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历史

Posted 灵台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平凉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凉历史

谁知道甘肃省平凉的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 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

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闻名于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修身治国之道;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秦王李世民泾州大捷,展雄才而凯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传世;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寝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传十一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 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杰出人物。 经过多年的挖掘开发,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等有较强吸引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四大“文化名片”。

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我爱我的家乡——平凉作文

我的家乡平凉,山好水好人也好,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家园。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常有名。这里曾是人文初祖伏羲的诞生地,周秦先祖的故乡;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天下道教第一山,景色迷人;天下王母第一宫的回中宫风姿绰约。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曾先后登临崆峒巡疆固土;林则徐、毛泽东等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平凉资源物产富饶,是全省主要的农、牧业基地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平凉金果”、“平凉红牛”非常有名,华亭原煤年产量170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四成以上,平凉的煤还变成了电,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两成以上。平凉是西北公路交通枢纽,312国道和宝中铁路贯通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平凉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十分好玩,是观光旅游胜地。这里有被誉为“西来第一山”的国家五A级景区崆峒山,还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景点南石窟寺、云崖寺、龙泉寺、莲花台等。

平凉民俗纯朴,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平凉是秦腔起源和发展地之一,平凉人对秦腔情有独钟。

商贸、旅游节会、婚丧嫁娶都要搭台唱戏。就连茶余饭后啊,都要唱上几嗓子呢;另外像平凉元宵灯会、传统社火,至今盛传不衰,而且越办越红火;崆峒武术更加发扬光大。

平凉风味小吃名目繁多,名不虚传。如锅盔、烧鸡、核桃饺子、麻腐、酥饼、麻花、油糕、羊肉泡馍、罐罐蒸馍、甲鱼等,都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鲜美口味,深得人们的青睐。

如今的平凉,各方面在不断地发展,城乡面貌变得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我作为一个平凉人,为家乡的可喜变化,感到无比自豪!平凉,我的家乡,我爱你。

关于甘肃平凉的一些历史!!听说甘肃平凉也有过一点比较大的事件~

甘肃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甘肃平凉有过一点比较大的事件:平凉劫盟,具体如下 平凉劫盟,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指唐朝与吐蕃在平凉会盟时,发生的吐蕃武力劫盟事件。 背景: 唐朝,吐蕃强盛起来,屡次与唐朝发生战争,为求和平,781年双方在清水会盟,确定了边界,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藩镇割据时期,诸藩拥兵自保,不听朝廷调动,使吐蕃在军事上占了优势。

783年,唐朝发生了“朱??之乱”,叛臣朱??攻占长安,德宗出走奉天。 吐蕃权臣尚结赞请求出兵助唐收复长安。

德宗派崔汉衡出使吐蕃,“许成功以北庭、伊西(今新疆北部)与之。”784年,唐、蕃联军击破了叛军于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

此时吐蕃军因气候炎热,加以疾疫流行,撤兵西去。唐军收复长安。

吐蕃军并未参与彻底平定朱??之乱。 唐朝遂以此为借口,不答应给吐蕃以北庭、伊西等地,只许厚给缯帛。

尚结赞对唐朝食言毁约深表不满,决计报复,并准备乘机除掉唐朝镇守西北地区的三大将领。 尚结赞认为“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787年5月的平凉劫盟事件,就是尚结赞报复唐朝和企图除掉唐朝三将的具体行动。

过程: 786年9月,吐蕃军队越泾、陇(今陕西省陇县)、?、宁(今甘肃省宁县)等州,进兵至凤翔。李晟将共击退军,10月,再挫吐蕃军于摧沙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北)。

尚结赞既不断遣使向唐求和,又派兵攻取盐(今宁夏盐池县北)、夏(今陕西省横山县西)二州。 唐德宗担心将帅生事邀功,力主罢兵而与吐蕃和盟。

12月,罢李晟兵权。787年3月,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将韩游?觉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还想联合吐蕃,共击回纥,答应与吐蕃和盟。

