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领土历史问题

Posted 边界

篇首语: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印领土历史问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印领土历史问题

中国和印度目前在边界问题上还存在多少争议?领土面积有多少? 爱问

整个中印边境分为东、中、西3段,边境争议地区的总面积为12。

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

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原本没有什么争议。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天然屏障,中印两国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习惯线来作边界的。

每到冬天,西藏的牧民就赶着牛羊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冬季牧场放牧,因此,中印历史上的习惯边界基本上就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直到英国占领了印度,英印政府不断实施侵占西藏的阴谋,这才给日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对于今天的中印边境西段,19世纪末,英国陆军少将约翰·阿尔达炮制过一份“阿尔达版图”,把包括今天西段争议地区在内的大片土地并入了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印度。 而在中印边境东段,英国殖民者也在地图上画出那条著名的“麦克马洪线”。

20世纪50年代初印度就不断蚕食中国领土,但在1959年之前,双方基本上均未提出边界问题。1959年3月达赖集团逃印后,尼赫鲁总理开始正式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并于同年秋挑起边界武装冲突,终于酿成1962年的边界战争。

这期间和其后一段时间,中印双方多次交涉,但因对边界线的立场分歧较大,谈判没有成功。 印度出版的中印边界地图,红色部分为领土争议地区 。

40年前,由于印度在中印边境上采取"前进政策",步步进逼,越过实际控制线,我被迫自卫反击。

经过一个月的武装冲突,在我单方面停火和主动后撤后,这个中印几千年友好史上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终于迅速结束。正是不打不成交,此后双方逐渐均采取务实和灵活的政策,印方从中印边界问题不容谈判转向边界问题不应影响两国友好关系。

1988年已故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双方确定了在边界问题上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原则。1993年9月拉奥总理访华时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1996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印,双方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中印边境这40年来是和平、平稳的,在中段,双方并共同核定了实际控制线的走向。

回顾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冲突的起因、经过和终结,对人们了解这两大邻国间的问题是会有所俾益的。 中印边界争端的产生和发展: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但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边界线,而英国对中国西南边疆的侵略和蚕食又留下了一些历史的纠纷,使中印边界问题成为两国间存在的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印两国对边界的看法出入很大。在印边界分东、中、西三段。

东段指不丹以东至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的边界;中段指从西段的东南端到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止的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偕尔邦和北方接壤的边界;西段指中国的新疆和西藏同克什米尔印度占领区的拉达克接壤的边界。 争议地区涉及12。

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东段有约9万平方公里,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至东段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广大地区,是最大的争议地区。中段有约2000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西段争议地区约为33000平方公里,主要在阿克赛钦地区。

本来中、印边界争端可以从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照顾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取得公平合理的全面解决。 但是印度政府认为,印度主张的边界"具有基于地理、传统和条约的充分权威";"分水岭原则已先天地规定了中印边界,毋需再来正式规定";"昆仑山和大喜马拉雅山脉的巨大的弧形线,形成了世界上予人印象最深的天然边界线,这条线几世纪来一直为传统习惯所承认,它决定了双方行政管辖的界限,并且近三百年来边界各段还曾在不同时期在有效的国际协定中得到确认";西姆拉条约是有效的,麦克马洪线是合法的,阿克赛钦地区属于印度。

印方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关于东段,印度以所谓西姆拉条约为依据。

但是1914年西姆拉会议只讨论过中国西藏地方同中国其他部分的界线以及所谓内外藏的界线,议题上没有,会上也从来没有讨论过中印边界问题,与会代表的全权证书上也未提及。当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中国代表不但拒绝在西姆拉条约上正式签字,而且根据当时中国政府的训令,在1914年7月3日向会议声明,凡英国和西藏本日或他日所签订的条约或类似的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能承认。

由此可见,西姆拉条约及其附图上所标明的有一段同所谓麦克马洪线相同的红线,根本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这个条约即使是英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也都未正式批准。1949年11月18日,当时同印度政府保有外交关系的国民党政府驻印大使罗家伦还照会印度外交部,否认印度政府所认为有效的西姆拉条约。

英属印度政府外交政治部编纂的《艾奇逊条约集》1929年原版第14卷和麦克马洪本人也承认条约未经中国政府代表签署。所谓麦克马洪是英国和西藏地方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会外用秘密换文产生的。

