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灭蜀汉 三国鼎立被破
篇首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灭蜀汉 三国鼎立被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魏灭蜀汉 三国鼎立被破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刘禅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
三国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
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
[email protected]: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
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军事压力。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东吴全力救援蜀汉,如果两家合兵,魏军未必能灭掉蜀汉,搞不好魏军还会覆没于四川山中。但是,东吴到底没有来得及救援蜀汉。
东吴未能及时救援蜀汉,从时间上看,不能怪东吴动作慢,只能怪蜀汉灭亡太快。
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又怎么来得及救援呢?
可是,到此我们又有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蜀汉地处四川,崇山峻岭,沿途都是险要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坐拥十万大军,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灭亡的如此迅速呢?
要说起来,蜀汉迅速的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有两人: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蜀汉军队主将姜维。
后主刘禅的责任是因为他执政期间,蜀汉政治腐败,人心涣散,邓艾兵临城下,他又不战而降,因此导致蜀汉速亡。
刘禅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坑爹君主”,他的责任已经是众人皆知,不用再多说。
倒是姜维的责任,恐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姜维对蜀汉迅速败亡至少有三大责任:
一、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军中出现厌战情绪。
姜维的战争导致“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蜀汉大将廖化愤怒的抱怨说:姜维的这种恶政,为何不在我生前出现,为何也不在我死后出现,偏偏要在我这辈子遇到呢?(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二、改变汉中防守策略,导致汉中迅速失守。
汉中自魏延时代,就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王平等人也都沿用。这个策略有效的挡住了曹魏的进攻,汉中安如磐石。
但是,姜维掌权后却脑洞大开,他改变过去的防御策略,变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结果,正是姜维的策略导致魏军深入汉中腹地,汉中迅速失守。
三、姜维面对邓艾等人的魏军部队,只坚持一个月就被击败。
姜维最初在沓中屯田避祸,邓艾的精锐与姜维蜀军主力正面野战,大战于强川口,结果姜维大败。邓艾前后仅用一个月便将姜维击败,姜维被迫退守阴平,邓艾部队得以深入蜀中。
[email protected]:“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从魏灭蜀之战来看,魏军在蜀国境内进展迅速,从公元263年秋进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兵临成都城下。
魏军进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姜维负有主要责任,总结起来,姜维的责任就是:“以攻代守”战略失误,“御敌于国门之外”策略错误,“被敌军击败”战术错误。
正是因为姜维的屡次错误,导致汉中迅速失守,蜀中门户大开,被邓艾偷渡阴平,抄袭后路。
假如姜维能在汉中或者沓中挡住魏军至少一路人马(魏军三路伐蜀),就可以为蜀汉争取时间,东吴的援军就有可能到达。
但是,姜维未能挡住任何一路,反而被邓艾击溃,终于导致蜀汉在短短三四个月中灭亡,东吴就是想救也来不及啊!
曹魏灭蜀汉 东吴为何见死不救
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 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 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根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 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压力。>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东吴全力救援蜀汉,如果两家合兵,魏军未必能灭掉蜀汉,搞不好魏军还会覆没于四川山中。但是,东吴到底没有来得及救援蜀汉。> 东吴未能及时救援蜀汉,从时间上看,不能怪东吴动作慢,只能怪蜀汉灭亡太快。> 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又怎么来得及救援呢?> 可是,到此我们又有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蜀汉地处四川,崇山峻岭,沿途都是险要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坐拥十万大军,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灭亡的如此迅速呢?> 要说起来,蜀汉迅速的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有两人: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蜀汉军队主将姜维。> 后主刘禅的责任是因为他执政期间,蜀汉政治腐败,人心涣散,邓艾兵临城下,他又不战而降,因此导致蜀汉速亡。> 刘禅作为上著名的“坑爹君主”,他的责任已经是众人皆知,不用再多说。> 倒是姜维的责任,恐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姜维对蜀汉迅速败亡至少有三大责任:> 一、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军中出现厌战情绪。> 姜维的导致“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蜀汉大将廖化愤怒的抱怨说:姜维的这种恶政,为何不在我生前出现,为何也不在我死后出现,偏偏要在我这辈子遇到呢?(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汉中自魏延时代,就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王平等人也都沿用。这个策略有效的挡住了曹魏的进攻,汉中安如磐石。> 但是,姜维掌权后却脑洞大开,他改变过去的防御策略,变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结果,正是姜维的策略导致魏军深入汉中腹地,汉中迅速失守。> 三、姜维面对邓艾等人的魏军部队,只坚持一个月就被击败。> 姜维最初在沓中屯田避祸,邓艾的精锐与姜维蜀军主力正面,大战于强川口,结果姜维大败。邓艾前后仅用一个月便将姜维击败,姜维被迫退守阴平,邓艾部队得以深入蜀中。>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从魏灭蜀之战来看,魏军在蜀国境内进展迅速,从公元263年秋进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兵临成都城下。> 魏军进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姜维负有主要责任,总结起来,姜维的责任就是:“以攻代守”战略失误,“御敌于国门之外”策略错误,“被敌军击败”战术错误。> 正是因为姜维的屡次错误,导致汉中迅速失守,蜀中门户大开,被邓艾偷渡阴平,抄袭后路。> 假如姜维能在汉中或者沓中挡住魏军至少一路人马(魏军三路伐蜀),就可以为蜀汉争取时间,东吴的援军就有可能到达。> 但是,姜维未能挡住任何一路,反而被邓艾击溃,终于导致蜀汉在短短三四个月中灭亡,东吴就是想救也来不及啊!>公元263年,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人率二十多万大军进攻蜀汉,蜀汉不能抵挡,后主在成都投降,年底,蜀汉灭亡。
时代魏蜀吴,魏国最强,吴蜀同盟对抗曹魏。
令我们不解的是:曹魏灭蜀汉时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什么不救蜀汉呢?难道吴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其实,蜀汉灭亡前,东吴是尽力去救蜀汉了的。
根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甲申,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这段记载说的很明白:蜀汉向东吴求救,东吴派遣丁奉出寿春,“围魏救赵”,又派留平前往荆州商议从永安入川,另外,还派丁封,孙异从汉水入汉中救援。
从部署来看,东吴其实尽了力,他们动用了可以动用的力量,以当时仅有可能的途径试图救援蜀汉,减缓蜀汉的压力。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东吴全力救援蜀汉,如果两家合兵,魏军未必能灭掉蜀汉,搞不好魏军还会覆没于四川山中。但是,东吴到底没有来得及救援蜀汉。
东吴未能及时救援蜀汉,从时间上看,不能怪东吴动作慢,只能怪蜀汉灭亡太快。
蜀汉求救的信息是十月份送到东吴,但下个月刘禅就投降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东吴又怎么来得及救援呢?
