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油画的历史
Posted 油画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油画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
1.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苏派油画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与苏联是结盟国家。
苏联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很自然,我国全面地向苏联学习,当然也包括文化艺术。
在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向苏联学习,曾派出一批批专家和青年学生到苏联进行考察和留学。美术方面先后有罗工柳、李天祥、郭绍纲、全山石、肖锋、林岗、邓澍和张华清等到苏联美术学院留学。
同时,苏联政府也派出画家来华讲学和办油画训练班。如梅里尼柯夫、马克西莫夫等都来过我国,其中以马克西莫夫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任导师的时间最长,参加学习的约20余人,都是各地美术院校及一些专业美术单位从事油画创作和教学的优秀青年,如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任梦璋、袁浩、谌北新等。
油训班由马克西莫夫负责全面传授苏联油画的技能和创作方法。两年油训班的学习结束后,参加学习的画家回到各地很快推广开马克西莫夫油画绘制的一整套模式和方法。
加上当时苏联大批画册进口我国,大量介绍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的作品和创作方法——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柯罗文、希什金等,以及大批苏联当代画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由于我国当时极少介绍西方绘画,大家对西方绘画情况所知甚少,就连印象派绘画也很生疏,至于野兽派、立体派等就一无所知了。
一批曾对西方绘画有些了解的老画家鉴于当时政治原因也不便介绍西方油画艺术。这样一来,美术界只有全盘接受苏联美术教育和创作方法的一套。
所谓“苏派油画”就始于这个时期。 所谓“苏派油画”,一般指马克西莫夫或留苏学生的那套画法,其实60~70年代苏派油画风格还是多样的,有不少探索性的作品。
如老一辈画家中的代涅卡、康查洛夫斯基、萨里扬、科林、尤恩、雷洛夫、 尼斯基、莫伊先柯、萨拉霍夫、格拉祖诺夫等都是富于探索精神、个性和风格独特的画家。就以大家熟悉的雅勃隆斯卡娅、梅里尼柯大的风格也与过去迥然不同了。
只是由于60年代中苏关系不正常,我们不了解苏联油画的创作面貌。其实苏联油画何止马克西莫夫一家。
苏联油画与俄罗斯传统绘画 苏联美术是根据“艺术属于人民”的方针和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月革命后,一批进步青年油画家非常重视继承“巡回展览画派”的现实主义传统,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巡回展览画派”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为指导,真实地再现俄国的社会生活的一个艺术流派。该画派有杰出的组织者和思想领袖克拉姆斯柯依和权威的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领导,以及美术收藏家特列恰可夫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使巡回画派得以蓬勃发展,对19世纪俄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大批优秀画家都参加巡回画展活动。代表画家有苏里柯夫、列宾、瓦斯涅佐夫、亚罗申柯、马柯夫斯基、瓦·马克西莫夫、萨维茨基、萨符拉索夫、希什金、列维坦等。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俄罗斯当时油画的最高水平。他们创作了大批以情节性为主的优秀作品,如列宾的《伊凡杀子》、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瓦·马克西莫夫的《魔法师闯入农民的婚礼》、列维坦的《墓地上空》等。
这一大批优秀作品是俄罗斯绘画的丰富遗产,对十月革命后一代苏联画家的创作起到重大影响。 苏联油画的特征 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方针,艺术是为人民服务和教育人民的。
苏联美术创作盛行情节性绘画,通过一定的情节去表现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冲突斗争,歌颂正义事业和英雄行为以及社会主义优秀品质,因而情节性绘画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写实的表现手法是情节性绘画必不可少的。
所以苏联的美术院校培养学生必然以扎实的写实能力为最高准则,对俄罗斯绘画教育体系的继承以高度重视。总的来说,苏联画家普遍的写实能力是很强的,创作中的人物造型是十分严谨的,不论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和性格刻画的深刻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苏联画家创作遵循一套严格程序,首先强调深入体验生活,在确定主题之后,要进行深思熟虑的构思构图,对素描草图高度重视,反复苦心经营找到一种最好体现构思的方式,不赞成那种即兴式的创作态度。苏联画家普遍认为:“素描草图是创作最重要和必要的阶段,没有深入细微地进行研究过的素描草图,也就没有油画,素描草图是绘画的基础。”
他们不仅仅仔细地研究和探索形体、明暗关系的处理和画面黑、白、灰的结构,就是形体的其他细部也作了极其详尽的研究,对素描缺乏理解,经常会造成对形象的草率从事,同样也会引起马虎地完成油画的情况。 苏联油画特征主要是社会的功能性和严肃性。
[IMG]/bbs/UploadFile/200311112364271851.jpg[/IMG] 克拉姆斯柯依——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中的人物。他的作品把社会的心理状态的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
