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和中国的历史关系
Posted 学者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匈牙利和中国的历史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匈牙利和中国的历史关系
1.匈牙利和我国的匈奴到底有何渊源
公元前1世纪时汉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创,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匈奴。
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北匈奴主力后来不知去向。从此,北匈奴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消失了。
公元374年,一支号称匈人的强大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他们勇猛善战、所向披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席卷了欧洲大部,并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是从中国北部西迁的匈奴人吗?近日,一些匈牙利人自称是“匈奴后裔”,他们要求官方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
那么,他们的先祖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匈奴人?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两派,一直争论不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外关系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太山告诉记者,关于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是否有关系,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术问题。
因为当年匈人的沉重打击促使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所以西方人对此非常有兴趣。 18世纪后期,法国学者德·揆尼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指出匈人即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
稍后,英国历史学家吉朋又把德·揆尼的说法写入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名著中。但是,他们都未能考证出匈奴人西迁的具体过程,因而,关于匈人即匈奴的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
英国学者伯利甚至说,德·揆尼和吉朋的这种说法“是凭借幻想,而不是根据历史事实”。此后,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两派,长期争论不休。
直到现在,仍有人坚持匈人是匈奴人,也有人主张匈人非匈奴,匈人的来源不可知。 西方史料中的Huns,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西迁去的? 1937年,中国学者何震亚先生曾写过一篇《匈奴和匈牙利》的文章。
他认为匈奴与匈牙利其实没有关系,那么,现在为什么仍会有这么多的误解呢? 余太山说,匈奴在东汉被汉人打败后,据说有一批匈奴人西迁,甚至有学者提出,秦始皇长城的建成,就注定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是匈奴不能南下,只能往西去,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说法其实没有什么根据,打败西罗马帝国的人在西方史料中叫Huns,可以说这个名称是匈奴人,实际上是不是真正活动于中国北方的匈奴人则很难说。
游牧民族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不像汉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他们往往经常改变自己的称呼。当年匈奴强盛起来之后,大家都愿意自称匈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带,游牧于大漠南北。相传匈奴人是夏人的后代。
商代甲骨文称其为"鬼 方",同代的诗集中又称其为 "熏粥。、"猃允",春秋战国时则称其为"狄"、"戎"或"胡人"。
匈奴之名始见于秦汉。 匈奴在我国北方活跃了几百年,同中原王朝连年争战,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
公元1世纪后,匈奴分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人居内地,后来逐渐和汉民族融合。北匈奴在汉武帝大规模进击之下,兵败西遁,但他们究竟逃往何处,是个长期不为人知的问题。
大约过了近三百年,欧洲东部突然出现了一文强大的骑兵队伍,自称匈人。6世纪,匈人在匈牙利平原上建立了匈牙利国。
这支震撼欧洲的匈人骑兵,与中国西逃的北匈奴有无渊源关系?这是中外学者都感兴趣的问题。 史学界不少学者认为欧洲匈人即匈奴。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法国学者德搂尼。后来,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学者伯克、德国学者夏德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这一观点。
