一种“功利性”。

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通读下来,就像是一位老先生从容地给学生讲述着过去发生的事。但是,老先生的想要教授给学生的要点却在学生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这可能就是大家的魅力吧。最后本书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钱穆先生并不旨在书中非要说哪个朝代,哪项制度的好坏,而旨在让读者真真正正地了解这项制度,继而,得失自然就明了了。

我认为此书的重点应在历代政治而不在得失。 当然,作为讲稿录成的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不够系统,文章的结构略显凌乱。

此外,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在讲授知识要点时也颇为生动,往往能把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例子。政治制度其实比较深奥,各个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明白。

尤其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名称也不为我们所熟悉。钱穆先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方,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明白。

看懂了比方,再回过去看古代的政治制度,便豁然开朗了。如讲到唐代政治中的观察使和地方官之间的关系时,钱穆先生用了现代的督学和大学校长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

若督学的地位高于校长就会降低校长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的管理。从而说明唐代政治中监察史的权利高于地方官,把地方官压抑在观察使之下,不利于地方行政。

再如讲九品中正制不适用于晋代时,钱穆先生用“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比喻九品中正制只适用于魏,这个地方与中央失却联系的特殊时期,不适用与晋这个统一天下的时刻。

若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就只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就如九品中正制在晋代被沿用下来,最终发展成为门阀制度。

细细读来,钱穆先生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感到很受用。首先书中所说的“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让我获益匪浅。

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历史上的制度,或是事件和人物,以前我所牢记的是要分析其两面性,现在看来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过去的事物。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制度自是为适应那个时代而创立的。

譬如我们现代人一说到王位世袭制,便立即觉得这是不可取的,这种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尤其是相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言。而现在看来王位世袭是很有必要的。

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是小国寡民,他们选举领袖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以旷场上,便可以表现人民的公意。而中国在秦汉时代,疆土广阔,户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并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推行民选制度。

同样,我们现代人也不能用现代的民主制度来批评当时的王位世袭制。 但是,这并不是说时代意见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说相对于历史意见而言,时代意见的地位便相对较低。

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上出现的政策、人物或事件时,要充分地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正因为一个朝代的制度需要结合其时代背景来分析,所以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钱穆先生在介绍某一制度时,也尽可能地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描述出来,让读者进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再去看这项制度,就会发现这些制度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在讲述宋代兵役制度时,首先介绍了宋建国后严峻的形势,分析了宋在北方面临着强大的辽,而宋的都城又在开封,易攻难守。一旦与辽开战,万一吃了败仗,就会危及国基。

所以不敢轻易开战。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宋代的兵役出现了“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奇怪的现象。

第二,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虽然本书的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政治。

钱穆先生说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

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所以书中并不仅仅讲到政治制度,还有包括军事、经济制度等。

因为这些制度在同一时期必定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是政治得以存在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决定政治。

军事又是政治的保证,因为军事不给力,而被推翻的朝代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一个朝代的某项制度时,务必要适时的结。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新怎么样

本书作为“中国最后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代表作品,问世几十年来一直常胜不衰,对于此书的看法也存在两极分化,莫衷一是。此书作为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阅读,无论站在何种角度,这本书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敬之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甚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书中钱穆先生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恰恰是对当时先生写书的环境反映。那时候的中国仍是弱国,弱国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想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

“我想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这话着实在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着力陈述制度须合于本国传统,须合于人事。这点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值得我们加以学习、领会。近年来,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舞文弄墨,谈到解决一些中国问题时,张口必称与国际接轨方可解决。疏不知,他国的制度并不一定就适合我国国情,还不如运用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传统文化中肯定是既有精华的,也有糟粕的。可是,不管是好是坏,事实上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糟粕固然应该摒弃,可这岂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也就是说,中国问题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解决办法。当我们跳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历史,与中国百年近代史加以比较后发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

读完此书,一方面受益匪浅,校正了自己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疑惑,总觉得钱穆先生对元清两朝颇有微词,很是蔑视,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对清朝的评述上面,虽然我也比较赞成钱穆先生的说法,即清代是部族政权取代了以往历代的士人政权。我们应当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一方面固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赖于本族实行统治,所以部族政权对士人政权的证券就成了必然性;然而另一方面,被包围于汉人及汉文化的汪洋大海当中的他们,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原有的政治制度加以继承,否则,他们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可能的统治。清朝接受汉化的诚意与速度也是在他们之前的所有少数民族统治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其中汉化速度最快的部分,莫过于政治制度。既然汉唐宋明各朝的政治之失都是情有可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被人理解的,那么论及到清朝怎么就完全不适用了?所以说先生在对满清的评述可能带有过多的私人感情色彩。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得失

