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历史

Posted 茅山

篇首语: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茅山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茅山的历史

1.茅山道士起源于哪个朝代

公元前82年(西汉始元五年),六十开外的陕西咸阳人茅盈来句曲山,在山中采药,济世救人,在洞中潜心修炼,得道成仙。

元《茅山志》记载:有一天,王君接到仙书,朝见西王母,携茅盈同往,驾起双龙神车,飞往白玉龟山,在青琳宫见西王母。得道后,一次茅盈回乡对父亲说,我已受圣师符箓,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守护,千万不可打我。

否则,三官大帝考察到了,将会受到惩戒。其父不解其意,正欲举手杖打茅盈,哪知手杖已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

后茅盈又将一位溺水之人掘地挖棺,三日能语,在世活了90岁。

2.茅山的历史渊源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

汉时 ,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 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

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

扩展资料

茅山是旅游的福地:

茅山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风景区于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茅山当地茅山老鹅、风鹅、咸草鸡、茶园鸡等家禽均是茅山农家自然放养,茅山特产种类繁多,还有郭庄狗肉、三岔猪头肉、香肠、白鱼、野山兔、野鸭、野鸡等多种野味、茅山地衣、赤山地衣、乌米饭、野山笋、手剥笋、

乡野菜、香椿芽、菌菇、板栗、紫玉米、越光大米、杂粮组合、无花果、草鸡蛋、青壳蛋、茅山长青、白茶、葛根茶、葛粉、金蝉花、桑果酒、等近300个品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茅山

3.茅山革命老区的历史简介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4.金坛茅山的历史渊源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 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金坛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5.名观

茅山原名句曲山、地肺山,又名冈山,在江苏句容、金坛两市交界处,相传西汉景帝(前156〜前141)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号三茅真人,故改名三茅山,简称茅山。

西晋时,女冠魏华存修道茅山,东晋许谧、许翗、杨羲传播《上清经》晋末至宋、齐、梁诸朝,茅山修道者颇众,以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等最为著名。 陶弘景和弟子在茅山建起了一批道馆。

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隋唐多有高道如第十代宗师王远知、十一代宗师潘师正、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十三代宗师李含光等,唐太宗敕建太平观、崇元观和紫阳观。

后世多有建修,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即元符宫、九霄万福宫、崇禧万寿宫和乾元、玉晨、白云、德祐、仁祐五观。 抗曰战争期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一支队进驻茅山,司令部设于乾元观松风阁。

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茅山道院房屋约90%以上,几十名道士惨遭杀戮。1982年,国家拨款修复茅山宫观。

6.茅山有什么历史意义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与金坛交界处,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茅山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

位于江苏句容市。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

茅山风景区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1、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杨羲、许谧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

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2、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望长江,东至武进、常州、江阴、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

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

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

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

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

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闪烁着犹如水晶般晶莹的绿。

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

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

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

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7.茅山的历史渊源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

汉时 ,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 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

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

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

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

扩展资料 茅山是旅游的福地: 茅山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

茅山风景区于198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茅山当地茅山老鹅、风鹅、咸草鸡、茶园鸡等家禽均是茅山农家自然放养,茅山特产种类繁多,还有郭庄狗肉、三岔猪头肉、香肠、白鱼、野山兔、野鸭、野鸡等多种野味、茅山地衣、赤山地衣、乌米饭、野山笋、手剥笋、乡野菜、香椿芽、菌菇、板栗、紫玉米、越光大米、杂粮组合、无花果、草鸡蛋、青壳蛋、茅山长青、白茶、葛根茶、葛粉、金蝉花、桑果酒、等近300个品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茅山。

8.请教专家:茅山道士的历史传说

上清派祖师杨羲等和东晋炼丹家葛洪,都先后在此修炼过。南齐永明十年,做了十四年朝廷闲官“奉朝请”的陶弘景,突然提出辞呈,齐武帝准允后,他就到茅山做了隐士。在金坛华阳洞内住了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茅山宗前身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真诰》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的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自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其影响也日渐扩大。唐宋时期的茅山宗发展到了高峰,唐代茅山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均极得大唐宗室的尊崇。

茅山宗主要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宗师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于炼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经服食过他的丹药。 宋朝至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所融合,不复存在。

时至今日,偶尔出现的所谓茅山法门多见于附道外道的民间巫术。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之所以会这样的名声,一则是后世弟子为了骗吃骗喝,而愚弄乡民所至,二则是那些无知信徒们夸大其词,以讹传讹造成的结果。

鬼神之说在世间由来已久,近代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终却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已任。

由于清帝宠信佛教密宗,道家的传承在此时期受到了执政者的极力排斥。尤其自清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走上了绝境。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的猖獗起来。导致门人不思进取,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直把个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

9.历史当中真的有茅山派么

是真的全真教,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

王重阳仙游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及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更因随同元太祖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壮大。 茅山派道教教派。

中国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

一说汉茅盈及其弟固、衷,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 此派主修上清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通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

该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辈出,隐若道教正宗。北宋时与龙虎山 、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 ,号称三山符箓。

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道。

相关参考

茅山道士的开山祖师爷三茅真君是何来历?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梁书;陶弘景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此山下是第八洞,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

道教最神秘的茅山道术,能驱鬼降妖为民除害却已失传图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道教最神秘的茅山道术,能驱鬼降妖为民除害却已失传【图】”的详细内容!说起道教四大法师,当然是道教的创始者张道陵排在第一了。道教法术中的原理小编在之前也为大家整理过了,下

镇江醋历史

1.镇江香醋的历史镇江香醋以糯米为原料,是一种典型的米醋。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关于米醋的用法记载。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北朝时齐、梁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曾想礼

百花酒历史

1.镇江香醋的历史镇江香醋以糯米为原料,是一种典型的米醋。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关于米醋的用法记载。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北朝时齐、梁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曾想礼

会计的历史有趣

1.会计的起源的几种说法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对于我国会计的成因、起源有过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讲在禹夏时代,大禹王曾在江南茅山召开过一次诸侯会议,考评诸侯的功绩。这次计功大会刚刚结束,大禹王便死了。当时

陈毅对诗邀名医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伤员不少,日寇不断“扫荡”,并对新四军实行严密封锁,地下党的药品供应时常被卡断,给新四军治疗伤病员造成很大困难。陈毅军长获悉茅山上有座乾元观,主持的道长叫辛三仙。他不但精通文墨且医

以前的会稽现在叫什么

会稽gui(四声)jī会稽,古地名,故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山得名。癸未,八岁,即公元前2198年,大禹大会诸侯于此。绍兴的会稽山,原来叫做茅山,因为大禹当初召集了全国的诸侯来,“大会计,爵有德,封有

孔子与季札有何关系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

颜真卿书《玄靖碑》钱沣临《玄靖碑》“以阳刚学鲁公千古一人矣”

颜真卿所书的李玄靖碑全称《有唐茅山玄靖师长广陵李君碑铭》。其时已年近七旬。李玄靖是颜真卿多年交往的好友,相知几近十年,且其家人亲眷殷淑、韦渠牟也是李玄靖门人,在升州时,颜真卿与其二人“尝接采真之游,绪

为什么历史学派看重历史,并自称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看重历史,是因为其以实证论和经验论为基础、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认为这是“历史的方法”,这也是该学派自称“历史学派”的缘由。(一)历史学派看重历史的原因。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罗雪尔,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