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调柯文

Posted 传统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三调柯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三调柯文

一、柯文的延伸

1929年秋,费正清赴牛津大学。

他的专业方向为东亚研究,但当时他尚不具备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好在当时牛津大学的学位论文不要求参加考试,也不要求相关的学术经历。1931年论文完成后,费正清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是年,费正清在华盛顿美国国会档案局收集资料,随后在剑桥和巴黎查资料。费正清在牛津大学的两年研究收获甚丰,他把现代中国作为研究主题,以中美外交和机构史为新视点,他的博士论文正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突破了传统汉学的局限,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

费正清认为中国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西方的资料,还应依靠中国本土的资源,考察中国的观点,这自然要求掌握汉语和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牛津的治学研究队伍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汉语课程。

费正清向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提出申请,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批准了他的申请,费正清成为第一位在远东地区的罗德奖学金学者。基督教运动与《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 - 1870)》(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Antiforeignism,1860-1870)在东亚历史学习中,由于受到语言条件的局限,柯文最初的研究课题是关于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工作,因为毕竟有许多传教士们留下的英文传教资料可资参考。

1957年,柯文在《中国论文》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戈戴德生和李提摩太的传教方式》,对传教士们在中国的不同传教方式进行了比较。1962年,柯文又在《中国社会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清末反传教士情绪的一些资料》,较为全面地汇集了清末以来基督教运动的历史资料。

1963年,柯文出版了《中国与基督教—1860-1870年间中国的传教运动及排外情绪的增长》这本完成于1957-1958著作,该著是柯文的博士论文。关于这本著作的撰写原因,柯文说,首先是便于利用资料来研究中国。

因为传教士的资料是西文,又涉及中国,利用这样的研究机会可以比较快地进入对中国问题的探讨。这是柯文自己对早年研究经历的解说。

在这本著作中,柯文分析了1860-1870这被很多历史学家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十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与新教)在中国的传教情况和基督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而在被选入《剑桥中国晚清史》的《1900年基督教传教团及其影响》,则更为全面地介绍了基督教传教活动在中国的起源、历史和发展情况。

在《中国与基督教》中,柯文主要是循着“传教士对传统社会制度的威胁”和“旧制度的反应:反基督教的暴力运动”这一思路,来论述基督教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认为传教事业有许多不同的影响,每一种影响都引起了中国人一些不同的反应。

他特别强调了传教过程中代表西方文化的传教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者绅士阶层在思想文化上的冲突,认为“一旦把传教士对绅士的敌视与绅士对传教士的怨恨摆在一起看,人们对于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出现的文化冲突的深度和强度便有了一定的认识。”譬如:当时中国许多官,特别是下级官员,反对外国传教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绅士比中国任何其他社会阶级更加深刻地与中国的文化水乳交融,更全面地坚持中国是一切文明中心的主张”所以,他们面对传教事业的扩展,为了维护旧有的思想传统就拼命反对基督教的传播。

总之,在柯文看来,代表“西方的”、“新的”、“近代文化”的传教士与代表“中国的”、“旧的”、“传统文化”的绅士阶层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一个侧面;传教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是一个远为巨大的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外国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相互误解上。柯文观察问题的立意很高。

他在他生平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就提出尖锐的问题。他认为当时研究中国的学者,往往过于重视西方冲击与中国回应的过程,而忽略其他。

包括从另一方面,审视中国冲击——西方回应的过程。他说,传教士到达中国时,碰到不少沮丧的遭遇与仇恨的眼光“这是他们来中国之前难以想象的”“他们警觉到这种蜕变,加上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本来就不满意……都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中国的情景中怎样作出回应”。

这是柯文在他这本著作的最后一章所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这一想法实际上也影响了他以后的治学道路。

柯文说,正是从这样的思想出发,他酝酿研究西方冲击——东方回应问题。王韬研究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开始的。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王韬与晚清革命》(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柯文的第二部著作《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从1964年着手写作,到1974年正式出版,历时十年。这是一部关于王韬与晚清社会改革的评传,书中,柯文主要讨论与王韬有关的几个变革问题,诸如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时代变迁与历史变迁的区别、以内部的变迁为基准量度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器物之变与价值观念之变的对立、世纪19与20 世纪中国的变迁的地域文化源流等。

本书一反“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研究模式的偏颇,注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柯文指出:“现代性是一。

