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历史

Posted 中西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西翻译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西翻译历史

一、世界翻译史大概有多少年历史

一、中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大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 1.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从两汉至唐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儒、道糅合.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入传,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对我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度的医学、天文、算术乃至语言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发生在我国的中西文化第一次大碰撞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还是以传播宗教为主.虽然在佛经译著中也夹带有少量描述外国科学知识的书籍,但不能说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翻译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充其量只能是宗教翻译的附庸. 两汉至唐宋时期一批著名的译者就翻译方法发表了不少论说,初步构筑了中国早期的翻译理论.例如,释道安主张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是在词序上作些调整;鸠摩罗什则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们关于翻译方法的主张,对我国后来的翻译理论发生过持久的影响.比如清代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就可从这一时期的翻译方法的论说中找到渊源. 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指的是: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1) 鸠摩罗什(344-413):东晋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评论说,鸠摩罗什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说明在译文中仍然可见原作之神情.鸠摩罗什的译文为我国的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2) 真谛:南北朝时,印度佛教学者真谛应梁武王之聘来到中国,译经达49部,其中《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甚大. 3)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唐代之后,译经在中国虽不曾中断,但规模均无法与唐代的盛况相比.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 明代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主要是出于修历的目的,对翻译西方历算书籍感兴趣.1629年朝廷设立了历局,组织传教士与我国历算知晓人士系统编译数学和天文书籍.徐光启、李之藻和王征等有识之士,一方面自身喜爱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力图以科学技术改变我国的经济状况.他们除了奉旨参与历局译书之外,还翻译了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 明末科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明末科学翻译是中国少数有识之士企图冲破长期封建保守与夜郎自大的氛围,自觉睁眼看世界之始,不仅与西方传教士热衷传教的翻译目的不同,还不断面临保守官吏顽强的阻力.由于朝廷支持不够,译人不足,民间翻译出版机构尚未形成,致使当时已传入我国的一大批西方书籍未能得到译传,使我国错过了一次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极好机会. 严格地说清初的科学翻译活动主要是围绕康熙皇帝的个人兴趣开展的.他利用传教士翻译了少量关于天文装置、历表及地理、数学等书籍.但这些译稿仅束之内廷高阁,对民间丝毫未产生影响.清初中国翻译唯一有影响者是薛凤祚.他与传教士穆尼阁合作,翻译了一些有关对数、天文和三角方面的书籍,使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及时传播.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译著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林纾和严复.林纾(1852-1924)字琴南,光绪年间的举人.他与一些英美人士合作,译出欧美文学名著达160多部.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有趣的是林纾不懂英文,是由他人口述给他听,然后由他笔录并整理出来.林纾的译著中遗漏删减之处甚多,但可读性很强,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译作第一次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引起了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严复(1853-1921),字又陵,是中国历史上的翻译大家.从光绪24年戊戌变法失败到宣统三年,严复潜心译书,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显然有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之意.所以,严复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译著主要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权界论》(On Liberty).严复提出的“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二、翻译的鼻祖是谁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翻译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刘向《说苑 · 善说》里记载的《越人歌》,距今已二千余年。西方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笔译活动则可追溯到公元前大约 250 年罗马人里维乌斯 · 安德罗尼柯 (Livius Andronicus, 前 284?-204) 用拉丁文翻译的荷马史诗《奥德赛》,距今更是有二千二百多年。可以说,不论是中国或是西方,翻译的历史都相当悠久。

