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知青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涉县知青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涉县知青历史
下乡知青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
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
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
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
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
讲述知青下乡的历史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
老三届是文GE开始时候,当时在中学的高中,初中的三届学生,这批人后来基本都当了知青,之后在文革后期还有继续从中学出去的学生,后面的几届也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很多也下过乡,当过知青,老三届的下乡,基本都是到了边疆,东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双版纳,内蒙等。四人帮垮台后,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停止了。
这些老三届一般都当过红卫兵。 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
老三届”这个名词产生于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是当年生活在中国城镇的,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简称,同时,它也记录了整个民族心痛的一段历史。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
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
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
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 ,“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
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
.。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
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
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
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
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
我想知道文革期间下乡知青到农村生活的那段真实历史
知青在农村下地干农活。没有大锅饭吃,有的是在老百姓家搭伙,有的在知青食堂买,更多的是自己做着吃。
挣工分!不挣吃什么?工分是有等级的,男知青一般在8分以上,最高10分(当地最强的劳动力),女知青一般6.5分,最高8.5分。上工分三班(早中晚),记分员打迟到、缺席和早退。满勤给足当天的工分,有迟到等考勤会扣分的。到年终决算,分给应得的粮食、蔬菜和食用油等农产品,还有结余的也有结给少数现金的。但一年工分没有干足的知青,要倒贴钱的。
村里的土地都是集体土地,归生产队所有。没有哪一户农民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社员一般都有很少点自留地,用于种蔬菜等。知青入队后,也分给平均数的自留地。
我们知青,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人群。说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不等于是说凡是有知识文化的青年人就一定是“知青”。而是在“文革”时期从初中以上毕业的、在城镇待业的、身体健康无伤残没有成家的青年人。成了家的青年人,在城镇没有就业一般作为“社青”,可以“上山下乡”也可以在城镇继续待业。但也有在农村成家的知青。这样的家庭,往往是知青之间成婚,也有知青与当地老百姓子女成婚的。他们都住在当地自盖的农房。
只要有钱,那个时候自己可以私自买东西,比如买衣服、买书包。没有现金也可以以粮食或农产品折算抵款购物。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文革期间城镇就业压力逼出来的,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产物。它的存在有两面性。一方面埋没了许多人才,对于知识是极大的浪费,推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另一个方面,它让一代青年人认识了社会、认识了我国还处于极端贫困的农村、农民群众,城乡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认识了我们这代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也让我们得到了锻炼,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折腾”。还有许多都是在学校和城镇里学不到的。我们每一个知青都十分珍视那段经历,怀念那些人、那些事。没有什么平反这一说!但不等于说作为社会现象“知青”就一定是必须的,定位在一个畸形社会的特定产物吧!
反映这段历史的题材很好!祝成功!
讲述知青下乡的历史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
老三届是文GE开始时候,当时在中学的高中,初中的三届学生,这批人后来基本都当了知青,之后在文革后期还有继续从中学出去的学生,后面的几届也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很多也下过乡,当过知青,老三届的下乡,基本都是到了边疆,东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双版纳,内蒙等。四人帮垮台后,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停止了。 这些老三届一般都当过红卫兵。
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老三届”这个名词产生于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是当年生活在中国城镇的,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简称,同时,它也记录了整个民族心痛的一段历史。
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他们在接受文革前期的大洗礼后,被伟人一声号令,打起铺盖卷一并送入“大自然”中,接受“再教育”。这批人历经磨难和艰辛,承受身体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带着一颗满目创伤的心,在十年中陆续返城。返城后的他们在城市中处于最底层。他们中大多数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对象。他们岁数大、工资低、没有住房,有的还有“孽债”。他们象一批被弃儿,他们茫然,不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到了1977年,托老天爷的福,在那伟人过世以后 ,“老三届”们居然还有一次凭自己的本事去考试上学的机会。这一消息对当时尤其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来说,就象是沉闷多年土地上的一声惊雷。他们欢呼,奔走相告,把积尘多年的书本找出来,静静地读。.。当时的老三届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婴幼儿,有的正在孕期或生产期中,就我当时亲眼所见,我们同考场的人中就有7、8个月的孕妇、头上缠着布条18天的产妇,而我本人也是有着一个刚满2岁正在住院得重病的孩子,拖着满身疲惫走上考场的人。据我了解,当时象我们这样艰难的一批考生,全部考上大学,无一落榜。我为我的同龄女性感到骄傲,因为这种苦难,男人们是无法体会的。
“老三届”中大约可以分三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有门路的人,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他们可以凭关系进中专、大学(主要是工农兵学员)、参军、出国,当然有些是所谓“推荐”的,但里面的内容甚广。
第二阶层,是中间阶层,是大多数,他们的智商、情商一般,没有关系,没有后门,苦苦等待“政策”的降临,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风,基本上都回到了上海(这在“孽债”影片中可以看到),而目前社会上一大批下岗人员中这一阶层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他们年龄大,又缺少文化知识。
第三阶层是“老三届”中的优秀人群,他们在校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的智商、情商都超过前二类人,也就是说,一有机会他们便会“蠢蠢欲动”。当然1977、1978年恢复高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占领了大学的位置。这群人少有关系,否则他们早就去上什么“工农兵大学”了。这批人是社会的栋墚,目前许多单位的技术部门都由他们把持。他们虽然受过震,但是他们勇敢地迈过了这一坎,最后他们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社会上立住了脚!
