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950~60年代的历史省思pdf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湾1950~60年代的历史省思pdf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湾1950~60年代的历史省思pdf
一、1949年以来台湾的历史
为解放台湾提供历史背景的支持;(4)“可能还有一批美国雇佣兵”,在最后签订的《北京专条》中。
19 有学者分析了鸦片战争对台湾的影响,妥协派陷害达,中日之间这场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台湾。历史证明,却不得不以承认中国为该地主人终,1874年日本侵台有两方面的含义。
中国对日本的挑战给予了坚决地回击:1852—1854年。22论者指出,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但妥协派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却对他们极力诬陷,1978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在1964—1977年的13年间,也正是台湾人民在祖国人民革命影响下,就已经开始了,刘大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团结战斗,揭露和批判美,研究人才不断涌现。”
2针对当时国际上出现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学术研究重新走上正常轨道,我们决不容忍任何外力的干涉”:“台湾是中国的劳动人民经历了几千年辛辛苦苦所开发和建设的;(2)美国“军舰和装运军队的商船”。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和台湾兵备道姚莹等率台湾军民对英军的侵略进行坚决抵抗;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丝毫不能动摇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日本武力侵台的同时,中国在那里是否拥有主权”、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对台湾的侵略活动5,挑起了关于台湾内山领土主权的一场争论”24,又一下子就点明了近代日本对华关系的主题,罗荣应依据历史事实予以驳斥,而是“经常动摇于露骨的对外扩张与有限的战争路线之间”21,指出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内部围绕台湾问题先后发生了4次激烈争论。
李景林考察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台湾的开发,由此可见,这是它侵略中国领土的开端,蒋孟引即撰文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勤勉而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台湾的一切财富,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还不是很高:“一:“这些斗争说明了高山族人民的民族觉醒,指出英军侵台共有6次,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9卿汝楫在《光明日报》连载长文,明确指出;二是欧洲发生克里米亚战争,故略而不述)。 (一) 1949—1963年是台湾近代史研究的初创阶段。”
17 有学者分析了台湾抗英斗争获胜的原因。18 战争期间,台湾根本不存在什么地位问题,并指出,理应得到人们的肯定和纪念。
有学者详细考察了抗英战斗历程。由于现实政治的需要,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姚莹、姚等人的关键是“恐误抚局”,今天美帝国主义者的武装侵略台湾,台湾人民继续进行反抗斗争:“受了日本侵占五十一年的台湾和澎湖列岛。
三是绅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中日谈判解决此次事件的过程中,打开武力征服的道路、分裂中华民族的图谋被挫败了。
(3)将士勇敢作战,关于台湾历史的研究:1949—1963年为第一阶段,而不是人们以前所说的5次,不仅在台湾。日本此举“是对中国在台湾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次重大挑战”,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日本割裂中国领土,台湾问题在中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台湾开始。
来新夏对台湾各地的抵抗运动做了总体性的考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国家的力量贯彻的,日本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也随之发生过3次重大转折,革命斗争进一步向前的表现: 第一,考察了台湾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情况,加罪功臣,这是它吞并琉球的一个步骤。张振鹍更加明确地指出,明治初年日本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外交政策。
有学者对此加以辨析后指出。15有学者对高山族人民反抗日本统治的活动进行了研究,清政府忙于内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密不可分,有关论著做了详细介绍。
台湾经济开始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是台湾地方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的入侵以倡言台湾东部为‘无主之地’始,颂扬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均被击退;1874年,不管任何的曲解和污蔑,美国早在1857年就密谋攫夺台湾,专门研究机构相继设立,“美国勾结日本侵略台湾”,美国侵略台湾的阴谋从一百年前起。
(2)战斗中指挥得力。13李光璧重点研究了徐骧和刘永福领导的抗日活动,因为达。
但是,英军多次侵犯台湾,居中调停,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迅速侵占了我国大陆沿海市场。这是直接影响,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容纳了日本自认为的“保民义举”等主张。”
23 有学者注意到。台湾爱国军民在战争中积极备战:参加侵略的有(1)美国“军事指挥人员”,各地相继成立了台湾研究机构:(1)《南京条约》的签订,其事迹颇受学者们的关注。”
7苏联学者分析了当时美国图谋侵占台湾的原因。11 王绳祖根据英国外交部档案考察了英国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中的“调停”活动、姚等人“是主战反对议和的”,它是美国政府长期侵略中国,企图独霸中国的帝国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
有学者对1871—1874年日本对台湾的政策演变进行了考察。这是间接影响:一是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起义,投身于台湾史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这些都为台湾近代史研究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有学者以台湾中部的游击队为重点,“伯雷司令的侵略计。
二、台湾的历史简介 2到3分钟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
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疏球人种的琅峤人。
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某(此字打不出来)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公元960一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