中国古代就国家制度而言经历三次变革,周朝的封建,秦灭六国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实行的是共和制。就像现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共和制。

周时是实行的分封制,是分封诸侯,诸侯们供周为天子。当时太子是没有什么实权和领土的。

相反诸侯有很多领地和军队,到后来周王室衰败,诸侯不去朝拜。只顾自己扩张地盘。

到了秦昭王还把周给灭了。到了始皇灭六国一统。

便进入了帝国时代。 在帝国时代在行政区域上是郡县制。

汉朝初年因为政局不稳所以封了很多同姓和异姓王。到了汉景帝吴楚七国之乱后。

便夺走了诸侯王的权利。只享有赋税了。

在汉初的时候郡县制行政制度还是很有效率的。他的层次少。

而且郡守和九卿的石级是一样的都是两千石。这样地方官员只要努力行政便可能进入九卿的行列。

所以当时的官员热情很高。办事效率高呀。

到了后来中央就喜欢往地方上派刺史了。然后又改用州牧。

中央干预地方行政逐渐开始。到了唐朝还派什么观察使、节度使。

清朝就派什么巡抚,总督。这些官员开始还是非常任的中央官员,到了后来居然成了常任的。

就更直接干预地方行政。那时巴结中央官员的不知道有多少,还说什么亲民呀。

现在说帝国制度的中央政府,中央也好不到哪里去,开始汉初还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皇帝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因此这个制度还比较合理,到后来问题就来了。

汉武帝他坏了规矩,他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自己想有些作为。所以他这一朝丞相多为摆设。

要知道皇帝自己处理事务是无法问责的呀。不比丞相是要担责任的。

皇帝顶多搞个罪己诏。实际上也没任何处分也是不负责。

到了隋唐两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这也比较好的制度。中书省管出令,门下省管复核,尚书省管执行。

分工还比较明确。这些权利其实也是属于相权的。

到了宋朝就更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是皇权。丞相多为摆设了。

明朝更厉害干脆废了丞相,皇帝自己管理六部。虽然还有个什么内阁但也顶多是皇帝的“顾问处”罢了。

皇帝把所有大权集于一身了。 再说官员选拔。

主要是察举,推荐,科举。在汉武帝时还办了太学。

太学毕业生分为两科。甲科和乙科。

甲科直接为郎官可留中央,乙科则派往地方。然后试用一段时间在留用。

应该也算是比较合理。但当时国家就一个太学呀。

读不起的书的人还是多数,因为当时也不是人人都能读书的。 要说还是隋唐时期的科举为最好,因为他能 为国家最大限度的选拔人才。

考试也是分科考试,而且礼部考了进士并不立即授官,而是吏部在考一次才授官。这里礼部主要是考才学,吏部主要考干练。

这也比较好。不像宋朝进士及第就授官。

要知道会读书的不一定会办事。到了明朝就用了八股文考试不再分科,而且主要靠死记硬背的。

清不得了。大大小小考试不少,什么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考考,不知有多少考生一辈子就这样考完了。

真是可悲 所以帝国制度越到后期它的弊端越明显,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帝国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家天下。

他所有的百姓和官吏都是被统治的。皇帝是统治者自己当然也不可能不自己掌权,把权利让出。

所以他们便会慢慢侵夺相权和其他一切权利。所以说在帝国时代“虚君实相”是不可能的。

不过帝国时代也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后世继续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条件。

5.如何评价《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他的学问的深厚体现在这样几点,一个是钱穆说话很清楚,《中国政治得失》开篇第一节就写的好:中国政治从秦汉开始,“秦只是汉代的开始,汉大抵是秦代的延续”,对仗的一句话,把一大段乌七八糟的历史说得清清楚楚。

而且很干净,句子也漂亮。这几年在学术领域极其浅薄的经历已经让我知道,做学问,写个万字,十万字的文章并不困难,难得是把万字,十万的文章用千字表现出来,这点很不容易,要大学问才可以,而钱穆显然有这样的大学问。

