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历史

Posted 幕府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工业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工业历史

1.关于日本近代工业发展史的文章

日本近代造船工业简史 日本近代造船工业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

1915年商船产量为4.9万总吨,而在1919年时增至61万总吨,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1914~1922年间,共建造舰艇64艘、共7万吨。

战争结束后,造船工业急剧衰落,1934年后又重新膨胀,1944年时有大中型船厂60家,船台140余座,职工近40万人,当年舰艇产量达374艘、共40.8万吨。 1. 战后恢复联阶段(1945~195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政治和经济的限制,舰船生产一度停止。

战争刚结束的头两年,日本造船工业作为军火工业,由美国当局接管,解散了4家海军船厂,其它船厂也纷纷倒闭和缩小规模。1946~1949年间,产量仅有10万总吨。

1947年以后,美国对日政策开始缓和,放宽了对造船的限制,并通过向日本船厂订船及向日本投资的方式,帮助恢复和发展造船工业。这样,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利用战后国内外需要大量船舶的有利时机,凭借其工资低,有较好造船工业基础等有利条件,又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当时日本在造船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船用配套工业方面均不及西欧,建造出口船的竞争力量薄弱。进入50年代后,日本不断提高其造船技术水平,增进设备的自动化和合理化程度,使其建造出口船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1952年海上警备队(即海上自卫队的前身)成立后,舰船工业开始得到恢复。为此,日本造船界作出积极的响应:招收具有丰富造船经验的原海军技术人员重操旧业,成立船舶设计协会,大量搜集有关资料,开展舰船理论和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结果提供给防卫厅。

1953年,日本船厂为海上警备队建造了16艘舰船(包括警备舰5艘、大型舰7艘),共计9330吨,建造费为116亿日元。 1956年4月,日本第一艘国产护卫舰"春风"号在三菱重工业公司的长崎造船厂建成。

当年商船的下水量达175万总吨,首次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 1958年,海上自卫队开始实施第一次防卫发展计划。

1958~1960年间,根据该计划要求,建造了26艘、计23620吨舰船,总建造费约276亿日元。 2.迅速发展阶段(1960~1974年) 60年代是日本造船工业迅猛发展的阶段。

针对当时大型油船、兼用船、集装箱船等市场需求,日本加速了设备投资,不断扩大造船能力。1962~1965年的设备投资额为777亿日元,1965~1971年累计达到了2030亿日元,10年间造船能力扩大了3~4倍。

1962年商船下水量为218.3万总吨(约占世界商船总下水量的26.1%),1971年增加到1199.2万总吨(约占世界总下水量的50%),10年间船舶产量增加了4.5倍。这个时期正是海上自卫队执行第二、三次防卫发展计划时期。

1962~1966年间共建造31艘、计42052吨舰船,总建造费423亿日元。1967年日本提出促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产化,并提高后方支援能力。

1967~1971年间建造了45艘、约5万多吨舰船。 70年代初,日本建造了4700吨级直升机驱逐舰和1800吨级的水滴形潜艇,特别是可载3架反潜直升机的驱逐舰,在当时受到各国注目。

3.结构转换阶段(1975~1989年) 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商船产量急剧下降(1973年为1750万总吨,而1979年时降至503万总吨,下降了71%)。正处在这一时期的海上自卫队的第四次防卫计划(1972~1976年)也未按期完成,原计划建造54艘、约69000吨舰船,实际上仅建造了37艘、约5万吨。

1979年日本造船工业在短期复苏后,于1982年再度萧条,加之日元升值,南朝鲜等新兴竞争力量的出现,使日本造船业处境困难。 1986~1990年的中期防卫计划,要建造35艘、约69000吨舰船,这促进了日本舰船工业的发展。

1996~2000年,日本政府制定并正在实施"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针对下世纪初日本仍不能拥有核潜艇和航空母舰的现实,他们把发展远洋作战装备作为建设21世纪远洋型海军的关键,使其常规舰艇的总吨位、单舰平均吨位及舰龄、整体作战能力等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该计划规定,5年中建造各种舰艇共16艘,其中4400吨级驱逐舰5艘、2700吨级潜艇3艘、8900吨级两栖登陆运输舰1艘、5400吨级潜艇供应舰1艘。 4.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情况 1997年下半年,日本造船工业经受住了震撼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主要大型造船企业的造船产量虽有升有降,但接获新船订单大幅度上升,造船手持订单储备充足。

