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郑的名人
Posted 板桥
篇首语: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姓郑的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
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
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
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
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
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
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
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
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
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
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
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
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
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
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不求或与。
姓史的名人-历史上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 国] 是战国时的著名水利工程师 , 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
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郑 吉] 汉代大将军,保卫边疆战功赫赫,封安远侯。
[郑 和] 明朝航海家,原名马三保,民间称他三保太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郑成功]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名将。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
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
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姓郑的历史名人
1、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2、郑和 郑和(1371年? - 1433年), 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3、郑少愚 郑少愚(1911—1942),四川达州市渠县人,著名抗日英雄。毕业于杭州笕桥中央航校,1935年加入共产党。
1937年2月申请到空军前线第四大队参加抗战。1942年春,率中国空军飞行员前往印度,接收美国援华飞机时,途经驼峰航线过程中飞机失事殉难。
4、郑廷珍 郑廷珍(1883—1937),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郑楼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独立5旅旅长,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5、郑作民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保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参加昆仑关战役。
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兵构筑工事备战。
后以左翼为日军包围,奉命转移。为阻止日军追击,亲率一个团进行掩护。
后遭日军重兵包围。2月3日,指挥部队反击突围,于激战中牺牲。
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姓。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英雄,要 8个以上.
郑成功、郑板桥、郑和~ 郑 吉~ 郑 虔~ 郑 燮~ 郑 樵 ~ 郑 信 ~ 郑庄公 郑姓古代历史名人(现代略) 郑桓公:得姓始祖。
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
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
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
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
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
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
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
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
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
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
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 和:明航海家。
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历史上姓郑的伟人有哪些
这下你该满足了吧???
郑姓古代历史名人(现代略)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历史上姓郑的伟人有哪些
这下你该满足了吧???郑姓古代历史名人(现代略) 郑桓公:得姓始祖。
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
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
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
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
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
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
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
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
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
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
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 和:明航海家。
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
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
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
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
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
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
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
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
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
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
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
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
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
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
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
历史是的姓郑的名人
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
名人 郑国 - 中国战国时着名水利学家。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
被后世奉为「水神」。楚霸王项羽籍部将郑荣之父,汉大司农郑当时的祖父。
郑躬 - 西汉广汉郡起义首领。前18年,郑躬率领六十余人,放出囚徒,夺取兵器,攻入四个县,聚众一万人,自号山君。
前17年冬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兵及蜀郡兵共计三万,击败郑躬。 郑众 - 东汉学者 郑众(另一人) - 汉和帝时的宦官,曾参与诛杀窦宪 郑玄 - (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人,东汉经学家。
少时习《易经》丶《公羊传》。后拜马融为师,习古文经。
因党锢事件而被禁,专心着述古文经。遍注群经,乃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世称「郑学」。
200年官渡之战时,被袁绍逼迫下随军而行,病故於途中。 代表作为《毛诗笺》丶《三礼注》。
郑樵 - (1104年—1162年),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丶礼乐之学丶语言学丶自然科学丶文献学丶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丶白盐丶白姜丶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宋郑樵生左(左丘明)丶司(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郑樵着述等身,但流传不多,仅《夹漈遗稿》丶《尔雅注》丶《诗辨妄》丶《六经奥论》和《通志》等。
郑光祖 - (?—?),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着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丶马致远丶白朴齐名。
生平甚无记载,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善与人交往,一生写过18种杂剧,其中《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着名。伶人称他为郑老先生,死后由伶火火葬於杭州灵隐寺。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曲词,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流传。 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国明代航海家丶外交家。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丶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
生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
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
康熙秀才丶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郑燮对於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丶书丶画被世人称为「三绝」。
其诗宗陶渊明丶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丶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着作有《板桥诗钞》丶《板桥词钞》丶《板桥家书》丶《板桥题画》丶《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祖籍福建省南安人。
但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父为郑芝龙,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松。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
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并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死后葬於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
「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闽语的「国姓爷(Kok-Seng-Ya)」。 郑芝龙(1604年-1662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着称,发迹於日本平户藩,为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
在西方文献中,则以「Equan(一官)」闻名於世;Quon丶Iquon丶Iquam丶Equan所指均为其人。父郑绍祖为泉州太守叶善继的库吏。
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丶郑鸿逵丶郑芝豹。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贤之丶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
郑观应(1842年—1922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三乡雍陌人。为中国近代着。
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姓的名人和事例: 【郑姓历史名人】 郑 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 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 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
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 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
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天宝军防录》。
郑 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 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 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
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
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 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
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
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
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
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
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
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
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
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
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
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
中国历史上姓郑的最伟大的人物
[郑 国] 是战国时的著名水利工程师 , 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郑 吉] 汉代大将军,保卫边疆战功赫赫,封安远侯。
[郑 和] 明朝航海家,原名马三保,民间称他三保太监,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郑成功]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名将。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相关参考
兰陵王妻出身名门荥阳郑氏 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但大多数人相信这个姓郑的王妃来自于有名的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
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陈完、陈胜、陈平、陈汤、陈寔、陈琳、陈登、陈宫、陈群、陈震、陈寿等等。1.陈胜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
1.历史上姓朱的名人有哪些·朱姓起源:一: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云。周武王封曹挟於邾国(金山东邹县)。后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二:据《魏书.官氏
历史上姓"于"的名人有哪些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于氏属地]东海郡,今山东郯城。[于氏
兰陵王妃,顾名思义,当然是兰陵王的妻子,遍查历史,历史上的兰陵王只有一人,就是南北朝时的北齐大将高长恭。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估计应该是朝中某位姓郑的
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伍奢(?-前522)楚国(今属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为太子太傅,楚庄王重臣伍举之子,伍子胥之父。由于费无忌对太子的陷害,牵连伍奢被捕。费无忌担心伍奢的儿子
应姓来源有四个:一是,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二是,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应乐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三是,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应门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四是,源于其他少
1、盛度盛度(公元968~1041年),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县志曰真宗祥符七年(1014年)]进士,补济阴尉。历官试学士院直史馆、
翟方进:汝南上蔡人,西汉大臣。家世微贱,后与继母赴长安拜师学习。历任朔方太守、丞相司直、御史大夫,于公元前十五年荣升丞相,封高陵侯。后因皇室内争,被迫自杀。翟汝文:丹阳(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书画
有:彭越、彭宣、彭龟年、彭孙贻、彭兆荪等。1、彭越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