二、我是一名历史系学生,下学期就要准备考研了,个人比较看好南京大

南开是做世界史研究 全国的唯一一个高校里面开设美国史研究中心的

南大是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他的古代史也很不错 依靠中国第二档案馆 他的民国史是全国第一

两所学校报考的话 如果是报南开的世界史和南大的民国史 难度都一样 差不多都比较难考一点

这个还是主要看自己想从事哪个方向 如果是世界史的话 外语一定要好了 不然去了 看不懂外文文献会很痛苦 而且世界史复试会考专业英语 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自己有准备

————————

历史学总体就业都不好 无所谓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因为毕业了拿的都是历史学硕士学位

书籍的话 既然是本专业 英语没问题的话 平时可以看看相关著作

要找的话也很简单 直接去学校网站 找到导师介绍 看看他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论文

像南京的话 他的中国民国史(张宪文主编 四卷本)不一定要全看 他是起码要了解或者看看相关的书籍

个人建议先不要看太专业的书籍 这个可以等到考完以后寒假和复试之前去集中看看

现在的话 可以看看大家的 通史性的著作

比如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

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4.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95年

4.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5.周锡瑞:《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1982年

6.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陈志让:《军绅政权》,三联书店,1980年

2.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6.杨天石:《蒋介石与国民政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这是导师给我的书目 对你本科生来说 选读一些你容易借到 比较好理解的读一读就可以了

三、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

人文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有固定的公式,按照步骤一步步下来,就能推导出正确答案。

人文的领域里,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也不是非黑即白。所以更需要人有探索精神,愿意问个为什么,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非人云亦云。人文领域的理论知识,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正确,并非是真理,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比较正确的解释法。每一个理论都是一套自成体系的解释,有的解释在这个时代成立,但在以前或者将来却可能都是不那么确切的解释。就像柯文的《历史三调》从义和团运动的当事者、史学家的研究、政治家宣传这三个角度去研究义和团运动,得出的就是三幅不完全相同的图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解释、理论,所以人文科学到人类最终毁灭,也不会有一个包囊万象无所不能绝对正确的理论,一代代的人都可以用其毕生精力站在当代的角度作出一些解释。

四、请问晚清到五四时期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新中国未来记》——晚清新小说的开山之作

晚清的其他小说:费振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系列)《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胡适杂忆》《新中国三十年》《史学与文学》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

史景迁《天安门》《天国之子他的世俗王朝》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

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钟叔和《中国本身拥有力量》《走向世界》

止庵《史实与神话》

五四时期的小说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萧红《呼兰河传》

沈从文《边城》

钱锺书《围城》

张爱玲《倾城》《金锁记》等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等

相关参考

历史教学中如何形成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人们在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他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在表述历史概念时,既要体现历史事物的时、地、人和事的

历史唯物观与历史唯心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一、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和两大派别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历史唯心主义简称唯心史观

清朝架空历史小说排行,求好看的历史穿越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小说

求好看的历史穿越历史军事架空历史小说  历史军事架空穿越类  汉献帝新传(汉)  调教初唐(唐)  千夫斩(清)  大唐万户侯(唐)  名门(全架空(唐))  大明官途(明)  血沃轩辕(明)  诸夏

国外历史课

1.美国的历史课正如中国中学历史课包含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板块,美国中学历史课也是包含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板块。但美国中学历史课把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地域的历史,不同主题的历史又划分成了很多不同的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大事件中国历史简介中国的历史起源中国的历史的全过程中国多少年历史?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简称中华上下550万年![奸笑][奸笑]朝代/寿命原始人(440万年)部落(8万年)三皇(没有记载)五帝

历史,历史,历史!!!!!!!初二

给你找了很多个你自己看看吧要快点不然有的网页就无效了://xdz100/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965://soabc/://chat.pep/lb5000/topic

2015中考历史历史热点

中考历史热点1901~1980中国史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因为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

历史知识—中国朝代历史

中国朝代历史(五)北宋1.时间:960年—1127年2.第一任君王:赵匡胤3.其他重要君王:赵光义、赵恒4.建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5.重大历史事件:(1)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

历史街区申报

1.创建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历史文化是什么意思创建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历史文化的意义:一、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二、历史文化

教师历史

1.我的历史老师作文随风来,随风去。回忆往事,历史的记忆挥之不去……我酷爱历史,更喜欢我的历史老师,还有那“历史悠久”的历史课堂。初三,我们有了新的历史老师,开辟了我们的历史课新概念。她,一米六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