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八年级上册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小论文八年级上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小论文八年级上册

1.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总结小论文

鄙博里有涉及各种内容的历史与社会题材的杂文、随笔,都是本人参考和比较历史后写下的社会评论文章。

譬如:《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到被美国人洗脑看中国文化的霉变》();《从陈永贵的归隐看中国干部体制的嬗变》();《塑料袋与“民营企业”——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一样的热闹,不一样的心情——观国庆六十周年大典遐思五》();《扭曲人性与灭绝人性》();《并非都是好鸟!》();《汉奸与汉奸资格》(#ment);《王炎午、张巡、“小人”与小人》(#ment)。

呵呵,很多,你从头往下翻好了,有谈政治的,有谈法治的,有谈教育的,有谈经济的,有谈民主的等等,包含各个方面,总应该有你需要的。呵呵,你可以拿去应付考试和老师,但不许冠上自己的名字在刊物上发表哦,那就侵犯鄙人的版权了。

2.历史小论文 八年级上期 孙中山的评价

孙中山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家,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他始终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出身于农家,乳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辛亥革命后始称孙中山,日本称孙文,欧美各国则称孙逸仙,在公文、函电中多自署孙文。

孙中山祖籍广东省东莞县。而关于关于革命的一个组织便是兴中会,早于1894年春在翠亨家中草拟了《上李鸿章书》,并偕同陆皓东远赴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

但不获接见,于是他转赴檀香山,在孙眉的帮助下,几经艰辛,发动起广大华侨,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该会的誓词鲜明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计划以“振兴中华”为目标,以排满思想为其革命事业铺路,直至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革命才取得第一次成功,武汉当日光复,各省同志纷纷响应。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热衷于议会民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

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认识到“非去袁不可”,极力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失败了。

之后袁世凯称帝登基,革命的果实也就在袁世凯所窃取。虽然革命失败了,但是孙中山先生对后面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路基。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

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他在、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

继而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进行国民革命,举所誓之四纲,力图创立“中华民国”,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而其中的辛亥革命影响更是巨大。

政治影响: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思想影响: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

而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总的来说,在孙中山先生带领下,他们发动的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孙中山前后所做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

其次,孙中山先生带领了人民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孙中线所做的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第四,孙中山所带领的实行的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

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

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

3.初二历史小论文(急需解决)观点新颖,字数1000字左右

我了解了,有几篇供参考。

1。 李 鸿 章( 1823 ~ 1901 ) 晚 清 军 政 重 臣, 淮 军 创 始 人 和 统 帅, 洋 务 运 动 的 主 要 倡 导 者。

字 子 黻、渐 甫, 号 少 荃、仪 叟。 安 徽 合 肥 人。

道 光 二 十 七 年 (1847) 中 进 士。 同 时, 受 业 曾 国 藩 门 下, 讲 求 经 世 之 学。

咸 丰 三 年 (1853) 受 命 回 籍 办 团 练, 多 次 领 兵 与 太 平 军 作 战。 1858 年 冬, 入 曾 国 藩 幕 府 襄 办 营 务。

1860 年, 统 带 淮 扬 水 师。 湘 军 占 领 安 庆 后, 被 曾 国 藩 奏 荐 “才 可 大 用”, 命 回 合 肥 一 带 募 勇。

同 治 元 年 (1862), 编 成 淮 勇 五 营, 曾 国 藩 以 上 海 系 “筹 饷 膏 腴 之 地”, 命 淮 勇 乘 英 国 轮 船 抵 沪, 自 成 一 军, 是 为 淮 军。 旋 经 曾 国 藩 推 荐 任 江 苏 巡 抚。

地 方 实 权 既 握, 又 于 江 苏 大 力 扩 军, 采 用 西 方 新 式 枪 炮, 使 淮 军 在 两 年 内 由 6000 多 人 增 至 六、七 万 人, 成 为 清 军 中 装 备 精 良、战 斗 力 较 强 的 一 支 地 方 武 装。 后 淮 系 军 阀 集 团 在 此 基 础 上 逐 渐 形 成。

李 鸿 章 到 上 海 后, 同 外 国 雇 佣 军 (后 组 建 为 常 胜 军) 出 犯 太 平 军。 1863 年 和 1864 年 他 率 淮 军 攻 陷 苏 州、常 州 等 地, 和 湘 军 一 起 镇 压 了 太 平 天 国。

从 60 年 代 起, 李 鸿 章 积 极 筹 建 新 式 军 事 工 业, 仿 造 外 国 船、炮, 开 始 从 事 标 榜“ 自 强” 的 洋 务 事 业。 1865 年 分 别 在 上海 和 江 宁 (今 江 苏 南 京) 创 立 江 南 机 器 制 造 总 局 和 金 陵 机 器 制 造 局。

同 年, 署 理 两 江 总 督, 调 集 淮 军 数 万 人 赴 中 原 对 捻 军 作 战。 1866 年, 继 曾 国 藩 署 钦 差 大 臣, 专 办 镇 压 捻 军 事 务。

