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pdf
Posted 入声
篇首语:你对时间的态度,就是你对仅有一次生命的态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pdf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pdf
一、古代的北京话也没入声吗
嘎嘎,你这问题问的好玩。(想学诗词吧?如果是北方人,估计入声字只能硬记了,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南方方言都保留了入声字的,就是保留了也不见得和平水韵里的符合了。比如,俺家就是典型的吴语系,按道理是入声字保留最完整的了,其实不然啊,还是有很多不是的。所以,楼主你还是好好记吧)
其实吧,你这样问是不确切的,这个古代实在是很难界定啊,而且,北京话好像也是在明清的时候成为官话的。而且北方官话大多数是四个调类:平声分阴、阳两类,上、去各一类,入声的调类已合并到其他调类中去了。而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消失。也就是说,在隋唐前,官话里还是保留了入声字的。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的产物,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汉族知识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话为正统。 南方方言作为中古汉语(隋唐时代)的直系后裔有入声。不过以满清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已无入声,中古入声分别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而传说中,中古时期(主要是唐宋)流行于中原的全国通用语是雅音,肯定是有入声字的。由此推测,北京话在这个时期应该还是有入声字的,那时候的北京话应该属于河洛古语系,而河洛古语是有入声字的,毕竟那时候河洛的影响力应该能辐射到北京。明清之后就可以确定北京话的入声字已经消失了。这时候以北京话为雏形的普通话已经出现了,入声字已经消失,这是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
二、请问现在的北京官话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你这个问题可以写篇论文了。
首先申明,我并不是专家,只是据我所知的略述一二。 《广韵》成书於北宋早年(真宗时期),本是对《切韵》的增广(《切韵》成书於隋朝)。
一方面北宋已经是一千年前,经历元、清历朝洗礼,语音早已变异。另一方面北宋建都开封,隋唐建都西安,一直不以北京(燕京)为政治和文化中心,上述韵书并不反映北京话亦属正常。
而北京在宋朝以前多数由胡人管治。五胡乱华是前后燕的领地。
隋唐虽纳入版图,但唐朝中后期开始藩镇兴起,实质上是胡人军阀割据。直到后晋石敬塘把燕云十六洲让给辽国,则现在的北京(辽南京)一直是辽国控制。
到宋徽宗打了回来,有短期管治权,但不久靖康之难,北京又归了金国,并建都於此。 之后蒙古打败金和宋,则以北京(大都)为首都。
直到明朝,北京才算是被汉人管治。到清朝,又再沦为胡人之手。
所谓“胡人”是古时蔑称,现在属於小数民族(多数是游牧民族),由小数民族管治甚至作为首都,北京话其实以小数民族语言为主。北京话与北宋的《广韵》相差甚远,完全可以理解。
到金代有《五音集韵》,成书於金卫绍王(金世宗之子)时期。金代经过金世宗的汉化,其实已经以中原文化为主。
《五音集韵》也不例外,其实深受《广韵》桎梏,未必有效反映当时北京真实语言。 元代《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还讥讽《广韵》是闽蜇音,而其《中原音韵》早将平声分阴阳、把入声去掉且归并在其馀几声中,也就是跟现在的普通话做法相同。
可见元代的读音标准已和《广韵》大不相同(在声调方面)。 元代强迫汉人讲蒙古话,所以“衚衕”等蒙古语的词汇仍然沿用(另如“大夫”则是女真语)。
可见元代的北京话跟北宋《广韵》已经非常不同。但元朝不过百年,其语言究竟对北京话影响有多深,现代学者仍有争议。
成书与元末明初的《老乞大》和《朴通事》两本书,是以前朝鲜人学习汉语的范文。其内容与现代北京话词汇有出入,较接近元曲。
明朝之后,大量移民入京,主要是河北人,故此当时的北京话以河北话为主,而明朝的官话是以河南话为主的雅言。而成祖迁都北京,也使江淮话带入北京。
清朝入关之后,本来以满语为官方语言。但由於重用汉官,清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汉文化(清朝其实是以汉法去管理),渐渐转变成一些不满不汉的语言,出现以旗下话、土话、官话杂糅的话语,北京城也分城内话与城外话。
其中声调高亢的部份,主要受东北土话影响。 到1728年,雍正设立“正音书馆”,统一北京城内话为国语(满洲话不再充当官话),所有考科举都必须用官话,也就是当时的国语。
这也是古代“推普”的一个例子,其主要针对福建和广东人。(但貌似成效不彰,直到康有为觐见光绪皇,光绪皇仍然听不懂康南海那些带有浓重广东口音的官话。
