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怎么死的历史上

Posted 太子

篇首语: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肃宗怎么死的历史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肃宗怎么死的历史上

一、唐肃宗是怎么死的

公元762年四月中旬,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

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

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太子流着泪说:“父亲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亲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

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

太监狱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

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动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

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

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二、唐肃宗怎么死的

唐肃宗(公元711-761年)李亨,唐玄宗第三子,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在位五年(756~761),在宫廷政变中惊 忧而死,终年50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肃宗继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宰相房琯请求带兵去收复长安,肃宗平时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请求。结果房琯在陈涛遭遇叛军,全军覆没。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乘机反攻。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13万赶来救援安庆绪。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此时,安史叛军再次发生内乱,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史思明占据洛阳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肃宗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 肃宗同时又宠信皇后张良娣,纵容她干预政事。张皇后和李辅国起初连成一片,结为一党。后来,张皇后恨李辅国专权,欲谋立越王李系为嗣君,张皇后、李系与李辅国、程元振开始对立。

公元761年四月中旬,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助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太子流着泪说:“父亲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亲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太监狱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动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三、唐肃宗之死

公元762年,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

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助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

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太子流着泪说:“父亲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亲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

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

太监狱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

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动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

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

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四、历史上李倓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李倓是被唐肃宗赐死的。

李倓是唐肃宗李亨的第三个儿子,是唐代宗李豫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是张宫人,在天宝年间封为建宁王,授太常卿同正员。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李辅国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

李亨于是同意率兵北上,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最终在郭子仪、李泌的辅助下,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他的哥哥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将李倓赐死。

扩展资料:

李倓,作为唐肃宗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处于安史之乱的前期,当时的唐王朝,李隆基年事已高,每天与杨贵妃蝶蚌情深,朝堂上面,是几方势力在相互较量。

李倓的父亲,作为东宫的太子代表着东宫的势力,李亨,虽然被唐玄宗推上了太子的位置上,但是对于朝堂上面,李林甫为首的势力,杨国忠的势力是非常信任和恩宠的。

因此,李亨这个皇子,从坐上储君之位的第一天,一直是小心谨慎,提心吊胆的,后来,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携带家眷仓皇逃跑。

天宝十五载夏,在叛军已经大举攻向长安的时候,看到在逃跑的途中,四处因战乱而到处流浪的灾民们,李倓和当时的宦官李辅国,劝谏自己的父亲,太子李亨收拾兵马,带领大家一起抵抗叛军。

李倓的骁勇善战和有勇有谋的才干智慧,在新唐书与旧唐书等相关资料当中,都有所记载。后世对于这位乱世王爷当时所建立的功绩也是评价很高的。

也正是李倓的这一次的进谏,太子李亨愿意带领将士们,挥兵讨伐叛乱的乱臣贼子。在此次的战役当中,李倓身为皇子,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带领着一众得得官兵们,骁勇善战。

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亨登基称帝。李亨是一名将才,在作战当中,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因此也打赢了不少的战役,李倓为人刚正不阿,因此,十分的看不惯李辅国、张良娣的一些所作所为。

曾经多次的向李亨进谏,直言不讳的对于李辅国、张良娣等人的作为指出不对的地方,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张良娣一伙人。

后来李辅国、张良娣想要把李倓当做导火索去诬陷广平王李豫,陷害李倓,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

正因为李倓系冤死,故而在广平王李俶即位后,深思建宁之冤,追赠齐王;,历三年,又追谥承天皇帝,葬于顺陵,附神主于奉天皇帝庙,同殿而室,并以兴信公主女儿张氏为恭顺皇后,配为冥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倓

五、唐肃宗死的具体时间

一、首先说唐玄宗的长子 唐玄宗长子李琮,本名嗣直,天宝十年死的,没有子嗣,以太子瑛(唐玄宗次子)子俅嗣王.他的资料不多,主要就是新旧唐书上所记载. 旧唐书: 天元奉天皇帝琮,玄宗长子也,本名嗣直。

景云元年九月,封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八月,进封郯王。

开元四年正月,遥领安西大都护,仍充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十三年,改封庆王,仍改名潭。

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二十一年,加太子太师,改名琮。

二十四年,拜司徒。天宝元年,兼太原牧。

十一载薨,赠靖德太子,葬于渭水之南细柳原,仍于启夏门内置庙祔享焉。肃宗元年建寅月九日,诏追册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备礼改葬于华清宫北齐陵,以尚书右仆射、冀国公裴冕为其使。

