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五朝元老
Posted 朔方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五朝元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的五朝元老
1.历史上的五朝元老
郭子仪(697~781),唐朝杰出将领。
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十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十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
进至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
旋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
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载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佑。
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
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其6万人,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
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
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
子仪选3000弓弩手设伏于营垒,先战后退诱安军至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
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无统一指挥,诸节6仁垢骼9楸菊颍?右且嘁??耸睾友?今孟县南),以保东都。
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
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安军,乃封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子仪至绛州斩乱首及同谋者40人,太原亦效仿处置。
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子仪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
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
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人,以雪国耻激励将士;又以昼击鼓张旗、夜燃火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二年,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
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子仪。
怀恩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
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死,遂不睦而分营,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稳住了关中局势。大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田自耕。
是年河中野无旷土,军粮充裕。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子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
八年,吐蕃10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
子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而上书。九年,年事已高,又为边陲不。
2.历史上的五朝元老
郭子仪(697~781),唐朝杰出将领。
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十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十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
进至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
旋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
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载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佑。
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
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其6万人,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
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
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
子仪选3000弓弩手设伏于营垒,先战后退诱安军至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
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无统一指挥,诸节6仁垢骼9楸菊颍?右且嘁??耸睾友?今孟县南),以保东都。
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
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安军,乃封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子仪至绛州斩乱首及同谋者40人,太原亦效仿处置。
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子仪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
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
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人,以雪国耻激励将士;又以昼击鼓张旗、夜燃火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二年,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
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子仪。
怀恩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
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死,遂不睦而分营,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稳住了关中局势。大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田自耕。
是年河中野无旷土,军粮充裕。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子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
八年,吐蕃10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
子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而上书。九年,年事已高,又。
3.古代五朝元老有谁呀
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唐朝杰出将领。
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十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十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
进至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
旋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
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载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佑。
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
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其6万人,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
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
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
子仪选3000弓弩手设伏于营垒,先战后退诱安军至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
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无统一指挥,诸节6仁垢骼9楸菊颍?右且嘁??耸睾友?今孟县南),以保东都。
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
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安军,乃封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子仪至绛州斩乱首及同谋者40人,太原亦效仿处置。
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子仪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
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
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人,以雪国耻激励将士;又以昼击鼓张旗、夜燃火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二年,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
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子仪。
怀恩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
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死,遂不睦而分营,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稳住了关中局势。大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田自耕。
是年河中野无旷土,军粮充裕。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子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
八年,吐蕃10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
子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而上书。九年,年事。
4.中国历史上的十朝元老是谁
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道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最频繁的时期,他一生所事四朝(唐、晋、汉、周)加上契丹、十帝(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只有八年
5.中国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是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
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现在看来有点象墙头上的草,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到了极点。
尤其是投奔契丹时,他说过一句话:“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因此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令稍有一点廉耻心的人大跌眼镜。奇怪的是,随后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连任太师。
三奇没有气节的冯道却是个书虫。冯道虽然如此没有气节,但你千万不要把他当做一个老粗,冯道在当时是有了名的书虫。
他饱读圣贤之书,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他出身低微,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受其影响。冯道从小酷爱读书,对吃穿从不挑剔,既使是大雪封门时也要记着读书为重,因此满腹文章,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请到他为官为荣。
他在南朝为官时,北朝契丹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只是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 四奇冯道虽无气节,却不是个贪官。
别以为冯道奴颜媚骨,必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恰恰相反,冯道严于律己,体察民间疾苦,应该是个大大的好人。他的家乡闹饥荒时,冯道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
他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南北战乱频仍,冯道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
更难能可贵的是,冯道还不好女色,当年后唐与后梁交战时,有的武将把抢掠来的美女送给他,冯道就“金屋藏娇”——找间屋子养着,寻访到她的家后再送回去。他留的遗嘱中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
在对后唐明宗李嗣源进谏时,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
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劝后唐明宗做一代明君。
五奇冯道官位之多,可得中国历史之冠。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为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台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仆射、司空、在中书、司徒兼侍中、太尉兼侍中、太傅、太师等等达四十余种之多。
冯道的历次散阶为仕郎、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武职勋位自柱国至上柱国。
历次爵位为开国男爵、开国公、鲁国公、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六奇冯道官职虽多,却无一件政绩传世。冯道虽饱读诗书,却既不是乱世中平定江山的良将,也不是帮助哪个君王治国的良臣。
他虽位居高职,却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他可以说是一个很“专业”的官员,却非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
乃至于后来欧阳修编修《新五代史》时,把《旧五代史》中关于冯道的的粉饰内容全部删除了,《冯道传》也从原来的近五千字减至不到两千字。冯道自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他从道家老子的“无为”中悟出了“为官之道”,从“上善若水”中悟出随波逐流,他有一首诗正好说明自己的心声:“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来源:环球网)。
相关参考
试论郭资一生之官职纵观郭资一生,为官四十八年,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三朝元老,己属不易,而历仕五朝,实为非同一般。作为明初重臣,历史名臣,郭资,在四十八年官宦生涯中,具体都担任那些职务?
1.电视剧生死档案里面的五九档案里面是什么内容乔振宇《生死档案》主演员表:乔振宇安以轩巫刚郭晓婷马仑王伟王品一屈刚周翔司源《生死档案》剧情简介:1945年,游学归来的刑侦专家程慈航,在码头遭遇险情,多
三国,应该是除了中国历史上除了几大朝代以外,最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个朝代。无数的故事被演绎称小说、剧本,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其中有名的人物甚至被神化。比如关羽,诸葛亮。下面,就是三国历史上五大神
以前学中国古代史,每个王朝的兴替,每个历史大事的起因后果总觉得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随着历史书籍阅读量的增多,对历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我觉得,历史就是宏大事件与微小细节,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就像皇皇
端恪皇贵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后妃中最后去世的,是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后妃,亦是定陵妃园寝最后一个入葬的妃嫔,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清朝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是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方清朝后妃用印,它体
历史上真的有白玉堂吗白玉堂因为年纪轻轻就是气质非凡,而且文武双全相貌英俊,被称之为“锦毛鼠”。很多武侠小说都是根据历史上的真人改编而来,而白玉堂这个深受大家喜爱的角色也会让人好奇。众多《三侠五义》的粉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
历史上的于栗碑,是赫赫有名的北魏开国名将,绰号黑矟将军,连仕北魏太祖、太宗、世祖三朝,不仅没有受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猜忌,反而得到了「”功高震主而主不疑”赞赏,被誉为「”北魏版郭子仪”。于栗碑为什么
很久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田余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對士族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實際上只存在於東晉一朝,
很久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江左五朝是門閥士族政治時期。田余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對士族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實際上只存在於東晉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