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历史活多少
Posted 板桥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板桥历史活多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板桥历史活多少
1.请问历史上郑板桥活了多少岁
郑板桥(1693。
11。22-1765。
1。22),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一、读书、教书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 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
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 填词。
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
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
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二、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
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三十三岁,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
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三十五岁,客于通州。
三十六岁,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各一部。 三十七岁时,作>初稿。
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 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中举人、进士及宦游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
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737年,四十五岁, 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
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
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侯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四、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
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 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
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
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 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
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纪其事。
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
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 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
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 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
重订>、>、>,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
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
1751年, 五十九岁,作>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
在>和>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 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四十首尤为脍炙人。
2.郑板桥
郑板桥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享年73岁.郑板桥属鸡,癸酉年生人.从郑板桥撰嵌“鸡”联 的故事里可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
14岁继母郝夫人卒。 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
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
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
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
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
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板桥撰嵌“鸡”联 清代郑板桥在山东县令任上,惠民惩恶,不搞逢迎吹拍,难得上司欢心,60岁时终被撤职。民间传说,郑去官时曾借自己属鸡,写了两副嵌“鸡”联,表明心迹。
其一:“筋韧、骨硬、皮厚,老鸡难合饕口;目锐、爪利、喙尖,恶犬犹惧猛禽。 ” 另一:“不做斗鸡,青藤门下做走狗;羞乞嗟食,扬州街头乞瘦竹。”
两副联语都诙谐、幽默。第一联可谓郑板桥为官的真实写照,第二联则是郑板桥凛然正气的吐露。
郑以“诗书画三绝”名世,尤以画竹最著,且于画坛极为推崇明代画家徐渭(号青藤居士),曾治印“徐青藤下走狗郑燮宣之"。 耻做官场玩物的郑板桥,罢官之后,便到扬州卖画为生去了 。
3.郑板桥是那个朝代的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
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
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
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
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
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
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
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4.历史人物.郑板桥.是什么朝代.生于何年.死于那年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5.郑板桥最大做过什么官
郑板桥做过的最大的官就是“县令”。
详见下面的介绍: 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
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
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
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
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
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
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
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 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
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试,结果中了举人。 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
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
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
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
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郑板桥因为失去了独子,他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
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
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 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
