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明珠花园历史
Posted 海战
篇首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州海珠明珠花园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州海珠明珠花园历史
1.广州海珠区的古今历史
邓世昌纪念馆落址于广州市海珠区邓氏宗祠内。轩昂气派的岭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庭院呈船台状,三路两进三院的格局风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换景。有石额楹联、通花木雕点缀,更兼重门纳画、木石风神,端庄肃穆,古朴洗练。花园存有邓世昌手植苹婆树一株,枯木逢春的灵芝两枚,古树婆娑数棵。“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养育着中华民族无数风流人物之人格襟怀,激浊扬清,重塑民族大义。
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殉国后,其族人用清廷抚银扩建为现今规模。1994年建馆,经全面修葺,旧貌新颜,昔日风采重现。邓氏宗祠已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邓世昌纪念馆常年举办“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展览,以中日甲午海战为主题,介绍邓世昌的生平及其爱国事迹,是广州市及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9年9月,海珠博物馆依托邓世昌纪念馆成立并开馆,两馆珠联璧合、同映生辉,常年对外开放。2000年,广州市将该馆纳入“广州市一日游”的B线中,是广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馆于1994年纪念邓世昌殉国100周年时设立。馆址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后用邓世昌殉国的抚恤金扩建,成为一座三路、两进、三院、两庑,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岭南祠堂式建筑。祠内大殿、两庑和附祠已辟为陈列室。大殿和两庑的《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史迹陈列,展出文物、照片、文献、模型、雕塑、蜡像等200件,较详细地介绍邓世昌的生平事迹。东侧的附祠举办《中国船舰百年沧桑》图片展,展出甲午海战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军舰图片100多幅和部分军舰模型,反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后,近百年来中国海军几经重建,几经挫折及建国后人民海军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
邓世昌纪念馆于1994年纪念邓世昌殉国100周年时设立。馆址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后用邓世昌殉国的抚恤金扩建,成为一座三路、两进、三院、两庑,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岭南祠堂式建筑。 祠内大殿、两庑和附祠已辟为陈列室。大殿和两庑的《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史迹陈列,展出文物、照片、文献、模型、雕塑、蜡像等200件,较详细地介绍邓世昌的生平事迹。东侧的附祠举办《中国船舰百年沧桑》图片展,展出甲午海战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军舰图片100多幅和部分军舰模型,反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后,近百年来中国海军几经重建,几经挫折及建国后人民海军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
2.海珠区的历史以及背景文化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此外,在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的一片不起眼的杂草中,静卧着一个世界级的遗迹珍宝——七星岗古海遗迹,这是目前世界上深入大陆最远的古海岸遗址,可惜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3.广州海珠区的古今历史
邓世昌纪念馆落址于广州市海珠区邓氏宗祠内。
轩昂气派的岭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庭院呈船台状,三路两进三院的格局风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换景。
有石额楹联、通花木雕点缀,更兼重门纳画、木石风神,端庄肃穆,古朴洗练。花园存有邓世昌手植苹婆树一株,枯木逢春的灵芝两枚,古树婆娑数棵。
“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养育着中华民族无数风流人物之人格襟怀,激浊扬清,重塑民族大义。 ??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殉国后,其族人用清廷抚银扩建为现今规模。
1994年建馆,经全面修葺,旧貌新颜,昔日风采重现。邓氏宗祠已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邓世昌纪念馆常年举办“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展览,以中日甲午海战为主题,介绍邓世昌的生平及其爱国事迹,是广州市及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9年9月,海珠博物馆依托邓世昌纪念馆成立并开馆,两馆珠联璧合、同映生辉,常年对外开放。
2000年,广州市将该馆纳入“广州市一日游”的B线中,是广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该馆于1994年纪念邓世昌殉国100周年时设立。
馆址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后用邓世昌殉国的抚恤金扩建,成为一座三路、两进、三院、两庑,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岭南祠堂式建筑。祠内大殿、两庑和附祠已辟为陈列室。
大殿和两庑的《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史迹陈列,展出文物、照片、文献、模型、雕塑、蜡像等200件,较详细地介绍邓世昌的生平事迹。东侧的附祠举办《中国船舰百年沧桑》图片展,展出甲午海战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军舰图片100多幅和部分军舰模型,反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后,近百年来中国海军几经重建,几经挫折及建国后人民海军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 邓世昌纪念馆于1994年纪念邓世昌殉国100周年时设立。
馆址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后用邓世昌殉国的抚恤金扩建,成为一座三路、两进、三院、两庑,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岭南祠堂式建筑。 祠内大殿、两庑和附祠已辟为陈列室。
大殿和两庑的《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史迹陈列,展出文物、照片、文献、模型、雕塑、蜡像等200件,较详细地介绍邓世昌的生平事迹。东侧的附祠举办《中国船舰百年沧桑》图片展,展出甲午海战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军舰图片100多幅和部分军舰模型,反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后,近百年来中国海军几经重建,几经挫折及建国后人民海军建立、发展壮大的历史。
4.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历史
工业大道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部,全长5540米、宽40米,是一条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主干道。全路由工业大道北、中、南三段组成,北起人民桥南端凤安桥,南至石溪涌接南洲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把广州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政策指导下, 1952年开始广州“河南”郊区被作为广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加以建设。不少中央及省、市的大中型企业纷纷落户。包括广州造纸厂、广州通用机器厂(广州重型机器厂前身)、广州造船厂等3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陆续在此扎根,形成规模宏大的工业区,贯穿这一区域的主干道也被命名为“工业大道”。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这条5.5公里长的工业大道成为广州经济的主要支柱。并屡创辉煌:
1954年,广州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台离心机,成功制造出第一颗上天卫星的零配件,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件钛制潜水服;1956年,广州第十一橡胶厂开始生产乳胶产品,并成为首个生产避孕套的国有企业;上世纪50年代中期,广州电池厂属下的555牌、虎头牌、五羊牌电池开始向国外出口,成为国内最早出口的电池产品;上世纪70年代,广船自主研发了“高速鱼雷快艇”、“大型导弹防卫舰”,1974年生产出广州第一条万吨巨轮;1988年,万宝冰箱工业公司年产电冰箱1013001台,进入世界八大电冰箱生产企业行列……几乎每间工厂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全国第一”。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工业大道的老国企陆续经历了转制、搬迁,有个别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甚至停产倒闭。现在。工业大道沿线仍在运营的有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味精厂)、广州光华制药厂、明兴制药厂等为数不多的国企。
如今。一座座新型楼盘拔地而起。鸟语花香的绿化小区取代黑烟袅袅的大烟囱。据不完全统计。工业大道附近分布的大小楼盘达20多个,是广州市一条著名的“宜居大道”。
5.有没有人知道海珠区古老历史文化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此外,在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的一片不起眼的杂草中,静卧着一个世界级的遗迹珍宝——七星岗古海遗迹,这是目前世界上深入大陆最远的古海岸遗址,可惜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6.海印桥的历史 急
海印桥游是广州市客轮公司独家经营的具有南国特色的旅游项目。
珠江包括东江、西江和北江等支流,汇合至广州河段,景色十分秀丽。入夜,华灯璀灿,"珠江明珠"号旅游船搭载游客从人民桥附近西堤码头出发,向东行驶,经解放大桥、海珠桥.江湾大桥、海印大桥、广州大桥、鹤洞大桥,而后回程。
沿途景观有珠海丹心、东湖春晓、黄埔云樯、鹅潭夜月等"羊城八景",还有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江湾大酒店、二沙海珠广场花园、白天鹅宾馆,沙面洋房建筑等。全程两个小时左右。
珠江全长2129千米,是我国第三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中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
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
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
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
珠江河上10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大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店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
7.海珠区历史
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辖内有18条行政街、黄埔、芳村.73万。
海珠区历史悠久。 此外。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在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的一片不起眼的杂草中.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东山、天河,气候宜人。
全区面积90,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
8.珠江(包括西江和北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珠江得名是与一颗宝珠有关的。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唐朝时有个名叫崔伟的读书人,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神医鲍姑送的越井岗艾,救活了一条大白蛇玉京子。王京子感激崔伟,带他神游越王墓,从越王墓中得到了这颗宝珠。消息很快传出去,不久,一位波斯商人远涉重洋而来,说波斯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和这颗一模一样,就用十万贯重金把阳陵兰珠买走了。
波斯商人高兴地带着这颗宝珠登程回国,航船沿着江水一路顺风行驶,两岸景色如画。波斯商人看到迷人的山光水色,忍不住打开宝箱,取出宝珠,捧在掌心;只见宝珠光芒四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相辉映。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滚,一道白光从他掌心冲天跃起,射人江中,钻进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之下,宝珠不忍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终于永潜江中。
从此,那块巨石人夜便闪闪发光,随潮涨落,永远浮在江面上,后来就把它叫做“海珠石”这条江也得名叫“珠江”今天,海珠石已与陆地连成一片,石k生了一株大榕树,耸立在海珠花园内。有诗云:“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浦已堪猜。胡贾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说的就是这件事。
相关参考
熟悉钱穆生平的读书人,都知道他1949年曾在广州私立华侨大学任教,但这所大学位置何在、样貌如何,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得广州文保志愿者彭敏明之助,笔者确认广州华侨大学的旧址,就在广州海珠区沙园「”永泰别墅
熟悉钱穆生平的读书人,都知道他1949年曾在广州私立华侨大学任教,但这所大学位置何在、样貌如何,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得广州文保志愿者彭敏明之助,笔者确认广州华侨大学的旧址,就在广州海珠区沙园「”永泰别墅
人们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海珠区华洲街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字就叫做“龙潭”。这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古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水把村庄分割成几块,四座清光绪年间建的石桥(分别叫“迎龙”、“利溥
广州市公安局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姓名职务分管单位联系单位谢晓丹副市长、局长主持全面工作高小燕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等单位荔湾区分局李卫平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巡逻警察支队等单位海珠区分局江小明局党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
...世昌。“捐躯何止在战场,英雄报国有后人”,120年来,广州邓氏后代心系国运,投笔从戎抗日、办理遗体捐献,将精忠与奉献承续。黄浦江畔萌生报国之志榕树低垂,斜阳向晚,走进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碧墙灰瓦的岭南祠堂...
...世昌。“捐躯何止在战场,英雄报国有后人”,120年来,广州邓氏后代心系国运,投笔从戎抗日、办理遗体捐献,将精忠与奉献承续。黄浦江畔萌生报国之志榕树低垂,斜阳向晚,走进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碧墙灰瓦的岭南祠堂...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步伐,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花园口决堤事件。花园口决堤对中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影响更是恶劣至极。花园口决堤中方损失由于百姓没有及时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
历史上关于花园口决堤事件的功过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国民政府极力宣传这一事件对抗日的作用,但仍然有证据证明蒋介石的这一措施并没能取得多大的效果,而那些对其大为夸赞的言论也被认为是国民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