从总体上来说,各船厂生产稳定,企业利润有所改善。 1997年日本造船产量总体水平仍居世界首位。

从主要大型造船企业的造船情况看,1997年日本三菱重工造船产量为142万总吨,较1996年下降26.8%,造船企业排名位于世界第四;川崎重工为66万总吨,较1996年增长57.1%,排名位于世界第七;日本钢管为65万总吨,较1996年增长31.6%,位于世界第八;日立造船公司为53万总吨,较1996年下降22.7%,位于世界第九。在承接新船订单方面,由于日元大幅度贬值,日本造船工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船订单大幅度增长。

据劳氏船级社公布的统计数字,日本接获各类新船订单643艘,共计1536.2万总吨,占1997年世界新船订单总量的比重达。

2.日本的工业革命

十八世纪下半期,日本丝织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陆续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但是仍然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抑制。从1854年开始,美、英、俄、荷、法陆续侵入亚洲各国,并先后与日本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公元1868年,日本爆发了倒幕运动,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经过明治维新,日本政府统一全国政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行会制度,摹仿欧美社会制度,输入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为了摆脱遭受外国奴役的危险,日本政府希望尽快加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日本工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

日本纺织工业最先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到1877年,日本只有三家棉纺织厂,产值约二十万日元,而这时候进口的棉纱及棉织品则达到一千万日元。为改变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新办模范工厂,从外国输入机器,并鼓励私人投资。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棉纺织业发展很快,从1895年起,日本便由棉纱输出国变为棉布输出国。

早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就提出“求知于世界”的口号,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到熟练的科技专家。其中,对于英国和德国的技术利用得最多。英国技师多半指导创建纺织、造纸、矿山、造船、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德国专家则多聘请设置化学研究所、化学工厂、水泥、炼铁及其他金属工业,尤其是创设兵工厂。此外,日本国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到西方国家去学习与考察。

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满清政府,不仅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还逐步取消了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利用对清政府战争的胜利,日本进一步侵略朝鲜、霸占台湾,拓展了在东亚的市场。近代以来,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然而,日本却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还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

日本的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与欧美工业革命的典型模式有别。首先,工业革命在西方各国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才输入到日本,结果早期工业革命和晚期工业革命的特征交织在一起。其次,日本工业发展的速度极为迅速,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生产出剩余工业品,同时海外市场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再次,国家的力量在日本工业革命中起到异乎寻常的作用,日本政府介入实业与金融领域的广度和范度,比西欧及美国要深刻得多。

最后,虽然日本工业总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重工业领域兴建了一些大型工厂,但是,日本绝大多数工厂的规模还是很小。即使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工业劳动力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人,在不多于五人的小厂里工作。并且,小工厂通常并不独立,而是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控制。

3.为什么日本的工业比中国发达

一、历史原因及技术问题

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能够紧紧抓住时机,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为工业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同时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正在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发展工业缺乏一个稳定的环境。

二战后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这中间有一个文革十年错过了科技革命,

而日本在战后虽然作为战败国但是有美国的撑腰,经济很快恢复,且有把握了科技革命的潮流

二、资金问题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只有被人欺负,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三、人才因素

日本一直重视教育问题,培养了一批工业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培养了一批能在工业社会生存的人才。

而中国现在虽重视教育问题,但是在建国前的一段时间里工业社会需要的人才紧缺,建国后的人才培养也有一段时间跟不上的。

三、市场因素

日:已经走上国际大市场,有了良好的信誉

中:还在为走上国际大市场,为树立良好的信誉而奋斗

4.日本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日本历史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幕府时代

在12世纪,日本形成了称霸关西的平氏和称霸关东的源氏两大势力集团。1167年,平氏集团首领平清盛任太政大臣,从此武士开始掌握实权。源氏和平氏两大集团在1180年与1185年爆发两次战乱。此后,各武士集团之间争斗不断,先后出现了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期间日本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多次对外征战,是的这一时期的日本政治混乱内忧外患频发。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在日本19世纪进行的一次政治革命,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明治政府在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

迅速崛起的世界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失败。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通过法律使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以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5.日本的重工业世界第几

美国之后,第二位。

日本的重工业 一、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的中心为钢铁,是建筑、汽车、船舶、电气机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钢消费量8,600万吨,人均685公斤。

1998年日本粗钢生产量9,355万吨,继中国、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在特种钢等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方面,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日本钢铁原料进口增加。

1998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2,07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2.7%,巴西占21.3%,印度占13.2%,南非占3.8%;进口原料煤6,063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占50.4%,加拿大占24.5%,美国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钢铁企业有新日本制铁、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工业、日新制铁、神户制钢所、北海制铁等。

除钢铁外,日本还使用大量铜、锌等金属进行工业生产。 二、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日本工业的中心。

