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何要假意传位给弟弟?这有什么阴谋
Posted 汉景帝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景帝为何要假意传位给弟弟?这有什么阴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汉景帝为何要假意传位给弟弟?这有什么阴谋
封建社会,老子死了,要传位给儿子的。可是大汉景帝却偏偏放出话来,要传位给兄弟刘武,老娘窦太后居然喜极而泣。那么这是汉景帝本意吗,刘启为何要这样做?
这就是帝王之术,刘启自然希望儿子接老子的班,可是老娘窦太后心里不痛快,汉朝提倡以孝治国,这样说下去老娘自然很高兴,除此之外,还有:
其一,权宜之计。当时窦太后非常喜爱小儿子刘武,一味的偏袒。那时在家宴上,刘启这样说完全是口不应心,再说窦太后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刘启害怕老太后有什么过激的行动。
其二,敲山振虎,故意看看兄弟刘武的反应,刘启如果诚惶诚恐,有所收敛的话,做哥哥的自然放心,本来就是在一起长大的兄弟,刘武的几斤几两刘启自然很清楚,一看刘武眉飞色舞的意思,刘启心里就堵得很,嘴里不说,心里难受,这小子有野心。
其三,表面上养虎贻患,其实内藏杀机。刘启是个聪明人,在提倡忠孝年代里,自然有人对兄弟刘武的举动,有所不满。自己故意装作不知道,叫手下大臣当马前卒,去和刘武顶牛,自己在一旁和稀泥,其实也在试探老太后的心思。果然先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劝谏太后,窦婴向景帝敬酒,说景帝是酒后失言,不能算数,景帝也借着这个台阶就把这件事情搁置了;后来大臣袁盎规劝太后,袁盎以春秋时期宋国的真实事例提醒窦太后,储君确立制度的朝令夕改会给国家带来不可预想的灾难。中国封建社会传承的制度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兄终弟及”,一个是“父死子继”。商代是两套制度并行的,而从周代起基本就确立了“父死子继”的传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确立储君的原则和制度,结果使后代子孙互相残杀,国力削弱,最后终于被淘汰。因此,立储是国之根本。之前提到的窦婴曾对立储问题做过一个比喻。他说田野里的兔子人人争抢,人人皆可得,因为野兔子没有主。市场里的兔子就不同,明码标价,无人争抢,因为它有主。最终袁盎用宋国五代相残血淋淋的例子说服了窦太后放弃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想法,但袁盎也同样因此获罪,被刘武派出的刺客暗杀了。
其四,刘启的一招搞定。对袁盎的死,汉景帝极为震怒,一天内多次下诏逼梁王交出人犯。最后迫于压力,刘武交出了替罪羊的人头。自此之后,刘武再也没有觊觎皇位的能力和资格了。中国的政治家是很善于用“人头”来办事说话的。这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为达到目的,自己动手;一种是借刀杀人;还有一种既不是自己动手,也不是借刀杀人这样的蓄意谋杀,而是拿已经死了的人头说事。曹操杀司务长就是第一种行为,为了安抚人心说司务长偷粮食,以稳定军心。
同样是曹操,借黄祖之手,杀弥衡是为了铲除异己,这是借刀杀人。而汉景帝借袁盎的死彻底打垮刘武就是第三种。在刘武晚年的时候,尽管他已经不存夺位之心,但汉景帝对他还是心存芥蒂。刘武留在京城以便朝夕侍奉母亲,也被景帝拒绝。不久,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诸侯王病死,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从人情的角度分析,汉景帝对驳回刘武滞留京城的做法未免太过无情冷漠,但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防患于未然也是不得不做的。
可见,汉景帝要传位给弟弟的说法仅仅是说说,当不得真。可笑的是那些觊觎权位的人,往往是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其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弄得不好的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甚至人头落地一命呜呼的也大有人在。
汉景帝答应窦太后,传位给弟弟梁王,为何还是反悔了?
