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三知识框架图

Posted 儒学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选修三知识框架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选修三知识框架图

一、高中必修3历史前三个单元的复习框架

历史必修模块(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1.1诸子百家及主要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商鞅;墨家:墨子。

3.1.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背景: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1.3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⑴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受教育者范围。

②“因材施教”⑵政治思想:①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者爱人)和“礼”(克己复礼)。 ② “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发展儒家思想)①核心思想: “仁政”②重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性本善”。

④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发展儒家思想)① 主张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③“性恶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④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3.1.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纲常学说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2.影响: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统一。

②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1.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对儒学的发展1.代表:程朱理学: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17页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思想:17-18页2、对儒学的发展: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3.1.6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其对儒学的发展 (B)1.李贽:(明朝后期的思想家)著作有《焚书》《藏书》等①否认孔孟思想权威。

②提出人皆有私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共同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工商皆本”。 ③思想上:经世致用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3. 6. 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及观点2)人文精神内涵:52页3)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4)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3. 6. 2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1)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美术三杰及作品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它倡导个性解放。4)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

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3. 6. 3四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国家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备注法国伏尔泰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②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平等和自由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①人民主权②天赋人权③提倡“社会契约论” 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63页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 2.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①西汉时就发明了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印刷术:①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中期传到欧洲。火药:①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

②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①造纸术和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和思想解放,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②火药——有利于增强资产阶级力量一战胜封建势力; ③指南针——有利于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开拓。.3. 2. 2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天文:《石氏星表》世界最古老星表;张衡水云浑象仪、郭守敬简仪;农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有西方科学知识);历法: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末年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3.2.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

二、高中历史必修3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1. 背景: (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 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 评价: (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 人物 主张 (列表)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

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

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时期 人物 主张(列表) 春秋 老子 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 庄子 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韩非子。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列表)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 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梳理】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 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 内容: (1)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

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 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3课 宋明理学 【知识梳理】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 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 内容: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

三、历史必修三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 巴黎和会 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3 华盛顿会议 4 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3 走向世界大战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 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 两极格局的形成 2 冷战的开始 3 美苏争霸 4 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 朝鲜战争 2 越南战争 3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

四、谁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识结构图啊

高中地理新课程模块三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一、区域(一)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层的空间单位.(二)特征1.具有面积、形状、边界等区位特征.2.内部性质相对稳定.3.具有不同的级别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x09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征\\x09区域发展特点\\x09地理环境特征\\x09区域发展特点地理位置:\\x09\\x09地理位置:\\x09气候条件:\\x09\\x09气候条件:\\x09土地条件:\\x09\\x09土地条件:\\x09矿产资源:\\x09\\x09矿产资源:\\x09备注补充:\\x09\\x09备注补充:\\x09第二课时三、探究:地理环境与民居(一)北方与南方民居建筑的差异(二)产生南北方建筑差异的自然原因四、探究:江苏沿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二)开发条件(三)发展方向第三课时五、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时期\\x09社会、经济、科技水平\\x09自然因素的影响\\x09农业发展特点开发早期\\x09落后\\x09阻碍农业发展\\x09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x09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力丰富气候优越\\x09河流成为交通通道,土壤适宜耕种,水稻大面积种植,精耕细作\\x09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x09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且零碎\\x09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x09全国粮仓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六、探究我国西部开发的条件与方向活动与板书设计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一、我国西北地区的概况(一)位置(二)地形特征(三)自然特征: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四)景观特征:草原、荒漠为主,且自东向西演替二、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一)自然因素1.干旱为主的环境2.气候异常第二课时(二)人为因素1.原因:(1)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2)人类自身的活动不当2.表现:(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三、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第三课时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一)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二)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的威胁2.扭转土地的退化3.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三)防治的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四)治理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活动。

相关参考

历史选修一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抬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抬制度1、夏商政抬制度的内容:中央:〇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〇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一、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1至3单元的知识体系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夏代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2、制度:①传子的继承制度②开始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

历史选修一一单元

一、谁有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结构框架图1.西周实行分封制。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秦朝中央集权制

八下历史知识框架

一、初中历史八下的知识框架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P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4、西藏和平解放5、抗美援朝(1950年1

历史选修课总结感受

1.高中历史必修每课的心得体会80字左右叔叔你们了啊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

历史选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2的知识点(要具体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

高二历史知识框架

一、高中历史必修一二的结构图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

历史选修2知识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洛克主要观点:(1)天赋人权;(2)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割,提倡法治;(3)实行分权;练习1、洛克的人权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2、下列属于洛克的观点的是:①②③④⑤⑥①

人教版历史选修人物知识要点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属于晚期猿人阶段)距今时间: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会使用火北京人地点:在北京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结构框架图啊!!朋友:这是很综合的PPT课件,复习之专家!://wenku.baidu/view/62732ff04693daef5ef73dd8.这是一个很规范的知识框架,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