1997年日本有13.5万家机械工厂,从业人员398万。日本机械技术水平高,汽车等运输机械、电视等电器电子机械、照相机和手表等精密仪器、计算机等一般机械闻名于世。

近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良的高科技产品和有利于环保的产品不断增加。 日本的机械产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机械出口总额372,678亿日元,进口111,953亿日元。

1、汽车 1970年起日本汽车产业取代了钢铁产业,成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对日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首次超过了1,000万辆。

1990年达到1,349万辆,创历史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1996年,日本汽车制造领域就业人员达78万人,汽车生产额达41万亿日元,占整个机械生产的29%。

1998年日本汽车生产1,005万辆,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车对外出口中,对美汽车出口比例为29.0%、德国为7.0%、澳大利亚为6.8%、英国为4.2%。

由于日本汽车对外出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各国纷纷要求日本减少汽车出口,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产汽车586.7万辆,其中在中国生产50.2万辆。

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车工厂主要分布在爱知、静冈、神奈川、北海道、群马。 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防止大气污染,日本正在加紧研制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完全普及尚很遥远。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力、内燃两用汽车,在市内行驶用电动,在郊区行驶用内燃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减少到1/10,这种两用汽车从1997年末开始销售,目前已普及10,000辆以上。 2、造船业 战后,日本造船业迅速发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70年代日本造船业曾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产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复。日本造船技术发达,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和要求的船舶。

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订单1,098.0万吨,比上年下降438万吨,占世界造船量的41.6%。 3、机床 机床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程度。

日本的机床大部分采用数控装置(NC),技术优良。1998年日本机床生产额9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0万美元,但仍超过德国和美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额60.7亿美元。

4、家用电器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电器质量好,在海外很受欢迎。

特别是电视和摄像机等的72%对外出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不断开发新家电产品。

5、半导体 半导体技术在机械和家电产品等所有领域几乎均被广泛运用。日本半导体技术发达,特别是集成电路(IC)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IC的特点是小、轻、优质。其开发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IC)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而且大量用于超小型计算机、计算器、游戏机等日常用品。

1998年日本半导体生产额43,507亿日元。 6、计算机 日本的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所、大学、公司、银行等各个领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务处理、通信等方方面面。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日本的计算机逐渐小型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家用笔记本电脑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电脑普及率极高。1998年日本计算机生产量990万台,其中个人电脑964万台,占97.4%;计算机生产额31,295亿日元,其中个人电脑生产额20,934亿日元,占66.9%。

日本的计算机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德国、荷兰、新加坡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台湾、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计算机出口总额35,030亿日元,其中对华出口808亿日元,占2.3%;进口总额20,753亿日元,其中自华进口1,370亿日元,占6.6%。

7、产业机器人 产业机器人是尖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组合。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发达,是世界上使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大小工厂均有使用。

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涂装、加工、组装、检查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产业机器人达41.2万台。

1998年日本生产的产业机器人6.1万台,金额4,654亿日元。 三、化学工业 日本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进行生产。

日本生产的化工产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肥料、硫酸、药品、涂料、化妆品、胶卷等。

6.日本的历史

日本历史 -------------------------------------------------------------------------------- 2004年10月25日 15:17 由于日本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政治、文化也牵涉到日本的历史,了解日本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本身。

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人很有必要清楚日本在过去两千中的所作所为。有的历史可以忘却,有的历史是绝对不能抹到的,这也是我们不惜篇幅的原因。

同时日本的历史正是对“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 邪马台国 在1世纪,班固所编《汉字·地理志》写道:“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这段记载概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日本部落情况。于3世纪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区,组成了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有七万多户。女王称“卑弥呼”,卑弥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权臣到中国访问,并向魏王奉献过奴隶和其他物品。

魏明帝曾授与她“亲魏倭王”的称号和金印紫绶,并回赠其他珍贵物品。 大和国 3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县)为中心兴起了另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

到5世纪,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大和国的首脑称“大王”,是奴隶制国家中的最高执政者。

“大化改新” 所谓“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国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推翻了以苏我人鹿为首的大奴隶主贵族集团,夺得了政权;并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

次年元旦,发布革新诏书,并仿照中国唐朝封建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 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

这段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45年到1192年,第二阶段从1192年到1868年。 根据帝都的变迁,第一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代。