初,开元二十五年,太子瑛得罪废,令琮养其子,及天宝十一载琮薨,以瑛子俅为嗣庆王,除秘书监同正员 新唐书: 奉天皇帝琮,景云元年,王许昌郡,与真定王同封。先天元年,进王郯,与郢王同封。

开元四年,领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十三年,徙王庆,与忠、棣、荣、光、仪、颍、永、寿、延、盛、济十一王同封。

十五年,与十王并领节度,不出合。琮以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

天宝元年,改节河东。十载薨,赠太子,谥靖德。

肃宗立,诏曰:“靖德太子琮,亲则朕兄,睿悊聪明,朕昔践储极,顾诚非次,君父有命,不敢违,永言恳让,不克如素。宜进谥奉天皇帝,妃窦为恭应皇后。”

诏尚书右仆射裴冕持节改葬,群臣素服临送达礼门,帝御门哭以过丧,墓号齐陵。无子,以太子瑛子俅嗣王。

琮始名嗣直,太子嗣谦,棣王嗣真,鄂王嗣初,靖恭太子嗣玄。开元十三年,更名曰潭,曰鸿,曰洽,曰涓,曰滉。

后十年改今名。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虽然李琮死后被谥赠靖德太子,而且他弟弟唐肃宗也追谥他为奉天皇帝,但这只不过是当时皇家的传统,实际上他生前并没有被封为太子过。

实际上唐玄宗朝的太子只有过两个。一个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还有一个是三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至于为什么做为长子没成为太子的原因,这方面记载不多,不过我觉的一方面唐朝立长这种观念不是很重,你看唐太宗就是次子,而玄宗自己就是以睿宗第三子的身份成为皇帝的。所以立长的观念不是很重。

另一方面是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李琮早年曾经在打猎的时候被野兽所伤,导致面部有疾,因此无缘太子之位。 二、唐肃宗当皇帝 开元初年,李瑛就被立为太子。

但后来,颇有姿色、心计过人的武惠妃宠倾后宫,太子的母妃赵丽妃渐渐失宠。而寿王李瑁很受皇上喜爱。

而武惠妃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于是开始陷害太子瑛。武惠妃和其女婿杨洄以及李林甫等开始常常说太子的坏话,使唐玄宗开始对其厌恶,想废太子,被张九龄所阻碍,后来九龄罢相。

太子终于被废,旋且和鄂王瑶、光王琚一起赐死城东驿。也就是历史上说的“三庶人事件”。

这也使唐玄宗成为唐朝第一个连杀三子的皇帝,此事之后,他可能也有些悔恨吧,并没有立寿王为太子,九个月后,武惠妃病死,最终忠王屿得以渔翁得利立为皇太子而这个忠王玙,也就是后来改名绍又改名亨的唐肃宗。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他随唐玄宗出逃。

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大致就是上面这些了。

六、唐肃宗怎么死的

唐肃宗(公元711-761年)李亨,唐玄宗第三子,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在位五年(756~761),在宫廷政变中惊 忧而死,终年50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

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肃宗继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宰相房琯请求带兵去收复长安,肃宗平时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请求。结果房琯在陈涛遭遇叛军,全军覆没。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肃宗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乘机反攻。

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

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13万赶来救援安庆绪。

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此时,安史叛军再次发生内乱,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并于同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夺取了洛阳,史思明占据洛阳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在朝中,自鱼朝恩之后,肃宗开始信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日益嚣张。 肃宗同时又宠信皇后张良娣,纵容她干预政事。

张皇后和李辅国起初连成一片,结为一党。后来,张皇后恨李辅国专权,欲谋立越王李系为嗣君,张皇后、李系与李辅国、程元振开始对立。

公元761年四月中旬,肃宗患病,接连几个月不能上朝视事。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病情加剧。

张皇后召见太子,皇后说:“李辅助国久掌禁兵,权柄过大,他心中所怕的只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结程元振等人阴谋作乱,必须马上先诛杀他们。”

太子流着泪说:“父亲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们自行诛杀李辅国,父亲皇一定震惊,于他贵体不利,我看此事暂缓再说吧。”张皇后送走太子,马上召肃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宫商议。

