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雍正故事

Posted 军机处

篇首语: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雍正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雍正故事

1.关于雍正的历史小故事

解释楼上的毙鹰事件:八阿哥胤禩在康熙在塞外狩猎(还是打仗,我记得是狩猎)时送去一只海东青(一种鹰的名字),而这只鹰确实奄奄一息的,导致康熙大怒,失去对胤禩的欢心,把他囚禁起来。很多人怀疑是当时的四阿哥后来的雍正做的。

还有比较出名的文字狱,雍正当上皇帝之后有一个什么人写了一首诗有“维止”二字,雍正认为是“雍正”二字没有了头,好像诸了九族。

另外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康熙遗诏为“传位十四子”,被雍正改为“传位于四子”。这个可信度不高,因为清朝遗诏用汉文、满文、蒙文三种语言写。

2.雍正的历史故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画像(13张)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

胤禛表面竭尽孝心,友爱兄弟搏取了父皇的好感。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作劲敌, 胤禛朗吟阁读书图 对他们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狗)”,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猪)”。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加强皇权 军机处内景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

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

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第二、设军机处。

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不是集中君权。军机处的建立是在雍正晚年身体不好,一度病危,且在怡亲王去世以后,军事傍午,政事繁忙,而朝政又因为皇帝生病而面临停滞这样一个情况下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有个秘书班子帮忙处理政务,因而说雍正建立军机处是为了集中君权,本身就是我们的历史教育的那种固定考试的思维模式所出炉的一个假命题。

当然或许,这些人理解不了雍正朝处理政事的高效率,所以有此臆想吧,雍正的效率确实超高的,我在整理元年的题本,基本上在京的题本奏上去以后,都在两三天内给出处理意见。 皇帝搞集权,就是因为权力受到威胁,所以才要从权臣手上收归权力,搞集权,雍正创立军机处的时候,政局已经稳定了好几年了,他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雍正在建立军机处之前,他批复奏折一般都是奏折随到随批复,批复完了之后发走,和臣下讨论发现自己意见不对,就会在后面的奏折上写修改的意见,承认先前的意见有误,按照新的意见办理。而军机处的建立正好是对于西北用兵时期,军事傍午,当时皇帝病重,一度病危,曾经安心静养数月,军机处是为其分劳的,怎么可能说是他的目的是集中君权?雍正生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有效的处理政务,所以张廷玉等人的参赞拟旨等工作量一下子激增,所以张相感叹“余近来事务益繁难,眠餐俱不以时,何暇复问家务?”再加上九年军事不利,从九年的六月到九月,张廷玉等人只能朝夕在侧,有时候一二鼓才回(过去睡的早起的也早啊),这些参赞大臣的工作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如果雍正要搞集权的话,军事如此不顺,又患重病,忙都忙不过来,还要再增加负荷?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清初内阁的基本职能,以及雍正建立军机处的初衷军机处设立的时候,议政王大臣会议早就名存实亡,而军机处也不是为了架空内阁权力的,没设立军机处的时候,雍正权力更“集中”,他设立军机处,有为自己分劳的打算,是希望有诸臣赞襄政务。 以前关于军机处还说军机处的前身是军机房了,但是看造办处档就会发现,这是两个同时存在并行的机构。

还有,一些关于军机处职能的描述,其实描述的是乾隆以后军机处的职能。嘉庆时军机处外还满是打听消息之人了,但是雍正朝时绝不是这样。

还有,雍正朝时的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张廷玉等都是属于兼差性质,所以他们的履历上。

3.有关雍正的历史故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画像(14张)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

胤禛表面竭尽孝心,友爱兄弟搏取了父皇的好感。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作劲敌, 胤禛朗吟阁读书图 对他们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讨厌的人)”,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冰冻的鱼)”。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加强皇权 军机处内景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

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

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第二、设军机处。

雍正建立军机处的目的不是集中君权。军机处的建立是在雍正晚年身体不好,一度病危,且在怡亲王去世以后,军事傍午,政事繁忙,而朝政又因为皇帝生病而面临停滞这样一个情况下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有个秘书班子帮忙处理政务,因而说雍正建立军机处是为了集中君权,本身就是我们的历史教育的那种固定考试的思维模式所出炉的一个假命题。