)但其实清朝期间的北京话也有转变,到清朝中后期,文读基本消失,只剩下白读。 上世纪二十年代,刘半农的《四声实验录》出版,实验并整理了国内12个地方的方言特点(主要是声调特点)。
刘复说,北京话已经不存在入声,但其结果却发现入声字读音仍然有别於其他声调(如果入声已经归并到其他声调,按道理入声字不应该与其他声调不同),但又不是古时入音的读法。 可见,约一百年前的北京话,与现今的北京话也有差别,现今的北京话中入音已完全消失。
另一例证,清华大学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其英文名称是Tsinghua,读起来更像现在的粤语多於普通话。 从南北朝开始,中原雅音(官方语言)随著人口南迁也进行南移,经历金、元等几次人口大迁徙,北京话已经变成以热河方言为主的语言。
哪怕今天,北京话跟普通话也不尽相同,不少儿化音是普通话没有的。 我不是专门研究这个专业的,只是瞭解一二,不知算不算乱答。
如果要问一些很detail的问题,例如某一个音的发展经过,逐个文献去研究,我就没有这个能力了。而且,提问者的这个问题,不止可以写一篇论文,甚至出一本书也不为过。
我只能把大致语言发展历程阐述一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怎么辨别入声字和如何平仄分析
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
南方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字的。 根据北京话辨别古入声字或现代方言的入声字,可以从两方面看。
积极方面,哪些是入声。消极方面,哪些不是入声。
一、积极方面,哪些字是入声:(1)b、d、g、j、zh、z六个声母阳平字是入声;(2)fa、fo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3)d、t、n、l、z、c、s七声母拼e[?]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只有阳平、去声)都是入声;(4)zh、ch、sh、r 四声母拼uo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上声)都是古入声;(5)b、p、m ,d、t、n、l 七声母拼ie韵,除了“爹”(diē)字是古平声外,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6)üe 韵除了“嗟”(juē)“瘸”(qué)“靴”(xuē)之外,都是古入声;(7)g、k、h、z、s五声母拼ei韵母(c不拼ei),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去声)都是古入声;(8)有些字文言白话读音不同,文言读开尾韵,白话读“i”尾韵或“u”尾韵,这些字是入声。 二、消极方面,哪些字不是入声:(1)带鼻音韵尾n、ng的音节,都不是入声;(2)zi、ci、si音节都不是入声;(3)er韵(零声母字)不是入声;(4)uei韵不是入声。
当然,上面所说的方法也并不能很完全的分辨所有入声字,实在无法辨别的时候还是去查入声字表吧~ 平仄 píngzè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编辑本段]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编辑本段]现代汉语中的平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编辑本段]粤语九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 阴 阳 阴 中 阳 平 上 去 平 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四、入声字的由来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怎样学入声字 怎样查找
要知道入声字的由来,要从汉字的四声说起。
汉字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抑扬顿挫的读音。同一声母、韵母所拼的字的音,有四种读法。
这四种读法就是汉语的四种声调,表示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是: 第一声:阴平声,高而平,用‘-’表示;如:妈mā、低dī、科kē。
第二声:阳平声,向上升高,用‘ˊ’表示;如:麻má、敌dí、咳ké。 第三声:上声,先降后升,用‘ˇ’表示;如:马mǎ、低dǐ、科kě。
第四声:去声,向下降低,用‘ˋ’表示;如:骂mà、地dì、克kè。 这四个声调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小学生都会。 今四声平、仄的划分规定:一声(阴平)和二声(阳平)属‘平’;三声(上声)和四声(去声)属‘仄’。
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字。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从古汉语中演变而来的。
