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堡历史
Posted 藤牌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十里堡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里堡历史
一、十里堡地名的来历
其历史多为一些零星而孤立的碎片,杂乱且无序可循。
作为北京城市主干道之一,如今的朝阳路, 笔直而宽阔地从十里堡腹地穿过。多年前,这条路却狭窄而寂寞, 两侧古老的树木陪伴着寥落的驿站,静静地演绎着十里堡的变迁。
清朝时,自运河漕运来的粮食和百货,抵达通州后,多是“ 舍舟遵陆”,改用车辆,“径趋朝阳门”,运入城里的几大仓房。 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条长达40里的土路,也是朝阳路的前身。
车马长年累月的“轮蹄络织”让这条路变得破旧不堪。 每逢雨雪过后,路上“积涔成洼,经潦作泞”。
公元1729年,为方便通州到京师运粮及行走之需要, 雍正皇帝下令开始修筑朝阳门外石路。 后来路两侧的荒郊开始逐渐形成八里庄、大黄庄等一些散落的村庄, 其中一村落距朝阳门十里,故名十里堡。
二、三十里堡镇的历史沿革
11946年4月从新金县(普兰店)三十里堡区分出设立石河驿区。1958年改三十里堡公社。1980年10月,划出6个委设立三十里堡镇。1981年5月划出13个大队增设四十里堡公社。1983年社改乡。1984年撤销三十里堡乡,并入三十里堡镇。1993年四十里堡乡撤乡建镇,1993年末更名为北乐镇。
1996年,三十里堡镇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山嘴、老虎、民主、梨树、兴隆、小黑山、四道河、东升、红果、宝石山、鸽子塘11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北乐镇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东三十里、西三十里、东山后、西山后、北乐、宫家、四十里、张家、老爷庙、何家、北房身、三道湾、青岛13个行政村。
1999年8月30日,省政府(辽政[1999]175号)批准,撤销三十里堡镇和北乐镇,合并设立三十里堡镇,并将金州区国营农场所辖马圈子、卫国、盐场3个分场划入三十里堡镇;合并后,三十里堡镇区域面积156.5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东山后村。
2002年,三十里堡镇辖民盛、卫国2个社区和红果、山嘴、老虎、梨树沟、四道河子、东升、宝石山、鸽子塘、东山后、东三十里、西三十里、西山后、北乐、宫家、四十里、老爷庙、北房身、三道河湾、青岛19个行政村以及一个农场。
2005年,撤销三十里堡镇[210213106]。
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决定,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2016年1月31日,为加快金普新区城市建设,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普兰店区石河、三十里堡、炮台、复州湾四个街道划归金州区管辖。
三、襄城县十里铺高桥历史
十里铺,武汉人都很熟悉的一个地名,它位于汉阳大道,东与钟家村相距约5公里,西距龙阳大道约1公里。
但并不是所有熟悉十里铺的人都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即便是久居此处的许多年过古稀的白发老人,对十里铺的由来,也不甚清楚。 古代十里铺是与汉阳府(县)相距十里之遥的一个驿站,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驿站》中记述:"今日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据此,汉阳十里铺应为汉阳府(县)进京途中的第一个驿站。
100多年前,十里铺由驿站逐步形成粗具雏形的集镇格局,面积8.5万平方米,两条街道呈"十"字形,正街在现在的汉阳大道,横街斜交于正街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漫步十里铺,从十字路口向南前行,跨越墨水湖北路后,坡道起伏蜿蜒,可领略神游古道之意境;若极目古十里铺正街,今日汉阳大道车流如梭,人流如潮,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建材市场沿街而立,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淹没了昔日驿站尘嚣。
四、金州区的历史
金州概况
■地理位置 大连市金州区地处辽东半岛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4′~39°23′、东经121°26′~122°19′,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保税区为邻,北与普兰店市相接。全区面积107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1.23公里。
