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近代史历史事件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洛阳近代史历史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洛阳近代史历史事件

1.求发生在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

有白虎观会议、董卓之乱、神龙政变、洛阳兵变、白马驿之祸。

1、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

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 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

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2、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指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入朝后实行的专权暴政。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

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

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3、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神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 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

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因为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称之为革命。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4、洛阳兵变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病重,欲立养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后,杀死朱温,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后朱友珪赶赴洛阳称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

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

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5、白马驿之祸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在洛阳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

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

史称“白马驿之祸”。 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唐朝灭亡,立国共二百九十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龙政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虎观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卓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马驿之祸。

2.洛阳近代历史名人有谁

雷英夫 (1921—2005)河南省孟津县人。

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新军教导师军士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南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宣传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中共南方局军事组成员,军委总参谋部一局科长、作战部资料研究室副主任,叶剑英参谋长军事秘书,《解放日报》社军事副刊编辑。

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处科长、副处长、代处长,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七团参谋长、副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三师二四八团团长、师参谋长,福州市军管会军事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周恩来总理军事秘书,军委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总参谋部作战室主任,中央复员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兵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作战处处长、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

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3.洛阳大遗址的历史和文化

洛阳大遗址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5处大型遗址,如此密集的都城遗址,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至唐近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重要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不仅在历史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文明发展延续性,而且在分布区域上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区域。 但是夏林、樊会涛代表在调研时发现,由于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位于城市建设区和城乡接合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大,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基本建设矛盾异常突出,遗址外部环境威胁加剧。

如果保护不善,将面临损害或灭失的危险。为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建议:一、加强立法保护;二、加大资金投入;三、工厂和村庄搬迁。

4.请举例洛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

玄奘(602—644年),姓陈,法名玄奘。

洛阳偃师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三藏、唐高僧、佛教学者、翻译家、旅行家、与鸠摩罗仁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从小就出家于洛阳净土寺为和尚 平王东迁: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申侯联合犬戎攻破宗周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

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平王元年(前770),平王由郑武公、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护拥,东徙洛邑。

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始。إ 孔子入周问礼:周敬王时期,孔子得到鲁君的支持,与南宫敬叔来到周朝国都洛邑,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

孔子入周问礼后,学业大进,广招弟子,传播儒学。 元 稹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小说家。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5.历史人物介绍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帝王辈出。 以下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于洛阳。

史前伏羲:人文始祖,洛阳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 商朝: 商汤:灭夏后称为武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还有商初名臣:伊尹。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称周公。

营建洛阳邑,在洛阳制礼作乐。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

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鲁国人,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

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 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秦朝: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封地有河南洛阳十万户。

西汉: 刘邦:刘邦称帝,定都洛阳三个月,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 还有西汉名臣,贾谊、桑弘羊。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建立者。建都洛阳。

25-57年在位。 班超:出使西域,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投笔从戎修《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还有东汉名将,马援、窦宪等,东汉文学家,许慎、蔡邕等。

三国: 魏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长子。 司马懿: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

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卒于洛阳。 关羽: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封建社会被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首级葬于洛阳。

此外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董卓、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钟繇、稽康、阮籍、马钧等。 西晋南北朝: 司马炎:自立为帝,西晋的开国皇帝,建都洛阳。

左思:致使洛阳为之纸贵。 陈寿,楚著作郎,终御史治书,在洛阳撰《三国志》。

祖逖: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刘琨:西晋诗人,军事家。

还有西晋名将杜预,注《九章算术》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另外还有裴秀、石崇、绿珠、潘岳、桓温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还有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等。

隋朝: 隋炀帝:隋代第二位皇帝,营建东都洛阳,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还有隋朝名将韩擒虎、贺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难有比者,定东都洛阳一战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

称帝后三次来到洛阳,共两年时间。 长孙皇后:洛阳人,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

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无忌:字机辅,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

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玄奘:通称为唐僧,古今以来,翻译经典最多的,舍唐僧之外其谁焉。