汉景帝答应窦太后,传位给弟弟梁王,为何还是反悔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汉景帝刘启在我国历史上可以算作是一位有作为、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延续文帝的治国方略,与民休养生息,释放社会生产力;他大胆削藩,加强朝廷的控制能力。
然而,他依然得不到一个人的认可,这个人就是他的生母窦太后。窦太后共生了两个儿子,相比而言,她更喜爱次子刘武。
实际上,刘启在汉文帝刘恒诸多子嗣中并不是老大。在文帝继位前后,他的几个孩子相继离世,刘启自然成了长子。据《汉书》记载:“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
在生儿育女的问题上,刘启比老爸刘恒从容多了,他先后生下十四个儿子。刘启要传位,选择的余地实在很大。但是老妈窦太后始终想让二儿子梁王刘武继位,不希望刘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那么,汉景帝有那么多皇子,为什么窦太后还要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这件事又该如何看待呢?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景帝继位不久,还没有册立太子。一日,梁王刘武入朝觐见,兄弟二人在殿内设宴饮酒,十分热闹融洽。喝着喝着,刘启有了明显的醉意,他给弟弟刘武夸下海口:“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汉书》)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确信没有听错,立即推辞。尽管这样,刘武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在刘武看来,哥哥心里装着他,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意思。不是说酒后吐真言么,刘武自然是喜不能禁。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也很快传到了窦太后的耳朵里。
当时,窦太后已经因病失明,平时一听到听到梁王的声音就很是高兴。现在,听说景帝愿意将皇位传给他,就深感欣慰。
事实上,在和梁王那次痛饮之后,汉景帝刘启还生下了十个儿子,其中还包括后来成为皇帝的刘彻。
即使刘启儿子一大把,窦太后依然想要梁王继位,实在反常。
窦太后执意让幼子继位的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她对梁王的过分喜爱。疼爱幼子是人的正常心态,刘武一出生,窦太后就很是溺爱。
按照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爱之,赏赐不可胜道。於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於天子……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方圆三百里的东苑里,亭台宫殿相连长达三十里,犹如皇帝一般千骑万乘,常常游猎,出则封到,入则警戒,富可敌国。
窦太后对这个儿子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是在窦太后心目中,梁王刘武是比刘启更合适的帝王人选。虽然刘启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帝王,而他年轻时候并不是省油的灯。还是太子时,刘启曾和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下棋,对弈中刘贤语言不恭,双方发生争执,结果刘启“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他的暴戾霸道让窦太后很不满意。
两个儿子摆在一起,窦太后觉得刘启并不是当皇帝的最佳人选。
而刘武有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呢?
我们从七国之乱的平定上就可以窥到一二。史载:“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七国之乱是西汉初年的心头大患,在抵御吴楚联军,巩固长安后防中,刘武率领的梁军和周亚夫率领的汉军一样,都取得了很大战功。
能和名将周亚夫相比,刘武没两下子还真不行。
窦太后更加倾向于了刘武。
刘启已成皇帝,岂可轻易更替?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刘启废了太子刘荣,窦太后希望刘启立刘武为储君,以便在他去世后让刘武继位。当时一批朝臣反对这个想法。因为有窦太后的力挺,刘武暗中刺杀反对自己的十多位朝臣。刘启很是生气。
窦太后立刘武的心思最后停滞在公元前149年。那年四月,汉景帝刘启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刘彻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武大帝。
相关参考
汉景帝答应窦太后,传位给弟弟梁王,为何还是反悔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汉景帝刘启在我国历史上可以算作是一位有作为、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延续文帝的治国方
赵匡胤受母亲杜氏的命责,传位弟赵光义(太宗),终其身没有因为继承问题而在他左右产生的阴谋。虽然这种纪录在赵光义一朝就不能保持,宋朝宫闱间的纠纷这三百一十九年内(包括北宋及南宋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
我们知道,血缘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把皇位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哪怕是养子,如果本身有亲儿子,传位给养子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因为刘封不救关羽,杀掉他。但是后世普
哥哥死后弟弟继位,弟弟临死又传位给侄子,史上唯一完美政权交接
前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一个重要的汉人割据政权。它是凉州刺史张轨建立的,这也是当时北方汉人仅存的一块乐土。公元314年,张轨病逝后,儿子张寔继承父业,继续把前凉政权发扬光大。当年张轨是侯爵,晋朝廷封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郭威。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出身贫苦,直到参军之后,才开始平步青云,成为后汉权臣,被隐帝刘承祐逼得造反,最终非常顺利就夺得了帝位。然而,郭威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他的军队
朱棣为何传位给朱高炽?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而且朱高煦是一位十分能干的将领,和明成祖一样善于行军打仗,有勇有谋。他为明成祖打下江山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靖难中曾立下大功。这
为什么朱元璋传位给他孙子?不是燕王?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反而要把皇位传给年幼的孙子?为什么朱元璋传位给他的孙子而不传位给他儿子?朱元璋虽然意识到,朱棣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但他并没有将皇位
上一篇我们说到,黄帝征服了炎帝,擒杀了蚩尤,得到各地诸侯的拥戴,成为天下共主。但黄帝并未就此停下征程的脚步,他一路东到泰山,西至空桐,南过长江,北逐荤粥(xūnyù),打服了倔强叛逆的小弟们。终于在釜
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和钮祜禄氏的儿子,雍正在位时,立下弘历为皇储,雍正去世后,弘历登基,为清朝第六位皇帝。弘历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共在皇位六十三年,被人称为最长寿的皇帝,同时也是在位时间最长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削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