中国许多著名学者也赞同这一观点。章太炎认为,"今之匈牙利即匈奴音转"。
学者何震亚认为,匈牙利的"匈"为种族名,"牙利"为地名,匈牙利即"匈人住地"。 人们还从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 进行了考察·发现欧洲匈人在祭祖天地鬼神、崇拜日月、献血为盟、脱帽致谢等方面与匈奴人非常相似。
1907年。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以东50公里处 发现了一处古墓群。
最近,匈牙利的考古学家在重新分析研究这处古墓群的墓内陪葬品时,意外地发现这些陪葬品与9世纪、10 世纪的匈牙利国内墓群的陪葬品十分相似。 此外,他们还在古墓群附近碰到一个少数民族群体乌戈尔人。
乌戈尔人与当地的维吾尔人截然不同,人数仅9000人,能歌善舞,他们的民歌中有73首与匈牙利的五声音阶完全合拍。我国音乐学院的一位教师还发现匈牙利民歌中,有不少曲调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裕固族民歌极为相似,像是一首歌曲的不同变奏。
其中裕固族的《催眠曲》和匈牙利的《摇篮曲》不仅曲调一致,而且专用衬?quot;坝哩"的发音也一模一样。西汉时裕固族曾在匈奴长期统治之下,因此裕固族民歌保留匈奴民歌的风格是很自然的。
遥远的匈牙利也有和裕固族一样风格的民歌,说明北匈奴西迁到匈牙利后把他们的音乐也带到了那里。匈牙利文学家基 塞里·伊什特万曾多次来中国,他也发现了这一情况。
他还发现裕固族对有些名称的叫法和匈牙利人完全相同,如苹果都叫"奥尔莫",绿色都叫"凯克",妈妈都叫"奥尼奥"。他说匈牙利人和裕固人有"亲戚关系"。
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今日欧洲的匈牙利人很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匈奴人存在渊源关系。 匈牙利国会人权、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12日决定,建议议员们驳回自称属于匈奴族后裔组织提出。
2.今天的匈牙利与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之一的匈奴有亲缘关系吗
一,匈牙利与匈人无直接关系 公元453年阿提拉死亡后,匈人(Hun)帝国迅速瓦解。
尽管欧洲人从此习惯把来自东方的各种游牧民族都称作“匈人”,真正匈人的后代却下落不明。唯一有点证据是七世纪后期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保尔加人(Bulghar——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之一)中或许有些匈人成分。
匈牙利人自称马扎尔(Magyar)人。当他们在九世纪下半出现于欧洲时,真正可考的匈人已经在历史舞台消失差不多四百年之久。
根据著名匈牙利裔历史学家Denis Simor教授的名作《匈牙利史》,把匈牙利人称为匈人是典型的时序倒错(anachronism),因为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表明两者有直接关系。 许多人想当然地误认匈牙利Hungary一名与匈人Hun有关。
这一点其实完全不对。Hungary一名原有Ungari,Hongrois,Wengri等形式,真正的来源是Onogur,也即突厥语On Oghur,按照中国历史习惯不妨译为“十姓”(突厥语On为“十”;Oghur是历史上著名的突厥部族名,与维吾尔的古称回纥Uighur不无关联)。
欧洲人的这一称呼起因于早期马扎尔人和突厥族的密切接触,以致历史上欧洲人常常视匈牙利马扎尔人为突厥。但是严格地讲,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匈牙利语属于乌拉尔语系。
两者间虽然有遥远的关联,但并非同一语系,所以马扎尔人和突厥人决不是一回事。 当然可以肯定马扎尔人的祖先来自亚洲草原,而不是印—欧种人。
今天还可以见到匈牙利人的一项文化特异:他们也许是欧洲唯一将姓列在名之前的民族。这一姓名顺序与中国、韩国(朝鲜)、琉球、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反而一致。
二,匈奴与欧洲匈人的关系不明 有许多人以为欧洲匈人即是中国历史上的匈奴(或其“西迁”的后代)。尽管这一说法非常流行,我们必须指出在历史研究中,这是一个始终没有确证的假设。
前引Sinor教授也有极深的汉学造诣,他在新近的《剑桥早期亚洲内陆史》中对这一点反复强调。已故匈人史专家E.A.Thompson去年(1996)再版的名著《匈人》(The Huns)也重申在研究匈人时不宜引用关于匈奴的资料。
“匈人就是匈奴”这一假设基本上完全建立在语音的近似上,最先由法国学者De Guignes于十八世纪提出,并无其他任何历史和考古证据。主要困难是因为从北匈奴在中国历史上消失到匈人在欧洲的出现之间有几个世纪的空白,再加上巨大的地理间隔,如果没有直接间接的历史记载或考古实物发现,光凭语音上的近似远远不足以成为“信史”。
除了各种或多或少靠想当然的“匈奴西迁而为匈人”的理论,最有价值的一项证据其实是本世纪在新疆发现的重要历史文件——《古代粟特信函》中一位在中国经商的粟特人提到了洛阳毁于他所谓Xwn人的事件。Simor教授对此曾有详论。
其他问题之外,此函的绝对年代也有争议:历史上洛阳有两次可以说“毁于匈奴”。一次是东汉孝献皇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相国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时,在洛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董卓军队中,“来兵皆胡羌”(蔡琰《悲愤诗》)。事实上,后来司徒王允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以后,董卓的部下作乱是蔡琰(蔡文姬)被掳掠到南匈奴的直接原因。
