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Posted 族群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1.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

知道或了解华夏民族边缘的形成并非一个遥远而古老的知识,经过作者的描述我们才有恍然而悟的感觉。

这种酣畅淋漓的论述所带来的震撼是最初阅读台湾允晨版时获得的。差不多十年后的今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大陆读者有机会阅读这部著作。

[1]十九世纪以后,民族国家替代王朝国家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新的中国开始“透过对‘过去’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虚构,来创造自身的共同传统”。[2]研究中国人的特质,从许多方面相继展开,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都基于同样基本预设来研究华夏民族源渊,即民族是一共有体质、语言、文化特征的人群。

类似的假设,王明珂认为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并不能成为构成族群或民族的必要因素或充分条件。那么,和已有的研究假定对象是“中国人”转而描述“中国人”不同,作者要回答或要解决的问题的:“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或者说为何我们是中国人,什么才是中国人?由此导入所谓“华夏边缘”的确立。

作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图形。比喻虽然简单,却可以使我们一目了然,看到边缘研究取向的实质。

二本书共有序论、十二章及结语,可分为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挪威人类学家巴斯(F. Barth)的“族群理论”宣称:造成族群特征的是由它的“边界”,而非包含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与文化特征论者所持有观点不同,一般来说,“族群”理论更趋向一种主观认同。

围绕着认同是如何产生、变迁,产生了西方人类学族群研究的二大理论:工具论和根基论。工具论者视族群为人们在现实利益考量下,限定共享资源人群范围的工具,用政治、经济资源和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变迁,而且认为族群的认同是多变、可被利用并随变化而定;根基论者以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同根性”的基本情感,用此来凝聚所谓的同根人群。

不过,他们并不强调生物传承或以客观文化特征来造就族群,只是注意文化性解释的传承。例如一个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并非一定说他真是炎帝或黄帝的后代,而是他的主观认同(assumed)。

王明珂结合社会学的集体记忆理论与前述族群理论,调合工具论与根基论之矛盾。集体记忆,可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结群,如家庭、家族或民族的一些基本问题。

不但这样,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解使我们重新思考在历史研究中所重建的“过去”本质如何。将某一族群的“历史”视为一种社会集体记忆,用这样的历史记忆凝聚一族群,无疑合乎根基论的判断;同时,它也在现实资源分享与竞争情境下被人们集体建构、修改、遗忘,以改变族群的边缘,如此说来这样也适合于工具论的观点。

基于以上对族群的了解和理解,作者提出一个不同于“民族溯源研究”的“民族边缘研究”理论。“民族边缘研究”在方法上也与“民族溯源研究”有相当的差别:在考古学上,由注重器物之传播、演变转而注意人类的经济生态,以重建族群边界产生的资源生态背景;在文献上,将文献记载当作历史记忆,着重于分析历史记忆中所表达的“我群”与“他群”边缘分野及其变迁。

沿着这个思路,结合人类学的历史学研究将使我们对于历史上的族群现象有进一步的理解,这种理解也能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族群生活经验相互映证。在古代的帝国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帝国周边拥有像中国那样多的游牧民族,这当然与疆域辽阔有关,而地理单元的复杂性是形成帝国周边的基础。

作者在第二部分说明华夏生成的背景,也就是华夏生态边界形成的过程。青海的河湟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和西辽河流域是其论述的重点,以考古资料说明,在这些龙山文化边缘地区的农业人群,如何因气候变迁而逐渐走向游牧化,尤其是专业游牧化道路的。

大约发生在公元前2500-1000年间的气候干冷化,深深地影响了北方人群的生态变化。在河湟地区,干冷的气候迫使齐家文化以后人们的经济生活,逐渐以养羊取代养猪。

到了卡约文化时期(大约相当于公元前1700-600年或更晚),河湟居民已走向游牧,放弃了农业和定居生活,畜养了大量马、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了便于移动迁徙,而少有大型器物转而偏好小型器物和装饰用品。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南部及辽西地区,在此气候条件下促使人们放弃原有的农业定居方式,采用粗放农作,畜养食草动物并经常性的移动。

这样的农牧混合经济人群南移至晋、陕、冀之北,争夺宜于农牧之地,他们便是史书记载中的戎狄。南部的东周诸国,在此刺激下产生了一体的华夏意识,向北驱逐戎狄,扩土拓疆并建立长城以抵御他们。

华夏向北扩张,建立长城保护中原资源,如此,更使长城以北习于畜牧混合经济人群投入游牧经济之中,专业游牧人群就此诞生。专业游牧化的产生与人类驯养食草动物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

游牧化的经营策略在于,通过食草动物将人类不可以直接食用的草类,转化为肉、乳,以供人类直接消费;牵引力、皮毛等也可供人们使用。专业游牧化的形成,促使北方的族群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华夏民族认同。