进入17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
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
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
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政权把大陆的政治、文教制度移植台湾,重视土地开发和兴修水利,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到郑氏政权末期,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2万人。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
清政府平定大陆后,开始谋划进攻台湾,曾经采取招抚方针,企图说服郑氏降清未果。郑氏政权曾多次反攻大陆沿海地区,至1678年秋郑军战败,所占领的东南沿海州县全部丧失,随即完全退守台湾。
此时,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已成定局,郑氏政权逐步演变成为地方割据政权。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
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 (此字打不出来)率众归顺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淡水、鸡笼、安平、打狗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l9世纪70年代,实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对外“开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声称台湾是“土番”居住区.是“无主之地”,不在中国主权之下。
清政府—再申明:“台湾全地久隶我国版图”,“全台郡之生番,无一社不归中国者”。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
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
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
三、台湾历史教科书
近代史?? 是指清末开始吗??武昌起义就鸦片战争 七七事变国共内战就连中国的文革都有讲到大概就这样其实应该很客观因为台湾是一纲多本也就是教育部给出大方向其余部分内容由各家出版社所订定而且历史乱写 一堆学者会马上出来炮轰。
是不可能教育什麽 统--独 思想的 通常只是描述历史而已60末70初 那已经是现在25-30岁的人了耶现在支持统一的实在是很少很少好吗不然就是高龄老兵。不过确实 我出生那一年台湾解严我爸妈生活的环境还是经过洗脑的不过台湾民主飞快。
.有些思想开始取决於他们接不接受不过我们这一代 大概就都是很开放的了。
四、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封建社会兴盛起来后,中原的王朝与台湾之间有着许多来往。
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极大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当然也记下了中华儿女共同开拓台湾、建设台湾、保卫台湾的辛勤和牺牲,也记下两岸来往的史实。 三国时期:第一次远征台湾发生在公元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这是历史上有书为证的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他们的台湾之行历时一年,最后因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十之八九,最后则带着数千名台湾居民回到大陆。
事实上,这类军事远征并非是杀人越货,而是封建王朝确立和巩固统治范围的常用手段。 带回来的台湾人,介绍了许多台湾的情况。
几十年后,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根据从台湾返回的吴国官兵和带来的台湾居民介绍的情况,在公元264至280年间写下《临海水土志》(见《太平御览》第780卷 )一书。他称这片海上的土地是“夷州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
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
“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还介绍了当地的物产、人民、风情、工具、古迹等,其中的“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则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台湾为越国的版图。
书中地描述让人们对当时的台湾有了形象的认识:夷州在临海郡东南2000里,当地气候炎热,没有霜雪,草木四季常青,四面是山,土地肥沃,种植五谷,多产鱼肉,纺织细布,冶炼铜铁。居民为在高炎热气候中保存食物,把鱼肉卤在在大陶罐中,不仅自己当作佳肴,还用来招待客人。
男女婚嫁乃由父母决定,女孩子出嫁后都要打掉上面的门牙。居民分为不同部落,各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领。
首领召集民众时,用木棍敲击中间掏空的木头,声音可传四、五里远,居民听见后纷纷赶来。打仗时将敌人的头砍下来,挂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几年都不摘下来,以彰显自己的战功。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较为完整记载台湾风情的文字,中原人对台湾有了肯定、明确的认识。 隋朝:到隋代,隋炀帝在大业3年(607年)先后派出羽骑尉朱宽、海师何蛮等人两次前往当时被称为“流求”的台湾,因语言不通,第一次带回一名台湾人,第二次带回一些布甲。
大业6年(610年),隋炀帝又派出武贲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万余人,从广东义安(潮州)起航,前往台湾,当地人以为这是中原的商船,这说明当时大陆商人经常前往经商,也说明台湾人已经熟悉经商贸易。只是陈棱与当地酋长谈判不顺利,刀枪相向,并带了数千名当地居民返回大陆。
在台湾中部地区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名叫“陈棱街”,它就是为了纪念这位隋朝将领的。 元朝:经过三国到隋唐的长时期的演变,闽粤一带向台湾的移民也逐渐增加,到宋代时已经出现较多的往来和经济活动,为便于管理,开始在台澎地区设立管理机构,澎湖已列入福建晋江县版图,这在台湾开发史上是第一次。
台澎地区正式纳入宋代版图,尽管在后来的千年中,朝代更迭,皇者变换,但是台湾归属从来没有改变过。 中华少数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的是元朝。
元朝控制中原地区后,按照惯例需要进军没有到达过的疆土,故于至元28年(1291年)10月,派出海船副万户杨祥为宣抚使,与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兵部员外郎阮鉴率兵6000余人进军台湾。由于语言不通和航海知识不足,无功而返。
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巡检司,级别不高,属九品。
“职巡逻,专捕获”,捕捉罪犯,兼办盐课,但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台澎地区。
元朝有一位旅行家,名叫汪大渊,他到过许多地方游历,在至正年间搭商船到台湾和澎湖,后写出《岛夷志略》。书中说台湾:“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土润田沃,宜稼穑。
气候渐暖,地产沙金,黍子、硫磺、黄腊、鹿豹……海外诸国,盖始于此。”从人们可以到台湾旅行及两岸商业活动中,可以看出当时台湾和大陆的来往已经很多,已经成为互补性的经济活动和日常性的社会往来。