西藏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本身并无缔约权力,所谓麦克马洪线对中国并无约束,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 尼赫鲁总理1959年3月17日去印度人民院说过:"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过西藏独立,我们肯定没有。

"东段的传统习惯线大体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这可以从1938年以前印度官方地图得到证实,其中从不丹东南角向东的一段还以国际边界符号画出。 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历来属于中国,英国没有在那里行使过管辖权,这一点连印度总理尼赫鲁实际上也是承认的,英国只是在1944年至1945年开始才侵入南面的一小部分地方,印度只是在50年代前期才逐步侵占了该线以南的大批中国领土。

这是连英国和印度档案材料也能证实的。 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侵略政策的产物,是英国任意决定的结果,并不是根据该地区的真正分水岭划分的,而是对中国领土的人为的割裂,英国官方人士也承认麦克马洪线"它事实上不是自然的边界,而沿着平原的边境才是自然的边界。

" 关于中段,迟至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还没有画出这一段的边界线,只是声明"边界未经规定"。 但是一个国家不能借口所谓分水岭原则去侵占别国历来管辖的地方。

关于西段,边界同样未正式划定时,印方提不出边界条约的任何根据。所谓1684年西藏与拉达克的条约,印方既提不出原文或抄件,连确切签订年代和签订者也说不清楚。

印方说这一段边界线已由1842年西藏地方当局同克。

中印领土问题

中国学界认为:1、中国实行自卫反击是出于不得已,其目的不是为了占领领土,在反击中将印度打狠打痛只是想惩罚印度,使印度获得教训,不要再在边界地区制造摩擦和冲突,使印度回到谈判桌上来。打是为了和,是为下一步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条件。中国当时虽然有能力用军事手段实现自己所主张的边界线,但是以武力或实力政策将自己主张的边界强加于人的行为不符合中国政府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和平解决国际间边界争端的立场。所以,中国政府在宣布停火和撤军外,还再次向印度政府建议两国总理重新举行会谈,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停止边界冲突、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中国采取主动停火和后撤这一行动没有什么怪异之处,也不是西方外交家们所说的杰出的外交权术,它是中国政府努力争取恢复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体现,也是中国坚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2、中国被迫在对中国不利的条件下与印度打了一场有限的战争,因而中国不愿拖延或扩大战争。国内和国际形势不允许中国军队继续作战:在国内,西藏叛乱带来的持续动荡、日益紧张的台湾海峡局势和大跃进的失败将中国领导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紧迫的国内问题上;在国际,中美关系持续敌对,中苏关系因意识形态争论也日益紧张。苏联向印度提供运输机和米格战斗机,并建立米格战斗机工厂。美国向印度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肯尼迪公开警告如果中国再进一步推进,美国将被迫插手。面对这种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选择对中国来说显得极为重要。中国趁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陷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时机,通过摧毁印度在中印边界发动重大军事行动的军事设施和能力来消除边界西段的压力。就喜马拉雅山气候而言,从12月中旬到来年4月,山口被封闭,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因此,中国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和两个超级大国直接介入战争之前,完成行动计划。如果中国试图继续在冬季越过喜马拉雅交通线,在阿萨姆平原作战,形势就会非常严峻。正是意识到这一军事现实,中国迅速宣布单方面停火。基于这些考虑,中国决策者决定战争的目标不是占领争议领土而是用决定性的打击教训印度,战争的原则是速战速决,战争行动限于争议地区并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美英对尼赫鲁紧急呼吁的快速而坚决回应,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成功推进,缩短了整个边界上的战斗。

克什米尔是中国的领土

克什米尔 Kashmir 简介 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

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人口598万(1981年)。77%居民信伊斯兰教,20%信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与佛教徒。

全境多山,大部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国和克什米尔之间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西段,13个山峰超出6,000米,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为查谟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

境内山高水深,现已有公路和铁路与外界联系。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查谟达1,150毫米,东北部最少仅50-80毫米;气温自南而北递降,查谟1月平均为14℃,列城在0℃以下。