《拿着马勒的农民》,说明他是一位倾向平民的进步画家。这幅肖像画把注意力集中在脸孔上,特别在眼睛的刻画,充分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切的表现都是为了突出农民典型形象,可以看出克拉姆斯柯。
2.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苏派油画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与苏联是结盟国家。
苏联当时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很自然,我国全面地向苏联学习,当然也包括文化艺术。
在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向苏联学习,曾派出一批批专家和青年学生到苏联进行考察和留学。美术方面先后有罗工柳、李天祥、郭绍纲、全山石、肖锋、林岗、邓澍和张华清等到苏联美术学院留学。
同时,苏联政府也派出画家来华讲学和办油画训练班。如梅里尼柯夫、马克西莫夫等都来过我国,其中以马克西莫夫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任导师的时间最长,参加学习的约20余人,都是各地美术院校及一些专业美术单位从事油画创作和教学的优秀青年,如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任梦璋、袁浩、谌北新等。
油训班由马克西莫夫负责全面传授苏联油画的技能和创作方法。两年油训班的学习结束后,参加学习的画家回到各地很快推广开马克西莫夫油画绘制的一整套模式和方法。
加上当时苏联大批画册进口我国,大量介绍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的作品和创作方法——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柯罗文、希什金等,以及大批苏联当代画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由于我国当时极少介绍西方绘画,大家对西方绘画情况所知甚少,就连印象派绘画也很生疏,至于野兽派、立体派等就一无所知了。
一批曾对西方绘画有些了解的老画家鉴于当时政治原因也不便介绍西方油画艺术。这样一来,美术界只有全盘接受苏联美术教育和创作方法的一套。
所谓“苏派油画”就始于这个时期。 所谓“苏派油画”,一般指马克西莫夫或留苏学生的那套画法,其实60~70年代苏派油画风格还是多样的,有不少探索性的作品。
如老一辈画家中的代涅卡、康查洛夫斯基、萨里扬、科林、尤恩、雷洛夫、 尼斯基、莫伊先柯、萨拉霍夫、格拉祖诺夫等都是富于探索精神、个性和风格独特的画家。就以大家熟悉的雅勃隆斯卡娅、梅里尼柯大的风格也与过去迥然不同了。
只是由于60年代中苏关系不正常,我们不了解苏联油画的创作面貌。其实苏联油画何止马克西莫夫一家。
苏联油画与俄罗斯传统绘画 苏联美术是根据“艺术属于人民”的方针和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月革命后,一批进步青年油画家非常重视继承“巡回展览画派”的现实主义传统,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巡回展览画派”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为指导,真实地再现俄国的社会生活的一个艺术流派。该画派有杰出的组织者和思想领袖克拉姆斯柯依和权威的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领导,以及美术收藏家特列恰可夫在经济方面的支持,使巡回画派得以蓬勃发展,对19世纪俄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大批优秀画家都参加巡回画展活动。代表画家有苏里柯夫、列宾、瓦斯涅佐夫、亚罗申柯、马柯夫斯基、瓦·马克西莫夫、萨维茨基、萨符拉索夫、希什金、列维坦等。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俄罗斯当时油画的最高水平。他们创作了大批以情节性为主的优秀作品,如列宾的《伊凡杀子》、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瓦·马克西莫夫的《魔法师闯入农民的婚礼》、列维坦的《墓地上空》等。
这一大批优秀作品是俄罗斯绘画的丰富遗产,对十月革命后一代苏联画家的创作起到重大影响。 苏联油画的特征 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方针,艺术是为人民服务和教育人民的。
苏联美术创作盛行情节性绘画,通过一定的情节去表现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冲突斗争,歌颂正义事业和英雄行为以及社会主义优秀品质,因而情节性绘画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写实的表现手法是情节性绘画必不可少的。
所以苏联的美术院校培养学生必然以扎实的写实能力为最高准则,对俄罗斯绘画教育体系的继承以高度重视。总的来说,苏联画家普遍的写实能力是很强的,创作中的人物造型是十分严谨的,不论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和性格刻画的深刻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苏联画家创作遵循一套严格程序,首先强调深入体验生活,在确定主题之后,要进行深思熟虑的构思构图,对素描草图高度重视,反复苦心经营找到一种最好体现构思的方式,不赞成那种即兴式的创作态度。苏联画家普遍认为:“素描草图是创作最重要和必要的阶段,没有深入细微地进行研究过的素描草图,也就没有油画,素描草图是绘画的基础。”
他们不仅仅仔细地研究和探索形体、明暗关系的处理和画面黑、白、灰的结构,就是形体的其他细部也作了极其详尽的研究,对素描缺乏理解,经常会造成对形象的草率从事,同样也会引起马虎地完成油画的情况。 苏联油画特征主要是社会的功能性和严肃性。
[IMG]/bbs/UploadFile/200311112364271851.jpg[/IMG] 克拉姆斯柯依——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中的人物。他的作品把社会的心理状态的特征作了深刻的揭露。