古汉语也有四声,古四声是: 第一声:平声。 第二声:上声。
第三声:去声。 第四声:入声。
这古四声到的咋样读,我们已无法完全稿清楚。我们只能了解个大概。
下面我们看看古四声的例子: 《四言四声字练习歌》 平上去入、古音四声。集成四言,大家读读。
平上去入 东董冻笃、同动洞独、空孔控哭、蒙蠓梦木、隆拢弄陆、钟肿种烛、松悚宋粟、容拥用浴、江讲绛觉、知指志质、时氏侍日、诗矢试失、医矣意一、基几记吉、私史肆率、离里利律、第一声:平声。这个声调到后来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第二声:上声。这个声调到后来大都是上声,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第三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来仍是去声。
第四声:入声。这个声调发音短促,到后来大都属阳平。
古四声平、仄的划分规定: 一声(平声)属‘平’; 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和四声(入声)属‘仄’。 我们学习格律诗,要用古四声。
要押《平水韵》。《平水韵》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平水韵共一百零六韵,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
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
在《平水韵》中的“入声十七韵”都是入声字。 二、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不可没有,不可多有。
这是因为,入声字发音短促,在格律诗中使用过多的话,诗读起来就不好听。所以,古人对入声字在诗中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这些规定是: 1、在五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2个,最多3个 如:王涯《闺人赠远》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陌拂客三个入声字。 2、在七绝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3个,最多4个。
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月1个入声字。 3、在五律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4个,最多5个; 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别月白欲5个入声字 4、在七律中入声字一般不可多于5个,最多6个;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忽北欲白日即洛7个入声字。
古人的诗也有超过规定的。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入欲目5个入声字。
超过了最多数3个.这是个特例。 我们在学习中要求按以上规定控制。
渔舟老师给我们讲过她减少入声字的例子。我们都做过。
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使用,不但数量有限制,使用位置也有要求。入声字要尽量避免在音节处使用。
入声字在词中的使用也很重要。有的词牌,就是用入声字作韵的。
象《满江红》就是入声字作韵。正因为入声字在古诗词中的使用有这么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所以,要学习写古体格律诗,就必须学习掌握好入声字。
三、怎样学习入声字。在《平水韵表》中,入声字有一千七百六十三个。
要全部记下来是很困难的。们想了很多记忆入声字的方法,很实用。
下面介绍几种记忆方法:1、把入声字编成词组进行记忆。日月、出入、得瑟、得失、学习、积极、北国、博客、哭泣、独立、孤独、曲折、碧落、黑白、合适、激烈、压迫、特色、特别、叔伯、合适、得瑟、竹笛、药物、剥削、骨肉、熄灭、吃粥、角逐、恶毒、吃喝、物质、玉足、摘菊、拾级、袭击 垃圾、发达、决裂、芍药、德育、馥郁、脱落、阅读、结束、绰约、笔力、铁石、一粒、七滴、十拍、稀薄、锡泊、立急、福禄;索得、雪雹、屋阁、失窃、石壁、熟悉、祝福、掬月、畜牧、发帖、陌客、塔迹、速答、拆木、赤脚、涉猎、积蓄、失色、获得、集合、拾取、插肉、六叶、值得、直接、白术、色泽、雀跃、策略、佛曰、脱壳、竹席、出息、嘿嘿、活泼、职责、活剥、热血、宅室、伐木、刹轴、夺杀、薄弱、鸭脖、锡箔、掠夺,热烈、突发、叭哒、泼辣、滑雪、刮骨、铁袜、啧舌、不敌、吸血、踢脚、墨迹、扎脚、忒绝、作乐、竹节、灭绝、卡尺、缺角、劫色、击节;结实、捉鳖、食肉、橘汁、咽泣、咽。
五、古汉语四声之一的入声怎么念