我国的笔译传统虽然起始于《说苑 · 善说》里记载的《越人歌》,但《越人歌》只是一个孤立的翻译活动,它并没有触发一场大规模的翻译运动。我国翻译历史上第一个高潮即佛经翻译的高潮,一直到西域高僧安世高于公元 148 年来洛阳之后才开始形成。而在西方,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文翻译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却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第一大高潮的先导。因为,自安德罗尼柯开创西方文学翻译的先河之后,一大批与安德罗尼柯同时代或随后的罗马诗人、戏剧家、哲学家、修辞学家都投身到了翻译,如饥似渴地把大量希腊史诗、戏剧等文学典籍翻译介绍给罗马读者,从而在罗马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希腊文化、文学热。这些早期翻译家中包括与安德罗尼柯齐名而被共同誉为 “ 开创罗马文学三巨头 ” 的涅维乌斯 (Naevius, 前 270-200) 与恩尼乌斯( Ennius ,前 254?-184 ),以及其他文学翻译大师如普劳图斯( Plautus, 前 239?-169 )、泰伦斯( Terence, 前 190?-159 )、西赛罗( Cicero, 前 106 - 43 )、卡图鲁斯( Catullus,84?-54? )等等。在翻译理论方面,中国第一篇谈论翻译的文字是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大师支谦的《法句经序》,约作于 224 年;西方最早的翻译论文,首推罗马时期翻译家、修辞学家西赛罗的《论演说家》( Deoratore )、《论最优秀的演说家》( Deoptimo genere oratorum )和《论善与恶之定义》( De finibus bonorum et malorum ),分别作于公元前 55 、46 以及 45-44 年。中西相比,无论就翻译实践或翻译理论而言,西方翻译传统的起源,都先于中国翻译传统二百多年。当然,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二百多年算不了什么,某个传统比另一个传统长二百年或短二百年,也并不等于某个传统就一定比另一个传统 “ 先进 ” 或 “ 落后 ” 。然而,它却能说明,在中西方各自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西方文化比华夏文化更早地得益于翻译文化的开发与发展。正如西方翻译史学家凯利( Louis Kelly )所说,古罗马时期以来西方文化的发展,首先应当归功于翻译,因为没有翻译就没有古希腊文化在罗马土壤上的发扬光大,进而也就没有后世欧洲各独立民族文化的充实与发展。以上史实同时也表明,作为两大世界级体系,中西翻译传统有着互为独立的发展时间和路线。

三、翻译的起源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于是有了不同的语言,于是有了翻译。

1、我国的外语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8年,西域名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了我国的第一部译著《安般守意经》后,佛经的翻译事业开始起步。晋代已设置译场,有组织地进行佛经翻译工作。并在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之后,佛教翻译家玄奘才开创了融直译和意译为一体,既不损害原著本意,又便于读者了解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进入了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时期。玄奘还是我国第一个把中文著作翻译成梵文的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到了明代,编撰刊行了一套收录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每个词用汉语标音的外语词典《华夷译语》。同时,在明代还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著作,如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由拉丁文本翻译成中文的《几何原本》以及李之藻和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

4、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成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馆”。它培养出严复、汪凤藻等一批翻译人才,还编译了一些外语辞典和外语文法书籍。