当然或许,这些人理解不了雍正朝处理政事的高效率,所以有此臆想吧,雍正的效率确实超高的,我在整理元年的题本,基本上在京的题本奏上去以后,都在两三天内给出处理意见。 皇帝搞集权,就是因为权力受到威胁,所以才要从权臣手上收归权力,搞集权,雍正创立军机处的时候,政局已经稳定了好几年了,他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雍正在建立军机处之前,他批复奏折一般都是奏折随到随批复,批复完了之后发走,和臣下讨论发现自己意见不对,就会在后面的奏折上写修改的意见,承认先前的意见有误,按照新的意见办理。而军机处的建立正好是对于西北用兵时期,军事傍午,当时皇帝病重,一度病危,曾经安心静养数月,军机处是为其分劳的,怎么可能说是他的目的是集中君权?雍正生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有效的处理政务,所以张廷玉等人的参赞拟旨等工作量一下子激增,所以张相感叹“余近来事务益繁难,眠餐俱不以时,何暇复问家务?”再加上九年军事不利,从九年的六月到九月,张廷玉等人只能朝夕在侧,有时候一二鼓才回(过去睡的早起的也早啊),这些参赞大臣的工作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如果雍正要搞集权的话,军事如此不顺,又患重病,忙都忙不过来,还要再增加负荷?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清初内阁的基本职能,以及雍正建立军机处的初衷军机处设立的时候,议政王大臣会议早就名存实亡,而军机处也不是为了架空内阁权力的,没设立军机处的时候,雍正权力更“集中”,他设立军机处,有为自己分劳的打算,是希望有诸臣赞襄政务。 以前关于军机处还说军机处的前身是军机房了,但是看造办处档就会发现,这是两个同时存在并行的机构。

还有,一些关于军机处职能的描述,其实描述的是乾隆以后军机处的职能。嘉庆时军机处外还满是打听消息之人了,但是雍正朝时绝不是这样。

还有,雍正朝时的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张廷玉等都是属于兼差性质,所以他们的履。

4.关于雍正的历史小故事

1、资助书生 雍正帝当皇子时喜欢微服出行,广结侠义。

某年到杭州,准备泛舟西湖游玩一番,刚出涌金门,看到一个书生在卖字,笔法颇为精到,胤禛便让他写了一副对联。其中有个“秋”字,书生却将“火”字旁写在了左边。

胤禛便问:“这个‘秋’字你是不是写错了?”书生不以为然,说没写错,然后拿出一本名帖,翻开让胤禛比对。胤禛说:“你既然如此博学,为何不去博取个功名呢?干嘛要在这卖字为生?” 书生说:“我家里穷,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只能靠卖字为生,哪敢想什么大富大贵呢!”胤禛于是慷慨解囊,说:“我这有钱,可以资助你博取个功名,到时候别忘了我就行。”

书生万分感谢,后来还真就考取功名,入了翰林。 此时胤禛也已登基,一日从名册上看见书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于是便召其入内。

胤禛随手写了一个“和”字,故意将“口”字边写在了左边,然后让人拿给书生看。书生不明所以,回答说这是个错字。

胤禛微笑不语。 第二天,胤禛让书生拿着诏书去浙江,浙江巡抚受诏,诏中说:命此书生在涌金门再卖字三年,再来供职。

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2、崇仰佛道 雍正帝青年时代就喜欢阅读佛家典籍,与僧侣往还,并著《集云百问》论佛旨,自号“破尘居士”、“圆明居士”。

即位初期自比“释主”,用比丘文觉密参帷幄,引起朝臣的反对。雍正帝否认缁衣参政,但对释氏有节制。

到晚年,在宫中做法会,亲自收门徒。他大修古刹名寺,给僧人赐封号,支持禅宗中的一派,著作《拣魔辨异录》,参与佛教内部宗派的斗争,又搞了《御选语录》一书,阐扬其佛学观点。

