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案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案
一、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 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
二、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
三、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复习详细知识点的提纲,好的提纲定重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四、求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历史必修2期末复习提纲中国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一、古代农业(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重点:农具的变革及耕作方式的演变知识结构:1. 农业的起源(标志、特点)2. 农具的变革(翻土工具、灌溉工具)3.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上古、春秋、战国、西汉、东汉)4. 耕作方式的演变(演变原因、自耕农经济的表现、评价自耕农经济)5. 农业经济的特点(二) 土地制度的变迁重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知识结构:1.土地制度的演变(1) 商周时期:“井田制”(名义上、本质)(2) 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制(产生原因)(3) 战国至清朝土地所有制:私有制(有一定的国有土地,但越来越少)私有土地的种类:君主所有、地主所有、自耕农所有地主土地的来源:国王赏赐、购买、兼并2. 土地兼并(原因、发展历程、影响)3. 租佃关系(发展历程、影响)(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重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知识结构:1. 汉代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域、经济重心)2.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原因、过程、影响)二、古代手工业重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丝织、制瓷业的成就,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知识结构:1. 冶金业:商周、春秋、汉代、南北朝、明朝2. 纺织业:(1) 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前、西汉、唐。
五、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从原始阶段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采用牛耕技术。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周礼考工记》中国有六职(妇功、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3)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4)明代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冶金业主要成就: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已经出土有小件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宋代的汴京,清代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3、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经济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农村的家庭手工业破坏,城市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4)著名企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了解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1)原因:一是辛亥革命的推动,二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三是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2)主要的部门: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3)民族工业的特征: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力量十分薄弱;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1)发展的原因: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2)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使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又艰辛。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原。
六、高中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2复习提纲(最新最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一)姓名: 班级: 学号: 期末考试目标分: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14——16世纪。
2、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3、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4、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A 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长诗《神曲》,《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B达芬奇: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刻画人物心理入木三分。 C 莎士比亚:代表作是“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冲击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束缚,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2、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和南美大陆。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积极:打破了世界互相孤立隔绝的状态;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建立做了经济上的准备。② 消极:带来殖民掠夺、扩张、侵略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权利法案》的内容: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确定国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其实就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英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1、《独立宣言》内容:①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②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①使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②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④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3、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政治家。第5课 为争取 “民主” “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1、《人权宣言》的内容:天赋人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自由平等,人们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2、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①进步性: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局限性: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拿破仑的主要活动:①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②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④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
⑤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2、《拿破仑法典》的内容: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3、《拿破仑法典》的地位: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作用:为工业生产提供强大动力,它的发明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火车)。火车及铁路的影响:使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东印度公司,克莱武。殖民掠夺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开始——土兵起义;领导者——章西女王。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三角贸易路线及内容:欧洲(廉价工业品)——非洲(黑人)——美洲(金银、工业原料)——欧洲。
2、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解放者”,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1、英国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58年,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工人提出的要求: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剥削2、《共产党宣言》:时间:1848年;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1、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28日,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3、《国际歌》:欧仁•鲍狄埃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财产、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份耕地和宅旁园地。
2、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是在。
七、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历史必修2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一、古代农业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 重点:农具的变革及耕作方式的演变 知识结构: 1. 农业的起源(标志、特点) 2. 农具的变革(翻土工具、灌溉工具) 3.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上古、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4. 耕作方式的演变(演变原因、自耕农经济的表现、评价自耕农经济) 5. 农业经济的特点 (二) 土地制度的变迁 重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知识结构: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商周时期:“井田制”(名义上、本质) (2) 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制(产生原因) (3) 战国至清朝土地所有制:私有制(有一定的国有土地,但越来越少) 私有土地的种类:君主所有、地主所有、自耕农所有 地主土地的来源:国王赏赐、购买、兼并 2. 土地兼并(原因、发展历程、影响) 3. 租佃关系(发展历程、影响) (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重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 知识结构: 1. 汉代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域、经济重心) 2.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原因、过程、影响) 二、古代手工业 重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丝织、制瓷业的成就,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结构: 1. 冶金业:商周、春。
八、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复习提纲
://blog.sina/s/blog_5a19c0ef0100dqva.://shulihua/Html/gzlishi/293347.://wenku.baidu/view/df71c1d5360cba1aa811da04.://wenku.baidu/view/0f1b6adc5022aaea998f0fae.://docin/p-566731754.://docin/p-532850024.这些网站里都有(百度文库、豆丁……)一个个看吧采纳哦O(∩_∩)O谢谢。
九、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
相关参考
1.历史必修二人教版知识提纲历史必修2复习资料学习方法与习惯提示: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多看多读多背。当你感觉很无聊的时候,不妨靠看复习资料来打发时间,可以让你度过时间,也能学到知识。祝愿你能成功!!第一
1.如何进行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计划2015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一、指导思想运用“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依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
1.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怎么复习法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二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作用,因此二轮复习成为高考备考成败的关键阶段。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抓好高三历史的二轮复习,最大限度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
第13课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B、直原因接: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2、结果:中
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
一、高一会考历史,历史的必修1,我该怎么复习我建议您先通过目录对您两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清前后的关系和联系,然后再根据考试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复习,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是抓住每个单元或每
一、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笔记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⑴提出“仁”与“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一、如何上好高二历史选修课教过世界近现代史的老师都知道,这段历史头绪繁多,内容庞杂,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大多数没有认真学习世界历史,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我们在选修课上仍然按照课文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