四、跪求中西翻译史中标志性的大事,英文的(中英对照最好) 太谢谢了

translation theory was born out of contact with vassal states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It developed through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 into . It is a response to the universal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on and to the specifics of the experience of translating from specific source languages into . It also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tradition.Early texts contain various for "interpreter" or "translator". The Classic of Rites, claims that there was one word for each direction. For example, the translators who had to translate for vassals of the north were called yi4 译. It has been claimed that yi4 译 became the sole word for "translator" because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period of disunion, most translation was with the north. Other are "tongue person" 舌人 and "return tongue" 反舌.A Western Han work attributes a dialogue about translation to Confucius. Confucius advises a ruler who wishes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not to bother. Confucius tells the ruler to focus on governance and let the translators handle translation.The earliest bit of translation theory may be the phrase "names should follow their bearers, while things should follow China." In other , names should be transliterated, while things should be translated by meaning.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reformers such as Liang Qichao, Hu Shi and Zhou Zuoren began looking at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he great translators in history.Zhi Qian (3rd c. AD) Zhi Qian (支谦)\'s preface (序) is the first work whose purpose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about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reface was included in a work of the Liang Dynasty. It recounts an historical anecdote of 224A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 party of Buddhist monks came to Wuchang. One of them, Zhu Jiangyan by name, was asked to translate some passage from scripture. He did so, in rough . When Zhi Qian questioned the lack of elegance, another monk, named Wei Qi (维只), responde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 should be translated simply, without loss, in an easy-to-understand manner: literary adornment is unnecessary. All present concurred and quoted two traditional maxims: Laozi\'s "beautiful are untrue, true are not beautiful" and Confucius\'s "speech cannot be fully recorded by writing, and speech cannot fully capture meaning".Zhi Qian\'s ow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texts are elegant and literary, so the "direct translation" advocated in the anecdote is likely Wei Qi\'s position, not Zhi Qian\'s.Dao An (314-385AD) Dao An focused on loss in translation. His theory is the Five Forms of Loss (五失本):Changing the word order. Sanskrit word order is free with a tendency to SOV. is SVO. Adding literary embellishment where the original is in plain style. Eliminating repetitiveness in argumentation and panegyric (颂文). Cutting the concluding summary section (义说). Cutting the recapitulative material in introductory section. Dao An criticized other translators for loss in translation, asking: how they would feel if a translator cut the boring bits out of classics like the Shi Jing or the Classic of History?He also expanded upon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on, with his theory of the Three Difficulties (三不易):municating the Dharma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from the one the Buddha addressed. Translating the of a saint. Translating texts which have been painstakingly posed by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 Kumarajiva (344-413AD)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practice was to translate for meaning. The story goes that one day Kumarajiva criticized his disciple Sengrui for translating “heaven sees man, and man sees heaven” (天见人,人见天). Kumarajiva felt that “man and heaven connect, the two able to see each other” (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would be more idiomatic, though heaven sees man, man sees heaven is perfectly idiomatic.In another tale, Kumarajiva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ng incantations at the end of sutras. In the original there is attention to aesthetics, but the sense of beauty and the literary form (dependent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Sanskrit) are lost in translation. It is like chewing up rice and feeding it to people (嚼饭与人).Huiyuan (334-416AD) Huiyuan\'s theory of translation is middling, in a positive sense. It is a synthesis that avoids extremes of elegant (文雅) and plain (质朴). With elegant translation, "the language goes beyond the meaning" (文过其意) of the original. With plain translation, "the thought 。

五、关于中西历史

楼主你的问题。

我前面想着尝试回答,但很可惜,想了一阵就放弃了,因为内容涉及太广了,涉及了文化美学宗教思想生存法则土地资源等等方面。如果楼主想真心研究这些问题,可以看下《菊与刀》《中西文化比较》《文化火锅》《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天朝的崩溃》《战争论》《叫魂》《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这些书,里面有些是中国作者写的,有些是西方作者写的。

其中《菊与刀》是西方人看日本文化,你可以从其中看出西方人对于东方文明的想法看法,《战争论》则是克劳塞维茨对于战争的观点,也是对于战争的诠释。 希望这些东西对你有一定帮助。

六、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嘿嘿,这些事数据库里的资料,收费的, 第24 卷 第1 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3 月20 日 Vol. 24 No. 1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Mar. 20 2004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刘建芳X(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摘 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英语翻译者带来的困扰更多、更复杂。

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背景;心理状态;影响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9640 (2004) 01 - 0058 - 03 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我们在学习汉语时很少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困扰,如:“三顾茅庐”、“调虎离山”等成语不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辞职“下海”去经商,就业的“双向”选择等新词的涵义一般都能充分地领会。但在学习英语时,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句子或词组,即使对每个单词词义了如指掌,也很难译出它所表示的真正含义,就是译出来也是面目全非,有的译文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比如:He was in the seventh heaven last night . 许多译者把它译为“他昨晚到七重天去了”,“他昨晚去极乐世界了”或“他昨晚升天了”。人们往往运用汉语文化知识将in the sev2enth heaven 同汉语中的“升天”、“死”的概念联系起来,必然导致以上十分荒谬的译文,究其原因,是由于译者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

〔1〕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既是社会人,也是文化人,“言语的使用总是参照特定的文化,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这种社会文化对人的言语行为均具有客观存在的制约。”

〔7〕因为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生活,一言一行无不受该文化模式的制约,许多活动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对他方文化的了解是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

〔2〕然而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指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英语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英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词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乃至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

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歧义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影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上体现的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3〕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两种语言很少有绝对对应的词汇。大部分词汇不是在概念意义上而是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给英语翻译带来极大的影响。

英文里出现的Hippies , yippies ,“me”generation , hot dog ,overkill 对我们来讲是生疏的,即使译作“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热狗、超过所需的杀伤威力”,仍不能表达原英语词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使同一个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如propaganda 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