现在的汉语也有4声,ā á ǎ à,ā叫阴平,á叫阳平,ǎ叫上(念shǎng)声,à叫入声 一)中古声调和上古声调 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
汉魏以后,由于反切的应用,学者们渐渐意识到汉语的语音构成中有声调这一因素不过把中古汉语声调正确地归为四类,是到了齐、粱的时候才完成的。当时由于四声初发现,了解的人还很少。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还问周()什么是四声,就是一个证明。直到陆法言《切韵》一书出来,把比较重要的汉字的声调全部确定之后,四声的知识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
中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因为史有明文,而《切韵》一书又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
自清初以来几百年间学者们有种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上古声调不太固定;有人认为上古声调的类别比中古的要少,比如有平、上、入而无去,或有平、上、去而无入,等等;有人认为上古声调和中古声调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上有差别。
在这些意见中,我们觉得最后一种意见根据比较充分,因为它和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基本相符。 从《诗经》和《楚辞》的押韵情况看,在中古属于某一声调的字老是在一块儿押韵,而不搀杂中古其它声调字。
这在那些用韵较多的长诗章里,犹为明显。比如有连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调的: 《诗经.公刘.一章》押: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 《诗经.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户下鼠户子处 《楚辞.九辨》押:带介慨迈秽败昧 《诗经.(bì)宫.九章》押:柏度尺(xì)硕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声,第二例全押中古上声,第三例全押中古去声,第四例全押中古入声。
上古声调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现这类押韵现象。另外,《诗经》里有些诗每章一韵,而一韵一个声调。
比如《召南.(biào)有梅》: 一章押:七吉(入声) 二章押:三今(平声) 三章押:(jì)谓(去声) 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个调类。 至于每个声调里的字上古和中古有个别的不同,也可以从《诗经》的押韵里得到证明。
比如“庆”字中古在去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七次全部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在上古属于平声一类;“享”字中古在上声一类,可是在《诗经》押韵里它出现六次,全都和平声字相押,说明它在上古也属于平声一类;等等。 可见从上古韵文的押韵情况来看,说上古和中古一样,也有四个声调,只是在个别字的归类上与中古有所不同,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二)从中古的四声到现代汉语的四声 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调,现代汉语分化成两个调,即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
凡中古的清声母平声字,现代多读阴平,即第一声,比如“公”中古声母是g,现代读gōng,“多”中古声母是d,现代读duō,凡中古次浊声母(指m,n,ng,l等声母)和全浊声母平声字,现代读阳平,即第二声,比如“明”中古声母是m,现代读míng,“驼”中古声声母是d,现代读tuó。 平声分化成阴阳两调在现代方言里非常普遍,说明这一音变的发生一定不会太晚。
日本和尚安然在他所著的《悉(tán)藏》(公元880年)一书里曾经提到日本所借的汉字音平声读起来“有轻有重”,显然那时平声已有分化为阴阳两调的方言。和安然差不多同时的段安节(公元894-898)在他的《乐府杂录》一书里有“平声羽,上声角,去声宫,入声商,上平声调为zǐ”的说法。
段安节把平声分为“平声”和“上平声调”,又拿它们分配于不同的乐调,也说明当时他的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两调。 宋代也有关于平声分化的记录。
比如南宋的张炎,在他的《词源》一书中,谈到他父亲填词十分讲究音律的时候,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他父亲作《惜春花早起》一词,其中有一句是“琐窗深”,唱起来声音不和谐,把“深”字改为“幽”字仍然不和谐,又把“幽”字改为“明”字,这才觉得和谐了。
