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军垦

Posted 文化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军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军垦

一、什么是军垦文化

军垦文化依据文化的定义概括,是指人民军队的军队文化和多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大融合文化,是依军队文化为背景而又有别于军队文化的、融合多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

军垦文化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屯垦戍边历史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有着独特内涵的文化类型,它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凝聚了诸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军垦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尊重军垦文化的传播规律,强化军垦文化的传播意识,树立军垦文化的营销传播观念。

二、最近网上很火的新疆老军垦是怎么回事

新疆军垦雄师十万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

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入玉门关。 ——张仲瀚 1950年10月,迪化。

深夜,财委副主任辛兰亭和商业厅副厅长刘子漠同时接到王震司令员的电话,电话那头,司令员命令他们立即前往军区工程处商量工业建设的项目投资问题。“我要建设十几个工业企业项目,包括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苇湖梁电厂、十月汽车修理厂、新疆水泥厂、八一面粉厂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新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请你们帮我筹集资金。”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要知道,国民党反动派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当时的新疆不仅农业落后,而且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手工业也不发达。1949年,新疆的财政赤字高达99.85%,为了弥补赤字,当时的省政府拼命印发钞票,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由于物价一再猛涨,人民生活困苦已达极点。解放后的新疆百废待兴,既缺钱又缺人才,举办工业虽说利国利民,但却困难重重。

在场人员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无话,气氛越来越沉重。这时,王震站起身来,打破了沉默,“好主意还是有的,开源节流!”停了一会儿,王震边思考边用商量的口吻说:“老办法,节衣缩食,先从军队做起……我们十几万官兵,每人节约一顶帽子、一件衬衣领子和两个口袋。

再不够的话动员捐献军饷、菜金……先把我的津贴拿出来,就从这个月开始。”进疆部队的指战员热烈响应王震的号召,为新疆的工业建设,全军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节衣缩食,积累资金。

从1950年到1951年底,参加集资的指战员达90%以上,资金数额占两年工业建设总投资的80%。与此同时,王震到处奔波,聘请专家,克服技术力量缺乏的困难。

其实,王震虽喜欢以粗人武夫自称,却一向尊重知识,珍惜人才。早在进军新疆途中,他就考虑到战争结束后进行建设的问题,一路上招贤纳士,广聘人才。

解放咸阳,西北工学院的23名学生参军;行经武功,西北农学院50多名同学随军西进,他们都受到了王震热情的欢迎。兰州解放仅十天,王震已派人组建了“第一兵团新疆研究所”和“第一兵团财经学校”,不仅聘请了大批谙熟财政经济的专门人才,还招收了近千名大专学生,浩浩荡荡随军进疆。

进疆后,王震大胆起用解放前就在新疆工作的农学、水利、植棉、纺织、地质、钢铁、水泥、机电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人们不会忘记在石河子的荒滩上,水利专家王鹤亭在听闻王震为自己平反的消息后失声痛哭的样子;更不会忘记在六道湾煤矿开工之时,王震亲自将绣有“总指挥”的红布袖标套在地质专家王恒升的右臂上,而在这天之前王恒升还是一个阶下囚。

除此之外,王震还亲往上海聘请炼钢专家余铭钰担任八一钢铁厂的总工程师,聘请纺织专家刘仲奇担任七一纺织厂厂长,又从太原、兰州、济南、沈阳等地广聘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初步缓解了技术力量奇缺的矛盾。王震像磁铁一样,在自己的周围吸引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在新疆,一支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迅速成长起来,这无疑为新疆的现代化工业和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全军指战员和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的奋斗,加上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新疆经济迅猛地发展起来。

从1951年开始,新疆先后兴建了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等十多个工矿企业。同时,为满足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工程的需要,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小型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各类作坊76个,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的基础。

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约为1949年的36倍。“巨手翻天地,大胆易沧桑”,天山南北,农田星罗棋布,工厂矿山林立。