金州属低山丘陵区,地形由北向南,以小黑山至大黑山一线山脉为中心轴部,另以大黑山至大李家城山头沿黄海近岸一线山脉为东部分支轴部,向两侧倾斜,构成中部高、两翼低的阶梯状地形。全区分为3个区域:中部低山丘陵区,东部丘陵漫岗区,沿海河流冲积小平原区。
中部低山丘陵区为长白山系千山余脉的延伸,南部大黑山为区内群山之首,主峰海拔663.1米。
东部丘陵漫岗区,呈南北走向垄状分布,海拔在20~50米之间,属前震旦系形成的地层。
沿 海河流冲积小平原区,沿河平原区按河流走向,展延至黄海和渤海海滨,地势平坦,海拔在15~30米左右,主要分布于沈大铁路以西地带及大黑山至太山山麓以南地带。
3部分区域地势分明,特点突出。山岭,奇峰突起,岩石裸露;丘陵,坡度平缓,土层较厚;平原,零星分布,地表平坦。
河流多为季节河。由于地势中部高两翼低,无客水入境,雨旱季节分明,降水集中,故河流流程短。全境独流入海的河流11条,总长204公里,流域面积950平方公里。全区最大河流为登沙河,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229.2平方公里。登沙河发源于向应镇小黑山及普兰店市二龙山,流入黄海盐大澳。
■建置沿革 金州名称,始于金代。战国时属燕辽东郡。汉置沓氏县,仍属辽东郡。清《读史方舆纪要》载:“沓氏城,在卫(金州)东南”。据史载及遗址考证,当在今大李家镇大岭城。
三国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因辽东城乱,“以辽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立新沓县以居徙民”(新沓县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川县境内)。
两晋、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辽东郡。后燕光始四年(404年)高句丽割据辽东,于金州地置卑沙城。
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袭辽制,置苏州,属东京路辽阳府。金皇统三年(1143年)降苏州为化成县。金贞佑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自此始。金兴定二年(1218年)置金州防御使。
元代,废金州并入盖州路,后又并入辽阳路。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置金州,属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置金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除州制,专行卫制。治所在今金州城。
清代,初袭明制。顺治十八年(1661年)始设金州巡检司,隶海城县。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金州巡检司,改设金州营。雍正五年(1727年)复设金州巡检司,改隶复州通判。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金州巡检司设宁海县,隶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熊岳副都统衙门移驻金州,隶盛京将军。同年,升宁海县为金州厅。设海防同知衙门,驻金州城西街,隶奉天府尹。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于金州设立军政署,实行军事统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金州厅与金州协领衙门建制恢复。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沙俄舰队侵占旅顺口,在金州地区设“金州市”、“金州行政区”,属“关东省”。
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改金州厅为金县,隶奉天省。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沈阳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金县直属辽宁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金州,实施军管。同年12月16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县政府,属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1950年12月1日,改属旅大市人民政府。1966年3月31日,改属辽宁省辽南专署。1969年,辽南专署撤销,金县复归旅大市。1981年2月9日,旅大市人民政府改为大连市人民政府,金县属之。
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金县撤县改区,同年5月20日,举行撤县改区大会,从此,大连市金县更名为大连市金州区。
■行政区划 至2004年末,金州区辖1个乡(七顶山满族乡)、9个镇(亮甲店镇、向应镇、登沙河镇、杏树屯镇、华家屯镇、三十里堡镇、石河镇、二十里堡镇、大魏家镇)、6个街道办事处(先进街道、站前街道、光明街道、中长街道、拥政街道、友谊街道)。乡镇、街道辖村民委131个、社区居民委38个。