雍正帝与道士也频繁接触,宫中养着娄近垣、贾士芳、张太虚等人。 雍正帝看中佛老,是他认识到儒、佛、道三教学说中的一致性:“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3、雍正的佛学著作 雍正的佛学著作,以中国佛教特有的禅宗为主,安抚喇嘛教只是为了防止西藏叛乱。雍正曾自号“圆明居士”,把古德参禅语要编辑成《御选语录》共十九卷,更从章嘉国师学习禅学。

章嘉国师就是负责把《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 世宗皇帝,自许为禅宗血脉,编集《雍正御选语录》,并撰写《拣魔辨异录》,以上谕要求各地地方官对法藏、弘忍一系的僧人严加调查取缔,这样实属国王护法。

4、御用眼镜 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欧洲人的一项重要发明。雍正帝很喜欢西洋眼镜,倒不是雍正帝附庸风雅,确实是他已经眼花了,需要眼镜的帮助。

据不完全统计,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达35副之多,如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等等。 雍正帝把这些眼镜随处安放,每到一地,随手可取。

在雍正帝经常起居的大内与圆明园的宫殿里,甚至在他的銮轿中,都放有专门的御用眼镜。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把眼镜发放给泼灰处的工匠,作为一种实用的福利待遇。

5、迷恋丹药 雍正帝对道教也颇有兴趣,特别宠幸龙虎山驻京道士封娄近垣,封他为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并加封为“妙正真人”。 雍正帝早在当皇子时,就对炼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炼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给他父皇看,说明自己不谋求皇位,只一心炼丹。 他还因此写过一首题为《烧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雍正帝对丹药的痴迷程度可谓是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位宠信道士迷恋丹药的皇帝。

5.雍正的事迹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胤禛的年号,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

生母孝恭仁皇后,由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45岁。

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雍正趣事清朝皇帝雍正戏尹泰清朝皇帝雍正对道教的丹药很感兴趣清朝皇帝雍正皇帝爱喝酒清朝皇帝喜欢玩狗的雍正帝雍正历史清朝皇帝“康熙遗诏”曝光 雍正没有篡位清朝皇帝雍正12兄弟的悲惨结局清朝皇帝雍正眼中的十三弟清朝皇帝雍正:铁面威猛的皇帝清朝皇帝雍正和"恩人"年羹尧清朝皇帝雍正治理乱收费清朝皇帝雍正立储的新办法清朝皇帝雍正重情义清朝皇帝雍正的严厉治国清朝皇帝雍正大兴文字狱清朝皇帝雍正: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君主清朝皇帝雍正皇帝训示外国传教士雍正秘史中国野史雍正帝竟是被敏感词折腾死的?文化常识雍正帝暴死之谜清朝皇帝清世宗雍正帝暴崩的史闻揭秘清朝皇帝雍正暴卒尸体无头之谜清朝皇帝帝王雍正帝嗣位之谜清朝皇帝生性多疑、猜忌心重的雍正清朝皇帝吕四娘谋刺雍正?清朝皇帝雍正杀弟之谜。

6.历史上真实的雍正

雍正(中国清朝皇帝在位1722—1735年,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 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立中体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经过众多兄弟激烈的竞争后取得了皇位,以统治手段严苛而闻名。

他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几项很有影响的改革:“摊丁入亩”,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之中,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征收人头税的历史,有利于穷人,也对人口迅猛增长起了作用;在西南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改由朝廷排遣流动官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中央设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军机处,作为处理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以此加强皇帝本人的权威;加大惩治贪官的力度。他勤政务实的13年统治,才有了"康乾盛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严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萧杀恐怖的气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胤禛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之子,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暗地结交朝臣与江湖术士的隐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最后,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对他们分化瓦解,撤职监禁,予以严厉打击。为表明继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极为隆重的丧礼,将圣祖葬入景陵,使其成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

他又以不忍动用先皇遗物为由,将清帝处理政务之所,从乾清宫移至养心殿,养心殿从此而成为清廷的政务中心。在整肃皇族中反对派的同时,对当年的功臣、即位后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尧,雍正也毫不手软,以“居功自傲,蔑视皇权”为由,施以削权、调任、抄家、遣戍,直至处决的严酷惩罚。