《拿着马勒的农民》,说明他是一位倾向平民的进步画家。这幅肖像画把注意力集中在脸孔上,特别在眼睛的刻画,充分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切的表现都是为了突出农民典型形象,可以看出。
3.西方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西方油画的发展史简介: 1、追溯到油画历史的开端,其实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来,出现了一位艺术家,名叫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对这种蛋彩画进行改良以后发扬光大,后人因其独特的贡献,称他为“油画之父”。 2、古典前期(欧洲文艺复兴) 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导致了宗教题材的作品中含带有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
这个时代的画家们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观念,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 油画逐渐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
1504年左右,达芬奇创造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人们不得不佩服达芬奇的天才创作。 3、古典后期。
到了17世纪,有一部分的油画开始强调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 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 4、近代前期 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油画色彩的变革。
英国画家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 5、近代后期。
然而到了19世纪末叶,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而是以画家们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为新的真实。
他们以油画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 其代表画家梵高,继印象派之后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以疾急奔放的笔触,使浓厚、明亮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
6、现代时期 在20世纪近现代的油画中,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从近几百年来西方油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发展到现代已经壮大,无数的流派之间相继出现与更替,只要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艺术家们就可以创造任意的油画面貌。
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代表蒙克,呐喊(四版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油画 百度百科-西方美术史。
4.油画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在西方特别是在古代欧洲,油画不是从来就有的。
真正的油画产生,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逐步发展成熟。
自古以来欧洲绘画多采用动物胶和植物胶。 鸡蛋作为一种蛋白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被广泛应用。
最初的蛋彩是通过在蛋黄中掺入糖、蜜或无花果汁增加粘性。古代的蜡画主要是用火将蜂蜡熔化、调入颜料趁热画到墙壁或木板上的,可多层重叠,凝固后亦能刮磨修改,最后还可以打磨抛光。
镶嵌画盛行于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珐琅片和玻璃拼装而成的,多用于装饰教堂。 湿壁画是预先用石灰混沙准备出一块一次可以画完的墙面,趁灰层未干着色,颜料渗入石灰中,干燥后形成坚固的碳酸钙表面,利于色彩的长久附着。
干壁画则是在干透的灰泥底上着色,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即中世纪,留存的壁画基本上是干壁画。《最后的晚餐》既非油画,也非干壁画、湿壁画。
达?芬奇使用一种加了油的乳液胶调和颜料,其技法属于13世纪始盛行于意大利的坦培拉技法体系。坦培拉在西方绘画史上是一个特殊而影响广泛的画种。
后来虽然出现了油画,但仍以坦培拉材料作为底层塑造,再以油画透明法罩染。 。
5.俄罗斯的油画绘画方式的特点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秀的传统,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俄罗斯油画艺术起步于对欧洲油画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引进,凯瑟琳大帝建立起俄国美术学院,从教学内容到创作标准,都以欧洲的学院体系为榜样。 到19世纪,在勃留洛夫和伊凡诺夫的代表性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与欧洲学院历史画创作观念的紧密联系:罗马历史戏剧性场面的选择;宗教故事多人物宏大场面的呈现……同时,从今天已然形成自己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油画来回望两位19世纪的伟大艺术家,一种在后来成为俄罗斯油画美学品格的东西也在他们的画面中预示出来:悲怆深沉的主题设计;悲天悯人的情感表现;稳健凝重的构图设计;深沉厚重的油画语言。