中共大连市金州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人民政府、区政协、区纪委机关驻金州区斯大林路。
五、襄城县十里铺高桥历史
十里铺,武汉人都很熟悉的一个地名,它位于汉阳大道,东与钟家村相距约5公里,西距龙阳大道约1公里。
但并不是所有熟悉十里铺的人都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即便是久居此处的许多年过古稀的白发老人,对十里铺的由来,也不甚清楚。 古代十里铺是与汉阳府(县)相距十里之遥的一个驿站,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驿站》中记述:"今日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据此,汉阳十里铺应为汉阳府(县)进京途中的第一个驿站。
100多年前,十里铺由驿站逐步形成粗具雏形的集镇格局,面积8.5万平方米,两条街道呈"十"字形,正街在现在的汉阳大道,横街斜交于正街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漫步十里铺,从十字路口向南前行,跨越墨水湖北路后,坡道起伏蜿蜒,可领略神游古道之意境;若极目古十里铺正街,今日汉阳大道车流如梭,人流如潮,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建材市场沿街而立,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淹没了昔日驿站尘嚣。
六、藤牌阵的由来传统文化
藤牌战阵惊世人 作者:苏有郎 当河北省民俗专家在看到沙河市沙河城镇十里铺村的藤牌阵表演后,个个激动不已,民俗专家郑一民挥毫写了两个大字——国魂。
他说,这是我国北方仅存的一种古代兵法实战技术,一定要保护好,否则,对不起祖宗,愧对先人。 沙河藤牌阵,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经历了300年的民间秘密传承后,最终被世人所重视。
民族瑰宝沙河藤牌阵 藤牌阵法是沙河市独有,我国北方罕见的古战场技击项目,自明至今已历经数百年的历史,藤牌阵是一种历史内涵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华夏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蕴涵着中化民族不畏强暴、无坚不摧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对研究古代人文社会、古代军事、兵法战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社会价值。 早在商代,在北方部族之征战中,便有人发明了攻可防身的藤牌,之后历代战争中,被各个不同的军事指挥人员发展成进可攻敌,退可防身的藤牌阵。
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军攻打北京溃败南退,途中一义军将士秘密逃遁十里铺村,隐姓埋名至去世。此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词,偶遇邻人欺侮,只以微笑还之,村人送绰号“老拙”。
一日早上,老拙拾粪路过十里铺村北的马蹬泉附近,看到四五个马弁在放马啃食村民麦苗,上前论理,几个马弁仗势破口大骂,并抡马鞭抽他,在忍无可忍之下,老拙左手执粪箩头,右手拿粪叉进行反击,三五下就将几个马弁打倒在地。此事在当地引起较大的轰大与纠纷,并经县衙论理。
村邻得知后,无不惊叹老拙的武艺独特,便纷纷请求老拙教几手防身。老拙推辞不过,便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来护村、防身。
由于某种不便言明的原因,为了严防泄密,留下阵法“只传男,不传女,只传里不传外,谁传外谁死”的训诫。300多年间,村民遵循训诫,代代相传至今。
因有这一祖训,所以古往今来,在沙河的历史文献中,有关藤牌阵的记载较少。清朝以前,这一阵法一直处于秘密传承状态,直到清末民国后,发展为半秘密半公开状态,逐渐在附近各村的庙会上、传统节日庆典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民艺汇演中公开演出。
祖训也有些放松。 藤牌阵,村民有的叫“打藤牌”。
制作藤牌的主要原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带常见的藤条。古代为了实战需要,选取太行山上的优质藤条,经过沤泡,使之变得柔软而坚韧,编成一顶大圆形藤制品,中间夹上棉花之类的物料,尖顶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
现在远离了战争,十里铺人对所制藤牌进行了创新,即选用太行山产的荆条编制藤牌,然后在藤牌顶部罩一块用帆布画就的面料。 这样制作的藤牌既轻便实用,又不影响街头庙会上的助兴表演。
藤牌阵使用的武器除藤牌外,还有短刀、三齿刀、长矛、木棍等,开战时常设为二人对打或多人对打或一人防守多人攻打。持藤牌、短刀者为守方,藤牌用于防御,短刀锋利可削铁甲,可谓攻防皆备。
作战时藤牌兵左手持藤牌,右手持短刀,跳跃滚动,迅猛向前,滚至敌人面前时,抡起右手所持短刀砍杀敌人。当遇大队敌兵袭来时,则使用密集队形擎起藤牌作为掩蔽,起到限制敌人弓马的作用。