雍正在位13年,对清廷机构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有鉴于康熙朝诸皇子争储位的惨痛教训,雍正创立秘密建储制,即将已选定的储君姓名,写好密藏匣内,再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测。

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逝于圆明园。

卒谥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

葬河北易县清西陵“泰陵”。

7.求雍正历史,知道的答

争夺皇位 爱新觉罗·胤禛画像(13张)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zhen),满族,康熙帝第四子。

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胤禛最有心计,不像其他皇子那样明目张胆的争夺皇位,而是不动声色的偷偷进行。

他的这种伪装,不仅骗过了父皇,也蒙蔽了其他皇子。他们都以为胤禛不想当皇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竭尽孝心,友爱兄弟搏取了父皇的好感。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新历:12月20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对部分兄弟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讨人厌)”,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俎上冻鱼)”。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加强皇权 军机处内景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

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

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第二、设军机处。

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

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

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

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政事治理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

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

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

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

8.历史上雍正是怎么死的

雍正有两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

雍正的死因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就是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子叫吕留良的一个文字狱案子,吕留良遭到了严厉的惩处。但是传说他的女儿,有人说是他的孙女,吕四娘落网了,私自逃跑,没有被杀,这吕四娘就拜师学艺,武艺高强,后来想法乔装打扮混到了皇宫里面,见了一个机会,把雍正的头砍下来,替她父亲,或者替她爷爷报了仇。

这个传说就很生动了,那雍正没有头怎么发丧,传说做一个金头给搁上,这样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很多专家研究之后,认为雍正是被吕四娘杀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这满门抄斩的时候是非常严格的,吕留良的女儿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说,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宫,即使混到皇宫,也没有机会她把雍正给杀了。

所以这只是一个野史小说在这儿编造的一个很生动、很有趣的故事。 第二说法也很离奇,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一个恋人,这恋人叫竺香玉,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宫里来。

他夺了曹雪芹的所爱,于是曹雪芹就通过秘密的办法和竺香玉进行联系,竺香玉虽然身在皇宫,心还想着曹雪芹,于是见了一个机会,就谋杀雍正。这个也是野史小说之言,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不可相信。

第三个是有一本书,叫《梵天庐丛录》。这个书是说雍正是被一个宫女给勒死的,但是还差一点,又被救活了。

这个故事我认为属于移花接木,明朝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明朝嘉靖21年,嘉靖皇帝他对宫女很暴躁。因为嘉靖他吃炼丹药,他有时候脾气暴躁,经常鞭挞宫女。

有一个宫女叫杨金英,一天夜里头,趁着嘉靖皇帝睡着的时候,用黄的绸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为她特别紧张,慌乱之中打了一个死结,她以为勒死了,参与其事的另外一个宫女害怕了,把这个事情赶紧告诉皇后,皇后急忙跑来的时候,一看嘉靖已经断气了,皇后赶紧命令传御医,御医叫许绅,来了以后,觉得问题很严重,就下了急猛药来治,经过了四个时辰,嘉靖就有了一点声音,透了一口气。

然后,史书记载说:“嘉靖吐紫血数升”,后来又经过一个时期的调理,就把嘉靖给救活了,当然杨金英等就被杀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历史有记载。

据说后来嘉靖皇帝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一个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张床,别人不知道他睡在哪个床上。后来我问故宫的先生,我说有没有发现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张,他说已经不可考了,因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变了。

嘉靖曾经被宫女勒得断了气,后来抢救过来,这是历史真事。我看过朝鲜《李朝实录》,朝鲜的使臣到明朝来,对这个事情也做了很详细记载,我们刚才讲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这儿来,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出于反满的需要,编造了这么一个很生动很有意思的故事。

但是可以郑重地说,这个不是历史事实。 第四,有的学者考证雍正是得了中风死的。

很多的学者同意这种看法,但是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他就是死于中风,也是算一说吧。 第五,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中了丹毒死的。