1870年正式组成了“巡回艺术展览学会”,其中的领军人物列宾、苏里科夫,尤其擅长历史画创作,他们创作的那些结构恢大、形象精湛、笔触凝重的历史画, 进入20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随着天翻地覆的时代变化而展现出全新的现代性品格;一方面也在与欧美现代艺术之间的意识形态冲撞与美学对立中,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凸显了俄罗斯艺术语言形态的独特品质,所谓“主题性”绘画,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逐步从传统的学院历史画和19世纪现实主义风俗画中演变出来的。 主题性绘画,顾名思义是以鲜明的作品“主题”设计与表现,区别于其它类型的艺术构思。
其画面主题、多人物组合的特点类似历史画,但它以更加鲜明的意识形态定位来表现当代生活的事件与形象,而不是如学院历史画那样局限于传统的故事套路;其人物、场景刻画的现实主义手法与19世纪兴起的风俗画(Genre picture)有相同处,但它以更多表现有社会主题、革命内容的形象,而区别于风俗画停留于风土人情的即景式呈现。因此,在狭义上所谓的“主题性绘画”的这个“主题”是特指的,即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表现劳动大众的理想生活、典型形象、社会贡献和生活意义。
因此,尽管主题性绘画在不同油画家的笔下得到了不同风格的诠释,但我们今天还是可以在其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群中,概括出它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理论构成了它的意识形态;“理想化 + 当代性”是它的创作形态;“典型性 + 写实性”是它的语言特点。维·米·奥列什尼科夫对革命领袖形象的塑造;阿·亚·普拉斯托夫对军人形象和集体农庄生活典型的提炼;格·米·科尔热夫对战争苦难与正义、牺牲的诠释;……可以这样说,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俄罗斯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中的形象,是由主题性绘画而标示的。
6.如何看待俄罗斯绘画
由黑土大地俄罗斯油画巡回展研讨会引起的思考格里查依 雪地 纸上油画 58.3*68.5cm 1963年伊凡诺夫 草地 布面油画 74*105cm 1966年 中国油画史的开篇,是在苏联群星灿烂很多年了才开始的:1911年西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起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由林风眠担任校长。
届时油画在中国才算真正的进入发展期,而且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绘画的传统。 中国油画的第一个春天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启蒙老师和老大哥与中国有了亲密的血缘关系,在艺术上进行传承和链接就成为必然。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油画史跟苏联绘画史实现了伟大的交叉。列宾等人成为中国油画的传统。
早期少数留法归来的艺术家也要重新改造,师承苏联成为主要脉络。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苏化强大的政府投入(一方面是外派,另一方面是请进教师。
在教育体制上,也系统引进。中国油画教学以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为核心,传授观察方法、写生技巧和创作理论。)
成为中国油画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全山石、罗工柳、靳尚谊、陈逸飞、詹建俊、汤小明等人的名字,提起来厚实敦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中国不断的跟世界建立外交关系,在艺术上,先生们也在不断的吸收不同国家,各种艺术流派的素养。当年的形式主义画风等都得到了平反和鼓励发展。
纯种在另外一个意义上升华。现在单纯的讨论苏联绘画,或者说俄罗斯血脉,都显得过于脱离实际。
对俄罗斯绘画,曾经有过的敌视情绪,以及自卑心理也得到了正确的看待和调整。 由于中国过去一度的政治导向,从事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人大多都为工作而多多少少的顾及到艺术的颜面。
带有顺民意的舆论的伟大导向性让国内的大批现实主义作品受到了等同于宣传画的待遇。爱屋及乌,苏派绘画也变成了为政治服务的艺术。
那些悔恨中国走了弯路的人,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彻底放松,眼睛里只有印象派的艺术家将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夫贬为了三流画家。 为什么?道理很好理解:学生很多时候是自己没学好,就怪老师不行。
杨飞云先生在黑土大地俄罗斯油画巡回展的研讨会上发言,说反苏联是政治情绪,一针见血。从历史的角度,靳尚谊先生说得很客观: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主要是面向法国和俄罗斯,法国和俄罗斯虽然是不同的国家,但是油画的传统是同一个,那就是意大利的传统,所以欧洲国家油画全是意大利传过去的。
50年代中央美院,由学生到老师,全在研究基础。因为大家对素描,对油画色彩都不清楚,到55年以后我们到油画训练班,马克西莫夫才告诉我们油画怎么搞,构图怎么搞,程序什么样,怎么收集素材,怎么定稿,包括色彩、写生,怎么完成一整套模式。
那是1957年,我才知道油画的创作过程,情节性绘画怎么搞也是到那时才知道。靳尚谊教出了那么多的学生,他说出了他的老师是谁,他老师的老师又是谁。
一个人的素养不一定是一个老师给的,有些人跟了某位老师学,可能还拜了祖师爷作老师。上了大学,就说中学的老师不行,这样的观点有点不可信。
老师究竟好不好?从学术的角度,詹建俊给予了俄罗斯绘画平反:林先生的收藏我看了以后很激动,我觉得在这些藏品里头,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它体现了我们以前对于俄罗斯前一段的错误认识,一种片面性看法,觉得俄罗斯画大部分属于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政治性、艺术手法很缺乏艺术本性、很缺乏艺术魅力,只是把客观写实的画下来,所以觉得好像俄罗斯画派就是这样一种超生活的,是反映生活的,这其实都是误解。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上哪一所大学,并不决定他的未来。