2.族群认同是如何建构的

——读张慧真的《教育与族群认同》 罗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对于族群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张慧真的《教育与族群认同》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贵州石门坎地区花苗人的族群认同建构的故事。本文是一篇关于此著作的读书笔记,尝试对其写作思路、观点等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张慧真;教育;族群认同;读书笔记;教育人类学 翻开张慧真的《教育与族群认同》,一个关于贵州石门坎地区花苗人的族群认同建构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两个热门话题 作者选择了两个热门话题予以研究:一个是热门的研究对象,即贵州石门坎的花苗;另一个是热门的研究主题,即族群认同。

由于石门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事件以及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背景,这个被称为“苗族文化复兴圣地”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受到民族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学者们的关注,成为学术研究之“圣地”。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石门坎”三字,有300多篇相关论述,近年来学者们陆续出版的相关论著也颇丰,例如张坦的《“窄门”前的石门坎,基督教文化与川滇黔边苗族社会》(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东旻和朱慧群主编的《贵州石门坎——开创中国近现代民族教育之先河》(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沈红所著的《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现代性经历》(万卷出版公司,2006)和《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等。

学者们带着各自的人文关怀走进这个“圣地”,透过不同的研究视野来解析石门坎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在那里的花苗人。为何笔者会同样选择石门坎?笔者是一个香港人,18年前在一次偶然赴贵州的机会中认识了石门坎,惊异于这里与香港之间文化差异之大,发现“苗族”称谓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性和变动性”,关于族群认同的思索便由此而来:不是界定谁是“真正”的苗人,而是分析“石门坎的苗族如何宣传自己?及他们为何要如此宣称?” 如今,无论是在国际事务,还是在国家、区域内部,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冲突等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族群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英语的“族群”( ethnic group )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台湾学界开始使用“族群”这个术语, 到80年代这一概念被学者引入大陆。

关于族群理论有诸多之说,西方学者对“族群”并未形成共识,但在近些年来形成三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原生说(primordialism)、现代说(modernism)和神话-符号从说(myth-symbol plex)[2](P44)。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不少学者对某个族群或民族的描述和分析,常从客观特征例如体质、语言、服饰、宗教等予以研究,当运用于具体实践研究中,也遇着了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

如今许多学者更多地接受“近代建构论”,认为族群认同是人为主观建构的。《教育与族群认同》这一论著则是“建构论”的又一本土个案形象。

作者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一个在历史上被边缘化的花苗族群“在面对西方传教士、国民政府和当地的强势族群时,如何通过知识体系、教育制度和文字媒介建构其族群身份,从中获取政治、社会和文化上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并从中探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族群认同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二、本书的结构 《教育与族群认同——贵州石门坎苗族的个案研究(1900-1949)》全书由八章内容构成,共22万字。

第一章简单介绍研究的写作背景、问题定位及内容概要。第二章为理论背景和研究取向。

第三章从傅柯的宗谱学研究出发,重新反思历史、知识、权力等概念,并在此研究视角上确立石门坎个案的研究定位。第四章阐释帝国体系下中央政权如何从空间、文化和权力三个角度来定义西南边地及如何行使权力,同时异族意识即“苗蛮”如何被构建出。

第五章指出从帝国过渡到民国时期间,西方传教士介入石门坎,如何影响当地势力的平衡,同时学校机制的建立和文字的创造等改革措施如何促进了苗族文化的复兴。第六章探讨了民国政府如何通过教育积极推动“边胞同化政策”的目的和效果,与之相对的是当地苗人所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反映出族群认同建构的主体行动。

第七章则以20世纪30年代三个苗族本土知识分子为个案,探讨对苗人族群认同的不同诠释。第八章总论中再次论述了知识、权力和族群认同三者间的关系。

全书生动演绎出了一个族群在20世纪初至1949年间的认同建构故事,如何从在清及清以前时被中央朝廷称为“苗蛮”、“苗夷”,到西方传教士称为“大花苗”,再到民国时被称为“边胞”,最后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识别为“苗族”。 三、族群边界理论的应用 我为何想写《教育与族群认同》一书的读书笔记?族群认同是人人都会涉及的问题,随着时间、地域、环境的不同,族群认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强度。

一些时候我们不会想起这个问题,但它却藏于处处,根深蒂固。从小我就知道我的民族成分是少数民族,但在人人都是同个少数民族的环境中,这丝毫没有任何不适或奇特。

后来到外地求。

3.大学生需要读哪些史书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

《九品官人法研究》,[日]宫崎市定著,韩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日]富谷至著,刘恒武译,人民出版社,2007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王泛森著,河北教育,2001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著,三联书店,2007

