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古代历史

Posted 苹果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洛川古代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洛川古代历史

洛川县在古代属于那个国

洛川县名始于后秦姚苌时期(393),考其沿革,历史悠久。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之域。

商(约前16~前11世纪),属西河国地盘。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狁部落活动地区。

东周(前770~前256年)、春秋时期为白狄(狁分支)活动地区。战国前期属赵、魏(从马长寿、谭其骧说),后期属秦上郡所辖。

秦(前221~前206年),设鄜县(治所为今鄜城附近),属上郡。县东北部属定阳县(即赵国定阳故县一部分)。

西汉(前206~8年),高祖元年(前206),项羽入关,封秦降将董翳为翟王(治高奴,今延安附近),鄜县属翟国。刘邦灭翟,鄜县属左冯蝈(治所在今大荔)。新莽改鄜县为修令县。

东汉(25~220年),撤修令县,其地并入定阳县,属上郡。

魏晋(220~417年)、三国时逐渐为匈奴、氐羌占据,郡县废。西晋、前秦为鄜县。后秦建初八年(393)分鄜县北部置洛川县(以洛水流经其地故名,为洛川县名之始),与鄜县属东秦州。

南北朝(420~581年),北魏改鄜为敷,置敷城郡。领敷城、洛川、定阳三县,属北华州,为东秦州所改。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洛川县治迁至高槐,(即今县东北5公里之安宫村)。公元534年,北魏分东、西魏,洛川县属西魏,西魏改北华州为鄜州,敷城郡属之,以至北周未变。

隋(581~615年),开皇二年(582)洛川县治自高槐迁于旧县。三年(583/罢敷城郡为敷州,仍领敷城、洛川二县。十六年(596)分三川,洛川县地置洛交县,洛交县属鄜州(今富县)管辖。大业元年(605)将鄜城县改为敷城郡,改"敷"为"鄜",恢复鄜城县、洛川县。大业三年(667)改鄜城郡为上郡,领鄜城、洛川、洛交三县,其年郡置自杏城(今黄陵县城附近)移于五交城(今富县)。

唐(618~907年),鄜城县(唐末改翟州),属坊州;洛川县属鄜州。

五代(907~960年),訚州(洛川县改),属訚州;禧州(后梁开平三年由翟州所改),昭化县(禧州改)。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改昭化为鄜城县,属鄜州。

宋(960~1127年),鄜城县、康定军(康定二年由鄜城县改);洛川县属永兴军路鄜州辖。

金(1127~1234年),鄜城县、洛川县,属鄜延路鄜州,后属延安路鄜州。

元(1271~1368年),洛川县(至元四年废鄜城县,其地并入洛川)属延安路。

明(1368~1644年),洛川县属陕西等处布政使司河西道延安府鄜州。

清(1644~1911年),洛川县雍正三年鄜州升直隶州,洛川属之。乾隆三十三年(1763),县城由旧县迁于今凤栖镇。

民国初年属陕西省榆林道,16年(1927)撤道,由省直辖。24年(1935)在洛川县设置第三行政督察区,辖洛川等县。30年(1941)分洛川县东部约1022平方公里归黄龙县(原名黄龙设治局)。

1948年4月洛川解放,洛川隶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1950年改为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至今。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历史概况

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鹿县。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鹿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洛川县辖5个镇、14个乡:凤栖镇、旧县镇、交口河镇、老庙镇、土基镇、菩堤乡、黄章乡、洪福梁乡、永乡乡、后子头乡、京兆乡、杨舒乡、槐柏乡、石泉乡、武石乡、秦关乡、百益乡、石头乡、朱牛乡。

2000年,洛川县辖6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057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凤栖镇 21060 、旧县镇 13148 、老庙镇 13422 、土基镇 9537、 交口河镇 10083 、石头镇 11717 、菩堤乡 6050 、洪福粱乡 2231、 黄章乡 8524 、永乡乡 13257、 后子头乡 21115、 京兆乡 6158 、杨舒乡 14824 、槐柏乡 12141 、石泉乡 5494 、武石乡 4476、 秦关乡 9731 、百益乡 7739 、朱牛乡 9866。

洛川县 洛川在中国西部延安以南,历史悠久,“秦开仟佰,汉主限田,后秦建置”,黄河中下游早开发区之一,中国革命的摇篮之属。

地处北纬35°-36°,东经109°,土地广阔平坦、肥沃,塬面平均海拔1100米,黄土层厚80-140米,年均气温9.2℃,昼夜温差12.8℃,降雨量620毫米,日照2525小时,日照率达58%,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近日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县。1974年被国家外贸部特定为苹果外销基地县。1994年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确定为无毒矮化和水果多样化栽培示范区。洛川县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中国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迄今已有50多年的苹果栽培历史,为陕西苹果的发源地。洛川苹果以其“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六大特点享誉中外。

