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我允许别人比我强,但我不允许我没有别人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军工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军工历史

一、哈军工的历史

1. 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2. 1955 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1960 年又增设防化系)。

3. 1959 年中央军委决定将该学院培养目标改为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实施尖端专业集中,常规专业分散的方针。

4.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空军系(西工大)、炮兵系(南理工)、海军系(哈工程)、装甲兵系(装甲兵学院)、工程兵系(工程兵学院)、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原子系(哈工程)、导弹系(哈工程+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

二、哈军工的历史

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1955 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1960 年又增设防化系)。1959 年中央军委决定将该学院培养目标改为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实施尖端专业集中,常规专业分散的方针。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空军系(西工大)、炮兵系(南理工)、海军系(哈工程)、装甲兵系(装甲兵学院)、工程兵系(工程兵学院)、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原子系(哈工程)、导弹系(哈工程+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

三、哈军工为什么被撤销

A 哈军工为什么被撤销 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林副统帅下达了“1号命令”,东北成了对苏前线。

根据由林下令成立的“军委办事组”的指示,国防科委命令“哈军工”分散南迁。1970年“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以及院直机关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

“哈军工”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合并,归属于国防科委二机部,内迁四川,组建重庆工业大学;空军工程系迁往西安与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归属于国防科委三机部;原定海军工程系迁至武汉,“军工大院”是军产划归黑龙江省军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海军工程系留在了哈尔滨,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军工”,建校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新中国军队培养大批军事技术人才。1952年3月建校,它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址设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

1953年迎来第一批学员,直到1970年,哈军工南迁,分拆为多所院校,哈军工就不复存在了。哈军工这18年的历史,共有两个黄金期。

一个是1954年-1957年,通过全国高考招生。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哈军工扩招,并改为组织保送,家庭出身成了主要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关系户”进入,综合质量明显下降。

从哈军工毕业的学生约有1.6万人,高干子女有1000多人,大多是在空军、原子弹、导弹研究等系。 1961年招生,走后门的干部子弟如大潮一般涌来,校长刘居英焦头烂额,上报给总参谋长罗,罗又呈报给周。

两人对此事均做了批示,向全军下发文件,要求杜绝这种行为,这场风波震动全国。为此,刘居英得罪了不少首长。

1962年12月1日,湖北省公安厅查获一封用化名同泰国曼谷的美蒋特务机关联络的信件,经过湖北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反复调查和鉴定,最后的目标锁定在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学员陈东平的身上。 湖北省委和总政党委对此案极为重视,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和总政肖华副主任亲自抓案件的核实工作。

在证据确凿、滴水不漏之后,1963年3月18日,总政保卫部部长蔡顺礼中将才率领工作组北上哈军工,配合学院党委处理此案。 陈东平是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上将的儿子,纨绔作风、有玩弄女性的恶习,案发后,被送去劳动教养。

毛责令哈军工为此写了一份“高干子女情况调查”,9名“落后”学生的家长,有3位上将、一位中将、一位少将、两位省委书记、一位省长。那位省长比较突出,他的一儿一女都榜上有名。

为此,一些被点名的高级干部大动肝火,一位大军种上将司令员指着刘居英的鼻子大骂。后来哈军工于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直至最后被拆分,也与此事件有一定关系。

四、哈军工学生是否有军衔

军事院校55授衔普通学员大都是准尉,哈军工也应该不是例外,那段记忆只要经历过的都不会忘记,刚刚授衔后礼仪不太成熟,学员多人出行必须列队,见到高阶军官要行注目礼,走不走正步记不清了,加上院校干部众多,学员几乎都是扭着脖子走,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隐身的朋友说的是现在,刚开始要求很严,笑话很多,后来才逐步完善的,再后来取消军衔制战士们一片欢腾 和你?M侃几句吧,权当玩笑: 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网上查的,实行军衔制之初,一队战士如果街中行进,对面碰上军官该怎么做?恐怕你想象不到-----------队伍立正,带队战士跑步到军官面前:XX(对方军衔)同志,XXXXXXXXXXXX(报出单位和本人职务)向你报告,部队奉命执行xx任务,请XX(对方军衔)同志指示。

对方一般会让按原计划执行任务。 后来部队反映太麻烦误事,就改为行进中如果与军官碰面,带队士兵或干部会喊向右(左)看,部队行进中施注目礼,对面军官挥手回礼,但是战士们还是反映太麻烦,就改为仅带队一人施注目礼,列队战士正常行进 网友们可以问问75岁左右的退伍军人,问问他们军衔制之初单位里有没有闹过笑话。

五、哈尔滨的哈军工是什么性质的学院

“哈军工 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 首任院长为陈赓大将。由于该校地处哈尔滨,故习惯上称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哈军工曾经是我军培养国防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五六十年代的“哈军工”曾与北大、清华齐名。