李系当即命令宦官段恒俊,从太监中挑选了200多名强健者,发给兵器,准备动手。太监狱中有人将此情报告了李辅国。

李辅国、程元振带着党徒到凌宵门探听消息,正遇太子要进宫探望父皇。李辅国谎称宫中有变,阻止太子入宫,并命令党徒将太子动持进飞龙殿监视起来,李辅国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入宫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狱中。

张皇后闻变,慌忙逃入肃宗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追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

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肃宗受此惊吓,一时说不过话来,李辅国乘机将张皇后拖出宫去。

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七、唐肃宗死的具体时间

一、首先说唐玄宗的长子

唐玄宗长子李琮,本名嗣直,天宝十年死的,没有子嗣,以太子瑛(唐玄宗次子)子俅嗣王.他的资料不多,主要就是新旧唐书上所记载.

旧唐书:

天元奉天皇帝琮,玄宗长子也,本名嗣直。景云元年九月,封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八月,进封郯王。开元四年正月,遥领安西大都护,仍充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十三年,改封庆王,仍改名潭。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二十一年,加太子太师,改名琮。二十四年,拜司徒。天宝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载薨,赠靖德太子,葬于渭水之南细柳原,仍于启夏门内置庙祔享焉。肃宗元年建寅月九日,诏追册为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备礼改葬于华清宫北齐陵,以尚书右仆射、冀国公裴冕为其使。初,开元二十五年,太子瑛得罪废,令琮养其子,及天宝十一载琮薨,以瑛子俅为嗣庆王,除秘书监同正员

新唐书:

奉天皇帝琮,景云元年,王许昌郡,与真定王同封。先天元年,进王郯,与郢王同封。开元四年,领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十三年,徙王庆,与忠、棣、荣、光、仪、颍、永、寿、延、盛、济十一王同封。十五年,与十王并领节度,不出合。琮以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天宝元年,改节河东。十载薨,赠太子,谥靖德。肃宗立,诏曰:“靖德太子琮,亲则朕兄,睿悊聪明,朕昔践储极,顾诚非次,君父有命,不敢违,永言恳让,不克如素。宜进谥奉天皇帝,妃窦为恭应皇后。”诏尚书右仆射裴冕持节改葬,群臣素服临送达礼门,帝御门哭以过丧,墓号齐陵。无子,以太子瑛子俅嗣王。琮始名嗣直,太子嗣谦,棣王嗣真,鄂王嗣初,靖恭太子嗣玄。开元十三年,更名曰潭,曰鸿,曰洽,曰涓,曰滉。后十年改今名。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虽然李琮死后被谥赠靖德太子,而且他弟弟唐肃宗也追谥他为奉天皇帝,但这只不过是当时皇家的传统,实际上他生前并没有被封为太子过。实际上唐玄宗朝的太子只有过两个。一个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还有一个是三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至于为什么做为长子没成为太子的原因,这方面记载不多,不过我觉的一方面唐朝立长这种观念不是很重,你看唐太宗就是次子,而玄宗自己就是以睿宗第三子的身份成为皇帝的。所以立长的观念不是很重。另一方面是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李琮早年曾经在打猎的时候被野兽所伤,导致面部有疾,因此无缘太子之位。

二、唐肃宗当皇帝

开元初年,李瑛就被立为太子。但后来,颇有姿色、心计过人的武惠妃宠倾后宫,太子的母妃赵丽妃渐渐失宠。而寿王李瑁很受皇上喜爱。而武惠妃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于是开始陷害太子瑛。武惠妃和其女婿杨洄以及李林甫等开始常常说太子的坏话,使唐玄宗开始对其厌恶,想废太子,被张九龄所阻碍,后来九龄罢相。太子终于被废,旋且和鄂王瑶、光王琚一起赐死城东驿。也就是历史上说的“三庶人事件”。

这也使唐玄宗成为唐朝第一个连杀三子的皇帝,此事之后,他可能也有些悔恨吧,并没有立寿王为太子,九个月后,武惠妃病死,最终忠王屿得以渔翁得利立为皇太子而这个忠王玙,也就是后来改名绍又改名亨的唐肃宗。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他随唐玄宗出逃。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大致就是上面这些了

八、大唐荣耀李倓结局死了吗怎么死的 历史原型竟被自己

死了,被李亨赐死了。

李倓恼怒于皇后对林致造成的伤害,也恨自己没有保护好林致。李倓摇摇晃晃地走在路上,借酒消愁,他的脑海里都是林致刚刚说的话。冲动之下,李倓拿着剑冲进了宫里。

宫里,李倓和珍珠带着史家的大夫在大殿上等皇上,还没来及说清来意,李辅国就来到大殿禀告皇上,添油加醋地把李倓拿着剑冲到皇后寝宫一事禀告给了圣上,皇上带着李俶等人赶到往皇后的寝宫。

