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全国卷选择题

Posted 选择题

篇首语:其实最美好的日子就是,我对你闹,你对我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高考全国卷选择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高考全国卷选择题

100分历史卷

.一、耐心选一选,你一定能选对的! (每题1分,共25分)( )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A、 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 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2、秦长城的起止地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大海 D、 西起陇东,东到临洮( )3、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应归功于何人的提倡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4、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A、秦 B、西汉 C、东汉 D、清朝( )5、下列著名战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6、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基础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本草纲目》( )7、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风光等情况就要阅读A、《肘后备急方》 B、《论衡》 C、《三国志》 D、《水经注》( )8、我国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是在A西周时期 B 东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0、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A、《农政全书》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兰亭序》( )1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 B、鲜卑 C、氐 D、羌( )1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A、司马炎、司马昭 B、司马炎、司马滕 C、司马懿、司马昭 D、司马炎、司马睿( )13、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吴、魏、蜀( )14、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5、汉武帝在长安兴办的最高学府是A、翰林坊 B、太学 C、皇家书院 D、京师大学堂( )16、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伊稚邪单于 D、宁胡阏氏( )1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 管仲起义 D、刘秀起义(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19、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20、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始于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西汉设西域都护后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21、西汉国力最为强盛时期是在 A、汉高祖在位时 B、文帝、景帝时期 C、汉武帝在位时 D、汉元帝在位时( )22、文景之治指的是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C、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3、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医生是 A、华佗 B、扁鹊 C、屈原 D、鲁班( )2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25、曾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做了中原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秦穆公 D、晋文公二、精心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1、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_______,最早学会种植粟的居民是______,最早学会种植水稻的居民是___。2、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派_____、______ 打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汉抗衡。

3、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__________的局面。4、战国七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5、被成为‘书圣’的是______,其代表作是《 》。6、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

7、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______ ,他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______ 年、______ 年。三、列举题(共22分)1、 列举五胡(5分)2、 列举孝文帝改革的内容(3分)3、 列举江南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3分) 4、 列举东汉两位医学家及成就(4分)5、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及代表人物(5分)6、 列举商朝两大青铜器(2分)四、材料分析题(14分)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1) 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什么时代?(2分) (2)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2分) (3) 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2分) (4)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2分)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回答(1) 这是谁说的话,他的弟子整理他的言行的作品是什么?(2分)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1分)3、东汉时,我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他成就很多,还有一项世界第一的发明创造。

当时有人讥笑他;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却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他说,我决不会为了谋取高官,而去奉承权贵… 请回答:(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张衡具有什么精神?你有何感想?(2分) (2)张衡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分) 五、问答题 (共20分。

求一份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择题答案请写在第5页答题表内)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回答1~4题 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2.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保护农业生产 B.保护小农经济 C.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D.巩固封建统治 3.下列图片所示之物是近代条播机雏形的是 4.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著名丝织业中心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景德镇 B.苏州 C.杭州 D.南京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我国的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6.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贫富悬殊严重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商品经济繁荣 7.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C.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经济的发展艰难曲折。回答8~12题。

8.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原地区 9.下列内容,与洋务派无直接关系的是 A.汉阳铁厂 B.福州船政局制造的铁甲舰 C.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D.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发展迅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条件不包括 A.清政府开始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w.w.w.k.s.5.u.c.o.m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

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w.w.w.k.s.5.u.c.o.m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12.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工业近代化发端于 A.《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 B.洋务派创办工业 C.民族资本家开办机器磨坊 D.外商在天津设立洋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回答13~18题。

13.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4.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其依据是 A.国民经济开始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八大召开 15.提出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后人的最重要启示是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D.促进工农业全面发展 17.现代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至今约有 A.十余年 B.二十余年 C.三十余年 D.四十余年 18.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回答19~22题。 19.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坐高速列车旅游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20.民国时期《申报》有如下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该现象反映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变革婚俗 21.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原有生活方式 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C.人们的生活审美情趣有差异 D.中国人的排外心理较重 22.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广播 D.电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答23~25题。 23.15世纪末,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船队经过艰难的航行,到达了一块陆地。