洛川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民战争路线,以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全面抗战、制定抗战的纲领、建立党领导的政府,从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1937 月,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22人参加会议。

会上,毛东做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在正确地分析中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形势和敌人的战略方向后,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场艰苦的久战,红军必须从正规战转向游击战,创建根据地,牵制并消灭敌人,在战略上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军力,争取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红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开展游击战争。 关于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出:要坚持、巩固、扩大统一战线;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吸取1927年革命失败的教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洛川会议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等文件,指出了国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我军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虽道路。

洛川县历史上的寺院

万凤塔:位于土基镇鄜城村兴国寺遗址内,十三级,八角八边,密檐式,中空,可达塔顶,惜木梯无存,高约40余米。以建筑风格和遗物判断,当建于宋代,明宣德九年修葺。现塔顶有裂缝,底层部分砖块剥落,塔距沟沿仅70余米,岌岌可危。曾收入《陕西名胜古迹》。

比丘辽空宝塔:位于永乡当川村寺院遗址内。塔身三级,实心,密檐式,高5.7米,据碑记及建筑风格判断,当为明清所建,为比丘辽空的舍利塔。

刘琦祠堂:又名三圣庙,位于旧县镇铜堤村小学内,面阔三间,进深10米,高3.5米,宽约10米,硬山琉璃顶。清顺治丙戍年(1646)刘琦之孙刘创建,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九年(1744)皆重修。1964年修复前檐。明间两厢有砖雕墙壁,雕刻精美,两山抱斗及后背墙均有砖雕。

仁里府戏楼:位于百益乡仁里府村。清嘉庆(1796)年间重修。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灰瓦顶。两侧八字形护墙砖雕图案精美,内墙上有清代戏班题记及戏文名称。

此外,县境内幸存清代戏楼十余座,惜年久失修,濒于倒塌。

陕西省洛川县历史最低温度是多少

陕西省洛川县历史最低温度是-23℃ 出现在2002年。

洛川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湿润易干旱季风气候。境内气候较温和,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年均气温9.2度,年降水量622毫米,无霜期167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

洛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坐标为北纬36度,东经110度,恰好与纽约位置相对。矿产贫乏。农产有小麦、玉米、糜谷、高粱、烤烟、油菜籽等,还有油松、侧柏、栎等林木。烤烟、簸箕、苹果为特产。有洛川会议旧址。

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洛川县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

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这是同国民党领导集团所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的正确的抗战路线。

洛川苹果的发展历史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洛川苹果已成为人民大会堂、钩鱼台国宾馆、中国女排和奥运会专供苹果。

2010年10月,洛川县“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10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公示。

“洛川苹果”以25.23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

洛川苹果的发展历史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洛川苹果已成为人民大会堂、钩鱼台国宾馆、中国女排和奥运会专供苹果。2010年10月,洛川县“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10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公示。

“洛川苹果”以25.23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 。

相关参考

洛川会议实录 毛在洛川会议的讲话

 洛川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历史转折的关头,所以这场会议对中国革命、中共以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都至关重要。那么,这场会议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有发表了哪些重要的讲话

洛川会议名称的确定 洛川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洛川会议这一名称的确定并不像很多人印象中的那么理所当然,最早的时候,这场会议一直被称为“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直到后来洛川会议才逐渐演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洛川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很大的

《洛神赋》全文及历史背景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

翟姓的由来和历史,翟姓起源于什么地方

翟姓起源于什么地方?翟姓源出主要有两支:祁姓和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黄帝后裔封于翟,春秋时世居北地,故地在今甘肃临洮一带,为秦所逐。翟人西迁陕西洛川东南,再西涉西河,在今山西汾阳地,春秋时翟国灭于晋。

一场鲜为人知却曾挽救中国革命的会议

 中共历史上很多会议十分出名且意义重大,比如意味着中共成立的一大、给中共指明了路线的八七会议、确定人民军队建设基本原则的古田会议,还有纠正左倾错误的遵义会议。另外,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庐山

洛神赋原文,洛神赋赏析

  洛神赋  作者:曹植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

翟姓的由来,翟姓起源于什么地方

翟姓起源于什么地方?翟姓源出主要有两支:祁姓和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黄帝后裔封于翟,春秋时世居北地,故地在今甘肃临洮一带,为秦所逐。翟人西迁陕西洛川东南,再西涉西河,在今山西汾阳地,春秋时翟国灭于晋。

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在洛川会议后发出命令,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辖3个师,每个师4个团,共12个团。随后,八路军总部收到了国民党政府发给的第一批军饷,计有

浅析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影响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其农业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和创造,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是大有益处的。农业工具的产生与发展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认为

古代罗马经历哪个历史时期

1.古代罗马经历了哪几个历史时期1、王政时代:罗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纪中叶,古代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孕育了古代罗马文明。2、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