矿藏有煤;多矿泉与硫黄泉。森林占总面积八分之一。

克什米尔河谷地与查谟地区是重要农业地区,产稻米、玉米、小麦和油菜籽、苹果。畜牧业以养羊和牛为主,所产羊毛世界闻名,牦牛是山区重要交通工具

有毛织、丝织、地毯、坎肩和木雕等工业和手工业。还发展了旅游业。

1947年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及分别独立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获解决。

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1949年划定停火线。

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印度控制区。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两次印巴战争,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为印度占领。

克什米尔问题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包括克什米尔谷和查谟平地。

这本来是两个独立的邦国。查谟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居民却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

1846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 而克什米尔人口数倍于查谟。

这就种下了后来争端的根源。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

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

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 ”,土邦地区归属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

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

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2/3的土地与3/4的人口。 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与1/4人口。

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另外,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来决定。

但是,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通过一步步的行动,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但是在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立场。至于公民投票、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等关键问题均未提及。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概况 克什米尔(英语: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

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

而现在,“克什米尔”以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Ladakh)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尔谷地,海拔较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奇特,是该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

而查谟的居民多为印度教徒,拉达克的居民从文化习俗上来看则与西藏较为相近。 占有现在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十三世纪起,曾分别被穆斯林政权、西藏政权和印度控制,至今主权仍倍受争议。

现在拉达克在克什米尔只占东边一小部分,居民几乎全为藏族。 西方拍摄反映西藏的电影亦多到拉达克取外景。

斯利那加(Srinagar)是克什米尔在英属印度时期的土邦首府,海拔1600米,坐落于该地区最大的芜拉湖畔,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也是现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独立,原英属印度内部的克什米尔土邦的当地王公已经决定加入印度,而当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因此归属难定。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此爆发了几次战争。现在大部领土由印度控制,少部分由。

中印问题-中印边境争端中国到底占了多少领土,印度占了多少,我要

中国其实号称960万平方公里,其实大陆实际控制的只有945-946万平方公里,印度目前是非法占领中国9。

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久而久之,"非法"就变成"合法"也是有可能的,就向俄罗斯窃取中国150多万领土一样,印度向那里大举移民,实际上已经中国人已经站少数,阿鲁纳恰尔邦的面积为83 743平方千米,是现时印度东北部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现有人口100多万,而西藏的人口不过250万。

中印边界地区现状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

①东段:争议领土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 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

②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③在西段,争议领土3。

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相关参考

中国与印度历史战争

1.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

揭秘解放军为何在对印反击战胜利后主动撤军

资料图:中印军人在边境线上。>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印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处理好两国之间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是促进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新中国成立后,为妥善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毛泽东和

清朝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其影响(二)领土问题

上回我们说到民国和新中国不断的努力下,废除了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然而一些​领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清朝到底留下哪些领土问题呢?清朝自康熙以来到乾隆时期疆域达到鼎盛时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

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

1.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一、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1911年,

泰戈尔建中国学院见证中印友谊

1934年4月23日,泰戈尔推动的印度“中印学会”在印度国际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泰戈尔担任会长,印度总理尼赫鲁任名誉会长。他对中印学会寄予厚望,认为有助于中印民族复兴:“今日两国之关系,实更为至要。不论

中印战争胜利后中国为何主动后撤20公里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呼吁:“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领土意识最强

有朋友问我,在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疆域面积最大?其实这个问题,需要看各个朝代的实际统治区域。从史料记载看,我国各个朝代疆域面积有大有小,但最大的当属元朝,面积达到了3325万平方公里,这要算上成吉思汗子

中越双方因此领土纠缠许久,最终一分为二,还被夺走一个岛屿

中越双方因此领土纠缠许久,最终一分为二,还被夺走一个岛屿提及关于钓鱼岛的问题,众所周知,这是我国遗留问题,但对于领土的问题上,我国是不会妥协的,我们都知道的是,在清朝之际,我国遭受列强入侵,遭遇了多种

除了中印、中越冲突, 这场大战却没人提及

建国后,我国先后曾打了少数几仗。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中印、中越、中苏之间的冲突,但是其实建国后曾经有过一场大战,但是现在几乎没人提过了,那就是1960~1961,中国出兵金三角与缅甸一起打击国民党残余

南海历史问题

一、南海问题用政治术语、地理位置和怎样的区位优势、历史角度.怎样去分政治:我国的外交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