“深”、“幽”、两个字都是阴平调,“明”字是阳平调。“深”、“幽”不和谐,而“明”和谐,显然是因为声调不同的原故。
可见在张炎那时的话里,平声也是两个调。 《中原音韵》是第一部把平声字分为阴阳两调的韵书。
阴阳的名称就事周德清创造的。他的这种做法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平分阴阳在他那个时候的方言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
浊上变去 中古的上声字,凡事属于全浊声母的,在现代汉语里都变成去声。比如“杜”和“赌”中古都是上声字,可是“杜”的声母是浊音d",现代就变成了去声。
而“赌”的声母是清音d,现代就没有变,仍然读上声。 浊上变去开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经不止一个方言有这种现象。
那时,有个李涪在他所作的《刊误》一书中,批评《切韵》把一些去声字错误地归为上声字。他举了很多他读着是去声而《切韵》归入上声的例子,比如“舅、辨、皓”等等。
而这些字正好都是全浊声母的字,比如“舅”的声母是d",“辨”的声母是b",“皓”的声母是h",等等。可见在李涪那时的语言里,浊上都已经变成去声。
他因为不了解《切韵》的语音是古音,他的语音是。
六、对联知识:《古入声字》介绍东方棋韵
干脆两张表合在一张帖子里。
------------------------------------------------------------ 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
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
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有些字加小注,如发~生,“~”符号,表示省略。
(一)普通话今读阴平字 b八捌钵拔剥逼鳖憋擘(~开) p泼劈撇瞥扑仆拍霹泊(湖~) m摸抹(~桌子) f发(~生) d答(~理)搭褡滴跌督掇??裰咄 t塌踏(~实)剔踢帖贴?G秃托脱突 n捏 l拉勒(~住) c擦撮(轻~) s撒(~手)缩塞(堵~) zh只汁织扎(~营)桌卓倬捉琢拙摘粥 ch吃插出戳拆(~开) sh虱湿失杀刷说叔淑菽 j激迹击墼积绩?藜╁旒校ā¹ィ┙医幔āÊ担┙余倬?揎皋渚? q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麯 x吸翕歙悉蟋窻析息熄惜昔夕汐锡晰浙晰膝瞎歇楔?戌薛削 g搁(~下)疙胳割鸽刮聒郭 k磕?t磕哭窟 h喝(~水)忽惚唿豁劐黑 o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 (二)普通话今读阳平字 b拔跋钹魁白舶帛伯泊(停~)箔勃渤脖鹁博薄(厚~)礴搏膊驳别蹩醭 P璞?W仆(~人)濮 m膜没(~有) f乏伐筏阀垡罚佛弗拂?风ㄆ?伏茯袱服(~从)菔?绂福幅蝠辐 d答(问~)瘩沓达鞑妲靼怛得德笛迪狄荻敌嫡镝觌翟?熨岬模āÈ罚┑┸﹄旱蓝炼侩逛露径犷祯舛龋ㄢ狻£? z杂砸则择泽责啧帻箦贼足卒族镞昨 s俗 zh直值植殖?执?┲霸ㄕ酢£??铡闸宅折辙摺哲辄谪蛰?竹竺烛躅逐轴妯酌浊镯琢啄濯擢茁斫?? ch察 sh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弄~)孰熟秫赎勺 j及级汲岌笈亟极殛吉急即脊(~梁)瘠疾嫉蒺集籍藉(狼~)辑楫戢棘夹(~衣)荚郏颊洁絜结(~局)拮诘?买〗勹?芙荇身俳呓哔式阼谓萱冀藿鼐舟R菊橘决抉诀玦倔(~强)掘崛桷厥蕨蹶(一~不振)獗橛谲觉爵嚼绝矍攫躩? x席媳习袭檄侠狭峡狎辖黠协勰胁颉撷穴学 g格阁路革隔膈国帼虢骨(~头 ) k咳壳 h合盒曷运转阖劾核阂貉涸翮斛觳滑猾活 o额 (三)普通话今读上声字 b笔卜百佰柏北 p癖撇匹朴(~素)蹼 m抹(~药 ) f法 d笃 t塔獭铁贴(柬~)庹 s撒(~种)?索 zh嘱瞩眨窄 ch尺 sh蜀属 r辱 j戟给脊(屋~)甲岬胛蹶 q乞曲(歌~ ) x雪血宿 g骨(~骼)鹘谷毂?拆楞楦穑ㄐ铡£? k渴 o恶(~心)乙 (四)普通话今读去声字 b必毖辟(复~)荔壁璧毕跸哔筚弼碧滗??(~扭)不薄(~荷) p迫粕珀魄僻辟瀑曝 m末抹(~石灰)沫茉秣莫寞漠默墨麦没(~落)脉殁陌泌秘蜜密谧觅幂汩灭蔑篾木沐?幕目苜牧睦穆 f发(理~)复?透垢豺蠓裕āÒ└? d度踱的(目~) t踏(~步)??榻遢蹋挞特惕倜拓萚 n纳衲讷呐匿?磕缒婺?聂蹑颞镊臬孽蘖啮诺搦虐疟 l辣瘌蜡腊鑞肋仂勒(~令)乐(快~)力立粒笠栗?嗬懒ゐ喏ㄨ堇ف匈伊蚜怎聍嗔勇逛趼搓で?绿录禄碌録逯戮陆六洛雒络落酪烙骆珞律率略掠 z仄作柞酢凿 c侧测恻厕策册猝促蹴簇蹙踧 s飒萨瑟塞啬穑涩色肃鹔速觫簌宿粟谡夙 zh窒桎?蛭郅秩?陟炙质锧浙祝 ch斥赤彻撤澈畜(~生)搐触怵黜绌矗绰辍龊 sh式拭?蚴沂褪适紊缝枭迳闵媸鍪蹉迨份糸盟割逅扼? r日热肉褥入若箬弱 j鲫稷剧倔(~脾气)寂 q迄汔泣恰洽怯契惬箧切(~记)窃妾却确?n榷壳悫阙阕鹊雀 x隙吓(~人)绁泄燮亵屑恤?r畜(~牧)蓄?孕裥ㄑ? g各 k克?w客恪嗑?酷喾阔括扩廓 h赫郝喝(~采)鹤褐笏或惑获蠖镬霍藿壑 o恶(善~)萼愕鄂鳄噩厄扼轭遏亦奕易邑?砰笠垡咭谝湟芤镆腈湟骘滓眈挫谫Ò菀僖忠敢恨胍兑骋第遂秦h晃鹞镂忠m握幄玉钰域蜮浴欲?j峪毓育郁昱煜狱月刖悦阅钺樾乐(音~)药耀跃粤岳?[鬰钥 。
