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单元练习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单元练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单元练习
一、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6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
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
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
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
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
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
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
二、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6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
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
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
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
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
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
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
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
三、高一必修二历史一至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2.古代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时期。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苏美尔人首先建国。
4.国家的职能:保障国家安全、调节国内社会矛盾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修建水利工程)5.楔形文字、泥板6.史诗《吉尔加美什》7.《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1.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3.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4.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5.公元前3500年以前,象形文字、纸草第3课 古代印度1.位于南亚、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2.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部落从印度河流域征战到恒河流域。
3.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为“吠陀时代”;“吠陀”宗教经典。4.种姓制度:婆罗门(雅利安人的祭祀阶层)、刹帝利(雅利安人中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5.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6.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
佛教汉代传入中国。7.佛教经典——《大藏经》,由经藏、论藏和律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
8.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多为神话传说。第4课 美洲印第安文明1.土著——印第安人2.玛雅文化:中美洲;“美洲的希腊”;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3.阿兹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带;印第安文明的一朵奇葩;4.印加文化:南美洲;“印加帝国”;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5课 古代黑非洲1.“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2.麦罗埃文明:位于东北非,代表了库施文明鼎盛阶段的成就;(库施王国,曾征服埃及)3.阿克苏姆文明:位于东北非,阿克苏姆王国堪称当时的世界贸易大国,混合型文明。
4.大津巴布韦文明:南部黑非洲,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第6课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古希腊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2.古代希腊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特征。
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4.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古典时代”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5.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6.雅典民主政治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结果。
7.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8.公元前5世纪以后,“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9.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外。
第7课 希腊古典文化1.《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2.戏剧是古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分为悲剧和喜剧。
3.雅典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4.古代希腊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型为基本特点。神庙(帕特农神庙)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
5.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柏拉图的理念论。
6.欧洲历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以“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为标志。第8课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1.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贵族寡头政治。
2.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岛。3.其次,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确立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实行元首政治。5.公元2世纪初,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6.(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7.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8.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第9课 罗马法体系1.“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2.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时期,“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编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第10课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兴起于西亚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产生于公元7世纪,宗教经典为《古兰经》。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印度,《大藏经》。 基督教,公元1世纪,基督,西亚,《圣经》 伊斯兰教,公元7世界,穆罕默德,西亚,《古兰经》2.穆罕默德从麦加迁都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3.阿拉伯帝国:661年,。
四、2道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材料题要有答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
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 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 ……“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三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
……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中国古代史》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26.(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3)自给自足。 (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7.(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 (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
(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
五、求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二,四,六单元,必修三,五,六,八单元的选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1991年,欧洲共同体12国在比利时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十二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请问答:
(1)结合材料一提示:请你归纳出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两段材料,你认为欧盟与日本经济的崛起对世界秩序会有怎样的
相关参考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至六专题的复习提纲或练习试卷,好追加!!!这样发不方便。我有很多资料,你留一下邮箱我发给你。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
1.上海市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二分册答案第一课一、一万畜牧业炎黄中原CCC抄5二、建房、熟食、渔猎、农耕。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记述。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
1.1.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1.1.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B1.分封制内容:①分封,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
第十八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转好,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2.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2.方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
高一历史必修二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高一历史必修二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创始人是谁?法家的集大成者是谁?2、儒、道、法、墨家各提倡什么?(课前提示2)各代表人物有哪些?3、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有哪些文化教育成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