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历史

Posted 六安市

篇首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六安市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安市历史

1.六安市的市名是什么意思

六安历史悠久。

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

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

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 。 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

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

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2.六安的历史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尧舜禹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

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

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西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

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

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

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

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

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

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

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

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

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

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南直隶下的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

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原南直隶的管辖范围设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安徽省,分属庐州府、凤阳府和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

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

3.我的幸福六安作文

六安四千年历史,曾享有“金六安”的美誉.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建设发生历史性巨变.在长三角产业不断升级与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重要轴心六安市,具有承东传西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承接动产西移的同时迎融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重点打造合六工业走廊六安市产业承接集中区,融入以合肥为轴心的一轴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是合肥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为家乡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皖西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从这里播向华夏,传向世界,“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文化的积淀是六安幸福的源泉。

4.六安市的来历

六安历史悠久。

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u)。

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属九江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豆腐的发源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成了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地称州来、寿春,先后为蔡、楚两国的建都之所。秦汉时曾为九江郡治、淮南国国都。

西晋为扬州州治,东晋改称寿阳。隋唐为寿州。

1912年后称寿县 霍邱县位于六安市西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西周为蓼国,春秋为楚之蓼邑,后曾建置安凤、阳泉、松滋等县。

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置霍邱县。 金寨县位于六安市西南,皖鄂豫三省结合部。

原名立煌县。1947年9月刘邓大军解放金家寨,改县名为金寨县 霍山春秋属楚。

汉为潜县地。南朝梁置霍州。

梁天监六(公元507年),置岳安郡岳安县。隋开皇初年改为霍山县。

唐以后曾一度改名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明弘治年间复置霍山县。

舒城县位于六安市东南部。古为群舒国地。

汉置舒县,后又析置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定名舒城县。

5.六安的历史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尧舜禹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

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

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西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

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

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

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

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

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

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

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

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

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

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南直隶下的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

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原南直隶的管辖范围设江南省。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安徽省,分属庐州府、凤阳府和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

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

6.六安的历史文化丰不丰富

六安历史之辉煌!! 斗换星移,紫气东来,沉睡在六安市卅铺镇双墩村一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大型西汉诸候王墓,随着合武高速铁路建设的进程,在省、市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露出地面。

这是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诸候王墓,是六安乃至安徽省建国以来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大型西汉王墓,墓葬形制,为全国发现的第八座,外藏椁藏品非常丰富。王墓内椁虽然被盗过,但随着价值连城的青铜器,车马器出土,王墓一醒惊天地,翻开了六安古代历史的辉煌一页。

对今后研究西汉六安国的诸候王世系提供有力物证,为发展六安经济,提高六安知名度创造了一个千年难逢的机遇。 六安历史悠久,自皋陶部落迁六始有建置。

皋陶历经、舜、禹三代为“大理”,作“士”,在理政、教育、制刑、融合夷夏,形成中华民族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秦诸子评价:“尧以不得舜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

因此,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世称“上古四圣”。《史记·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

因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皋陶之后裔庇荫其祖之功德,自此在六这块土地上勤于劳作,繁衍生息。 纵观六安古代历史,历朝历代都视“六”为军事要地,群雄们为控制六安的地理位置,占有肥沃土地和生产资源而纷争,六安也因此出现过两度辉煌的历史阶段。

一是古六国时期,禹封皋陶后裔于英六至春秋楚穆王灭六国(前622年)“六”立国长达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较早较长的方国之一。夏时,皋陶次子仲甄封于六为英伯。

至西周,皋陶后裔降爵为英子,六子,三代均未有封王。 殷商时期,“六”是商王朝疆土最南端的封国,商王朝在六设置监狱,驻扎军队。

六地盛产大龟,商王用龟甲占卜“六”地凶吉,说明六国的政治军事动态,牵动着商王朝的稳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六安”、“霍山”。

在六安城东开发区建设工地上发掘有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商代青铜,被收录入《中国文物精华大会·青铜卷》。另一件商代青铜龙凤尊,于1999的该市委党校建筑工地出土,体量超过三星堆龙凤尊,目前可称全国第一尊。

六安的夏商周遗址,星罗棋布散落于山川田野间,几千年来它向后人传承着古六国的历史文明。 另一辉煌阶段是两汉时期。

这个时期六安曾是九江国、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的都邑。汉代的六安,经济文化繁荣,西汉成为汉室王候贵族较集中的地方,六安的十位封王都出于这个时期。

《汉书》和《六安州志》记载了封王者姓名和传略。 一、英布: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立英布为九江王,都于六。

四年(前203年)英布反楚归汉,立布为淮南王,都于六。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英布反汉被诛。