德宗命崔?燃薪嵩蓿薪嵩抟怨榛寡巍⑾亩荩硎尽俺弦狻保固岢銮胩瞥苫氍主盟。唐朝答应派浑瑊为会盟使,崔汉衡为副使。

会盟地点几经磋商,最后决定在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 事件: 787年5月15日,唐蕃会盟于平凉。

尚结赞预先埋伏骑兵于盟坛西部,做好劫盟的准备。 浑瑊在出发前,李晟警告他,此次会盟非比寻常,必须严加防备;但是唐德宗却命令浑瑊,不要猜疑对方,要表示会盟的诚意。

致使浑瑊首鼠两端,莫衷一是。 会盟开始前,浑瑊等人应尚结赞之请,退去甲胄,入幕更着礼服。

此时,吐蕃军伏兵在击鼓的号令下,从四面蜂拥而至,浑瑊觉察后果断从幕后逃出,乘马突围,唐朝会盟官员自崔汉衡以下60余人,皆被扣押,其余随从将士全部被杀。 此次劫盟突袭事件,唐军死500余人,被俘1000余人。

尚结赞又大掠邻近诸州县,然后退至清水县境内。 影响: 平凉劫盟事件后,唐德宗深悔坚持与吐蕃会盟的失误,为尚结赞求和说项的唐将马燧,也被唐德宗罢免了军权。

尚结赞除掉唐朝西北三将的企图终于得逞。 然而,此后30余年唐蕃之间未能和盟,直至公元821年(唐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双方才再度和盟。

平凉的历史文化有多悠久

平凉,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华之地。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000多年前,生活在泾河流域的周人先祖创造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农耕文化,出现了“沃野千里,水草丰美,牛羊衔尾,群畜塞道”的田园画卷,从而也开启了华夏农业文明的曙光。大量考古和史料证明,平凉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秦汉以降,由于这里一直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之西北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东段重镇,且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士农工商无不发达,建府立州,安营驻军,素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使平凉曾经在传递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丝绸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千百年沧桑岁月的积淀和一代代人的创造与积累,熔铸了平凉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纪文化、兼容并蓄的崆峒文化、瑰丽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谧文化,领异标新、相映生辉,启迪着民族的心智,推动着历史的进程,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撩去历史的烟云,不难发现,漫长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除了蕴藏并传承于人的血脉精神而外,总会以一定数量的物质的形式留存在其演进的土地上,譬如文物,譬如古迹。仅以文物而言,在平凉境内就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其中泾川县大岭上距今约20万年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考古学界确认为甘肃之最早;出土于泾川泾明牛角沟距今5万年前的“泾川人”,比北京“山顶洞人”还早;静宁治平古成纪遗址,是早于黄帝的人文初祖伏羲氏的降生地。特别是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玉质人佣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代表了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明高度,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

简述甘肃平凉历史

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

三国时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

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于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平凉市属平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

唐末,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 公元九四零年)改属渭州。 宋代,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 金代开六盘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 明代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

清初沿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

一九一二年即民国元年废府,仍设道。一九一三年改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设观察使;后改为泾原道,设道尹。一九二七年改设泾原区行政长,一九三五年改为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县为道、署驻地。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平凉解放,成立了平凉市人民政府。一九五零年由县城内划出城关和郊区另设平凉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销平凉、华亭两县并入平凉市。一九六一年十一月恢复华亭县。一九六四年元月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二零零二年九月,平凉撤地建市。

平凉历史上叫什么

平凉先后用过乌氏、安定、月支、都卢、渭州等名称,但沿用时间最久的,还是平凉之名。

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 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平凉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除采集到石器外,还有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足以证明早在60万年前辖境内即有人类活动。 从泾川县太平乡大岭上出土的旧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遗址可以断定距今30万年以前,平凉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距今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市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扩展资料:历史沿革 夏朝,为獯鬻戎狄居地。