武则天:自立为则天皇帝,国号为周,在洛阳称帝,史称“武周”。 狄仁杰:唐代名臣,不畏权贵,正直无私。

民间有广为流传的狄仁杰破案(狄公案》一书。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洛阳,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开元年间曾都洛近十年。 王维:唐诗人、画家。

字摩诘。 李白:曾三次到过洛阳,做了多首传世名作,并与杜甫在洛阳相会。

杜甫:盛唐大诗人,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尊为画圣。

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张旭: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F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长期生活于洛阳。 颜真卿:创立书法上另一种的新风格,后。

6.洛阳历史事件典故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汤建都西亳(二里头遗址东北约6千米)。商汤之后的数代帝王均以此为都,前后累计200余年。偃师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为控制东方地区,开始在洛阳营建国都成周 。 洛阳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称成王“初迁宅于成周”,“定鼎于郏鄏” ,曾迁殷顽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师监督之。当时洛阳称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国等,亦称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 ,自此,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前后历经500余年之久。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 [25] ,史称东汉,改洛阳为雒阳,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汉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万零八百二十七”。

扩展资料

洛阳的文化

文化节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始于1983年,2010年11月,经国务院 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

宗教文化

洛阳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及道教的起源地之一。

洛阳洛阳的道观寺院主要有: 上清宫、白马寺。洛阳上清宫是老子思想的发源地,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

文化艺术

洛阳文化产品

洛阳澄泥砚:即新安虢州澄泥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洛阳牡丹石:牡丹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牡丹石产地世界唯一,中国·偃师·寇店·五龙村。

洛阳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阳为主要产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洛阳(河南省地级市)

7.洛阳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洛阳一带劳动、生息。

远古传说中, 有一个“河图洛书”的故事,说的是伏羲氏从黄河里得到一张画有八卦的图, 能预知先兆,推算吉凶;大禹在治理洛水时,得到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上 面以九为最大数,他就把天下分为九州。另外,还有黄帝、尧、舜曾在洛水 一带活动的传说。

这些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洛水一带就存在着文 化相当发达的氏族部落。从考古发 看,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洛阳一带就已 进入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在五千年前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形成,当时伊、洛、鳇、涧两岸,散布着许多原始部落。

洛阳城市的真正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 西周。

周武王曾打算迁都洛阳,但由于他很快就死了,没有如愿。年幼的周 成王即位后,政权由周公掌管。

不久发生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朝贵族叛乱,周公经过三年东征,镇压了武庚叛乱。此时,他更加意识到洛阳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于是他请求周成王迁都洛阳,得到成王的同意。他派人把九鼎(一种象征王权的重器)从商朝旧都殷(今河南安阳)迁到洛阳,作为定都的前奏。

周公和召公动用了大批奴隶经过艰苦的劳动,很快营建好了洛邑。自此,西周有了两个都城,西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边的洛邑称为成周。

事实上,周公营建的洛邑有两座城池:西面的一座叫王城,方圆有30里,建筑井然有序,四面各有3门,共12座门,城内有经纬道各9条,王宫筑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宗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神坛,供王登基典礼和祭祀天地神灵之用。

前边是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堂,后边是商业市场。 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有了较合理的布局。

全国解放后,为了保护古代遗址,在这里开辟了一个王城公园。东面一座叫成周城,略小于王城,又名下都,位于王城以东十多公里的地方。

史书上有“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的记载。春秋的时候,周敬王曾逃到这里避难,并加以扩建。

后来成周城曾是东汉、曹魏、西魏、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这是正式在洛阳建 都的第一个王朝。

东周时代的洛阳,有“天下名都”之称。这里住着许多手 工业奴隶,设有许多宫、私作坊,手工业相当发达。

近年来在洛阳一带就发 现了制陶、石料、骨料、铸铜等作坊遗址。 作为西周陪都和东周都城,洛阳 揭开了其城市发展历史的序幕,而且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 基础。

秦朝时,统治者在洛阳置三川郡。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初期,曾在洛 阳建都五个月。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军曾先后占据洛阳,洛阳还一度 做过更始政权的都城。 直到东汉时,洛阳才又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首都。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首先兴修水利,在京城 挖了一条阳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河。这样,洛阳的漕运便与鸿沟水系相连。