二、刘长:高帝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十月立淮南王,都英布故地,后徙都寿春。孝文六年(前174年)谋反,废,徙蜀死雍。

谥曰历。 三、刘勃:淮南王刘长之子,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安阳候刘勃为衡山王。

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至衡山,衡山坚守无二心。四年,吴楚平,勃入朝上以为贞信曰,南方卑湮,徙王济北以褒之,勃于十二年徙济北一年薨,谥曰贞。

四、刘赐:淮南王刘长子,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阳周候刘赐为庐江王,十二年徙王于衡山以贬之,十三年谋反,自杀。 五、刘庆:汉景帝孙,胶东康王刘寄之子。

元守二年(前121年)七月,武帝封恭王刘庆为六安王,以故城为都,立三十八薨,谥曰“共”。这就是第一代“六安王”,正在发掘的“双墩一号汉墓”经考证,确系六安王刘庆之墓。

六、刘禄:刘庆子,始元四年(前83年),汉昭帝立夷王刘禄嗣六安王,十(四年)薨。 七、刘定:刘庆孙,本始元年(前73年),汉宣帝立缪王刘定六安王,二十三年薨。

八、刘光:刘定子,甘露四年(前50年),汉宣帝立顷王刘光嗣六安王,二十七年薨。 九、刘育:刘定孙,阳朔二年(前23年),汉成帝立刘育嗣六安王,三十三年,王莽篡位,贬为公,明年废. 十、刘恭:东汉明帝子,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章帝徙封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

7.安徽省六安市的历史沿革

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

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黥)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

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徙都寿春。

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属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

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

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

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

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

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

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

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属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今合肥市)。

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

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

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凤台县城)。

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今合肥市)。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

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

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

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分属凤阳府、颍州府和庐州府。

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颍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

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泗道。

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

8.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

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

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皋陶文化: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

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古圣皋陶] 古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定“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

创“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

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

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

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獬豸(xiè zhì)] 法兽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

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等曾为皋陶墓赋诗、撰文。

皋陶祠位于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兴建中华皋陶文化园。

寿春楚文化: 我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

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

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六安汉文化: 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王国家形态已发展到较高和完美的程度。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墓葬形式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王陵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

双墩村,因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

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但墓室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完美精湛的“黄肠题凑”王室墓制构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残片、玉器、金银箔、玛瑙及22件青铜器、。

9.六安的历史谁知道

1.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

2.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如淝水之战

3.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雄姿英发”的名将周瑜,宋有名冠“宋画第一”的国画巨擘李公麟,明有我国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清有一代帝师孙家鼐。近代有辛亥名杰柏文蔚、张汇滔,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人,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

皋陶(上古时代)传说中上古之人,高阳氏之子;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

楚相:孙叔敖(生卒年不详)寿县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英 布(?一公元前195年) 六安市人。西汉诸侯王。英布少年时受黥刑(黥面),故又称黥布。陈胜起义,英布随鄱阳今吴芮起兵,勇敢善战,常以少胜多,为众军之最,并助项羽获得巨鹿大捷,被封为九江王。后英布叛楚归汉,又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形成垓下之围,致项羽全军覆没。汉兴后,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以六为都。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与英布齐名的韩信、彭越先后被刘邦以谋反罪杀害,英布恐祸将及身,遂举兵反汉,不久战败被杀。

文 翁(生卒年不详)舒城县人。西汉景帝末年蜀地郡守。文翁重视教育,提倡“教化”,在成都创办学校,为汉朝开创了一代教育新风,使蜀地成为“天下模范郡”。汉武帝命天下郡国都要仿效蜀郡,设立学堂。汉代地方教育的提倡和建设,一直推文翁为首功。《汉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三国名将:周 瑜(公元175—210年) 舒城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被孙策授为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后人因此称他为周郎。孙权继位后授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国事。汉建安十三年,孙权授周瑜为大都督。时年9月,曹操举兵南下,周瑜与诸葛亮合谋,在赤壁火烧曹营,大获全胜,史称赤壁之战,由此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舒城现存有周瑜城、周瑜桥等遗址多处。

“宋画第一”:李公麟(1049—1106年) 舒城县人。自号龙眠居士,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他作画善用线描,运笔如行云流水,多不设色,人称“白描”,尤其擅长画马。苏东坡曾称赞他: “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在我国绘画史上,李公麟是位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作品甚多,仅《宣和画谱》所录的作品就有107件。1961 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

兽医鼻祖--元亨兄弟:兄喻仁,字本元;弟喻杰,字本亨。生卒年均不详。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刊行问世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全书集古代兽医之大成,内容丰富,诊疗精微,其针灸学更属兽医界独创,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珍藏,并传往海外。经后世兽医各家多次翻刻,增删类编,现在留世版本已达70余种。