境内陇山以东为獯鬻居地,以西为昆夷居地。商朝,末境内东南部有密(今灵台县境)、阮(今泾川、灵台二县之间)、共(今泾川县境)等方国先后建立。

西周,辖境属周人和狈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国归顺周,周文王筑灵台于今灵台县境。

春秋,辖境为乌氏与义渠戎国属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境内属秦。

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泾阳、乌氏(在今平凉市境)和鹑觚(治所未详)3县,十年(前315),秦攻义渠,取25城,秦之势力日盛。 三国,今辖区属魏国雍州。

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泾川辖区的乌氏、临泾、朝那及今灵台辖区的阴密(何时复置待考),皆属安定郡,今灵台境的鹑觚则属新平郡;今华亭境属扶风郡;今静宁县的阿阳和成纪分属广魏郡和天水郡。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7月,平凉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同时,将灵台县、泾川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治西峰)。

30年(1941),省政府为实行新县制,重新调整各县等级,今地区辖境平凉县为一等县,静宁、泾川为三等县,灵台为四等县,华亭、庄浪、崇信为五等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凉。

有人知道甘肃省平凉市的历史吗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

全市总人口2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3%。崆峒区城镇人口18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0%。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目前,全市粮食自给有余,实现了解决温饱这一历史性目标,跨入了致富奔小康的新阶段。

〔自然资源〕 平凉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主产区,盛产小麦、玉米、谷类、荞麦、油菜、胡麻、林果、烤烟等,具有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的广阔前景,曾与庆阳地区以"陇东粮仓"闻名遐迩。市上和七县(区)先后获农业部、国务院"粮食生产先进地区(县)"荣誉奖。

旱作山区盛产胡麻、葵花、土豆、莜麦和豆类等;阴湿山区林草茂盛,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皮毛集散地和各类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目前全市年存栏黄牛50多万头,年交易各种畜皮200 多万张。中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150多种。

山药、百合、蕨菜、 甲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皮毛肉类远近闻名;川区以果、菜为主,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个,总面积7.4万公倾,占国土面积的6.6%,森林面积397万亩,森林覆盖率17.98%。

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 野生动物31种。林业资源在省内有较大优势。

矿产资源:从全国来看,平凉属自然资源比较贫瘠的地区,但从省内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看,煤炭、石灰岩等有比较优势。市内的华亭煤田是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的地段,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 煤层平均厚度达28.7米,探明总储量34.7亿吨,且煤质优良,具有高活性、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熔点的特性,不仅是优质动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我国最好的气化用煤。

石灰岩资源:有资料介绍总储量30多亿吨,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储量约3亿吨, 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和华亭县;庄浪县卧龙寺石灰岩矿床为远景储量,约2 亿吨。对石灰岩的利用,目前主要是生产水泥、石灰和建筑石料。

另外还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布在华亭县安口镇一带,开采利用历史较早,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日用陶瓷、高低压电瓷、灯泡等。 旅游资源: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现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46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区)、王母宫--西王母降生处的回中山(泾川县)、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静宁县)、西周第一台--古灵台(灵台县)等历史遗址和西周青铜器 (灵台县)、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泾川县),被誉为"中华之最"。

平凉也是祖国针炙学鼻祖、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灵台县),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灵台县),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庄浪县),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崆峒区)的故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和王母宫、温泉、柳湖、南石窟寺、龙隐寺、莲花台、紫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以及明代宝塔、李元谅墓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寻根访古、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旅游业有望培育成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人文荟萃 风景雄秀 远在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先民就在这块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黄河流域农业经济的开端。

现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5处。历史上曾出现过晋代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代名臣慕天颜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道教第一山”--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处--王母宫、伏羲诞生地--古成纪、西周第一台--古灵台等历史遗址和西周青铜器、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被誉为“中华之最”。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