二、钱穆的学问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极其扎实的积累。深度上举个一个例子,钱穆写道唐朝的灭亡时候说唐代兵役制度后期,地方军事负责人为了侵吞部下的财产而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的士兵搞死,并且补充“这许多事情,正史说不记载,要在许多零碎文件中,才可看到。”

学问好不好就在这里看出来了.另外在前文的叙述里,钱穆说道丞相等等官名的来历来源于祭祀或者皇家时(这有点像现在的日本,比如现在日本的很多部长级别的官员名称还是以皇家雇佣人员的形式命名,如‘官房’,即便是实际工作已经是服务人民性质的——keke),一一举例的架势也很精彩,只是我不能确定这个在你们文史圈子里是否是属于常识。另外在广度上,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或许这个观点不正确或者钱穆在世的时候不认同——虽然钱穆是以正面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形态而自居,但是实际上,钱穆对与中国政治的分析,完全是运用了西方政治学的说法,当然我的这个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政治学作为一个学问,本来就不应该有东方或西方的差别,只应该有流派或形态的不同。

不过钱穆很明显的,他与黄仁宇,偶粗略的觉得大约是一个大的路数上的,同我见过的对中国政治形态的描述相比,其共同特征都是重于技术细节的描述,重于技术分析,重于赋税;而不去追究什么意识形态等等的问题。这点很好。

很专业。钱穆必然对西方的政治历史等等有着极其清晰的了解,并且有研究,否则写不出这个东西来。

这里说道黄仁宇,倒是很想把黄和钱穆做一个对比,虽然我同样不确定在你们学界是否能够把这两个人放在一个等级上。不过在我这里可以,因为这些中国非大陆的确的关于“基于历史的政治经济分析描述”的文章里,我认真看过的就两个人,死了的男人钱穆,还是刚刚被你推荐的;另一个是黄仁宇。

钱穆和黄仁宇的底子不一样,钱还是基本上是老的国学地址,很传统,毕竟,这个和钱的长期做中小学老师经历,以及后来燕京大学、北大的经历分不开的。而黄是一个中华民国的中级军官出身,后来考研考到国外去了,估计当时出国留学不要考GRE,所以比较好考。

后来黄一直在米国教书。说是黄的文章,比如《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21世纪》《撒克逊河边谈中国历史》等等都是英文写的,后来让中华书局的先生们翻译成英文。

至今看万历……的时候,都能看到英文翻译成中文的痕迹。实际上,黄的研究问题的思路比钱要严谨的多的多,黄的《万历十五年》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引用都有75~120个不等,固然这个是做学问所必须的并不值得稀奇,但是其文章中只要是非个人分析的内容全部有出处,而且出处能详细记载到页码并摘录,仅此一项,就极其值得佩服的——要么是佩服黄仁宇本人,要么是佩服美国的整体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而钱穆的文章中,明显在某些地方带有个人的主观成分(不过钱穆没有引用各种注解绝对不是什么不正确的事情)甚至都带有一点牢骚。

当然作为一个非正式学术文章,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即便是其是正式的学术文章,这些问题也不是问题!但是总归感觉上不一样的,特别是与黄的东西相比。 这里说两个偶觉得的,钱穆的东西不如黄仁宇的地方。

先说一个,钱穆超过黄仁宇的地方:是钱穆的学问偶感觉比黄仁宇大很多,黄仁宇只是一个流派的代表,而钱穆是一代的大师。这个体现在一个微末的地方表现在黄仁宇洋洋洒洒的东西钱穆几句话就摆弄清楚了,究竟还是火候有差。

但是黄的文章有两个比钱穆强。第一,同样是公开发表的作品,黄的文章即便比钱的作品更像是论文,但是缺都比钱穆的文章好看很多。

看到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一看。但是钱穆就很容易把文章写的干涩甚至是艰涩,这样也不是很好。

我觉得自己要是做钱穆的学生,上课是会看报纸的,但不会睡觉。第二,钱穆是一个发现问题的高手,但是钱穆最起码在《中国政治得失》一文中,没有感觉到他在认真的想如何解决问题。

他很好的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种种政治形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优缺点以及最后瓦解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能够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对于现代的事情,钱穆对错都没有讲清楚,过于强调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特别是最后一段,甚至都有情绪在里面。这样不好。

——或许也是钱穆不想在这本书里讲。而黄仁宇不是的。

黄仁宇的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述着如何把古代的东西与经验运用到现代,这点在《资本主义与21世纪》中表现的极其清晰。黄在该书中虽然没有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但是看了那个以后,大约的已经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这点钱穆是不具备的。黄比钱理性,而且务实。