雍正他中期以后,特别是他得了一场大病之后,大亲自写了手谕,让各个地方大员推荐名医和术士到这个皇宫给他治病,帮助他保健。雍正他是想长生不老啊,各地就推荐。

后来有两个大的道士,一个叫张太虚,另一个叫王定乾,这两个大的道士,他们到了宫里之后,就帮助雍正炼了丹药,交给他们道术。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宫,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设坛,供奉道神的符板。

后来雍正长期在圆明园,他派人往圆明园送炼丹的药,数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铅200斤。雍正曾经在五年之间,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叫做《活计档》的记载,送炼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炼丹的丹药,他宠信那些大臣,还派人送给他们吃,雍正长期吃炼丹的丹药,可能汞,铅,硒一些重的金属中毒,应当说雍正的死和铅中毒和丹中毒有一定的关系。

有人统计,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炼吃丹药死的有14位之多,现在雍正的死根据宫廷的档案来说,那就是官方的记载,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种原因,最后导致了一个结果,所以雍正58岁就死了。 雍正虽然离开了紫禁城的宝座,但是雍正在位13年,对我们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些什么贡献,雍正在位这13年,他这个皇帝有什么特点,下面我简单讲一下雍正的历史地位。

有人说13年很短,我说也不短,当然了,他比他父亲康熙61年是短,比他儿子60年也短,虽然雍正在位13年,但是在“康雍乾”这三代,他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是一个关键的地位。雍正是一个改革型的皇帝,特别是雍正在制度上做了许多的改革。

第一:就是整顿吏治,雍正做皇子的时候,对康熙晚年政治上的弊端,官场上的腐败,看得比较清楚。雍正他45岁继位,盛年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了,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

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道谕旨,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还有武官,告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

相关参考

雍正死时奏折上有血,这是传言还是历史记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十三年的八月十六,中秋节过后,雍正把乔引娣送到了在景陵守陵的十四爷身边。乔引娣临走时,答应雍正回去处理好了事情就回去看雍正。

雍正遇刺的故事

  回到家里,鄂尔泰因为受了皇上的呵责,心里很是不安,吃饭时口里虽在咀嚼,却不知在吃些什么。晚饭后,他独自一个在后园踱了一会儿,一时总想不出一个平苗的万全之策。睡到床上后,辗转反侧,直到半夜沉沉睡去。

雍正的心腹李卫,在历史上权力有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看《雍正王朝》,复习历史知识点(3)。在《雍》剧里,李卫自从被年羹尧带出雍王府候,一路仕途特别顺利。先是从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知县起

雍正王朝44集在线观看,

雍正王朝第44集里面演到雍正弄死康熙是真的吗雍正王朝没有雍正弄死康熙的戏啊。只有他毒死了3阿哥的戏。不过历史上不是真的。他的三阿哥确实被他废为庶人。但是是自己病死的。雍正王朝四十四集故事简介 弘时一再

雍正临终前究竟杀了谁

在历史长河中,雍正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康熙末年,年迈的康熙帝已经不复当年的杀伐果决,在政事上主张“仁政”。而在皇宫中,正处于“夺嫡之争”的严峻时刻,皇子们四处勾结官员,导致

雍正皇帝58岁就去世了,他的死因是什么

雍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雍正皇帝的死因一直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历史上传说最多的一种说法是,雍正帝患了中风暴毙而死的。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

雍正和吕四娘的传说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吕四娘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就算你没有看过《雍正王朝》,雍正皇帝这个人你可能也是听说过的,如果忘了,那就该把历史老师发配宁古塔。雍正这种领导属于不苟言笑,雷厉风行,杀

谦妃被雍正专宠6年,最后结局如何呢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谦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而在真正的历史上,雍正最爱的是甄嬛吗,也就是四阿哥的“母亲”?其实不然,雍正宠爱弘瞻的生母,但弘瞻却是由谦妃所生,一个比雍正小了整整37岁的女

清代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

近些年,随着各类影视剧和小说的广泛传播,雍正皇帝死因之谜也被大肆渲染。那么,历史上的雍正帝究竟是怎么死的?他又是在哪驾崩的?他又有哪些故事呢?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8月2

关于在宜昌的历史故事

宜昌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西塞。西汉初年置县为县治,名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