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
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
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
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
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
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 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6.郑板桥的事迹
郑板桥对联及故事 临流口吸西江水; 隔岸拳擎北固山。
——郑燮题江苏省镇江北固山海西庵 老屋挂藤连豆架; 破瓢舀水带鯈鱼。 ——郑燮题江苏省昭阳[今兴化]古宝筏寺藕花居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燮题江苏省镇江焦山自然庵[别峰庵] 自然庵亦叫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郑燮曾在《奇舍弟》的信中说:“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表葱明秀……真是人间仙境也。”
此联写了江边凭眺所见之景,正是用自然之笔写人间仙境,通过将山与江拟人化,以“扑面”写雨后的“山光”,纵目远望,经过新雨的洗涤,秀美的山光迎面扑来;用“回头”称上涨的“晚潮”,俯视江中,由于晚潮的浸灌,江水缓缓向西倒流。联语有描写、有分析,除给读者新鲜秀活的美的享受外,还揭示了自然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山色秀美,由于新雨,江水倒流,源在晚潮。
融景、情、理于一炉,回味无穷,诗画入联,可谓不同凡响。 此地从来有修竹; 为师真可立梅花。
——郑燮再题江苏省镇江自然庵[别峰庵] 苍茫海水连江水; 罗列他山助我山。 ——郑燮题江苏省镇江汉焦公祠[汉三诏焦了隐士祠 屏花著雨春还丽; 水槛临风晚更佳。
——郑燮题山东省潍县南松废园 一面楼台三面柳; 二分池沼八分田。 ——郑燮题山东省潍坊复园草塘居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燮题四川省青城山天师洞斋堂 此为作者旅游四川时年作。斋堂即道士饭厅。
上联说,寺后翠竹万竿,扫来的竹叶,足以烹茶。青城茶素有名,山泉亦是佳水,惟烹煮之法,陆羽《茶经》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此处就地取材,以竹叶充之,可见其简朴。下联说,山前松荫覆地,把松根劈碎,便能煮菜。
菜根无味,但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朱子全书·学四》谓:“某观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
可不戒矣。”全联描绘了山中道士简朴生活的风貌,也点明修行人必须经过清苦的历练。
上联选用“叶”字,下联叠用“根”字,以“叶”对“根”,十分工稳。 乡里鼓儿乡里打; 当坊土地当坊灵。
——郑燮题江苏省如皋土地庙 土地神又叫社神,是神话传说中管理一个小地面的神,旧时的乡里村社,即古代的“神社”,一般建有土地庙,奉祀管理本地的社神,即所谓“当坊土地”。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春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的秋社日,乡人照例要去土地庙供香烛,焚楮帛,击鼓吹箫,或祈年丰,或祷时雨。
如皋在今江苏省东部。联语用的是方言俗谚,极富乡土气息,明白如话,童妪可解,同时也寓几分生活哲理,为人要入乡随俗,为官要明白职权。
上句写祭社之日的热闹气氛,下联表现乡民对“当坊土地”信仰诚敬的心态。也反映了土地只在他管辖区域内显灵的规矩。
话虽似率口而出,但写来传神写照,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欲除烦恼须成佛; 各有前因莫羡人。
——郑燮题江苏省兴化某寺庙 鹤矫云中,霞飞天半; 竹明水际,松挺岩阿。 ——郑燮题江苏省扬州杏花楼 奸佞当朝,焉能安其身; 蒺藜满田,何以措禾苗。
——郑燮题江苏省扬州李鱓寓所适我居 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 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郑燮再题江苏省兴化李园静坐亭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郑燮题北京广安门白云观华室 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外,是全真派著名道观。创建于唐,曾称天长观,太极宫,长春宫,清代重建。
此联落款用了“板桥道人”。上联讲华室读经,但所述方法可泛用于读书。
意谓要把道教经典中最精要的内容,理解消化、牢固掌握,并身体力行,就能终身得到益处。“一两句”,是概括的说法,道教经典极为浩繁,据统计,共5468卷,只能择其最精要部分,牢固掌握。
下联讲种竹。栽好六七竿竹,就可使四壁清光弥漫。
道教讲究“清”的境界。教义有清静无为,神仙所居有玉清、太清、上清等。
联语结合道教寺观环境向道士提示读经要诀,一个“咬”字,用得十分形象精炼,独具神功。对到此的一般游客,亦对如何读书的问题,也有启发意义。
因为。 我一边看一边都在想。
要是阿喜的郑板桥里有这一幕,一定。 一定很好笑啊。
哈哈 郑板桥巧言治盐商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不仅画画得怪,说话办事有时也怪,让一些歹人恶人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郑板桥在扬州东关,见一位妇女哭泣,一问,原来因欠了盐商的钱,盐商竟把她家的祖传大龙缸抬走了。
郑板桥安慰了妇人几句,便去追抢缸的盐商。 在扬州西街,郑板桥追上了那伙人,只见盐商挺着肚子跟着,家人吭哧吭哧抬着大缸走。
郑板桥上前打躬,问道:“掌柜的,这缸卖不卖?”盐商一听,心想,我本来是要钱的,这缸虽好,抬回去也没啥用,倒不如多要几个钱,卖掉它。赶紧回话:“卖呀!” 郑板桥问:“请问一斤卖多少钱?” 盐商一听,怪了,历来缸只有论只卖的,怎么论斤?细看郑板桥的打扮,倒像个书呆子,心想,这个人不懂行情,敢情耍耍他,便说:“五钱银子一斤。”
郑板桥笑道:“啊,这么便宜,我要我要,快快快,抬到我家里去。” 盐。
7.郑板桥是那个朝代的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8.郑板桥是那个朝代的人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书画家,诗人。他是江苏兴化人。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2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
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燮"读音xiè,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相关参考
达摩祖师,是后人对菩提达摩的尊称,而这位中国禅宗的始祖,是南印度人。我们知道,佛教的发源地就在印度,而后世玄奘也正是前往印度取得真经。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于中国佛教后世的发展,甚至是中华文化,都产生了很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历史上的三个张三丰之谜 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 很多读者通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
武侠迷们肯定都不会对张三丰感到陌生,张三丰的武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极限。而张三丰也是历史上少有让人不知是真有其人,还是只是杜撰出来的传说人物,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张三丰去世的确切时间,所以有传说指张三
历史上,李世民的老婆皇后长孙无忧是不是死了又从棺材里活了,!?首先长孙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这个长孙无忧的名字是杜撰而来的。楼主不要被时下那些乱七八糟的电视剧迷惑。所谓假死,更
刘备的简介:刘备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在三国时期是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历史又称他为先主。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曾投靠过多个诸侯。之后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而后
末代皇帝溥仪活了多少岁?他还有后人么?溥仪活了61,溥仪没有后人,因为他生前没有留下子嗣。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
屈原活了多少岁有学者曾研究屈原的生辰应该在公元340年,虽然有些书籍收录这个说法,但是这个结论未必正确。还有其它史学者提出了公元353,公元343等时间。屈原是世界上知名历史人物,民间端午节习俗传说就
张三丰国人大抵都是通过小说了解到的,但历史上却确有其人。那么张三丰生活在什么年代,他又活了多少岁呢?我们所熟知的张三丰,是金庸笔下那位仙风道骨的张真人,他拥有高超的武艺,是武当派的创立者,在江湖上享有...
孙思邈活了多少岁孙思邈活了141岁。孙思邈医德非常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孙思邈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