七、北京话的演变
古时候一般大家都说方言,也有普通话,叫官话,意思是说做官的人说的话,指的是京城的方言, 普通话是北京话吗? 作者:皮扎诺 (本文仅作为问题以供讨论,发本贴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普通话或者要反对推普,而是要探讨语言上的事实。
历史我们不能改变,但事实我们必须尊重,曲意的遗忘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困惑] 到过北京的人或者听过北京话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北京话跟普通话不一样。普通话说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听不懂北京话,甚至电台的普通话播音员到了北京有时也同样会听不懂当地的北京话,这就是关于普通话和北京话的语言现实。
这个事实说明了普通话和真正的北京话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各种书上却明明写着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脚本的,这给国人造成很大的困惑:普通话到底是不是北京话?普通话跟北京话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了弄清楚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关系,很多人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希望能搞清楚这个国民生活中最基本的语言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关于普通话和北京话的概念。
事实上,普通话是不是北京话呢?这一点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因为普通话不是凭空出世的,它也是跟世界上其它所有语言一样,是从原始的语言一步一步地进化成长起来的。 [普通话的定义] 根据举世公认的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规范语法的语言。
但是,这个定义真的是那么铁定地正确吗? 对这个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反证去验证它的科学准确性。如果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它反过来也应该是正确的,就是说,根据普通话的定义,用纯正的北京口音,以纯正的北方方言词汇,以标准的现代白话文语法说出来的必然就是普通话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完全依照普通话定义中的严格标准说出来的却仍然不是普通话!就是说,用纯正的北京口音,以纯正的北方方言词汇,以标准的现代白话文语法说出来的仍然不是普通话!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用标准的现代汉语白话文的语法说出来的话一样不等于是普通话。这一点是任何人都可以验证的,这就是事实。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普通话的定义不够严谨。 那么,普通话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去思考。
这是普通话的定义给中国国民的一个困惑,有了这样的一个困惑,重新审定普通话到底是什么就应该了。 [移民与语言的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普通话到底是什么呢?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产生、发展和生存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我们暂时叫它语民。
人群才是语言的决定因素,即使是象世界语、女书这样的人工语言也不能逃避社会群体的决定性作用。离开了人群,语言将无从产生,也无从生存。
研究和思考一种语言也必须从移民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找到语言的根源,才能真正认识一种语言的本质。 认识普通话也只能如此,跟其它所有语言一样,普通话也不能逃避它自身的生成发展史,普通话生成发展史也必然是跟说普通话群体的移民史为一体的。
[比较分析语言关系的歧路] 作为一个语言学者,可以对某种语言抽象出出千千万万个特性来,可以对这些特性做一层又一层、一套又一套的理论演释,可以找出两种语言之间很多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甚至象中文和英文这样两种几乎互不相关的语言也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同音同义词”来。然而不能否定语言的社会根源。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没有什么羞耻,只有存在的事实。 有位杰尕(Hercules)先生曾写道: “如果你有100个有编号的球,随机放入五个有编号的箱子,每箱二十个。