4.有哪些研究晚清史,近代史比较好的学者或学术书籍

要做研究首先需要知晓学界的研究动态:五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 曾业英编 上海书店2000年版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徐秀丽主编2009——201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王建朗 载于中国近代史研究 2013年第3期同时还要经常关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这样的期刊。

还要有一些史学理论方面的指导:历史主义的贫困 波普尔著 何林, 赵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法)孔多塞著; 何兆武,何冰译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8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海登•怀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词与物 :人文科学考古学 福柯 上海三联2001后现代与历史学 王晴佳 古伟瀛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赵世界瑜 三联书店2006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杜赞奇著 王宪明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 1919-1937 德里克著 翁贺凯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怀柔远人 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美)何伟亚(James L.Hevia)著 ; 邓常春译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柯文 中华书局1989还要对近代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海南出版社200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胡绳著,(1948年香港出版)人民出版社,1959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 北京大学 1993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罗荣渠 牛大勇编 北京大学 1993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王国斌 江苏人民1998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彭慕兰 江苏人民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杜赞奇 江苏人民1994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彭慕兰 社科文献2005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中国的现代化 吉尔伯·特罗兹曼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剑桥中国晚清史 费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剑桥中华民国史 费正清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 吴义雄 中华书局2009英国的课业 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 社科文献2007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系列 山东 湖北 闽浙台地区 湖南 江苏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1982-84对鸦片战争、天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重要专题的权威力作有所涉猎: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王庆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太平天国史,全四册,罗尔纲著,中华书局,1991太平天国通史,茅家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茅家琦著,人民出版社,1984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王庆成著,中华书局,1985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史景迁 上海远东2001戊戌变法史,汤志钧著,人民出版社,1984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周锡瑞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路遥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 林华国 天津古籍2002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运动 柯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辛亥革命史,三册,章开沅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0五四运动史,彭明著,人民出版社,1984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丁守和著,三联书店,1979从帝制走向共和 杨天石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再细分专题(大致划分,不严谨)研读:社会史(包括很多美国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力作):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张仲礼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中国士绅的收入 张仲礼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2001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中国华北的农村杜赞奇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莫里斯·弗里德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出版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 钱杭 上海社科院 2001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黄宗智 中华书局2000年版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黄宗智 中华书局1992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蔡少卿 中华书局 1987晚清帝国的叛乱及其敌人 孔飞力 三联书店,1990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荡魏斐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孔飞力 上海三联2002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 刘志伟 中山大学1997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 郑振满 湖南教育 1992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 李孝悌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余新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再造病人 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2006街头文化 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中国人民2006“贼”“民”之间:12-18世纪的赣南地域社会 黄志繁 三联2006性别、妇女:《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史景迁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辍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 曼素恩 江苏人民2005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

相关参考

”唐人”的称谓,源自福建、广东人的移民自我认同

中国人称谓的来源,因历代发展的繁荣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源头看,中国人最早以「”华夏”自居而称「”华人”,以认同看,历朝历代以大一统的汉朝和唐朝为最,故中国人常称「”汉人”与「”唐人”。中国是多民族的

华夏族,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

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华夏族与汉族没有区别,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汉朝多

华夏民族是汉族吗,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

华夏族和汉族有何区别?华夏族与汉族没有区别,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同一称呼。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汉朝多

中国人为何2000年来一直自称汉人 而不称唐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区别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意思不同:民族认同是指该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特有文化风俗的认同;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该国家的国家制度等的认同。2、对象不同:民族认同的对象是整个民族

秦国历史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为嬴姓。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从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前325年秦惠王称王。前

历史记忆与近代城市社会生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口述历史与城市记忆金光耀口述历史(1)作答本题注意划线句中的“因此”,根据这可知答案就在前文,本题对应的答题区间就是文章的第三段.根据语段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可以丰富

西王母乃华夏民族之母

导读: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刻画:洪荒、荆棘、坎坷,苦难、挣扎、跋涉。这一连串华夏民族诞生之初的记忆,似乎依旧讲述着那个久远年代的沧桑。西王母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温暖。网络配图  西王母和炎黄

十六国诸政权立国择都的地缘政治分析

西晋末年匈奴屠各刘渊建立汉赵政权,此后近一个半世纪里华夏边缘诸族接踵入主中原,是为五胡十六国时期。上世纪六十年代马长寿先生的《乌桓与鲜卑》问世,书中探讨了东部鲜卑(慕容部)与拓跋鲜卑建国历程。此后以周

西王母乃华夏民族之母 揭西王母传说

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南披刻画:洪荒、荆棘、坎坷,苦难、挣扎、跋涉。这一连串华夏民族诞生之初的记忆,似乎依旧讲述着那个久远年代的沧桑。西王母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温暖。西王母和炎黄二帝同出一族《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