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Posted 经济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1.高中历史时期总结

我已经上大一了,资料整理的都有遗失了,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用的一个资料,很不错,你看看吧,兴许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1)儒家推崇“仁治”,实行“仁政”;(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3、中国古代三个经济重心:(1)先秦在关中地区(2)秦汉移至黄河中下游(3)唐宋明清向南方转移。4、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5、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6、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及各种苛捐杂税7、中国古代四大封建都城及特点:(1)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2)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突破了唐朝“市”与“坊”的界限,出现夜市,还有娱乐场所瓦肆(3)元朝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4)明朝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8、中国古代赋税改革的五大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到基本定时(5)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9、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4)政局稳定。

10、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11、关于民族问题。

民族融合的特点:团结友好是主流;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充实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①尊重少数民族自身发展史(发展历程、贡献、特点)②肯定其开拓边疆,共同缔造祖国的贡献,丰富了祖国文明③正视民族战争:是内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进步与反动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分④承认民族压迫,其实质一般是阶级压迫。

12、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1)民族掠夺战争,如匈奴对汉的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如元的统一战争(3)平定民族叛乱战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五胡反晋(5)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戚继光抗倭。13、中国古代五个时期的货币及影响:(1)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是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经济交流(2)秦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3)王莽发行大钱取代西汉五株钱,是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4)北宋市场流通的有铜钱、铁钱和金银,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又出现“会子”。

(5)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4、中国古代改善民族关系的六种形式:(1)和亲(2)会盟(3)册封(4)纳贡,如宋向辽、西夏进贡“岁币”(5)边境贸易,如设立榷场(6)设置管辖机构。

15、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六个特点:(1)春秋末年,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方学校。

2.高中历史时期总结

我已经上大一了,资料整理的都有遗失了,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用的一个资料,很不错,你看看吧,兴许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1)儒家推崇“仁治”,实行“仁政”;(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3、中国古代三个经济重心:(1)先秦在关中地区(2)秦汉移至黄河中下游(3)唐宋明清向南方转移。4、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5、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6、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及各种苛捐杂税7、中国古代四大封建都城及特点:(1)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2)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突破了唐朝“市”与“坊”的界限,出现夜市,还有娱乐场所瓦肆(3)元朝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4)明朝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8、中国古代赋税改革的五大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到基本定时(5)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9、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4)政局稳定。

10、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11、关于民族问题。

民族融合的特点:团结友好是主流;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充实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①尊重少数民族自身发展史(发展历程、贡献、特点)②肯定其开拓边疆,共同缔造祖国的贡献,丰富了祖国文明③正视民族战争:是内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进步与反动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分④承认民族压迫,其实质一般是阶级压迫。

12、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1)民族掠夺战争,如匈奴对汉的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如元的统一战争(3)平定民族叛乱战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五胡反晋(5)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戚继光抗倭。13、中国古代五个时期的货币及影响:(1)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是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经济交流(2)秦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3)王莽发行大钱取代西汉五株钱,是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4)北宋市场流通的有铜钱、铁钱和金银,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又出现“会子”。

(5)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14、中国古代改善民族关系的六种形式:(1)和亲(2)会盟(3)册封(4)纳贡,如宋向辽、西夏进贡“岁币”(5)边境贸易,如设立榷场(6)设置管辖机构。

15、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六个特点:(1)春秋末年,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方学校。

3.总结世界古代史历史阶段特征 总结世界近代史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部分 史前人类 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第二部分 古代西亚诸文明 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 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第五部分 古代希腊文明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世界近代现代史阶段特征1、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原始积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扩张。

思想:文艺复兴。2、16——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场。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少数国家确立,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制度统治之下。国际关系: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

民族解放运动:中心在美洲(北美独立运动和拉美独立运动)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3、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化初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生产方式由手工向机器转变;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向工厂转变;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统治地位。国际关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思想:自由主义(亚当斯密)、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

4、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前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发展不平衡,呈现两种基本类型。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三对基本矛盾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民族解放运动:亚洲觉醒;思想:列宁主义诞生。

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东西方世界经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日本崛起为东亚霸主;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政治: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第一个社会主要国家苏联的建立和巩固;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峙与斗争。