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沿河直送京都,使东汉王朝有了较稳定的经济基础。 东 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这座古城有12座城门,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南北二宫,皆金碧辉煌。宫城以外,有纵横24条大街,每街都 设有两个街亭,负责管理。

明堂、辟雍、灵台,是当时洛阳城郊的三大重要 建筑,分别作为祭祀祖先、皇帝行礼和观察天象之用,规模宏大,雄伟而又 庄严。 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城市有三个交易市场,“牛马车 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

当时洛阳设有东观、白虎观、平乐 观、兰台、石室等藏书馆和研究机构,城南设有最高学府——太学,学生多 达三万多人,里面讲堂宽阔,仅学生宿舍就有一千余间。 东汉末年,战乱不 断,洛阳被董卓焚烧,东汉以来经营一百五十多年的一代名城被毁于一旦。

曹魏、西晋都以洛阳为都。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都城的废墟上兴建起来 的。

经过魏晋统治者的多次整修和扩建,洛阳又恢复了昔日的盛况。当时城 内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和金墉城,人口也逐渐增加到11。

44万户。西晋统一全 国后,经济有所发展,京都洛阳物质丰富,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很多,连一 些官僚贵族也经营商业。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之中,洛阳又一次遭到 毁灭性的破坏。494年,统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 同)迁到洛阳。

北魏时的洛阳城,是在魏晋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规模比魏 晋时更大,史书称其“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宫殿集中建在旧城中部稍 偏西北的地方。

宫城以外修建了 322街坊、220里弄,全城有10。 9万多户。

有三个热闹的市场,其中四通市是国际贸易市场,这里住着万余家从中亚细 亚以及大秦国来的商人。 北魏盛行佛教,洛阳佛寺林立,多达一千三百多所。

位于宫前御道西的永宁寺和东汉时创建的白马寺最为著名。永宁寺内有一座 高达60丈的佛塔,几十里外都能看见。

位于洛阳城南25里的龙门石窟也是 北魏时开创的,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 相继大规模营造长达五百多年。

8.洛阳有过什么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

先说洛阳的历史大事件,下面说洛阳名人!夏太康迁都斟寻:夏朝前期,太康迁都斟寻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

是为洛阳建城之始。? 商汤定都西亳:公元前16世纪,商汤率诸侯讨伐荒淫暴虐的夏代国王桀,桀败走,死于南巢。

汤即天子位,定都西亳。西亳位于今洛阳市偃师城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

商汤之后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诸王均以此为都,前后200余年。 伊尹放迎太甲:商朝第四代国王太甲继位之初,暴虐昏庸,辅国大臣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

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向善,伊尹才把他迎回都城西亳,重新主持国政。太甲修德,方国部落纷纷归服,天下安定。

伊尹作《太甲训》三篇,褒扬太甲。? 八百诸侯会孟津: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昏庸无道,诸侯叛离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

周文王卒,武王即位,太公望、周公旦等人辅佐。武王二年,姬发率兵东至孟津(今洛阳市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八百诸侯来会,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

周公营建洛邑:周武王灭商后,迁九鼎于洛邑(洛阳)。成王即位,周公辅政,对洛邑进行了大规模营建,使之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的都城,称为“成周”或“新邑”。

新都建成后,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周公制礼作乐:周公营建洛邑后,依据周原有制度,参酌殷礼,建立各项典章制度,是为礼乐制度。

其内容是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行礼仪要用乐配,不同的礼仪演奏不同的乐章。

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 平王东迁: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申侯联合犬戎攻破宗周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

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平王元年(前770),平王由郑武公、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护拥,东徙洛邑。

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始。? 孔子入周问礼:周敬王时期,孔子得到鲁君的支持,与南宫敬叔来到周朝国都洛邑,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

孔子入周问礼后,学业大进,广招弟子,传播儒学。 诸侯筑成周:周敬王十年(前510),成周毁于王子朝之乱,而王子朝之余党犹存,周请诸侯为周筑城。

于是晋魏舒、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鲁仲孙何忌、郑国参等大夫会于京师。晋士弥牟制定工程方案,令诸侯服役。