1950到1952年,新疆解放的最初三年间,在王震司令员的直接领导下,全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生产建设,取得了史诗般辉煌的成绩,为新疆以后的屯垦大业奠定了初步基础。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他说:“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1953年6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的命令,将驻新疆部队改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师、1个运输处,共约10.55万人,担负屯垦戍边的任务。在王震、王恩茂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建议下,1954年10月,经党中央和军委批准,新疆军垦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了。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历史是一幅恢弘的画卷,而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壮丽篇章才刚刚开始。

三、军垦童谣

《军垦黄花分外香》

入夜

常常听到黑油油泥土的吟唱

旭日东升

目睹了黑龙江波光的雄壮

有一块收获理想的土地

在播种青春的版图上

历史上曾经叫做“国营”的单位

终日从事耕耘劳作筋骨的农场

或许将来的人们

对这个字眼会感到陌生

而我却敢肯定永远不会忘记

那里的黑土地上

镌刻了一代代人生日月的辉煌

20世纪50年代

我的父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从三.八线凯旋

胸前戴着光荣的奖章

他们不辱使命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

肩上还扛着烫手的钢枪

毅然奔赴这块芜荒的土地

换上改变一穷二白的信念武装

新的建设者

虽然勒紧了腰带还饿着肚皮

却怀有战天斗地一腔热血心肠

肩负着祖国和党的嘱托

用端枪的双手在贫瘠上垦荒

寒风苦雨漫天飞雪的日子

依然有战地黄花开遍异外芬芳

引来冰河雪水漫灌田野

一望无际的大豆花儿放出幽香

农林牧副渔全面开发

建设起改天换地新的农场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

为祖国建设戌边屯粮

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

在所不辞永久的誓言

满腹至死不变的衷肠

改革开放了二十多年

老一辈军垦的儿女

继承了振兴黑土地的志向

回想起过去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更加坚定了奉献与发展的信仰

在世人面前

再现了老一代艰苦奋斗

坚贞不屈英勇向前的形象

如今

共和国已走过了五十八个年头

回眸建场的初期

老战士的话语意味深长

更可喜的是

献出了青春献子孙的共和国军人

他们的后代

依然象黑土地一样质朴

只不过多了追求亮丽和美的时尚

还有振兴东北的志气

鼓舞起了腾飞的翅膀

此刻

我心中在期待着啊

黑土地会孕育出

又一个金灿灿的希望

四、古代卫所制和营武制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明朝军队的编制是卫所制。

明朝的军 卫法规定,一郡设所,数郡设卫,每卫 5600人,每千户所1120人。每百户所112人, 每百户所辖2个总旗,每个总旗辖5个小旗, 每小旗10人。

士卒分别由卫指挥使、千户 指挥使、百户指挥使、总旗指挥使、小旗 指挥使率领,卫所实行世兵制,士卒和军官全部世袭。卫所都有固定的驻地,卫所 官兵隶属于所在地的都指挥使司,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明朝中叶以后,由于边境战争频繁, 兵员不足,开始大规模募兵。因此,在卫 所制之外,又出现了营伍制这一新的军事组织形式。

募兵实行独立的编制,按照伍、什、队、哨、总、营的形式进行编制,由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领,隶属于兵部。营伍的人数不定,也无固定驻地,战时应 募人伍,战毕归家。

五、作文塔里木老军垦的故事

老军垦

我的奶奶是1956年来支援边疆建设的一名老军垦战士,奶奶今年71岁了,她退休前曾是石河子市八一棉纺织厂工会的副主席。

1956年5月,18岁的奶奶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新疆。 奶奶告诉我早在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石河子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而支边青年中人数较多的是河南支青。