《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精彩的描述。另外一次是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汉(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主(烈宗昭武皇帝)刘聪令其宗室刘曜、大将呼延晏、王弥、石勒等攻破洛阳,发掘诸陵,焚毁宫庙,虏获怀帝,刘曜并纳惠帝遗孀羊皇后,迁怀帝及传国六玺于平阳。
西晋于此实际灭亡。 三,匈奴的族属未定 即便我们接受欧洲匈人就是匈奴这一没有确证的假设,不论从种族还是语言,匈奴的族属至今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从语言上讲,白鸟库吉是第一个借中国历史记载中的零星资料企图将匈奴语言归类的学者,但是他自己也游移于突厥和蒙古两种可能之间。白鸟的结论早已被后来的阿尔泰语专家否定,他的研究无非表明突厥和蒙古等阿尔泰语曾经从匈奴语中继承和吸收了不少词汇,但不能证明匈奴语属于两者之一。
例如一代雄主冒顿单于之名一般被认同为北朝隋唐出现的突厥语“莫贺咄”,也即外蒙首都乌兰巴托(红色英雄)之“巴托”和清代常见的“巴图鲁”称衔。但是该词在阿尔泰语中并无完满解释,反而在伊朗语中可以找到词源。
匈奴不属于蒙古语族今天可说已成定论。 蒲立本(Edwin Pulleyblank)更用中国史料证明匈奴语和阿尔泰语互不相容的几项特征,因此提出匈奴语甚至不属于阿尔泰语系,而可能与叶尼塞区域的几种语言有关。
另一方面,前苏联和俄国的语言学者近年来作了不少比较研究,初步表明叶尼塞区域和高加索区域的语言和汉藏语系有某种亲属关系。所以到头来匈奴语和汉藏语可能还会变成“亲戚”。
其他不说,最近便有人提出匈奴—鲜卑语的“祁连”(义为“天”——祁连山和天山均由此得名)和汉语的“天”或“昊天”同源。 从人种上讲,匈奴的成分也很复杂,决不能以“蒙古人”概之。
例如外蒙古发掘的匈奴古墓中曾发现匈奴人像,其眼睛被绣成蓝色。另外中国历史上的羯族曾是匈奴的一部,在西晋灭亡后建立后赵。
3.现在的匈牙利与历史上的匈奴人有什么关系吗
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
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
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
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
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论战。反对“匈
人即匈奴”者认定,北匈奴被东汉窦宪击败后早已灭亡,并且匈奴的语言属
于突厥语系,但匈人则是白种人,与匈奴人的语言不同。英国学者汤普生还
将这种观点写入了《英国百科全书》“匈人”条,说:“对于我们来说,匈
人的来源,和对于4 世纪的罗马人来说是同样模糊的,无法知道的。至少从
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
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观点。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
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象
断线西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
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
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
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在《匈奴
始迁欧洲考》一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注意并研究了这
段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
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从中国史籍记载自
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 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
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有280 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
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
为了查证这280 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
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
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
它可分为四个阶段:91~160 为悦般时期;160~260为康居时期;260~350
为粟特时期;350~374为阿兰时期。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
第一站迁往乌孙的游牧地,第二站为康居,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当然,
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
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
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煞的!