学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陈赓是首任院长

六、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创建,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毛泽东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

创建伊始,学校按军兵种设立了:空军系、炮兵系、海军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五个系,后又增设: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1个系100余个专业。哈军工是应抗美援朝战争的迫切需要孕育而生的,是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苏联会面期间,双方确定并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是1953年国家“一五期间”以举国之力建设的全国唯一重点建设大学,哈军工成立伊始为绝密单位,对外番号“103部队”,并不公开对外招生,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外部局势逐步稳定。

1959年开始,哈军工以公开的身份正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此前周总理特批,哈军工可以从达到清华录取分数线的全国高中生中进行秘密政审、以抽调的方式进行选拔学员),同年(1959年),哈军工被国家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全校设64个专业,在编教职工总数为9165名,在院学员总数为11710名,其中基本班10000名,研究生班1710名(当时清华设有33个专业,3000余名教职工),学制八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五年,为基本训练阶段,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工程师水平的干部;第二阶段为高级阶段,为期三年,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高级设计师或研究员水平的干部。

党、国家、军队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叶剑英、彭真、谭震林、薄一波及各总部、军兵种等50多位领导同志先后到学院视察和指导工作。 1960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原则,以下常规院系进行了迁出并独立建院: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现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现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现解放军防化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现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一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一部分)。

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回北京,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1966年,文革爆发。

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程学院被林彪反革命集团正式肢解,至此,哈军工办学17年,共发展出了11个系:空军系、海军系、炮兵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00余个专业,9600余名教员,160余名苏联专家、顾问。

1970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程学院被林彪反革命集团正式肢解。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原子系全建制、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形成了当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航天”的办学特色),空军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等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文革中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未能南迁的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占当时分拆总数的51%,注:国防科大当时分得1447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归第六机械工业部(舰船部)领导。

哈军工解体后,各系去向:海军工程系划归六机部(舰船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合并,归属于二机部,内迁重庆,组建重庆工业大学,但最终未办成,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系共同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军工解体后分出的其它高校中均没有核专业)。

空军工程系迁往西安与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归属于国防科委三机部。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即现“国防科技大学”(文革期间,空军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院属机关等,由于大量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的专家、教授、教师等未能南迁,最终留守哈尔滨并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前校长吴德铭,即为哈军工空军系毕业后留校的任教的教员,未能南迁)。

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1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同年8月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的“首批27所211” 高校之一。

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学校进入教育部985平台,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产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8年合并而成),并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

七、前身是哈军工的 到底是哈工大还是哈工程啊 研究生问题 哈工程机械专

楼上绝对是扯淡,楼主可以查一查哈军工的历史,哈军工是陈赓大将创建的学校,原址在哈尔滨。后来搬到湖南长沙成为国防科技大学。有一些没有搬走的系又和地方的几个学院成立了现在的哈工程,也就是哈工程的船舶制造是原来哈军工的底子。

另外,曾经我也是国防生,现在就没有研究生国防生这一说,楼上的根本就不清楚现在的国防生政策,国防生是从高考招进地方大学的,本科毕业后入伍,如果考上研究生要现在部队工作两年之后才能回去上研究生,所以你就是考了哈工程的研究生也和国防生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想去部队的话,就是研究生毕业有军队特招的名额,不过水比较深,看你有没有本事了,导师是没有资格送你进部队的,得通过你自己的努力

八、哈工大 哈军工 哈工程 国防科大有什么关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

国防科大是国防科技大学;

哈工大和哈军工是两个同层次的学校,但是哈工大资历更老一些,哈工大1921年建校,哈军工1952年建校。1954年的第一批6所全国重点大学京外的学校只有哈工大没有哈军工。1966年哈军工解散。

哈军工具体去向是:

国防科大3个系

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以及院直机关内迁长沙,成立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1个系

哈军工二系原子工程系(两弹一星,哈军工最好最尖端的系)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来抽调了几位老师去北京,就是现在的国家实验室--著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现在哈工大的这方面主要是光电子、材料和凝聚态,其中物理电子学仅次于清华大学,凝聚态、材料等也在全国前几。

西北工业大学1个系

空军工程系(仅次于原子工程系和导弹工程系)给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和北航不相上下。

哈尔滨工程大学1个系

比较差的海军工程系原定的计划是迁至武汉,但是最后留下来了成立了哈尔滨工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改名哈尔滨工程大学(我上回从书上看到是因为我国当时的海军科技实在太弱,有几个老蒋留下的军舰的发动机坏了,一个都不会修,最后还是打捞上来甲午战争时期军舰的发动机装上去的。迁到武汉也没有什么用,就丢在那了,但是部分好的老师也离开了)。 现在的哈工程应该是最差的,和上面几个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了。船舶上海交大利用靠海优势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建成海洋国家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的船舶也非常的好,武汉有好几个船舶方面比较出色的大学和中船重工也在武汉。