油画作为一门学科,丰富而多元,全球化的今天,学术的开放性让历史和传统拉成了一条平行线。如果说,口传、眼观和耳闻就可以形成师承,那么老师在今天,已经是一个比较宽泛,可以模糊的概念,只是谁好就跟谁学,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态度。
比如,詹建俊先生说:像马雷斯还有尼基奇的作品之前都没有见过,但是很精彩。马雷斯水彩画的厚度那么饱满,而且艺术风格之间,很多东西我觉得是中国水彩里没有一个能相比的。
中国水彩有共同趋势,就是模拟表面的生活现象,转换成艺术家独特语言的比较少,所以我就批评我们现在太照片化了,这次展出作品里你找不到用照片画的。如果詹教授要学画水彩,他就会选马雷斯做老师,或者,以后就可以说詹教授的水彩画受了马雷斯的影响。
朝戈在看展览中,就分析了伊凡诺夫和科尔日夫的作品,他对伊凡诺夫的评价是他的风景画,和宗教艺术发生一些关系,我认为他是这块体系最重要的之一。它的语言摆脱了后来的现实主义,而且它有一种俄罗斯人比较大方的自由手段,不是那么戏剧化,同时也有俄罗斯的诗意。
这个人能用更加浓厚的情感,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朝戈一直想追求的不就是这样子的吗?!他们如果能够见面,应该会喝上一杯。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受谁的影响最终变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足够好。
7.俄罗斯画家及作品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л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1844—1930) 英文名Ilya Yafimovich Repin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1844年,列宾出生在俄罗斯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
其父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屯垦地辛勤劳作,童年的列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他也不只一次亲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驱赶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
但列宾的绘画才能是受到了在画坊当学陡的表哥的影响。表哥时常给他带回一些纸张、颜料、画笔,耳濡目染,列宾逐渐对绘画着了迷。
1864年他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习画6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大金质奖章和公费到意大利、法国留学的机会。1876回国并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创作。
俄罗斯一些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写实派画家和雕刻家组成的“巡回展览画派”主张真实地描绘俄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1878年列宾加入该画派,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
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
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这也正是画家的创新之处,巡回画派艺术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当作同情、可怜的对象,而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
19世纪80年代以后,列宾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旗帜。 列宾的创作中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同时他本人也与进步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因此他绘制了许多以反映“革命者不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作品。
描绘流放者突然回家场景时的《意外归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幅油画就象是一部小说向人们讲述一个革命者被流放后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家人是多么的悲伤,以及流放者不期至后他和家人是多么的意外、兴奋。
这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一幅作品。画家的绘画天赋在该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画面上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袭黑衣的老妇人刚从坐着的椅子中站起来,转向“归来者”,似乎要扑过去拥抱,又抬不动脚步;桌边坐着的两个孩子,稍大的男孩儿欣喜地抬起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再看归来的“流放者”,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身穿褪色的肥大的大衣,脚上是沉重的沾满泥土的靴子,他是经历了长途跋涉才得于与亲人相见,他的姿态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自信,似乎在这久违的家中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但他的神态却透出坚毅、勇敢。从流放者身上我们感觉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