奶奶说来疆之前也知道新疆荒凉,但没有想到这里这么荒凉,荒凉得让人感到恐怖。

奶奶来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24团8连,当时这里很荒凉,他们的任务是开荒挖渠搞农业生产,种棉花、包谷和小麦。奶奶说当年在地里干活,弯着腰在水里拔稻草,一干就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中间休息10分钟,水里没法躺,就躺在堆放杂草的田垄上,脚放在水里就能睡着,吃饭时大家背靠背,要不就可能吃着吃着栽倒;凌晨两三点,还要去棉花地手撒治蚜虫的六六粉,那时的办法是用白纱布做成袋子,把六六粉装进去举着撒,脸上、鼻子里,到处都是六六粉;午夜,伸手不见五指,还在地里背包谷秆,腿脚常常被包谷秆刺得血肉模糊,脚后跟流脓水;为了不落后于山东支青,奶奶经常戴着帽子、穿着衣服睡觉,一听见他们干活就跟着也跑出去。奶奶说那时人很纯洁,让干就干,而且活干得好,还不叫苦。在奶奶眼里,当时的生活再简单不过,吃饭,睡觉,干活,人就像一架干活的机器。

奶奶告诉我当年是如何开进北疆的茫茫戈壁上用双手搭起四面透风的棚子、挖地窝子、如何开荒造田、修路栽树,当年又是如何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并且毫无怨言。奶奶说游憩广场上的军垦第一犁的雕塑就是反映当年垦荒情形。

奶奶告诉我石河子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她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兵团人太伟大了,没有兵团人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美好的石河子,我要以兵团人为榜样,发扬兵团精神,完成大学学业,将来报效祖国,做军垦人后代,建设好我的家乡。

六、石河子的军垦精神是什么

军垦文化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屯垦戍边历史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有着独特内涵的文化类型,它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凝聚了诸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因素。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军垦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尊重军垦文化的传播规律,强化军垦文化的传播意识,树立军垦文化的营销传播观念。 对于军垦文化的命名,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本文使用“军垦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中国从历代西域屯垦到现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发建设,屯垦主体均为军人。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军垦比屯垦更能形象地表明兵团文化的实质。虽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经的军人已为现在的农工,但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到今天都保持着区别于中国其他各省、自治区的准军事组织的特征。

兵团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地位等造就了军垦文化独特的内涵。 军垦文化,是伴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及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以下简称“兵团”),以兵团为组织基础,以“热爱祖国、屯垦戍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为核心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其精神文化内涵为兵团精神。 一般来说,文化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但更鲜明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

从这一层面理解,军垦文化的精神价值体现在:政治上,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经济上,开发新疆、建设新疆,提高兵团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文化上,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融。 军垦新城新疆石河子举办了两届“军垦旅游文化节”,该文化节由石河子市政府牵头,市文体局、文联、旅游局各部门配合,以打造军垦文化品牌、弘扬石河子精神为主题,重点体现“军垦”、“绿色”、“魅力”、“开放”、“和谐”、“文明”六大特色。

军垦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是对外传播军垦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也引发了对军垦文化传播的进一步思考。 一、军垦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一)兵团军垦文化传承的需要 兵团人口的基础是戍边军队和移民,第一代兵团人几乎都是有组织的内地移民,移民是兵团形成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无私奉献军垦文化核心内涵的主体。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兵团人口内部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大量人口内迁,尤其是大量高素质人才一流失;另一方面,老一辈军垦战士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兵团开发建设的支边青年大量退休,团场青年大多数不愿意务农承包土地,而作为新鲜血液补充的内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来自落后地区,文化程度偏低,他们来兵团的目的主要是谋生或获取经济利益。

单纯以经济利益为指向性的移民群体,不仅难以对军垦文化产生认同而自愿改变生活习俗和观念去适应兵团的需要,甚至逐渐成为异地某种区域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上的不和谐音对于兵团屯垦戍边伟大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原兵团副政委王崇久说:“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力量,重振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信心,并将其渗透到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之中,以实现兵团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ff[3]半个多世纪里逐渐凝成的军垦文化在新的时代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焕发光彩,对它的不断传播与弘扬是增强兵团群众对兵团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自豪感的巨大推动力。 (二)军垦文化的传播价值 军垦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包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不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充满激情的“铸剑为犁”,还是九十年代奋起直追的“再创辉煌”,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都已经形成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军垦文化载体。军垦文化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等价值观念,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文化构建的有机内容。