他认为所到之处就是 A.一块新大陆 B.美洲沿海一个岛 C.好望角 D.印度 24.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①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③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

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

1.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B.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君主专制的需要2.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指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有史料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土地、政权和血缘结合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D.扩大了国家疆域4.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秧治秦,规定“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下列史实发扬了这一做法的是 A. 封国制 B.科举制 C.恩荫制 D.旗人制5.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南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D.吏治腐败6.商鞅变法、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君主专制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促进了民族融合7.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B.宗教使人民丧失了反抗精神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D.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8.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政制“柔性”一面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9.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

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 10.下列关于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设在皇宫内部,体现出从属皇权的性质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明朝内阁能参与决策,清朝军机处则不能 D.都加强了君主专制11..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的沿革 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 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12.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13.“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材料中“今世”是指A.秦代 B.汉代 C.隋唐 D.宋代1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

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渊源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外服制1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曾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国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 B.皇帝对全国有最高控制权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名归皇帝,实为民众所有16.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B.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普遍实行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谏议、监察制度的完善17.某历史人物曾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后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此人可能生活在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18.“王侯将相不必为贵胄”这一观念在秦末已深入人心,该局面的出现首先得益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19.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20.清赵翼论某时期政制之变云:“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材料论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史实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 东汉2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卷结构 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

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35,单选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题,共52)

必考题

40题,25分

41题,12分

选考题(4道选考题任选一题作答)

45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46题,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47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48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理解命题意图: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予以弥补。

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设问词分别有哪些

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型选择题(情境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0.图画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主,形式多样新颖,角度独特,不仅提供了生动灵活的试题意境,使试卷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为考生答题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综合性地考查了多种能力。图片型选择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历史读图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处理图片资料的处理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把图片和题干进行仔细准确的“对照”。在仔细读图和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把两者的有效信息相对照,联系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很容易就可得出正确结论,就一定能够顺利选出正确的答案。

求十道高考历史原题 附上参考答案最好有解析(一道10分)

1.古代史 (清)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 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D)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社会地产财富主流意识 2.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 A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

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D) 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 B. 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 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 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 4.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

这主要是由于 (B )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5.(2014·武汉调研)1930年,巴黎《每日新闻报》发表社论,如果“美国佬们”通过“斯姆特—霍利法案”,设立关税障碍,“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报复,而这就意味着战争”。这篇社论主要反映了 (B ) A.法国反对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B.法国反对胡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C.贸易自由化加剧了世界贸易的紧张局势 D.法国与美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6.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 B)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条件” B.“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C.“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7.(2014·南通海门一诊)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C)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8.(2014·扬州高三期中)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

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9.(2013·南京盐城一模)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

这一措施 (B ) 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10.(2014·南通海门一诊)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

“这些措施”指的是 (C ) ①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 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④推行以工代赈 A.①②③B.①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相关参考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修题

1.2017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卷结构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2小题,

历史全国卷3

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卷结构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2小题,

2017历史全国卷3答案

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卷结构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2小题,

全国卷历史答题技巧

1.高中历史全国卷主观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答题技巧+例题实解1.选择题的做法(1)选择题的构成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从类型上看大多以“组题”的形式出现,即一个材料设计

2014年上海历史高考卷

1.历年高考试卷下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悖(bèi)谬翎(lín)

2014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

1.2014高考全国卷1文综的难度分析百2014高考全国卷1文综的难度分析:1、总体难度稍微偏大。2、2014年的高考文综试题在紧扣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变得更为开放灵活,在彰显各学科特色的同时

2014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试题分析

2014高考全国卷1文综的难度分析2014高考全国卷1文综的难度分析:1、总体难度稍微偏大。2、2014年的高考文综试题在紧扣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变得更为开放灵活,在彰显各学科特色的同时,还洋

2016年历史全国卷高考

1.2016福建高考历史考全国卷会很难吗1、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教育部经和有关省份协商以后,决定今年将增加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明年增加7个省,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

2016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

1.高考全国一卷文综的各科分值划分是多少高考文综满分300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分值比例为1:1:1,每科均为100分。文综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