其实,李倓刚冲进寝宫,张皇后就用手护着李佋,想要捂死孩子。李倓不知张皇后竟然心狠至此,想要去阻止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李佋已经奄奄一息。

皇上一行也在此时进入了寝宫,张皇后恶人先告状,扑在李佋身上痛哭,叫嚷着是李倓害死了佋儿。不明缘由的皇上只听皇上的一面之词就大怒,下令赐死了李倓。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李倓:

李倓(tán)(?—757年),唐肃宗李亨第三子,唐代宗李豫异母弟,母为张宫人。天宝年间封为建宁王,授太常卿同正员。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李俶与李泌多次向肃宗表明李倓无罪,肃宗也颇感后悔。

宝应元年(762年),李俶(已改名李豫)即位,即唐代宗。他在之后追封李倓为齐王。大历三年(768年)追谥承天皇帝,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倓

九、历史上的唐肃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肃宗一生颇有波折: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李亨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

安史之乱的混乱政局,给他个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是“北集戎事”,也就是组织平叛,收复两京、消灭叛军;二是“南奉圣皇”,也就是处理先在成都后来迎归的太上皇玄宗的关系。

他最后壮志难酬,平叛没有取得最终胜利。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相关参考

唐肃宗李亨竟是被太监李辅国吓死的皇帝!

泱泱中华大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宦官(即太监),尤其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时期出现的宦官最多,且危害至深。东汉帝国的太监嚣张跋扈,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略有收敛;而明朝的...

唐肃宗李亨竟是被太监李辅国吓死的皇帝!

泱泱中华大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宦官(即太监),尤其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时期出现的宦官最多,且危害至深。东汉帝国的太监嚣张跋扈,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略有收敛;而明朝的...

唐肃宗李亨 在宫廷政变中惊吓而死的皇帝

  李亨  唐朝第八位皇帝:李亨(711—762),即唐肃宗,唐代皇帝,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玄宗逃往四川,他即位于灵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的十四个儿子个个都死的很惨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李亨有十四个儿子,但是死得都太悲惨。越王李系,出生于开元年间,李光弼带兵打仗,为了让皇帝放心,于是请求皇帝派亲王监军,唐肃宗

唐代宗介绍,唐代宗李豫怎么死的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779年),初名李m。唐肃宗李亨长子,肃宗被李辅国惊死后,他继位。在位十八年(761~779),病死,终年53岁,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30里的檀山)。  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是怎么死的?唐代宗李豫生平简介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779年),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肃宗被李辅国惊死后,他继位。在位十八年(761~779),病死,终年53岁,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30里的檀山)。唐代宗李豫,原被封

唐肃宗李亨的皇后,唐肃宗李亨的皇后是谁

唐肃宗李亨的皇后是谁皇后●张皇后(?-762年,被继任皇帝唐代宗废为庶人),生李侗●章敬皇后吴氏(?~730年,唐代宗李豫即位后追尊),生李豫,濮州濮阳(今濮阳)人,吴令珪之女.唐肃宗李亨怎么死的公元

朝鲜第19代王肃宗简介 朝鲜历史上的肃宗李

朝鲜第19代王肃宗简介朝鲜历史上的肃宗李  李,朝鲜肃宗,字明普,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至1720年时在位。父亲为朝鲜显宗李,母亲明圣王后金氏,继位者为世子李昀,即朝鲜景宗。肃宗为显宗独

唐肃宗李亨的人生悲喜剧

  李亨是大唐王朝的众多皇帝之一,尽管他本人并不出名,但他却经历了历史上众多着名的事件,一生充满着戏剧性的沉浮荣辱。让我们从三个历史的节点上去体味他人生的喜怒哀乐。  第一个人生节点:公元738年  

朝鲜历史上的张禧嫔是谁

朝鲜肃宗之妃张禧嫔本名张玉贞,朝鲜肃宗之宠妃,史书上多作“禧嫔张氏”。张玉贞出身自官宦之家,由于家族获罪而抄没入宫,为身份卑微普通侍女,因美貌出众被肃宗垂青,后因宫廷斗争被赶出王宫。几年后,再度被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