传播军垦文化就是讴歌革命英雄、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 军垦文化的传播也是促进兵团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相当满足,人们的消费形态必然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生产建设兵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有很大影响的军事政治组织。

但这一特殊组织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内地兵团的相继取消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地处边疆,虽一直存在(中间有短暂取消),但却没有对外扩大宣传。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兵团的“神秘外衣”逐渐脱去,其影响也日渐扩大。军垦文化作为独特而稀缺的文化资源,其精神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也日渐凸显。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地出现的红色旅游热,军垦文化旅游也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种。 兵团地处新疆,不仅有因兵团文化与新疆地域文化的交融互补而产生的丰富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有由漫长的边境线而衍生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把军垦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文化娱乐、观光游览之中,二者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既有利于传播先。

七、八一建军节娱乐场所广告语要写什么呢

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当代李白”李者也写的令人热血沸腾、豪气干云的的铁血军旅诗词。是从“四库全诗”丛书的“匹夫爱国三部曲”系列诗集书籍<<;铁血志:一个匹夫的阅兵令>>;里摘出来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参考吧:

军之垦

文/李者也

曾经铁马风中凛,如今天下定而稳。

化我剑,铸我犁,战时戍,农时垦。

昼里耕耘银锄挥,夜则待旦金戈枕。

开疆拓土军人誉,固边亦是功之勋。

【注】军垦,是一种特殊兵种,尤其是对于疆域辽阔的中国,意义重大。军垦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共和国的军垦,建国初期曾经在边疆广泛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保留下来的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为人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总部,历史上一度在石河子市,后迁至乌鲁木齐。有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原“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连、军垦文化旅游区等。

相关参考

历史上疑似穿越的公主,历史上疑似穿越者都有谁 世界历史上疑似穿越

历史上疑似穿越者都有谁世界历史上疑似穿越者王莽是最像的,中国古代其他类似者有:冉闵(杀胡);黄蘖禅师、步虚禅师、邵雍(此三人以预言出名);鬼谷子(天文地理、行军打仗、治病救人无所不知);李淳风、袁天罡

历史上最帅的皇帝 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皇帝,基本都是很博爱,但其实也有比较痴情的皇帝,一生只爱一人的那种。如果你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小常识网带来的详细介绍。 全文目录 1、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2、历史上最帅的皇...

历史上最帅的皇帝 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皇帝,基本都是很博爱,但其实也有比较痴情的皇帝,一生只爱一人的那种。如果你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小常识网带来的详细介绍。 全文目录 1、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2、历史上最帅的皇...

历史上三皇五帝是谁,历史上三皇五帝真的存在么

历史上三皇五帝真的存在么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含义有二:1.指历史人物。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第二

汉朝多少年历史上,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多少年?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多少年?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了404年。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

历史上开国皇帝排名,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排名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排名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

朝鲜历史上的贤能皇后,朝鲜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王后?

朝鲜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王后?一、朝鲜历史上的著名王后有:神懿高皇后、文定王后、元敬王后、昭宪王后、显德王后、定顺王后、贞熹王后、昭惠王后、安顺王后、恭惠王后、端敬王后、仁圣王后、仁顺王后、懿仁王后、仁献

中国历史上二十大饭局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饭局

  中国历来每一场饭局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十大饭局,究竟暗藏着什么玄机?  中国历来每一场饭局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十大饭局,究竟暗藏

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谁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

历史上的慎夫人_历史上有慎夫人吗

历史上有慎夫人吗?慎夫人怎么死的  慎夫人的死亡原因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人物简介:  慎夫人,生卒及家世不详,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汉文帝刘恒的宠妃,当时,慎夫人甚至可以与孝文窦皇后同席而坐。有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