6、1929——1945年: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苏联从1928年起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政治: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国家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国际关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华体系解体;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紧密结合。

7、1945年——20世纪70年代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时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日德发展尤为突出;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继续完善发展,民主化和科学化趋势加强,但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日益加深;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国际关系: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美苏争霸。8、20世纪70年代初——现在: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时期经济:1973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

4.高中历史如何答特点

当然,既然是特点,就要答其他时代没有的,比如答几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就要结合时代背景,生产力特点,还有发生国家等。

一定要结合历史事件所处时代背景,如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当然也要背一些,比如想到封建社会就立刻想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力不发达等,还有看其是否顺应时代潮流等。一定要看书,背不背无所谓,一定要多看几遍,多做选择题,练出题感来 。

给你看看高中历史各种题型怎么答吧1.熟记史实 历史是最强调背记的学科。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

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不背行不行呢?不妨分析几次历史试卷,看看有多少分是记忆不清丢失的,答案不言自明。

事实上,史实不清、审题不细,是历史丢分的两大原因。怎样背记史实呢? 第一,精细读书。

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2002年高考,有一题问葱岭的地理位置,得分率很低。

其实,“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答案就在古代史课本的小注里。这启示我们一定要细心读书,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

第二,动手总结。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

尤其是第一轮复习,宁可罗嗦些,也要把总结写全。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2.背景 (1)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

特点就是不同点,例如《农政全书》的特点主要是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特点就是考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尤其是时代特点,往往是答题隐含的大背景。

第四,定期背记。读—写—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所以在平时就要有计划地逐步背记。

例如一星期背一章,或与老师的复习同步。不要到考试前再背,那样很不牢固;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那样很不系统。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

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

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

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

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

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一道大题设多问,不仅要审大题题干,还要审每一问的题干;一组选择题有多道,不仅要审每道的题干,而且要审总的题干。

第二,全。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

题干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材料题),一般都包括至少一个信息点,答案上每个点都有分。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

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例如2002年高考历史大题,考查旅大主权的变迁,如果仅按上面要求审题,会丢掉“不尊重中国领土主权”“背着中国拿中国主权和利益作交易”等要点。

这些要点,来自题干的“弦外之音”:本题的主旨是主权问题,故应围绕此点答题。这种分很不好拿,但是如果做题时想一下每题的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就题论题),就有希望得分。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

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

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

5.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笼统地说:因为范围你给的太大了,我就只说重点好了 中古史:重点是大一统时候的经济 文化 外交和民族关系 然后是几个朝代的比较,如秦和隋的共同点 唐和汉的共同点 中国近代史: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发展过程 政治变革和斗争以及不同的政治变 革和斗争的比较 反抗侵略的历程 民族经济发展的历程 中国现代史:经济的发展 党的各个会议 文革你可以忽略掉的 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啊~~~~文艺复兴 三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重点是法国和英国的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 苏联领导人所采取的措施和纲领是很重点的 最好能系统的做好比较和寻找其中的联系 二战比一战重要 以及两次战争的比较和异同点 战后的国际新形势和 因此而产生的两个国际机构是很重点的东西 现在的国际新秩序 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 美国 东亚和中国 你主要要联合今年的热点啊 不过总的来说 经济都是很重点的东西 多关注一下吧 还有你问的真的很笼统啊详细点说: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

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

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

6.【总结世界古代史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世界近代史历史阶段特征要求要

第一部分 史前人类 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第二部分 古代西亚诸文明 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 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第三部分 古代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文明 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第五部分 古代希腊文明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世界近代现代史阶段特征1、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本原始积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模式是手工工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扩张.思想:文艺复兴.2、16——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模式依然是手工工场.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少数国家确立,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制度统治之下.国际关系:争夺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民族解放运动:中心在美洲(北美独立运动和拉美独立运动)思想: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3、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化初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向其他地区扩展;生产方式由手工向机器转变;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向工厂转变;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统治地位.国际关系: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思想:自由主义(亚当斯密)、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4、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前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发展不平衡,呈现两种基本类型.国际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三对基本矛盾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一战.民族解放运动:亚洲觉醒;思想:列宁主义诞生.5、1917——1929年:十月革命到二十年代的东西方世界经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日本崛起为东亚霸主;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政治: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第一个社会主要国家苏联的建立和巩固;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峙与斗争.6、1929——1945年: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苏联从1928年起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政治: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等国家保存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德日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国际关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华体系解体;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紧密结合.7、1945年——20世纪70年代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时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日德发展尤为突出;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继续完善发展,民主化和科学化趋势加强,但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日益加深;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国际关系: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美苏争霸.8、20世纪70年代初——现在: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时期经济:1973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滞胀”状态;布雷顿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