如果发现敌人散开,立即变为小队,每个兵卒活动的范围为八尺,进退灵活,尤适宜在旷野或山地作战。 藤牌阵实战时的阵法变化无穷,常见的有“一字长蛇阵”、“四门迷魂阵”、“梅花五方阵”、“八卦连环阵”、“八门穿心阵”等。
阵容可随实战需要扩大到成千上万人。 藤牌阵在对打竞技或集会表演时,有鼓乐伴奏。
其器具有战鼓、大锣、大铙、镲等辅助,鼓法有进军鼓、退却鼓、变阵鼓、得胜鼓等十多种。 在隆隆鼓声中,数十位身着古代兵士战服的精壮汉子虎虎生气,刀枪舞处,但见摸爬滚打,闪战腾挪,跳跃如猿,个个如猛虎下山,人人似出跤龙出海。
明未清初时期,李自成部队在北京失利后向南退却时,路过十里铺,一个人因为伤重而无法与部队一齐行动,便落在十里铺一姓唐的人家里养伤,伤好后便以扛长活的名义长期在本村住了下来,村里人谁都不知他的姓名,他也从没有向人说过,村人送其绰号老拙。 当他教训过马弁后,村里人才知道老拙不拙,原来是个很厉害的武林高手。
当时该村处于南北交通要道,村里经常路过土匪、散兵,村民深受其害,便请老拙教村民武术,以护村看院,在村民的再三请求下,老拙才答应,并立下了很严格的规矩,每一个徒弟入会都要立下誓言。 每个动作的名称一般的徒弟并不告诉,只有会长一人知道。
老拙在十里铺教了三四年就去世了,临死前才告诉接任的第二任会长,他本是李自成的兵,他所教的乃是打仗战术,基本功叫单打;一个是阵法,叫跑阵。老拙死时约50多岁,死后自己嘱咐弟子们把他葬在曾教训过马弁的马蹬泉旁,至今还有马蹬泉和他的坟墓。
据专家以该人掌握的兵法知识判断,此人很有可能是李自成义军中一个中级以上将领。 在300余年的历史中,藤牌阵传人出过不少武功高人,其中最出色的当属第五任会长陈复礼,附近三里五乡有一句俗语,叫“不怕天不怕地,就怕食膳铺的陈复礼”。
有一次比武,藤牌阵表演获得第一名,有个武术队不服气,两村吵起来,食膳铺村小人少。 争吵中,。
七、陕北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事
首先欢迎来我们绥德 民歌《三十里铺》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根据陕北绥德县三十里铺村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
歌中的四妹子名叫凤英,三哥哥名叫邱双喜,他俩真诚相爱,为了保卫家乡,双喜毅然参军上前线,凤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全曲由四个短句构成,曲中的四、五度大跳突出了信天游的音调特色。
五十年代初由王方亮改编为无伴奏合唱。 采 风 手 记陕北重镇绥德以东的三十里铺村,七月流火的天气。
一位陕北老汉扛着镢头沿着田间小路低着头默默地走来,他穿着一件已退色的蓝布衫,那上面白花花的汗碱算是对这身装束的一些点缀了。我们擦肩而过,他抬起头用那浑浊的眼睛看了看我,汗水似乎要从他额头深深的皱纹里溢出来。
我们没有说话,但乡亲们告诉我,他的名字叫邱双喜。 在距离三十里铺村二十里之遥的一个小山村——郝家洼,住着一位农村妇女,人们都亲切地叫她凤英,虽已年过花甲但身体仍显得很结实。
这是上世80年代中期我在陕北采风时遇到的两个人,他们太平常了,平常得与人群、黄土地交融在一起。但是在当地人的心目中他们又是那样的特殊,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歌颂他们的民歌《三十里铺》在当地乃至全国广为流传。
双喜和凤英都出生在三十里铺村,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渐渐地他们相爱了。凤英家的一家之主是爷爷,一个守旧而朴实的农民。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对此极为不满。首先,他认为没有媒人为中介的婚姻是不体面的;其次是双喜的脑筋比较活,他经常利用农闲到外面做些小生意。
爷爷认为,作为农民就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好好种地,双喜的作为不是本份庄稼汉所为。在这种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下,双喜和凤英只能悄悄相爱。
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双喜决定去当兵,在部队出发的那天,村里很多人都到村口的大路上送别。此时,凤英也夹杂在人群中,她多想上前与双喜说几句心里话!但碍于人多未能实现。
《三十里铺》民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四妹子碱畔上灰塌蹋,有心拉上那两句话,又怕人笑话”。这便是凤英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凤英是一个有心计的姑娘,她趁人不注意,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块手绢夹一封信塞到了双喜手中,(凤英能识字,这在当时的陕北农村实属罕见)。一对恋人就这样离别了。
令人遗憾的是,双喜在行军休息小解时手绢从腰带里滑落,他急于赶部队而未能察觉。由于这一差错,从而引出了民歌《三十里铺》的诞生,同时也加速了这场爱情悲剧的进程。
稍晚些时候,一位赶脚人路过捡起此物,他不识字,不解信中之意。晚上住店时,赶脚人将信拿给帐房先生看,帐房先生本不愿公开信的内容,只是说:你别管,这是年轻人的事。
谁知这更加诱发了赶脚人的好奇心。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帐房先生不得不将信的内容合盘托出。