飞鸟时代(539年~年)由于当时的帝都在飞鸟地方(今奈良市以南20公里)的藤原京,故称“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是从桓武天皇于794年(一说784年)迁都长冈(今京都市)时起,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止的时期。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社会的第二阶段,是从1192年源赖朝正式开创镰仓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时期。这是天皇的大权旁落,各地领主依靠一定的武士集团,不执行朝廷政令,独自进行 根据幕府的发展变化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纷争,这个阶段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下几个时代: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源赖朝(1147年~1199年)于1185年推翻平氏,1192年称“征夷大将军”正式在镰地方(今神奈川境内)设置幕府,到1333年北条氏灭亡、镰仓幕府被推翻为止的时期。

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是从镰仓幕府灭亡到室町幕府初兴的时期。上在1270年镰仓幕府末期,皇室内部就分裂为大觉寺统(龟山天皇系统)和持明院统(后深草天皇系统)两派。

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县境内),称南朝;后者建都京都,称北朝,从而形成了南北两个天皇并立,彼此对峙纷争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并于北朝,这一局面才告结束。

室町时代(1338年~1573年)是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于1333年推翻镰仓幕府,1338年称“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地方设立幕府起,到1573年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推翻室町幕府为止的时期。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598年)是从织田信长于1573年消灭室町幕府,到1598年丰臣秀吉(1536年~1598年)统一日本全镜为止的时期。

因前者统治中心在近江安土城,后者统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见城(桃山),故称“安土桃山时代”,又叫“织丰时代”。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是在丰臣秀吉死后,织田信长的一部将德川家康(1542年~1616年)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设立幕府,到1867年江户幕府被倒幕维新派推翻为止的时期。

德川家康早年结识田信长,1590年随丰臣秀吉转战各地。丰臣秀吉死后,他于1600年握取实权,并于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成为江户幕府的创建者。

从此德川幕府的统治延续260多年。故这一时代也叫“德川时代”。

近代(19世纪-战前) 受美国逼迫恢复了国际间的交往,天皇重新掌握政权并实行“明治维新”。为了赶上各国,以工业为中心,对发展产业实行了奖励政策。

自1889年颁发“明治宪法”以后,随着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确立和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力图将近代教育纳入以宣扬忠君爱国、纲常伦理以及日本神道主义精神的轨道,这就把日本的教育改革引上了为军国主义政治服务的歧途。 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走上了通往军国主义的道路。

日本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天皇的更替来看:1868年~1911年为明治时代,是睦仁天皇当政的时期;1912年~1925年为大正时代,是嘉仁天皇当政的时期,从1926年起为昭和时代,是裕仁天皇在位的时期。

现今天皇是明仁,年号平成。 明治维新开始不久,此时的日本迫不至今及待地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给其周边的朝鲜、中国等。

相关参考

中国免除日本战争赔款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中国缘何放弃抗日战争的索赔王先勇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

”边缘国家”的工业梦

提起「”核能”,我们会自然地联想起日本原子弹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等惨剧,也能想到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界埋头奋进,打破西方核垄断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核工业是国家不幸和乱世纷争的标志,却又是弱小国家打

历史俄国与日本

10、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意义(课本第125页)答:明治维新:①时间:1868年②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日本五菱历史

1.五菱的发展历程1958年7月12日区计委、区机械工业厅批准柳州机械厂在河西村扩建新厂,厂名为柳州动力机械厂。1962年6月30日第一批丰收-37型拖拉机出厂。1966年1月柳州动力机械厂改名为柳州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1897年到1912年,日本陶瓷界著名专家对景德镇和英国制瓷业进行的调研,每隔四年到景德镇进行考察,在经过系统分析后,日本制瓷界认为日本瓷业技术已经超过景德镇。同样在1914年,黄炎培对景德镇考察过程

空前绝后的援助项目-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

历史上,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援助,无非是资金、贷款,或者食品、武器、石油等物资。比如二战后美国对韩国、南越的援助,1960年代日本对韩国的援助,苏联对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援助等等。但是却有一个例外,就

二战日军坦克有多弱

兵器工业涉及到成百个门类的工业产品,尤其对于日本这种严重依赖于技术输入的国家来说,其兵器工业的发展必然是参差不齐的。二战日本陆军基本上是一支一战水平的骡马化军队。1940年以后编制的所谓「”机械化师团

香港历史学家冯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

1:需要资源日本除了渔产品特别丰富以外,基本没什么像样的大型矿产。而中国早在鲁迅的时代,就已探明的煤矿储量够全世界用几百年了。再加上辽宁的铁矿等。中国有着开启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除了石油以外,几乎都有

偷袭珍珠港的历史意义

偷袭珍珠港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由于日本未能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但即使日本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助日本。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

工业革命的一道选择题(选项和注明原因)

C,但不是很确定。因为时间忘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而新航路开辟是15,16世纪的事情了。望采纳。形成原因: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扩展,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