黄对于中。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

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历代政治上的得失,就是分封诸侯的问题。那些诸侯主政一方,相当于地方的天子,要是贤人还好,而如果不贤,即使替换了他们,中央的政令还是不能下达到诸侯这里(诸侯各自为政,不听中央指挥),而他们管辖地方的老百姓的情况也不能上达天听。这样就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十分的微弱,导致中央的权力是散和弱的。而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就不这样了。……实行郡县制,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操纵全出自中央和皇帝,地方的政令都要听从中央的,就像一个鼻孔出气一样,就像父亲管束孩子,哥哥管束着弟弟一样。

其实就是认可了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的措施。

7.中国的近代史观后感

从中我大概可以了解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百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与反心悦奴役与反奴役压迫与反压迫历史事件他们如实的记在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中国人民共产党领导者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如实地记在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已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父母,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后来英法在100啊九六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

《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条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9。

年的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等等哦!一系列的清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

把中国推向许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知识可以明得失。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也非常有意义,学识使人民智,历史走势惊人的相似的。

相关参考

唐初帝王如何反思秦汉治国得失

隋唐和秦汉都是经历了多年的政权分裂和战乱后又重新统一了的大一统王朝,尤其唐高祖、太宗两朝,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史学发达。唐高祖、太宗两朝不论君臣上下,还是官方民间都非常注重对秦汉史的反思和探究。1、经

夷陵的得失,为何会关系到东吴的兴衰

夷陵古战场夷陵位于湖北宜昌长江西陵峡畔,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它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当时许多军事家,特别是东吴名将陆逊、陆抗父子,对此曾一再强调。对孙吴而言,西陵(即夷陵)实为上游门户,其安危直接关

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本歷史事件講的是周最由最初的齊國丞相轉任魏國大夫後,為維護魏國利益,為遵守心中的明君臣之義的本心,與自己的謀士與魏王進行的一系列謀劃及決策執行的過程,事件概要如下:公元前286年,原齊國丞相周最離開齊

得失與名利,你又該如何抉擇呢

本歷史事件講的是周最由最初的齊國丞相轉任魏國大夫後,為維護魏國利益,為遵守心中的明君臣之義的本心,與自己的謀士與魏王進行的一系列謀劃及決策執行的過程,事件概要如下:公元前286年,原齊國丞相周最離開齊

以反思抗战历史的得失为主题,以什么为题目好?

一左手是肉,右手也是肉;得与实,考验智慧的时刻。二 葛剑雄认为,对日本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日本军国主义只是少数人。“现在安倍要修改宪法,国内高中生都出来游行、反对,他们也是日本人。”而对于此,我们中

北魏孝文帝的得失成败,最成功的是清朝

北魏是中国第一个少民入主中国的王朝,版图广大,在太武帝拓跋焘时代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南朝原本是中国正统,是汉族王朝,儒教文化自然是根深蒂固。让人意外的是,北魏也是儒教文化,儒化的程度更深,以至于南朝

浅谈北宋的仁政得失——仁而不止,过犹不及

大家都知道,说到统治者的宽厚——尤其是对于官员士大夫们,历朝历代中当属宋朝为甚,他们对于儒家的核心思想「”仁”非常之推崇,后期甚至到了随意践踏司法的地步。孔子曾经回答过学生——过,犹不及,意思就是说不

词艺录丨古人对词学理论研究得失之探讨

前言通观古文学之进程,其中于文理批评一流绝少横流,有则亦零散驳杂不成体系,而逮至词学批评则更甚。然虽如此观,凡物却自有「”一体两面”之视,又定有优弊之各特。故笔者欲起一篇,漫谈古人论词学之一二。古人论

浅析北宋马政的得失,看北宋积弱的历史原因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王朝,他富足发达,但又积贫积弱。终北宋一朝再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总是胜少败多甚至于到最后被金国所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北宋为什么会在如此富足和先进的情况下,最后却在对落后野蛮人

崇禎時期,遼東戰場主將袁崇煥的功過得失

開始認識袁崇煥,是從《明亡清興60年》,此後到過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崇煥故園,近距離感受古人生活過的時空。首先,袁崇煥是個明朝的有功之臣。年少之時,強烈愛國情結已根植內心深處,公元1619年中進士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