列宾抓住“流放者跨进门坎的一瞬间,他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行为”向人们展示“惊喜、意外”及其它种种复杂的情感。画家其它革命题材的作品还有《泥泞路上的押送》、《宣传者的被捕》、《拒绝忏悔》等。
在歌颂当时革命英雄的同时,列宾对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历史画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人留下了《伊凡雷帝杀子》、《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的回信》、《索菲亚公主》等不朽的历史画作。其中《伊凡雷帝杀子》最具代表性。
这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个历史悲剧。伊凡雷帝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虽然阻力重重,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利于中央集权的改革,备受后来彼得大帝的推崇。
但伊凡雷帝生性残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听了别人的谗言,怀疑儿子篡位,在一次与儿子的争吵中,伊凡雷帝使用权杖击中儿子的太阳穴,致使儿子最终丧命。
画家选择这一悲剧情节精心描绘:深红色的地毯上,紧紧搂抱着鲜血如注、垂死的儿子,伊凡雷帝的瘦脸上,瞪着两只惊恐万状的大眼珠。像是在后悔,又像是在祈求儿子不要死,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种不可逆转的弑子之痛。
画家通过该作品,一方面,预示伊凡统治濒临灭亡,向世人展现残暴的沙皇注定要失败;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人性和兽性交织在一起。列·托尔斯泰观看了这幅作品后感概:“好,太好了,技艺那么巧妙,又不露痕迹。”
列宾自己也曾说:通过历史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路。 列宾一生创作都非常勤奋,对每幅画都精益求精,他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国画家。1844年7月24日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1930年9月29日卒于库奥卡拉。
早年随圣像画师学画圣像,186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1年参加毕业生命题创作竞赛获金质大奖。18。
8.巡回画派时期的详细历史
19世纪60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学生同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相绝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产生背景 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又遇到现实主义学派日益强劲的冲击。 19世纪早期,俄罗斯国内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外有拿破仑的进攻,内有统治阶级的腐化教会的专横、十二月党人的起义。
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社会的不平已成为难以掩盖的事实,因而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虽较其他各国晚,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19世纪60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编辑本段历程回顾 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不满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画家协会”, 18 伏尔加河拉纤夫70年由莫斯科画家米亚索耶道夫、彼罗夫发起成立,并得到圣彼得堡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等人的响应,成立全俄巡回艺术展览协会。 该组织在创建之初有15位画家在协会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彼罗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希什金、盖依等人。
这个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1871年10月在圣彼得堡他们举办了首次画展,以后在其存在的53年中,几乎每年在不同地区举办巡回展览。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70~80年代,巡回展览画派经历了最繁荣的时期。有作为的画家都参加了这个组织,俄国绘画史上的代表人物如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亚罗申科等都是它的成员。
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成为俄国绘画界举足轻重的机构,而学院艺术完全退居到十分次要的地位。编辑本段艺术主张 巡回画派的基本主张是:坚持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反对俄罗斯艺术上的西欧化,强调民族特点,以反映本国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苦难为自己的责任,坚持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