一代帝师:孙家鼐(1827—1909年) 寿县人。清末名相。咸丰九年(1859年)参加殿试时,被皇帝朱笔点为头名状元。光绪四年(1878年),受命授光绪帝读书,任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光绪十六年授都察院左都御使、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戊戌变法时,孙家鼐参与康有为创立的强学会活动。光绪二十四年,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掌管学务大臣,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太傅。

石德宽(1885--1911年) 寿县人,黄花岗72烈士之一。1907年,他东渡日本, 就读于同文书院, 不久加入同盟会,是年龄最小的会员。1908年秋,受命回国至安庆,按照孙中山先生指示,参加新军,联络军队,参加反清组织"岳王会"。11月19日, 发动了(我国第一个依靠拳军士兵来发动的)马炮营起义。1911年2月,石德宽经香港去广州,参加由黄兴等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不幸牺牲,年仅26岁,遗体安葬于黄花岗。民国初年,安徽为纪念这位开国元勋,把安庆门外的一条街命名为“德宽路”。

10.六安的历史底蕴,谢谢啦~

六安别名“皋城”,盖因中国远古时代司法鼻祖皋陶封地于此而得名。

六安之名首次出现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由此而始。六安国治所在六县,即今六安市境内。

唐朝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元朝末期始设六安州,归庐州府管辖,六安州治所在六安城西侧临河处。

2007年初“合武高铁”工地上,六安王刘庆墓葬的发现和发掘震动国际考古界。历史上六安州城共建有4个正城门,分别为东门朝京门、南门德胜门、西门通济门、北门武定门。

另外出于便捷还有两个偏门,即东南侧城墙的魁星阁、西北侧临河的便储门,而州治所,也就是当时六安州的政府行政机构,便是设立在便储门旁的鼓楼附近。和中国大多数古城一样,上述这些城门及连续城墙今已无存,但是六安市所辖的寿县是个罕见的例外,它是中国为数不多至今完整保存了古代城墙城门的古城。

六安是著名的中共革命老区。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知识分子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

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这两次暴动的参加人员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皖西成为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击败了国民革命军的“第三次围剿”。

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进驻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中的重大转折。六安被称为“将军摇篮”,全市共有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108位。

相关参考

陕西富平有哪些革命历史

大明宫遗址,大雁塔,青龙寺重点文物陕西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延安革命遗址1937-1947年延安市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至宋汉中市大雁塔唐西安市小雁塔唐西安市兴教寺塔唐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城

历史名村名镇

1.兴隆县历史名村名镇一览表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井陉县天长镇永年县广府镇武安市伯延镇武安市冶陶镇武安市阳邑镇蔚县暖泉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邢台县路罗镇英谈

谁知道陕西的文化历史

再说在西安建都的历史朝代在西安建都的历史朝代大致来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西安是十一朝古都三秦大地第二种:西安市十二朝古都三秦大地h第三种:西安市十三朝古都第四种:西安市十四朝古都西周约前11世纪—前

刘英姿,大安市东源机制砖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大安市东源机制砖有限公

梁山畅硕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梁山畅硕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是2018-05-28在山东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韩岗镇许寺村邮电局西50米路北。梁山畅硕

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的具体位置

西安市玉祥门在西安城墙西门以北。玉祥门是西安西墙的城门,位于西安城墙北门。1927为了便于运输,特凿通明城墙而专门修建的,大门的名字来源于冯玉祥将军的名字。1926年4月在刘振华、吴佩付、张祚霖的支持

陕西大专历史学

1.陕西专科学校有哪些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咸阳市专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咸阳市专科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省西安市专科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咸阳市专科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淮安市涟水县各乡镇名称的由来

涟水曾先后叫“淮浦县”、“北东海郡”、“襄贲县”、“海西郡”、“海安郡”、“涟水县”、“涟州”、“金城县”、“涟水军”、“安东州”、“安东县”、“涟东县”等。为什么叫这些名称呢?一、淮浦县汉武帝元狩六

知道吗

历史上广为流传着一段「”七仙女下凡”也就是「”天仙配”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武安市徘徊镇徘徊村这个地方:据有资料记载,董永是武安市午汲镇行孝村人氏,家贫如洗,家中只有年迈多病的一双父母亲,住着两间

徐国夫简历徐国夫将军生平故事以及结局

【徐国夫简历】徐国夫将军生平故事以及结局  徐国夫简历:徐国夫(1914.12~2004.08),男,安徽六安人(现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砚瓦池村),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四方面军,为许世友骑兵师的团长,抗战

九江王――英布

英布(?―公元前196年),九江郡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坐罪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秦末汉初名将。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竖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台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