一次不行,再放一次。问两次同样编号的球放进同样编号的箱子的大约有多少个?根据该率计算,平均有100*1/5*1/5*5等于20个。
这与你们的学说有什么关系?且慢,听我慢慢道来。人类一般所用的词汇量大约都是以万计,就取五万吧。
不考虑声调现代北方话约有400音节,英语那可就多了,可能的组合据说上万。咋一看两者重叠的可能性应该很小,不过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很多情况下你们没有考虑韵部,这不是责怪你们,确实在语言的变化中声母更稳定一些,这样可考虑的组合都只剩下二三十个。
相近意义词汇相近音的就已达到数千个。事情还没完,声母也不是一成不变,无论是汉语,还是诸印欧语言中都有g-k-k\',b-p-p\',d-th-t-t\'等等相互转化的例子,还有数目繁多的轻唇重唇,舌尖舌上我都搞不懂的玩意。
这下好了,箱子只剩下了这么几个b,d,g,l,x,s。再者,英语和上古汉语都有复辅音,这等于把球放了两次。
最后在发挥一下想象力,在意义上再去附会一把,哈哈,同源词就上万了。有个网友说他已找到两千个,太少了,回头把汉英,汉德,汉什么的词典再翻一翻,多动点脑子,不就成了,更有说服力了?” 虽然他这里是只针对于汉印欧同源词比较,但总的说来就是,任何语言间都有出现同义谐音词的几率,而且这个几率还是很大的。
本人认为杰尕先生的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这个问题回答不了,任何语言间的同源词比较都是无意义的。 以前的学者对于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或者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分析几乎都是倾向于比较两种语言的相似特。
相关参考
1.历史街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审批要注意什么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点—历史街区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是多层次的,每个环节实质性的工作内容都不能缺损,但是规划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历史街区的
哪里可以下载到《中国国家地理》2007.4以后的pdf版你可以下载word版本的然后用金山WPS转换成pdf格式。《中国国家地理》高清晰PDF书籍中文名称:中国国家地理版本:高清晰PDF书籍简介:原图
一、历史作者赵丽宏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有流逝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就像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无法摆脱海水的拥抱,你跃出海面潜入海底,海水还要淹没你,哪怕
请问历史最终任务绝对流程开始。到新手指导那新手指导让你去送信首席秘书(2218,2750)。首席秘书再让你找海军少将(2278,2829)少将让你弄海军食物。精灵果(精灵草和森灵)射水贝壳(射水贝出)
1.去哪找《历史的风》的配乐诗朗颂历史的风语者02外语白玉滚滚长江东逝水,波涛声中,我看见时光的逝去,听到长河落日中,远远传来的铁蹄铮铮。我欣赏随风而去的洒脱,也目睹了夕阳西去的不舍。我是历史的风语者
1.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概括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和人和事,以此为中心,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
谁有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详细历史资料啊??我主要想知道该公司的历洛克西德·马丁公司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于1995年由洛克西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而成。目前洛克西德·马丁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的
一、韩国服装的发展历史韩服的变迁和特征韩服基本上由长上衣﹐长裤和裙组成﹐而为了仪式和防寒而套一件长袍。这种基本结构代表?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基本形态﹐这一点可以从4-6世纪的高句丽古坟墓壁画中得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