巡回画派画家凭借其坚实的学院美术的专业背景,在民主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美学观的影响下,实践着他们的创作理念。编辑本段创作特点 从题材上看,巡回画派致力于多种题材的绘画创作,具体有: 历史体裁绘画:巡回画派在历史题材中进行了改革,在借助历史题 巡回画派作品材反映民主思想和倡导新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发展民族美术有重要意义。
现实(风俗)体裁绘画:巡回画派在接受过去画家揭露性传统的同时,使主题更加深化和开阔。他们从表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个别人之间的社会冲突,转向表现整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吸引着人们去探求被描绘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对资本主义新的剥削形式的反抗。
肖像体裁绘画:巡回画派肖像画家在擅长刻画人物面貌特征的同时更注重对现实生活中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生动再现,对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状况与诸多现象都有所触及,取得了肖像画的较高成就。 风景体裁绘画:巡回画派画家描写简朴、雄伟的大自然,着意表现自然内在的诗意和美。
与印象主义不同,巡回画派风景画家不仅仅局限在对光和色的追逐上,而是更强调对形象的概括。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巡回艺术展览协会到1923年结束,存在了53年,其间开过48次展览,展出地点遍及俄罗斯各地,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
巡回展览画派画家们的创作,为俄罗斯美术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彼罗夫、萨维茨基、雅罗申科、萨甫拉索夫、希施金、瓦斯涅佐夫、列维坦等人。
编辑本段创始人盖依 (1831-1894)巡回画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创作成为该画派在历史题材上的奠基之作,他的《彼得大帝审询阿力克赛王子》一画(1871)是在俄国历史画中首次将两种社会力量对抗的冲突场面表现出来的杰作。彼罗夫 作为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美术家,在反对农奴制度的运动中,他坚决站在民主主义者的一边,对周边的现实作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揭露着俄罗斯黑暗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尖锐地控诉了沙皇的统治,成为俄罗斯第一位反映农民苦难的画家。
70年代开始积极参加巡回展览画派的活动,;80年代进入了肖像画时期。《三套车》和《送葬》反映了他杰出的艺术成就。
前者表现的是穷人家的孩子们在父亲病重时,不得不拖着沉重的水车卖水为生。两幅画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底层的穷人没有丝毫希望,只有绝望的。
相关参考
一、求油画《宽容》(又名“北大钟声”)详细介绍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是由著名知青画家画家沈嘉蔚创作的。画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原标题:艺术品中的历史:白宫最著名油画背后的雪夜激战这幅名为《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的作品,是德国画家洛伊茨在1851年创作的。其原版被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另有一幅复制品被放置在白宫西厢供人赏鉴。这
蒙古历史长卷系列油画,是反映成吉思汗1162年出生至1368年元朝结束。蒙古统治者退居漠北草原,建立北元政权,共计206年的历史。这期间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为东西方文明的传
百幅油画肖像描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时代人物相:1978-2018”当代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现场本网记者胡子轩/摄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最有名的十大油画家是谁徐悲鸿、陈逸飞、吴冠中、林风眠、常玉、靳尚谊、陈丹青、陈衍宁、艾轩、王广义您要求"最有名的十大油画家",我选取了10个在艺术市场、艺术界和一般艺术爱好者都知道的画家。他们被人
中国最著名的全景图是什么全景图是一种360度环绕的画,通常在大型建筑中展出,多以油画为主。中国画和日本画中的山水、风俗长卷,在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全景画。如今的全景画不多,主要是因为全景画必须有固定的场
西方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一、简述中国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洲的山和城堡,怎么看都象一幅油画,厚重、精确、气势磅礴。中国江南的水和亭阁,怎么看都象一幅水墨画,飘洒,似梦似幻。什么是"文化卜书上
1.中国历史vs俄罗斯历史中国呢,有3000年文明史,俄罗斯建立国家不过500年。俄罗斯原来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一个小民族。是依附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管理的金帐汗国下面的一个小公国,叫基辅罗斯。后来借着蒙古
一、俄罗斯历史只有两个朝代俄罗斯君主制出现时间较晚,直到公元882年出现基辅罗斯公国才算俄罗斯君主制的开始,整个俄罗斯历史只有两个朝代,分别是留里克王朝、罗曼诺夫王朝。留里克王朝先后统治俄罗斯历史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