目前的几个学校的情况是:

哈工大只字不提自己和哈军工有什么关系,因为论资历哈工大比哈军工要老,并且哈军工的最好的系去了哈工大也只是和哈工大别的系差不多规模和实力,所以不好谈血缘关系。并且哈工大的牌子比哈军工要响,还用不着借哈军工的牌子宣传。

西北工业大学也几乎不提和哈军工有关系,因为哈军工给他的空军工程系只是个雏形,真正的发展是西北工业大学自己发展出来的。

国防科大由于占据哈军工的主要部分,所以校历上有前身是哈军工这句话,但是但是当时哈军工解散时并不是特别强的学校,应该在全国排在15名以后。国防科大的发展其实是国家巨大的投入的后果,并不是哈军工多厉害,与其说哈军工造就了国防科大,不如说国防科大成就了哈军工。国家的投入使国防科大的各项实力成指数型增长,数十年一跃成为在国内能排进前20,军校第一的大学。

这里面最差的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借着哈军工的名义宣传和吹捧的大学,发展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进展,现在应该算是一个三流大学。自从进入211后就一路下滑,自己所擅长的船舶也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这个学校有个特点就是吹牛非常厉害,绝对全国第一,学校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吹牛,网上成片的吹牛帖子,时不时还来几句脏话,有点像是用吹牛忽悠高考生源的感觉弄得考生很无奈。很明显应该是哈工程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吹牛,大三大四的哈工程学生还是比较稳重的。但是他们吹牛是有原因的,因为所有和哈军工沾边的大学现在都很厉害,自然就产生了感觉哈军工原来很厉害,自己又是在哈军工遗址上建起来的,自然以为自己和哈军工关系最大,自然就很厉害。其实不然,论哈军工组成来说哈工程应该是最少的,而且其他学校如今的巅峰和成就都是国家重点投入和自身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哈军工带来的,即使不分裂哈军工组建一个国防科大也一样会在全国数一数二。尽管网上全是成片的哈工程学生吹牛,但是这个学校的前途并不怎么看好,由于已经没有了任何优势,所以会一直这样沦落下去。

相关参考

张作霖的东北军工有多强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若论民国时代,多灾多难的中国一桩提气的业绩,当属奉系军阀张作霖治下,东北大地强大的军工业。比起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军工业孱弱,基本军用装备全靠进口的惨淡处境,张作霖麾下的东北军工

〈626〉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

一个军工厂在改革的大潮中倒下了,共和国却为它永久保留了军工番号。它就是有共和国第一枪厂之称的庆华工具厂,军工番号《626》厂。北安市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是黑河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北安庆华军工厂始建于1

中国近代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 ”各怀鬼胎”的国家的帮助

军工业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军工业不发达,那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也不会强到哪去,起码战事一起、就会出现后继无力的情况。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是在洋务运动中正式兴建发展的,但直到抗日战争打响,还没形

7元帅6大将子女都毕业于哪所“将门相国之后”学院

核心提示:十大元帅中有七位元帅的子女,十大将有六位大将的子女、亲属就读“哈军工”。致使哈军工一度有成为“将门相国之后”专门学院之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将

简单粗暴——苏联军工的 ”另类”辉煌

另辟蹊径的追随者冷战时期,东西方的航空竞赛显得精彩纷呈。苏联的图-160轰炸机与美国B-1轰炸机的惊人相似为剑拔弩张的军备竞赛添加了殊途同归的注脚。另外,1973年在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正在空中作飞

张作霖时代东北军工多强大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作霖绝对是个人物,他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路奋斗成长为东北王。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糊口,曾经入伍从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又被清政府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加拿大军工成就

原标题:同盟国兵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加拿大军工成就富兰克林•罗斯福有一句著名的话:美国应该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如果没有其工业机器在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武器装备和民生物资,很难相信盟国能在短短几年

近代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 其主要负责人是谁

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建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同治

177厂 隶属原福州军区的生产高炮的军工单位,而今老厂荒草连天

位于江西省铜鼓县三都镇的原国营长林机械厂,军工代号177厂,始建于上世纪1960年代,隶属于福州军区,主要为解放台湾的高射炮炮弹生产厂。1969年,长林机械厂在铜鼓县三都镇建厂。铜鼓县是吴头楚尾咽喉要

乐凯胶片历史资金流向

乐凯胶卷的历史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出资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市场覆盖面最广、跨地区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特种(军工)感光材料研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