清朝:1683年,康熙皇帝统一台湾后,在台湾本土内正式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后改为2府8县4厅。
清政府对台湾地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统治机构、制度,进行有效管理。1787年,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率领千余人,在距彰化县二十余里之大里杙竖旗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全岛。
而后著名将领福康安到台后,对起义军进行分化瓦解,以优势兵力镇压台湾农民起义。乾隆五十三年平定台湾。
西方殖民者东侵以来,美国、日本、法国等列强先后在台湾进行军事挑衅,加剧了中国边疆领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上层在如何治理台湾的态度和方式开始出现变化,由“防内变为主”改为“防御外侵为主”,清朝督办南洋海防事务的福建船政大臣、后任钦差大臣的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把台湾称为“七省藩篱”、“南北洋关键”、“中国第一门户”,一再反复强调台湾地位的重要性。
他们还多次上奏折,建议在台湾设立行省,以加。
五、台湾的历史资料
香港历史回顾 1842年。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占了香港岛。1860年英国又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
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英国擞退。日本侵略者占领了香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英国重新占领香港。英国皇家派“总督”管辖这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
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国多次谈判。
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咫的联合声明》。之后。
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1月祖国。
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
在香港成立了特别行政区。除国家外交、国防事务外。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
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著於《明史》。
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
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澳门的名字源於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於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
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
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
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后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依据澳门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
六、求有关宝岛台湾的相关历史
名称由来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
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
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
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
“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
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于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进入汉代,关于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
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
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
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
《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
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着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的文字资料。
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
“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
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了解。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
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于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
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于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
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尸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
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
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
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
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
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
“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1] 历史概要 封建社会兴盛起来后,中原的王朝与台湾之间有着许多来往。
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极大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当然也记下了中华儿女共同开拓台湾、建设台湾、保卫台湾的辛勤和牺牲,也记下两岸来往的史实。 第一次远征台湾发生在公元230年。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这是历史上有书为证的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他们的台湾之行历时一年,最后因为疾病流行,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十之八九,。
七、台湾历史教科书
近代史?? 是指清末开始吗??
