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派形成与发展的十大历史特点

Posted 民主党派

篇首语: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民主党派形成与发展的十大历史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民主党派形成与发展的十大历史特点

1.民主政治演进历程特点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民主党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阶层力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1947年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的西藏自治区。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聚居地区广泛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建设一样,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曲折,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光辉大道。回顾半个多世纪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基本可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创时期:(1949年—1954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推翻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独裁专制,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到1952年9月,全国普遍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领导生产建设为中心,对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普遍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领导,发挥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干部的支持、监督作用,也培养了一批干部。这说明,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个有效的基本组织形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同时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确立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第二阶段:创建时期:(1954年—1966年)经过5年的实践和1953年各地的普选,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而标志着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立法的形式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它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纪元。

第三阶段:重创时期:(1966年—1976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付出艰辛努力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遭受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

“文化大革命”初期兴起的红卫兵运动导致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刘少奇冤案,典型地反映了宪法尊严所遭受的践踏,人民所遭受的严重人身迫害。

第二,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1967年从上海开始的夺权风暴,造成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此期间,各造反派组织间的激烈斗争更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状况,人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

第四阶段:重建时期:(1976年—1978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逐步恢复。1978年2月召开了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宪法,重新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五阶段: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深刻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民主政治建设快速发展并得到不断的完善,从理论上看,我党出台了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纲领性文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的决议,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总目标。这些重要理论是我们新时期顺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政治具体内容的特征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

2.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不断更新,一些同志在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产生了疑问,有的提出,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是政党,为什么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的甚至认为不以执政为目的的政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实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才能保持团结、稳定和统一,避免出现社会动荡、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其他任何政党和团体都对此无能为力.这是当代中国的唯一选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因素.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来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在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是各党派进行团结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基础.志同则道合,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前苏联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后,曾努力争取与以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为代表的一些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但由于在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终于分道扬镳.到本世纪80年代末,实行一党制的前苏联国内出现了许多政治反对派,公开宣称不接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目标上的分歧.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与共产党团结合作并最终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是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具有政治上和利益上的一致性.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为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消灭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了和平赎买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使他们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以民建等党派明确提出,“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最大共识,也是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在为共同目标和利益奋斗中,大家同舟共济,协力共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为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团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如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南辕北辙,经济利益水火不容,如同新中国成立前夕与国民党的关系一样,背离尚且不及,遑论领导?由此可见,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没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就难以领导,也无从领导;有了共同目标和利益,各民主党派才能主动接受领导,并自觉维护领导.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为民主党派不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现实可能.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追求、政治目的和实现手段,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当然也不例外.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是根本对立的,所以要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必须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政治民主和自由,这与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是根本对立的,而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则是一致的,所以各民主党派能够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进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在这里,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不是通过取得领导和执政地位,而是通过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合作实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成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也成为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力量,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各民主党派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主要靠在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下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来实现. 有的同志会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相互竞争的各政党在根本利益和政治目的上也具有一致性,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执政地位呢?这是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关系不同的缘故.诚然,西方实行多党制国家的政党,除了政治目标不同的共产党之外,竞争的两党或多党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和政治要求.特别是多党政治体制是以竞争为特征的,政党与政党之间不是团结合作关系,而是互相竞争、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他们不存在执政党与参政党之别,只有执政党与反对党、在野党之分.在执掌国家政权上,两者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不取。

3.中国近代政党制度发展的特点

中国政治文明的转型构成了中国近代政党产生的宏观背景。

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曾出现过“朋党”、“党祸”等现象,但由于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生长的政治文明呈现出强烈的反政党特征,因此这些现象实质上与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政党现象相去甚远。直到近代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传统政治文明的皇权基础、理念、秩序受到冲击并逐步瓦解,封闭的“君子不党”向开放的政党合法化转型,才有了中国近代政党的萌生。

中国政党制度具不可模仿的特殊性。在政党产生的同时建立何种政党制度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中国最先是试图模仿西方的多党制。继孙中山创建的中国第一个近代政党——同盟会以后,民国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组党高潮,政党模式呈现为理想中的两党制和事实上畸形的多党制,但这种竞争性的政党政治很快就失败了。