7.高中历史每个时间知识点总结

一、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前2010年至前771年政治:1、夏、西周的建立2、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经济:1、农业:耒耜助耕、青铜农具二个发展阶段.井田制。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文化: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原始绘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二、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前770年至前221年)政治: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2.战国变法: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经济:1.农业:铁犁牛耕;水利;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文化: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形成。2.文化:《诗经》;《离骚》;战国绘画成熟;司南。

三、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中央官制、郡县制);中央集权 制度的影响。2、汉初郡国并行。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1、农业:耦犂、犁壁、代田法;农学2、手工业:东汉瓷器成熟,出现青瓷;丝路开通。3、商业:重农抑商,但商业也有所发展文化: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汉赋。3、科学:造纸术的成熟、数学体系的形成、医学的发展、农学四、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政治: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经济:1.农业:北方恢复,江南开发;翻车2.手工业:北朝白瓷,南北朝灌钢法;文化:1.思想:佛教的兴起及其对儒学的影响;2.科学技术:《齐民要术》3.文艺: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真正意义中国画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等五、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政治: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和贞观之治;藩镇割据问题、科举制经济:1.农业: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3.商业:大运河的开通;都市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港广州——市舶使广州外贸港口,市 舶使)。文化:思想: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怀素。

绘画展阎吴、莫高窟。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六、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政治: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宰相权利的分化和削弱;中期改革元:中书省的设置,元朝宰相专权;行省制。经济:宋:农业: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 江浙地区;手工业:景德镇成为瓷都;商业:纸币的出现;城市和商业;两宋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扬州成为繁荣的都会。

元:棉纺织业;元大都文化:宋:思想:程朱理学。文艺:宋词,话本小说,风俗画。

科技: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使用;罗盘针用于航海;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元:科技:郭守敬与王祯;文化—散曲 和元杂剧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14世纪中期-1840年)政治: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3、清朝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经济: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商业:城镇商业的繁荣;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地域性的商人群体著名商帮(徽商、晋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文化: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科学技术:李时珍;徐光启3、文艺:明清小说;明传奇;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士大夫文人画、写意画。

8.高中人教版历史概况知识点总结

这个比较概括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

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

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1-3知识点总结(岳麓书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点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知识点总结也就是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现阶段关系到社会的热点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

高中历史改革史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总结要详细全面我是这么觉得,别人总结不如自己总结。自己总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一、背景二、经过三、历史意义。也可以结合领导改革的人物入手,结合人物进行分析。历史还

高中必修历史总结

一、请总结一下高中历史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高中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1.老师个人总结怎么写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钩标本读个人学习总结怎么写个人学习总结时间就如手中的细沙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抓不住得从指缝中滑落,进校时的

中国各历史阶段特征

一、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亲,你要哪方面的特征啊?政治?经济?文化?夏: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好吧,这是一个传说中的时代,在港澳地区历史书里是木有的)商:内外服、私商产生周:宗法制-----互为表里-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1.人教版历史必修2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

高中历史阶段特点

1.高中历史如何答特点当然,既然是特点,就要答其他时代没有的,比如答几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就要结合时代背景,生产力特点,还有发生国家等。一定要结合历史事件所处时代背景,如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当然也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各个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整理第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②特点:①嫡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笼统地说:因为范围你给的太大了,我就只说重点好了中古史:重点是大一统时候的经济文化外交和民族关系然后是几个朝代的比较,如秦和隋的共同点唐和汉的共同点中国近代史: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发展过程政治变革和斗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