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 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广泛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
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想原则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是管事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科学的基石.。
三、【试论“唯物史观”必然地是确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
里面有一段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此确立起科学的群众史观,真正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历史发展的基础.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必然得出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当然也就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物质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以及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结论.。
四、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具有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哪些根本不同的理论原
这是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具体表现为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来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从社会历史跟原来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 英雄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个别杰出的人物创造的,他们夸大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广大群众的地位.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又是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作家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进而区分了创造历史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题提供了理论前提,而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证明也就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思想的具体说明.。
五、什么是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形成,后来经过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起来的。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群众史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一般说对社会发展起着主要决定作用。 第二,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创造者。
第三,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史观的运用 辛亥革命100周年。
审视历史,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等角度评价和认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西文明碰撞的结果,是先进的中国人用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的一次伟大尝试。
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容抹杀,但它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里,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
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能够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开辟道路,是由时代和阶级局限决定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自然经济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相比,处于绝对劣势;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强大。
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尽管如此,辛亥革命打开了20世纪中国巨变的闸门,其丰功伟绩与世长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观。
六、试述唯物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内在联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这些论述,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深入领会唯物史观在党的历史奋斗中的指导作用,对于端正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参考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分歧。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1、历史唯心主义
一、唯物史观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
(一)革命史观: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研究全部历史,也可以说是要研究整体的历史。又被称为唯物史观或者阶级斗争史观(二)整体史观:也称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
1.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历史观英雄观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法: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即要求我们不因乱花迷眼而
前面几篇说了历史是如何一步一步选择王莽的,人民群众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王莽推向神坛乃至帝位的。本来历史眷顾王莽,群众拥护王莽,形势一片大好,可没几年,天下就背弃了王莽,王莽成了数的过来的身兼开国皇帝和亡...
前面几篇说了历史是如何一步一步选择王莽的,人民群众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王莽推向神坛乃至帝位的。本来历史眷顾王莽,群众拥护王莽,形势一片大好,可没几年,天下就背弃了王莽,王莽成了数的过来的身兼开国皇帝和亡...
阶级史观(革命史观)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期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各个阶级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对原有统治阶级开展了革命,开创
一、怎样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1、首先,这是一个好问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唯物史观的说法。2、唯物史观就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阶级分析方法是指从人物的阶级立
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中国第一个新民主主义政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