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选择题
Posted 议会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选择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选择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1]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小农经济的缺点:封闭性、脆弱性。对环境的依赖过大。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原始时期便有了商业,但商代才出现商人。
请注意他们的区别。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
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第四课)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战国重农抑商的表现:贬低商人地位、限制活动范围、盐铁官营。
汉代重农抑商的表现:贬低商人地位、严禁购买土地、盐铁官营。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积极后果:促进了农业发展,强化了封建阶级统治。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 第二单元 编辑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专题一专题二月考详细重点复习资料
一. 本周教学内容:专题 物质的量二. 教学目标:本章能力题主要是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知识点为载体,考查分析、推理、应用、记忆、运算、实验等能力。一道题往往考查学生多种能力。三. 知识分析:1. 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如MCES90第3题: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千克 B. 摩尔 C. 立方米 D. 克/摩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物质的量”是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第七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的七个物理量分别是:质量、长度、热力学温度、时间、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尔文、秒、安培、坎德拉、摩尔。即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为1摩尔。对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概念的学习,不能单纯靠机械识记,因为它们极具丰富的实践性和内涵,具有很丰实的理解内容,如能掌握它们的真谛,变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模型,就会使记忆准确而持久。虽说现在高考中单纯考识记的题目所占的比分很小,但很多题目中都包括有记忆的知识。如果平时不注意记忆、积累,解题一定不会熟练、快捷。因此,不可忽视记忆的作用。2.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如MCEN92第31题: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以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物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 个A原子,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应用阿伏德罗定律解题的能力。阿伏加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在温度和体积都不变的条件下,气态物质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则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和之比也为,即,则,,A单质分子里有4个A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也可以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出,在体积一定时压强增加75%,即是物质的量增加75%,则,。该题易出现的错误是,不能正确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压强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楚,不按题给信息去解题,定势思维,将本题的反应写成:,从而错误地认为A单质分子里含有2个A原子。用10mL的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B. C.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这类“求比”的试题有多种解法。解该题的思维要点是:① 使定量的中的完全沉淀;② 三种盐溶液的体积相同;③ 三种盐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法一:假设、、三种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由的物质的量相等得,则,答案为C。解法二:在解法一中得到后将试题里各选项中的三个数据分别看成、、代入上述方程,只有答案C符合。解法三:由题意可知,所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的浓度要大于的浓度,符合上述两点的只有C选项。4. 考查学生理解、鉴别能力,如MCE89第27题:体积为VmL,密度为的溶液,含有式量为M的溶质,其物质的量浓度为,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本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摩尔质量等量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由于有些错误答案跟正确答案之间区别很小,容易混淆,故又考查了学生的鉴别能力。根据可知A错误。上式经变换得,由此可判断C也错误。B答案所表示的意义是: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质量分数,故正确。D答案可由变换得到,故正确答案为B、D。5.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如MCE93第39题:硫酸银的溶解度较小,每100g水仅能能溶解 0.836g。(1)25℃时,在烧杯中放入6.24g硫酸银固体加200g水,经充分溶解后,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为200mL,计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在上述烧杯中加入50mL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 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于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的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议会制度的起源:起源于中世纪,基本形成于13世纪 (英国议会分为: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 背景 2、专制王权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3、“光荣革命” 时间:1688年英国君主 重要成果:建立君主立宪制立宪制的建立 时间:1689年 《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 确立与发展 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时间:18世纪前期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 内容: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大增加 最大获益者:工商业资产阶级 特点与作用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国王“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第二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 规定联邦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规定其他立法事项 主要内容 特别提到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问题 规定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体现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美国1787年宪法 作用: 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美国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为一体的国家 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没规定人民群众的权益 局限性 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 剥夺了妇女、印第安人、黑奴的选举权 联邦法院(司法)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国会(立法)总统(行政)参议院和众议院内阁和其他机构最高法院(巡回上诉法庭和区法庭) 第三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法兰西共和历程: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颁布时间:1875年 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兰西第三 主要内容 规定立法权归于议会共和国宪法 意义: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 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 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德国统一 普鲁士强大的经济实力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德意志帝国 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颁布时间:1871春 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主要内容 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规定帝国设立的两院制的议会为立法机构 意义:保留了德国君主制、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国家元首的对比(产生程序、任期、权力) 产生程序:世袭英国——国王 任期:终身制 权力:“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没有实权 产生程序:选民间接选出美国——总统 任期:4年(最多两任) 权力:行政权,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产生程序: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法国——总统 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权力:行政权,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产生程序:世袭德国——皇帝 任期:终身制 权力:巨大,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任命帝国宰相。
议会(国会)的对比:1、英国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贵族院和平民院)组成,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2、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及州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 产生程序: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2名参议员 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产生程序:选民直接选出 (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众议员 任期:2年 3、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产生程序: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参议员 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众议员 产生程序:由普选产生 任期:4年 4 德国的议会由联邦议会(上议院)和帝国议会(下议院)组成 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至六专题的复习提纲或练习试卷,好追加!!!
这样发不方便。
我有很多资料,你留一下邮箱我发给你。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 分封制 定义: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结构:1.统一(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2)统 一: 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知识结构: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4. 宋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2)影响 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
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 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清朝又设军机处 5. 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朝代 中央机构特点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秦 传承开创 三公九卿 郡县制汉 汉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国并行隋唐 承前启后,有所创新 三省六部 道州县三级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三司 路州县三级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明 空前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 省府县清 达到顶峰 设军机处 省府县6.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
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
相关参考
一、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笔记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科)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⑴提出“仁”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重点是什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
历史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什么都有可能考,而且考得很细,非常细。历史是高中学科中最难的科目之一,高考要求非常高,难度也较大,而且学的内容也很多。不要找重点了,每个字背出,还怕考不好。记住,这不是天方夜谭,
1.高中岳麓版历史的知识总结【全】必修三复习提纲(1)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
一、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要正规的,附答案1.(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主要讲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等。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wenku.baidu/view/e9fedbbbfd0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一、高中历史课标和初中历史课标的区别一、特点不同1、高中历史课标:构建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呈现。2、初中历史课标:从基本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