次 年, 授 湖 广 总 督。 其 后, 采 取 “就 地 圈 围”、“ 坚 壁 清 野” 等 战 略, 相 继 在 山 东、江 苏 间 和 直 隶 (约 今 河 北)、山 东 间 剿 灭 东、西 捻 军。

1870 年, 继 曾 国 藩 任 直 隶 总 督 兼 北 洋 通 商 大 臣, 从 此 控 制 北 洋 达 25 年 之 久, 并 参 与 掌 管 清 政 府 外 交、军 事、经 济 大 权, 成 为 清 末 权 势 最 为 显 赫 的 封 疆 大 吏。 李 鸿 章 从 19 世 纪 70 年 代 起, 进 一 步 扩 大 洋 务 事 业, 因 标 榜 “自 强” 进 而 “求 富”, 主 要 以 “官 督 商 办” 的 形 式 创 办 了 一 系 列 民 用 企 业。

同 时, 又 着 手 筹 办 北 洋 海 防, 以 外 购 为 主, 自 造 为 辅, 于 光 绪 十 四 年 (1888) 建 成 北 洋 海 军。 为 培 养“ 自 强” “求 富” 所 需 人 才, 还 创 办 各 类 新 式 学 堂, 并 派 人 赴 欧 美 留 学。

所 有 这 些 洋 务 事 业, 对 近 代 中 国 社 会 的 发 展 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中 外 力 量 对 比 悬 殊 的 格 局, 使 李 鸿 章 产 生 了 严 重 的“惧 外” 思 想, 在 对 外 交 涉 中 始 终 坚 持 “委 曲 求 全” 的 方 针。

1901 年 11 月 去 世。 谥 文 忠, 晋 封 一 等 侯。

著 有 《李 文 忠 公 全 集》。 2。

西安事变: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由于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顾日寇大兵压境,反而逼迫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陕北红军。

出于民族大义,张、杨二将军在多次劝蒋团结抗日均无效下,毅然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如何处理西安事变,张、杨以极大的信任请来中共代表参与决策。

中共党人高瞻远瞩地制定了和平解决方针。西安事变终于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由此实现了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新局面。

建立西北抗日联盟三位一体赤诚合作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之所以果断发动西安事变,以促成全民族统一抗战,并非出于一时之勇,而是来自对国难日益深重、民心向往抗日的把握。 张学良同日本帝国主义有杀父之仇及失士之恨。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对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

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 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

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已使他愤恨不已。 在“剿共”中,张学良对共产党与红军有了新的认识。

在鄂豫皖,他慨叹红军作战勇敢非凡,人民群众又不顾性命支援红军;“围剿”陕甘,东北军被红军一下子消灭了两个半师,被俘虏的就有几千人。 然而使他感动的是,他的被俘官兵吃住比红军还好。

红军给他们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的共同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的道理后,全部释放回来。被俘的619团团长高福源还自愿作中共和东北军沟通关系的信使。

雄辩的事实说明,中共和红军是真心抗日的;要抗日,必须联合红军。 张学良随即派高福源再去陕北向中共表示愿意联合红军抗日。

杨虎城也有着同张学良类似的经历。杨虎城早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同盟会会员。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就对高风亮节的中共党人有所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他拒绝执行蒋介石的“清党”命令,安排共产党人在他的部队中担任要职。

蒋介石发现后,逼他下野去日本“考察”。 1935年,杨虎城被蒋逼迫先后派出4个旅与陕南红军交战。

4.结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综合探究,写一篇有关“文化”的

文化的概述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5.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总结小论文

鄙博里有涉及各种内容的历史与社会题材的杂文、随笔,都是本人参考和比较历史后写下的社会评论文章。

譬如:《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到被美国人洗脑看中国文化的霉变》();《从陈永贵的归隐看中国干部体制的嬗变》();《塑料袋与“民营企业”——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一样的热闹,不一样的心情——观国庆六十周年大典遐思五》();《扭曲人性与灭绝人性》();《并非都是好鸟!》();《汉奸与汉奸资格》(#ment);《王炎午、张巡、“小人”与小人》(#ment)。

呵呵,很多,你从头往下翻好了,有谈政治的,有谈法治的,有谈教育的,有谈经济的,有谈民主的等等,包含各个方面,总应该有你需要的。呵呵,你可以拿去应付考试和老师,但不许冠上自己的名字在刊物上发表哦,那就侵犯鄙人的版权了。

6.历史考试的小论文(八年级)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7.跪求

提笔论曹操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一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上了周瑜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写出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啰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这个从物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好友逝世使得家族破裂,唯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发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

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己,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

8.历史考试的小论文(八年级)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

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相关参考

2014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1、中国地图出版社的2、提纲尽量详细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1、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

八年级历史上册2页的总结

初二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属于该套教材中“我们传承的文明”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则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主题是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从农业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化简等于()A、B、C、D

浙江期末上册历史思品八年级

1.八年级上册历史思品的复习重点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类相揖别1、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_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骆佳《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

历史试卷八年级上册期末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

八年级上册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2.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

求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一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分析

一、如何进行初中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答: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四种题型。其中选择题10题30分,组合列举题3题36分,解答题2题22分,活动探究1题12分。2、考查的内容。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内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一、八年纪(上)历史复习提纲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