“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
而易见的,绝非象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
公元5 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
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先祖追溯到1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
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
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
4.匈牙利和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有关系吗
匈牙利的主要民族马扎尔族即匈牙利族。
“匈牙利”的含意是“十个部落”。 有一说法: 匈牙利族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匈奴。
裴多菲的诗里说: 我们那遥远的祖先, 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 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 不少欧洲历史学家认为,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西迁的匈奴族的后裔。 但是匈牙利的历史则强调他们的祖先是马扎尔族(即匈牙利族)。
即便如此,匈牙利的得名也与匈奴人有着扯不清的联系: 在匈奴人西迁欧洲之后,另一支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族在公元9世纪时重演了“匈奴式”的西征,于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公元1000年正式建立封建国家,成为匈牙利国家的起源。
马扎尔族重演了匈奴人闪电式征战,却否认与匈奴有任何渊源。但日耳曼人对匈奴人闪电占领多瑙河刻骨铭心,故称这片谷地为匈牙利———“匈奴人”的土地。
在历史进程中,大量匈奴人留在匈牙利,与马扎尔人长期通婚已难分彼此;但在文化上、史册上,马扎尔族是匈牙利的唯一正出。 说话尾音接近陕北话 现代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地方人的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有很多与中国陕北、内蒙古的民歌曲调相似,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与陕北非常相似,说话的尾音也接近陕北口音。
“上帝之鞭”阿提拉 匈奴人原本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汉代时在汉军打击下一部分汉化、一部分走上西迁欧洲之路,也由此引发了欧洲史上的“大事件”。 匈奴铁骑的西征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将强悍的日耳曼人逼出丛林,使鼎盛一时的罗马帝国从分裂走向落败。
欧洲也在此后步入封建时代。 给欧洲留下不可磨灭记忆的正是匈奴的阿提拉王。
阿提拉于公元445年掌权后,随即挥起“上帝之鞭”,匈奴帝国的疆域通过连年征战扩至最大版图,一度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 因此,当马扎尔人公元10世纪兵临西欧时,修道士们的祷告仍为“主啊,请保佑我们躲过匈奴人的弓箭”。
阿提拉王在公元453年暴病身亡,强盛的匈奴国家迅速瓦解,大多数匈奴人被当地人同化。这段大起大落的匈奴盛衰史曾多次呈现于文学艺术作品中。
如今,阿提拉仍是匈牙利人常用的男子名字之一。匈牙利境内有一座匈奴主题公园。
公园主人称,阿提拉之墓就位于此地,而且匈牙利贵族艾什泰哈齐家族就是匈奴族后裔。 历史真实应该是:匈牙利 和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有密切的关系。
5.奥地利和匈牙利历史上是什么关系
1867年的折衷方案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折衷出于多种原因。
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但19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帝国被削弱了许多: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在意大利的势力被削弱;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联,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
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犟。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
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
当时,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等,亦曾要求参予政权,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奥地利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此方案被废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
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华)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和斯拉夫人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
皇帝的权利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
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贾利希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
每个议会派出一个代表团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进行表决,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
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
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犟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
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
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
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奥匈帝国的解体 在奥匈帝国领土上成立的新国家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
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
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
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
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
对战胜国来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
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
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
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
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王国,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属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
霍尔蒂·米克洛什成为执政者。以下这些国家从奥匈帝国(有些是部分)产生。
相关参考
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六十年代:1、13个社会主义国家有我国建交苏联,波兰,捷克,蒙古,朝鲜,越南,南斯拉夫,匈牙利等2、《中苏友好条约》的签定3、中苏关系恶化4、中法建交中瑞建交5、万隆会议的召
李惠堂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
1849年—1850年,奥斯曼帝国接纳了六千多名波兰和匈牙利流亡者,包括七十多名将军和军官。这些人是1848—1849年匈牙利革命与独立战争的参与者,在奥地利和俄国的猛烈军事镇压之下兵败,这才遁入俄奥
匈牙利是喀尔巴阡地区的一个国家,历史上他们曾经叱诧风云,欧洲各国谈匈色变,就连强大的罗马帝国也被他们搞的晕头转向,巴尔干更是匈牙利长久以来的进军目标,罗马尼亚更是他们的仇敌,和奥地利联姻以后他们实现梦
1345年:斐迪南一世,第9位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逝于1383年)1391年:杜阿尔特一世,第11位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逝于1438年)1424年:瓦迪斯瓦夫三世,亚盖隆王朝的波兰国和匈牙利国王(
斯洛伐克荣光时期的建筑 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北与波兰为邻,东与前苏联交界,南与匈牙利和奥地利相连,西与德国接壤,处在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 波西米亚是捷克西部的一个历史地区。公元前5
完全没有。阿提拉活跃于公元406-453年的中、东欧,并没有机会与兴趣侵略中国。阿提拉时代的匈奴定居在南俄草原到匈牙利盆地一带,他们的东面是荒凉的中亚草原与沙漠,西面与南面是富庶的罗马帝国。对于阿提拉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
达佩斯这里自然也是有着很多的特色产品比较受欢迎了,在这里我要给你说说的就是在这里很是出名的药酒了,不过你可不要小看这个药酒哦,可是属于匈牙利这里有着很大的名气的东西呢。很多来到这里游玩的人也是为了这个
历史上俄罗斯和中国一直是友好互助的关系。中俄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