一般来讲,赶脚人路过某地时,有时要受当地人的气,这个赶脚人心想,你三十里铺村出了这等丑事,今天我也要气气你们!第二天,当他路过三十里铺村时,就唱起了他自编的《三十里铺》这首民歌的雏形。三十里铺的村民们听到了歌声,知道是在说本村发生的事,但大家都觉得这首民歌很好听,所以很快就传唱开了。
歌声传到凤英爷爷的耳朵里,他震怒了,认为家里出了天大的丑事。盛怒之下,他将凤英关进房中并锁上大门,不准她出来见人。
据绥德县一位民间老艺人讲,《三十里铺》这首民歌的歌词是凤英被关在房中一边纺线线一边编唱出来的,共有七十多段歌词,真可谓是一篇民间长诗!这里寄托着凤英对双喜的思念之情,是一位村姑纯朴、善良心境的写真。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且现在的凤英也不愿再提及当年那段辛酸的往事,这些歌词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选》只收录了这首民歌的七段歌词。
凤英在被关了一阵子“禁闭”之后,由爷爷找人说媒将她嫁到了郝家洼的一户农家,她像其他农妇一样,为丈夫生儿育女、繁衍着子孙后代。当双喜回到他土生土长的家乡时,于无奈中与另一位陕北女子结婚。
在郝家洼我与一位村民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您会唱《三十里铺》这首民歌吗?”我问。
“会,我们这的人都会。”答。
“凤英也唱吗?”“她不(唱),我们也不当着她唱,她不高兴听。”“凤英不高兴,你们为什么还唱呢?”“歌是大家的,又不是她的,好听,我们就唱。
我们绥德出好女子,凤英是最好的!” 当我离开当地时,从远处山坡坡上又隐隐约约传来《三十里铺》的歌声,我突然从中领悟到,凤英这个名字已在乡亲们的心目中被理想化,升华为爱与美的活生生的形象了。 如果还需要了解更详细的请到我们绥德来。
相关参考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开卷第一回就写道:“按那石上书云: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于是引出关于葫芦庙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最后的结局是找到了夜华,与夜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没有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者唐七。“三生三世”系列的第一部,首版2009年由沈阳出版社发行。该书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龙猫,无授权禁转!原子武器,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够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自从1945年首次使用后,虽然再也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冷战,美苏双方都储备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请君入瓮"、"望梅止渴"、"草木皆兵""退避三舍"(读音):[tuìbìsānshè](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如果不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长子,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韩彦直的名字,就连韩氏的后代也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先祖就葬在脚下这块土地上。韩世忠本文来源:长兴新闻网,作者:吴黎明,原题为:访韩彦直墓前段时间与一个同
一、薛国故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薛国故城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田文病逝,诸子争位,齐、魏共灭之。薛国灭亡后,秦代设薛郡。汉以
1.合肥历史文化“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里路上有墨蛇,十里路上无毒蛇”有科学依据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很有说法的故事,有人说这个毒蛇的故事很好说了,话说有的人说了,这个“一里路上有墨蛇,十里路上
1.李姓的名人故事1、李白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
后世说起石崇,最先想到的,大多是他和王恺之间的斗富:王恺命人用糖水干饭洗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用紫丝布作步障四十里,石崇便用锦作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脂凃墙,石崇就用花椒。最有名的,大概还是两人以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