Olive branch 象征和平,而汉语“橄榄枝”原本与和平无关。spiritual civilization 有强烈的宗教意义,而“精神文明”本身则与宗教毫不相干。

再如我们常将por2ridge 释为“粥、稀饭”,其实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英国人吃的porridge 是将燕麦片(oatmeal) 放入牛奶或水中煮成的,而我们通常吃的“粥”或“稀饭”则多是用稻米、小米或其它谷物加水煮成的,显然中国的“稀饭”没有porridge 的内涵。

另外,有许多词,如landlord (地主) 、capitalist (资本家) 等在西方国家中往往有积极的涵义,但对中国人来讲,却带有强烈的贬义。从跨文化的角度看,词义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所追求的个体权利意识源自于个人本位的法律观。这种由商业社会导致出来的人化精神,一方面作为一种主体需求而具有生命力地存在着,体现着自由、公平、竞争、奋进的思想内涵,并极大地影响和震憾着东方传统法律文化意识的地位。

这种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个人。“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它·58 ·X 收稿日期:2003 - 03 - 16作者简介:刘建芳(1965 - ) ,女(汉族) ,河南郑州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所表达的是崇尚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然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原则“天人合一”、“。

七、中西文化简史

西方,也就是中国人口中的资本主义;西方发展的历史不过1000年左右,自古罗马衰弱后,整个西方就进入了黑暗的封建时代,战争,内乱以及天灾,都是令西方停滞的祸根.同时的中国却进入了鼎盛的封建时代,从唐朝开始,整个中国社会处于稳定的状态,虽然有安史之乱,可这不足以让社会停滞不前.当时的中文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英文,日本文字是由中文衍生出来,现代的韩文也跟中文有很大关系,可是说当时的唐宋元文化影响了整个远东地区,中国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在西方却因为宗教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经济虽有发展,但是不足以影响整个欧洲经济.自从基督教从天主教分裂出来后,欧洲出现的重大转机.基督教纠正了西方人的社会价值观,把整个扭曲的西方社会推回正道.因为价值观的改变,西方人开始注重经济发展,同时不放弃农业的改良. 而资本主义的雏形就出现在了英国. 中国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完了封建高峰期,如果接下来的君主能够注重社会发展,封建时代有可能演变成资本封建,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很可惜自明朝开始,历代君主自注重于保卫成果,而放弃了研究,于是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慢.而英国的工业革命的成功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发展,而英语也开始成为欧洲通用语言.语言的通用于否是由经济决定的,英国的经济急速发展推动了英文成为世界语言,而中国的腐败经济则让英文代替了中文的流通.就连日文都变得越来越普遍.。

八、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有哪些著名译者 中西翻译简史第三章

四大译经师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鸠摩罗什大师( 350 —409) 是我国后秦僧人, 魏晋时期(公元401 年) 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长安, 在逍遥园译场内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

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 翻译的质量,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维摩诘经序》称他所译的经文“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曲从方言,乖不趣本”。

《百论序》赞其“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后人称道他的译文“善披文义,妙显经心”, “众心惬服, 莫不欣赏”。

近人梁启超则赞道: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

先生曾在《佛教的翻译文学》中,根据罗什改“天见人, 人见天”一句译文为“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 认为罗什反对直译。并说: “他的译本所以能流传一千五百年, 成为此土的‘名著’, 也正是因为他不但能译得不错, 并且能译成中国话。”

这说明他译经的长处是在于语工。罗什的确是很讲究译文的文采的。

据宋朝的陈善说: “予观鸠摩罗什及竺法护所译经: 法护曰‘大众团团坐, 努目看世尊’。罗什则云: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

不惟语工, 亦自省力。即此可以卜才之长短”。

十分肯定他译经的文采。罗什自己也主张只要能存本质, 不妨“依实出华”。

罗什虽然十分注重文采华丽, 但其翻译态度却十分严谨, 处理手法也很“折中”。例如他译经时总是紧跟原文的意旨, 务求准确达旨。

僧肇评价他译的《维摩诘经》“陶冶精求, 务存圣意”。他自己也说过“存其本质, 必无差失”(《鸠摩罗什传》) 。

这说明他在注意“雅”的同时, 对“信”也没有丝毫放松。而“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是说他注意“达”的方面。