孙中山虽又提出仿效苏联一党治国的新思路,但也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缺乏一党革命的实力而不能取得成功。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建立起一党独裁制度,也遭到人民的唾弃。

在国共两党的对立斗争中,中国各民主党派经过反复的比较、尝试,在第三条道路失败后,最终不得不选择与共产党合作,共同创建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它适应中国民主革命的需要,高度地整合中国政治资源,保证了中国人民政权的稳定,并随着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巩固和发展。

我国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特点,决定了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适应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逻辑要求。

4.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有哪些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中国各民主党派的统称。

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爱国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有长期合作的历史,先后响应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1日提出的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1949年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和所联系的人们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参加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5.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1.监督执政的作用.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框架下讨论国家方针政策,来监督共产党的执政. 民主党派现在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主党派成员已经开始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出任部长,不再仅仅担任副职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

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2.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6.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纲领,也是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指南。

学习党的十七天精神,结合人民政协工作,应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自身建设,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参政兴国,履职为民。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自我完譬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人民政协是实行这项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1、加强制度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政治方向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政协成立 58年来,为协商建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人民政协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科学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人们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政协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总原则和总要求。

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不搞多党制、两院制、“三权鼎立”。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认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目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四项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性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区域性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础性制度。四项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人民政协组织构成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多界别,具有广泛性、进步性、知识性、代表性,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是人民政协事业之基、参政之本、活力之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要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善于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力量。 3、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断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民政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人民政协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建设人民政协和发展人民政协立下丰功伟绩,并创立和发展人民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首先要学习领会十七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同时要学习和领会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论述;学习和领会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以此推动深入学习人民政协理论。通过学习,明确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坚持理论指导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团结和民主原则,团结包容,民主协商,合作共事;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把发展作为参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原则,反映维护各族各界群众利益。通过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二、加强机制建设,全面履行三大职能 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机制,一方面是指。

7.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8.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我国的政党制度代表性更广泛,执政的合法性更突出。

我国采取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政党的代表性更为广泛,合法性更为突出。新中国建立之后,各民主党派参加了人民政协的工作,这是我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政党制度逐步发展的标志之一。

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各个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以及无党派人士所代表的群体、阶层不同,所争取的权利也不尽相同,他们可以通过政治协商制度,为各自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争取权益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监督,通过不断的努力,通力协作,成功地取得了巩固国家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实现改革开放等历史性成果。

扩展资料:

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政治发展、文化传承、国民意识包括政党制度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样是经过长期斗争成为执政党,苏共在夺取政权后取缔了除共产党之外的所有政党,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虽历经风雨,但我国的政党制度一直坚持下来,并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这是为了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政党之和,是存党派之异齐心协力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之和,是被实践证明适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政党之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伟: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相关参考

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广告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急急急……

就广告业务形式的发展历程而言,中国与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和市场大都有一个自然成熟发展的历程;而中国的市场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曾经历过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过程,对于广告业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

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第一,中国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中国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

韩国古代服饰的起源发展特点意义

韩国服饰的起源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理论基础:广义—人类创造的先进文化,狭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历史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怎样学好初中政治和历史

初中历史的特点为基础性和非专业性,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历史的发展历程,要知道的脉络,理清楚来龙去脉,这一事件处在哪一时间段中,具体知道,各个时间的划分点,例如: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至1919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  民建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是:高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变化

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

北洋军阀时期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很多人印象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一直是乌烟瘴气,更别谈什么民主,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这一时期,中国还确实存在一定的民主。当时的中国政治体制是三权分立,权力被制衡,自然有了一定的民主,而

傣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傣族服饰

傣族刺绣傣族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形成并发展的。傣族的刺绣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刺绣工艺精致美观,它是傣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傣族人民把傣族的生活习俗与大自然有力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傣族刺绣...

傣族的刺绣有什么特点 傣族服饰

傣族刺绣傣族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形成并发展的。傣族的刺绣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刺绣工艺精致美观,它是傣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傣族人民把傣族的生活习俗与大自然有力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傣族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