可是,到此我们又有了疑问。
我们都知道,蜀汉地处四川,崇山峻岭,沿途都是险要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坐拥十万大军,怎么说灭亡就灭亡了呢?为什么灭亡的如此迅速呢?
要说起来,蜀汉迅速的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有两人:一个是后主刘禅,另一个是蜀汉军队主将姜维。
后主刘禅的责任是因为他执政期间,蜀汉政治腐败,人心涣散,邓艾兵临城下,他又不战而降,因此导致蜀汉速亡。
刘禅作为上著名的“坑爹君主”,他的责任已经是众人皆知,不用再多说。
倒是姜维的责任,恐怕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姜维对蜀汉迅速败亡至少有三大责任:
一、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退,军中出现厌战情绪。
姜维的导致“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蜀汉大将廖化愤怒的抱怨说:姜维的这种恶政,为何不在我生前出现,为何也不在我死后出现,偏偏要在我这辈子遇到呢?(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二、改变汉中防守策略,导致汉中迅速失守。
汉中自魏延时代,就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王平等人也都沿用。这个策略有效的挡住了曹魏的进攻,汉中安如磐石。
但是,姜维掌权后却脑洞大开,他改变过去的防御策略,变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结果,正是姜维的策略导致魏军深入汉中腹地,汉中迅速失守。
三、姜维面对邓艾等人的魏军部队,只坚持一个月就被击败。
姜维最初在沓中屯田避祸,邓艾的精锐与姜维蜀军主力正面,大战于强川口,结果姜维大败。邓艾前后仅用一个月便将姜维击败,姜维被迫退守阴平,邓艾部队得以深入蜀中。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从魏灭蜀之战来看,魏军在蜀国境内进展迅速,从公元263年秋进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兵临成都城下。
魏军进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姜维负有主要责任,总结起来,姜维的责任就是:“以攻代守”战略失误,“御敌于国门之外”策略错误,“被敌军击败”战术错误。
正是因为姜维的屡次错误,导致汉中迅速失守,蜀中门户大开,被邓艾偷渡阴平,抄袭后路。
假如姜维能在汉中或者沓中挡住魏军至少一路人马(魏军三路伐蜀),就可以为蜀汉争取时间,东吴的援军就有可能到达。
但是,姜维未能挡住任何一路,反而被邓艾击溃,终于导致蜀汉在短短三四个月中灭亡,东吴就是想救也来不及啊!
相关参考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 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东南的吴
三国后面是什么朝代?晋朝。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仁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隋炀帝,通常我们对他的认识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残暴”,他曾征调400万大军,上千万民夫,三次征讨东北一个小国——高句(gōu)丽(lí)。最后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具体算大概可以从曹丕代汉自立开始,到吴主孙皓降晋为止。在这六十年悠悠岁月中,三代人不懈努力,为各自的国家奉献了青春热血,才有了这
曹魏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
导读:《三国演义》大结局是“三国归晋”,征战半个多世纪的魏、蜀、吴相继告亡。表面上看三国似乎悉数谢幕,但实际上却是迥然不同的下场,这迥然不同的下场给出的是历史的不同答案,其中包括着咎由自取的真亡与假亡
三国最难过的一年,蜀汉痛失三位能人,东吴失去大都督,曹魏最惨
魏蜀吴是三国时期的三各诸侯国,在这时候,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征战不止,这样的战乱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战争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以及妻离子散。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从东汉末年开始
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接着又消灭了蜀汉政权,为何未乘胜追击消灭孙吴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浙江海洋大学本科生金玲芝西晋消灭孙吴之后,中国再度统一。司马氏在掌握了曹魏政权后,随后又取得了蜀汉旧地,初步打破三国鼎立局面,但是司马氏没有一鼓作气消灭孙吴,立马统一中国呢?
作者:热血三国系列页游今天我们来谈谈蜀汉和曹魏的「”官二代”差距问题。私以为与家教无关、与基因无关、与父母无关、与个人禀赋无关……蜀汉政权不是只有先主刘备的儿子过于平庸,而是整个集团所有的二代人物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