次年夏,诸侯之大夫率其役徒筑成周城,三旬而成。? 光武中兴:建武元年(25),光武帝刘秀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成中兴之势。 东汉建太学: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创建太学。

汉顺帝时扩建。太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3万余人。

倭国来朝: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正月,倭奴国(在今日本九州北部)派遣使节来洛阳朝贡,刘秀封其国王为汉倭奴国王,赐“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原印1784年在日本福岗县出土,现藏于福岗市美术馆,印高2?2厘米,重108克)。 永平求法: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遣郎中蔡?、博士弟子秦景等18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

蔡?等到大月氏,邀请天竺国沙门摄摩腾、竺法兰,携带《贝叶经四十二章》及佛像,于永平十年(67)用白马驮回洛阳。次年,官府于洛阳城西二里御道北建白马寺,是为中国佛教祖庭。

班超出使西域: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王朝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重新开通。永元十四年(102),班超才返回洛阳。

班超在西域30年,为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白虎观会议:东汉时,由于“五经”有今文、古文之争,建初四年(79),章帝亲自在白虎观大会诸儒,审议"五经"异同,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议》一书,作为官方典籍公布。

《白虎通议》为今文经学。由于朝廷支持,今文经学在东汉前期广泛流传,该书也成为官学的通用教材。

班固修《汉书》:东汉建初七年(82),兰台令史班固在洛阳著《汉书》,用20余年时间修成。《汉书》从秦末农民大起义写到王莽失败,计120卷,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班固死后,部分“表”、“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许慎作《说文解字》:东汉时,许慎在洛阳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古文、籀文1163个为重文。每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

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 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宦官蔡伦改进了民间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作纸,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改进,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衡发明地动仪: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太史令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并成功测知永和三年(138)陇西地震。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张衡还发明浑天仪,并有天文学专著《灵宪》。

大秦遣使入洛: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国王(古罗。

9.洛阳历史大事件的论文

我给你材料,你自己总结着写吧!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有4000余年建城史和1529年建都史,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邙山古墓群与天子驾六震惊世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一词便源自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洛阳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欧洲人最向往的城市,位居中国休闲城市榜首。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政府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1700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这个当题记写

相关参考

洛阳历史名人

一、洛阳本土的历史名人有那些以下的一百位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于洛阳。洛阳要想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就要大打历史名人牌,或重建其故里故居或墓地,或建其纪念建筑,至少

历史上的洛阳

1.历史上都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沿革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

洛阳牡丹的历史有多久

洛阳牡丹的历史:“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牡丹具有观赏和药用等多种用途。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神农本草经》

从成语故事看历史————洛阳纸贵

成语「”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纸贵”意思是作品风行一时,流传很广。西晋时,临淄有个人叫左思,他身材矮小,长得很丑,说话结结巴巴,神态

洛阳变化作文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颗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寻觅——逛洛阳偃师老城(上)

有一句形容洛阳偃师历史的老话:九朝洛阳半偃师,说明了偃师在洛阳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先后建有夏朝斟鄩都城、商代西亳古城、东周下都、春秋刘国故城、春秋滑国故城、汉魏故城、金墉城等多处国都都城。可惜的是经

洛阳文峰塔历史

1.文峰塔的历史文峰塔建于二百多年前,其名何为“文峰”可从底层的一幅“此地登临宜饮酒,谁人兴起早题名”的对联可以看出。塔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至佛教传入的东汉时期。它最早用于存放僧侣的“舍利”、遗骸或遗

洛阳拥有哪些优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陪都洛阳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洛阳和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不过洛阳除了当都城以外,很多时期它还会以陪都的形式存在。汉朝、唐朝都有把洛阳当成是陪都过,而隋朝采取的是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洛阳纸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洛阳纸贵的故事,洛阳纸贵的意思及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指那个?那么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也就是洛阳纸贵的主人公

谁有课堂检测10分钟七年级下历史答案谢谢谢谢

答案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为中心。A.长安B.涿郡C.洛阳D.余杭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3.“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