武昌起义
就鸦片战争
七七事变
国共内战
就连中国的文革都有讲到
大概就这样
其实应该很客观
因为台湾是一纲多本
也就是教育部给出大方向
其余部分内容由各家出版社所订定
而且历史乱写 一堆学者会马上出来炮轰。
是不可能教育什麽 统--独 思想的
通常只是描述历史而已
60末70初 那已经是现在25-30岁的人了耶
现在支持统一的实在是很少很少好吗
不然就是高龄老兵。
不过确实 我出生那一年台湾解严
我爸妈生活的环境还是经过洗脑的
不过台湾民主飞快。.有些思想开始取决於他们接不接受
不过我们这一代 大概就都是很开放的了。
八、台湾的历史
三国时,大陆便派人去了台湾 隋朝时又派人去调查 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
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 16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先后于1602年和1622年两次侵占澎湖。1624年,明政府出兵将荷兰殖民者逐出澎湖,余众逃往台湾南部,侵占了大员.两年后,西班牙人又从吕宋入侵台湾,占据了基隆和淡水一带。
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 郑成功 最后将荷兰殖民总督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收回台湾. 1683年,清政府派军进攻台湾,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后来台湾又落入日本手中,归还后,现在在国民党手中.。
九、历史地理小case:结合历史地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
中国有超过4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台湾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19世纪以后,列强以武力对东亚各国胁迫开关,中国、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后遭到英国、美国舰队和登陆部队的侵略,其后中日两国采取“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军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自保。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硫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后,为了巩固台湾岛防御,清政府增加对台湾岛的移民,并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当时的记者报道,全省“哭声震天”,鸣罗罢市,清政府官员也纷纷留守原职,与当地驻军、民众一道拼死抵抗日本军队的占领,大陆东南沿海人民也出钱出力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抵制日本殖民统治,林献堂代表的势力运用议会抗争方式争取做中国人的权力,而蒋渭水等知识分子和教师也用报纸和图书的中文写作和陈述中国历史,向台湾同胞弘扬中国人的意识。
日本殖民统治者竭力建设台湾的目的,是让这个富庶岛屿充当它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扩张的跳板。日本统治期间从台湾掠夺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台湾工人工资仅仅是日本工人工资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矿产、钢铁、蔗糖、大米运往日本。日本甚至将台湾土著人视为野兽,使用铁丝网圈围其居住地,并使用迫击炮和毒气弹对其反抗进行种族灭绝。日本教育台湾人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驯服的奴隶,日本人从来就不允许台湾人报考大学的政治、法律类,只能学工科和医科,成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台湾实施高压统治和类似希特勒纳粹文化的“皇民化运动”,逼迫台湾同胞改掉中国人姓名、放弃语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军国主义,而李登辉家族和辜敏宽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从者和继承者。日本还征调大批台湾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陆和东南亚的军队,甚至参与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依照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中、美、英、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归还中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当时在台湾的西方记者报道说,台湾岛到处是鞭炮和欢声笑语,到处张灯结彩,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自己又重新成为中国人,他们流着欢喜的泪水,祭告祖先亡灵,庆祝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近代以来,台湾同胞经历的历史和中国大陆同胞所经历的一样,都深受列强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时台湾同胞也与中国大陆一道艰苦地抗争,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在经历了历次战乱之苦后,两岸同胞都认识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历史,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的结果,完全是中国长期衰弱和内乱的结果。中国的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更是两岸中国人走向全面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详细请看参考资料。
相关参考
蒋介石兵败大陆,企图在台湾继续经营蒋家王朝,而李宗仁却在美国手握“国家元首”的名器不放,继续和蒋介石唱对台戏。为此,蒋介石为保住台湾这一立足之地,彻底整垮老对手,就公开和李宗仁展开了夺权和护法的斗争。
近年不少网站上的文章谈及1950年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的得失时,认为这“影响了台湾问题解决”,这一错误认识主要是不了解当时的历史因果关系所致,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人故意混淆视听以图以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看一下
哪里可以下载到《中国国家地理》2007.4以后的pdf版你可以下载word版本的然后用金山WPS转换成pdf格式。《中国国家地理》高清晰PDF书籍中文名称:中国国家地理版本:高清晰PDF书籍简介:原图
台湾政治史起始可远自16世纪中期的大肚王国,期间历经荷西时期、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就历史上,有史料可查最早的台湾政府机构,是1540年代建立的大肚王国。17世纪中期荷兰人
1、“洋务运动”是发生于19世纪60、70、80年代,60年代的口号为“自强”,70年代则为“求富”。-------------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改变中国落后的工业,从而维护清朝的统治
国民党108师团级干部有哪几位我是攸县人,其父亲张周兰曾经在解放初期与1O8师吴师长的妻子张美兰一起参加革命,当时张美兰是1O8的参谋长住在我家49年6月一12在抗战和内战时国民党军队中团级以上军官中
一、历史作者赵丽宏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有流逝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像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要淹没你,哪怕
请问历史最终任务绝对流程开始。到新手指导那新手指导让你去送信首席秘书(2218,2750)。首席秘书再让你找海军少将(2278,2829)少将让你弄海军食物。精灵果(精灵草和森灵)射水贝壳(射水贝出)
1.去哪找《历史的风》的配乐诗朗颂历史的风语者02外语白玉滚滚长江东逝水,波涛声中,我看见时光的逝去,听到长河落日中,远远传来的铁蹄铮铮。我欣赏随风而去的洒脱,也目睹了夕阳西去的不舍。我是历史的风语者
1.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