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为中心,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王母宫、柳湖、南石窟寺、龙隐寺、莲花台、紫荆山、明代宝塔、李元谅墓等为网点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都是寻根访古、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 日新月异 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宝中铁路纵贯全市,公路形成了以312国道和天水一平凉、银川—平凉、宝鸡—平凉等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支点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通便捷畅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市2004年电话用户。

甘肃省平凉市的由来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现已发现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46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区)、王母宫--西王母降生处的回中山(泾川县)、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静宁县)、西周第一台--古灵台(灵台县)等历史遗址和西周青铜器 (灵台县)、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泾川县),被誉为"中华之最"。

平凉也是祖国针灸学鼻祖、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灵台县),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灵台县),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庄浪县),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崆峒区)的故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峒山和王母宫、温泉、柳湖、南石窟寺、龙隐寺、莲花台、紫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以及明代宝塔、李元谅墓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寻根访古、观光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旅游业有望培育成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相关参考

平凉之战

   夏胜光三年(北魏神麚三年,430年),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夏军攻魏在平凉(今甘肃华亭西)地区战败的作战。  夏主赫连定欲收复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遂乘刘宋伐魏之机,于夏胜

1936年的甘肃平凉老照片 昔日西出长安第一城真实风貌

1936年的甘肃平凉老照片分享给人人,拍摄者为美国人小皮肯斯。克劳德.皮肯斯(1900-1985)是一名美国牧师。他和他的老婆伊丽莎白.皮肯斯是由美国教会指派到中国进行福音流传的。1927年至1937

阙姓的历史名人

阙礼:南宋中侍大夫。建有功勋,但是不因为有功就骄傲,而是平易近人,人们说他是宋朝南渡后中侍中唯一可以称道的。阙清:明代务本爱民的平凉知府,河南人,弘治举人,知平凉府,天性纯孝,为政爱民,受到人民的爱戴

两名诗人惜惜相惺,其中一人却因平凉这事受到牵连

范仲淹回到京师后,立即建议朝廷在渭州设军,管辖六盘山之外的静边、羊牧隆城、笼竿、得胜四个城寨,充实军事力量,加强边界防守。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建渭州笼竿城为德顺军,掌管静边等四寨,并将刘沪等寨主都晋升

大明宝塔、百货大楼、人民剧院,老照片见证西北古城70年变迁

大明宝塔、百货大楼、人民剧院,老照片见证西北古城70年变迁秦玉龙/文解放前的平凉城船舱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平凉城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山桥修建于民国期间的平凉八里桥1949年7月30日,第一野战军主力进驻

王若虚

  王若虚(1174~1243),中国金末学者。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人。哀宗正大年间,历任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天兴二年(1233),金军马

大明西征石城记(一)

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大将军徐达率军进攻陕西平凉,当时驻扎平凉的是蒙古的一个小部落土达部,首领是大元万户把丹,丝毫没有替大元朝守土的觉悟,立刻率部众投降,充分体现了古代草原民族墙头草的特性。后土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贪官

太多了,如以下四大贪官东汉外戚梁冀家财三十亿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恒帝把他的财产进行拍卖,得到30多亿银钱,相当于当时国家税收的一

王辅臣自知难逃一死,用一种办法假造病亡,以免连累图海

这一篇,我们来说一说王辅臣的最后结局。康熙十五年夏天,王辅臣向图海投降,平凉周边的各路叛军失去了核心,也纷纷投降。此前,已经叛清的四川总兵官吴之茂率军北上,进入秦州,呼应平凉的王辅臣。得知王辅臣投降,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贪官是那几个

中国古代四大贪官东汉外戚梁冀家财三十亿梁冀是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做过大将军。在朝廷里横行二十几年,人称“跋扈将军”。正直大臣李固、杜乔等人多次弹劾梁冀,但他们最后都被梁冀杀害了。公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