可见他是我国译史上在实践中遵循“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的第一人。《鸠摩罗什传》中还记载了他一段著名的翻译理论: “改梵为秦, 失其藻味, 虽得大意, 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

这是中国译学史上最早论及翻译文体与风格问题的, (“嚼饭与人”这一妙喻后来一直是译者的警示) 。说明他注意从文学的欣赏角度, 考虑文学品味。

宋朝赞宁说:“童寿(罗什) 译法华, 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宋高僧传》) 梁启超指出: “‘天然语趣’四字, 洵乃精评”, 并认为“自罗什诸经论出, 然后我国之翻译文学,完全成立。

盖有外来‘语趣’输入, 则文学内容为之扩大, 而其素质乃起一大变化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也认为“翻译的文学到此方才进入成熟的时期”。

如此看来,罗什对中国翻译文学的贡献是功不在禹下了。事实上, 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如《金刚》、《法华》、《维摩诘》等都是文学味很浓的佛经典籍, 其中的《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 极富文学趣味。

所以翻译中自然会触及审美层次。加之罗什从小精熟梵文胡语, 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都很高, 即梁启超所说的“什即华梵两晓, 则游刃有余也”。

这使得他具备了求工求雅的才能。又由于他对译文勤于推敲, 译风严谨,“一月余日, 疑难犹豫,尚未操笔”。

所以译文达到了“会达方言,风骨流便”的境界。不过, 罗什倾向于意译, 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语言时代风格的影响。

在罗什译经的时代, 正是我国美学正式建立的时期, 也是文风开始趋于华美,发生转型的时期。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典论·论文》) 可以看出语言风格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翻译的语言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说的“在当日过度的时期, 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佛教的翻译文学》) 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罗什还是我国最早开设译场的译家, 他在逍遥园与长安大寺设立译场, 率弟子八千余人, 大规模地翻译佛经, 为后来设立译场在经验上提供了借鉴。

他也是较早开展翻译批评的一位译经大师, 他考证了前人的译经, 批评其中的翻译与方法, 对旧译诸经中失旨的地方逐一校正, 使之“义皆圆通, 众心惬服”。真谛大师紧接罗什之后的是真谛(499 —569) 。

《开元录》中说真谛“少游诸国, 历事众师,先习外典, 备通书奥”。时人称他是南北朝时期学识最渊博的译家。

他于公元546 年开始译经, 译了《摄大乘论》、《俱舍论》、《唯识论》、《金光明经》等大量重要经典。据《高僧传》说, 二十三年中, 真谛所译经论、记传共有十四部, 合二百七十八卷, 另有自作义疏十九部。

其所译《摄大乘论》对我国佛教思想的影响甚大, 成为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真谛的翻译在质量与方法上都曾受到过当时及后人的高度评价, 如梁代名僧慧恺在《摄大乘论序》中盛赞真谛说: “法师(真谛) 既妙解声, 善识方言, 词有隐而必彰,义无微而不畅”。

表明真谛的译文具有“信”“达”两全,“文”“质”兼备的品质。又说:“法师游方既久, 精解此土音义, 凡所翻译,不须度语……”。

是说他在翻译中努力采用汉文, 尽量少夹梵字译音, 注重融会贯通,表达圆活。又说他翻译时“于一句中, 循环辨释, 翻复郑重, 乃称相应。”

是说他译笔慎重, 译风严谨。真谛虽然没有留下条理化的翻译理论。

但他的一些零星片断观点和见解却也显得精辟独到。如。

九、你对中西历史比较有什么见解

中西历史比较的新视野 2004-10-24 孟广林 光明日报,旧版文章 点击: 418 中西历史比较的新视野 中西历史比较的新视野 -------------------------------------------------------------------------------- 作者:孟广林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12-15 0:32:05发布) 阅读390次 在10月24—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京联合举办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上,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用比较研究的新视野去考量中西历史现象已成为目前我国史学界推崇的一条学术路径。

从论坛收到的50多篇论文和会议讨论看,我国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正呈现出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可喜态势。 中西历史比较的学术价值及其理论、方法是这次论坛的热点问题。

有学者指出,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和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和中国人都希望了解和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 中西历史比较正好能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历史比较去解释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封建时代后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很有必要。为此,历史研究必须突破地区、国家与民族的界限,用比较的视野去审视和研判中西历史现象,在注重实证与分析的同时,将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有机整合起来。

经济社会史的比较在论坛上也颇有特色。由于借鉴了西方最新成果,有关比较突破了以往“纯”经济样式对观的模式,将比较视野投射到广阔的社会领域,将之与政治、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由此深化了对中西历史进程与原因的理解。

例如有的学者在空间类型、城市化水平及特点、相关法制环境三个方面对中西传统市场进行比较,有力揭示了中西传统社会的类似与差异。 有的学者在深入比较后指出,原始权利是原始积累的重要保障,原始积累是物质积累同时也是精神积累的历史,个体权利发展的历史。

个人权利享有的大小与经济社会变动发展的关系,决定了西欧与中国在中世纪晚期不同的演进趋势。 政治史比较也为与会者所重视。

有的学者通过比较,认为西方学者将封建主义看作是“政府形态”的观点值得推敲,因为西欧盛行的实际上是易于解体的“军事封建主义”,而中国古代延续的则是较牢固的“政治封建主义”。有的学者在比较中西封建君主统治时认为,中西封建君权在运作过程中不断突破各种传统与规则的限制,体现的是“唯君是尊”,“唯君是从”的“人治”特征,西方学者夸大中古西欧“王在法下”的“法治”传统是失之偏颇的。

思想文化史比较在论坛上同样新意迭出。有的学者在深入比较后认为,古代中国和希腊的理性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在希腊是“逻辑理性”占据主导,在中国则是“历史理性”占据主导。

这两种不同的理性结构深刻地影响了中西两方的思维模式。有的学者论述了中西军事思想史比较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指出必须注意研究对象的可比性。

这次论坛显示,通过多年的开拓进取,我国史学界的中西历史比较视野正以其较为深邃与宽阔的洞察力而扬升至新的学术平台。 出处:光明日报 。

相关参考

中西杂糅的晚清九江城,西方摄影师珍贵照片曝光 精彩不容错过

  洪水在九江  江边停泊的船  九江城墙一角  九江官邸里的管家编、翻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朱恩杰 &nb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可谈话题很多,这里只看他的译名问题。有“口”难辨在网上搜一下“马戛尔尼”,可以得到80万以上的搜索结果;输入“马嘎尔尼”,则有275...

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

...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可谈话题很多,这里只看他的译名问题。有“口”难辨在网上搜一下“马戛尔尼”,可以得到80万以上的搜索结果;输入“马嘎尔尼”,则有275...

清朝的最后一根辫子

这位不可不看的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

急需中西方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

《龙门飞甲》中西厂厂公雨化田的历史原型是谁

电影《龙门飞甲》中那位跋扈、阴险,且武功高强的太监雨化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中他在东厂耍威风的情景很惹眼。历史上,真实的明朝西厂厂公不叫雨化田,而是一个叫汪直的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瑶民

《龙门飞甲》中西厂厂公雨化田的历史原型是谁

电影《龙门飞甲》中那位跋扈、阴险,且武功高强的太监雨化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中他在东厂耍威风的情景很惹眼。历史上,真实的明朝西厂厂公不叫雨化田,而是一个叫汪直的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瑶民

人类写出了历史翻译

unit11theDelightofbooks课文翻译急需书籍之于人类犹如记忆之于个人。它们记载了我们人类的历史和迄今的发现,还有各个时代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它们向我们描述出自然界的奇妙和美丽。但我

翻译的历史有两千多年

1.帮我翻译一下这个TheOlympicGameshasahistoryofovertwothousandyearsandisheldeveryfouryearsthe2008Beijinghoste

历史专业英语翻译

1.帮我翻译一下专业英语(历史)也许正因为希腊人是感情强烈、难以平静的人,他们把“经典”,这个他们首次加以定义的品质,视为美德。对他们来说,最理想的就体现在一条黄金分割线中,或是自我节制。他们重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