“老三届”是那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是“伟人”的“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充分体现。记得当年一位八旬老太颠着小脚颤巍巍地说“这世道真是弄不懂,读了一个小学、中学就算是‘有知识了’,没有那个朝代不让孩子们读书的!”。老三届们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往事不堪回首!现在大多数老三届人都已到了或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但当老三届聚在一起,谈起当年的遭遇,无不感慨万分!
下乡知青的详细历史
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
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5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萝北县,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发起人是扬华、李秉衡等。
小学毕业的河北省临西县的吕玉兰,回乡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社,15岁就当了社长,是全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1955年10月15日,一支由98名热血青年组成的“上海市志愿垦荒队”,来到了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其中有25名女孩子,最小的15岁,她们住简易草棚,吃稀饭箩卜干,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
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知青的榜样:董加耕、邢燕子、侯俊等就是当年被《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大势宣传报道出名的。
1958年,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画面。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
北京第一批到北大荒去的知青有248人,最小的14岁。1966年5月17日,上海市文化广场13000多名知青聚会,上海市委要求上海知青“鼓起革命勇气,下定决心”,积极投身新疆建设,在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贡献。
1967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复课闹革命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废除考试制度、大学停止招生后,全国中学已经积压了66、67两届毕业生没有分配。196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的积极分子”。
于是,大批中学毕业生被继续稳定在学校进行“教育革命”。1967年11月8日,上海市66届大专院校毕业生誓师大会召开。
毕业生们表示要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8年3月,北京市青年蔡立坚毅然来到山西省榆次县黄采公社杜家山插队,成了第一个要求插队的红卫兵。
1968年6月18日,上海市组织的上山下乡勘察小分队出发,他们都是1966届毕业生,也是上海市首批被批准上山下乡的红卫兵。1968年,积压在学校的毕业生已经不止66、67两届,加上68届毕业生,共计达200万人。
7月27日,上海首批赴农村落户的1966届高中毕业生开始陆续前往安徽和上海市郊区的崇明、奉贤等县的国营农场。毕业生在临行前,各校都举办了上山下乡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1968年8月起,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的高潮。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指出:“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
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以上山下乡的形式逐渐消失。
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全国八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的知青许多人被下放到了边远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全国知青大量的在本省农村插队,共有267万多知青投身其中。
1969年12月,在毛泽东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发表一年时,上海已有48万高、初中毕业生奔赴黑、吉、蒙、滇、黔、赣、皖和上海市郊区农村插队落户,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全体常委全部奔赴边疆农村。到1972年,上海知青猛增到百万人,并涌现出金训华、黄山茶林场11位小将、郑培志等一大批英雄人物。
金训华是为在激流中抢救两根电线杆牺牲的。下乡几年后,红卫兵步入了青年。
七十年代的知青有了政治危机感,特别是林彪事件后,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农村冷静地对自己、对社会作了反思。红卫兵运动已走向了低谷,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了幻灭。
据1975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在毛泽东主席1968年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为止,我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已达到1200万。
1975年当年,全国有200万知青上山下乡。1972年林彪事件和1973年李庆霖“告御状”后,在上山下乡背后的知青的苦难历程也不时通过一些会议渠道,小道消。
涉县的历史文化
绘画
涉县早期绘画作品见于历代所建寺院、庙宇中的壁画和梁柱及檐额所画图案。如娲皇宫中、百子图、女娲出宫图等,以其中的子孙殿和歇马殿墙壁画幅最大。清代,涉县著名画师有绰号“俩耳根”:一谓牛耳根,擅画梅,枝少花多,题联家有万金不富,膝下五子无儿。民国初,寨上李中香、鹿头江应铨、南岗冯殿魁、杨家庄杨维贞、高科等人的绘画作品很有影响。其画风各有擅长,有以花鸟、山水取胜,有以梅竹兰菊见长,有的专意画苇和八古画。
书法
涉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是刻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559年)时的娲皇宫摩崖刻经。其苍劲有力,浑厚端正的魏碑体,素有银钩铁画,天下绝奇之美誉。精湛的书法艺术均保留在历代所建的各寺院石碑和柱刻上,其正草隶篆皆有,以明代所留最为常见。如建于汉代的清泉寺、不仅留有令人称绝的石刻和柱刻对联,而且还临摹撰刻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手迹“白鹅飞到凤池”,张道陵手迹“龙”,康熙御笔“虎”,和慈禧太后手迹真如自在的书法艺术。
〖知青是什么意思〗中国知青史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历史名词。
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特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通常说的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少数获得大学或大学以上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19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 ,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
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
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被指控搞政变的“五七一工程纪要”曾指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
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67年左右的知青的个人上山下乡的事
要读懂新中国的历史,不能忘了共和国于1966年~1976年间、历经十年之久的“文革”浩劫;而在这场文革浩劫中的红卫兵,即后来又蜕变成为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问题,同样是文革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知青问题的由来,知青的蹉跎岁月,和知青问题的解决;以及“后知青”时代的状况,有些已经清楚了,有些则依然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为了不致于淡忘由于岁月的久远而模糊了事实的真相,本文试图就一些知青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探索和作一点思考。
今天的“左愤”、“新新人类”也许对知青的这种“农村情结”不屑一顾,但我们却偏要说:当我们高喊“振兴中华”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谁,都不能忽略了共和国的广大农村,和人口众多的父老乡亲,没有他们的脱贫、温饱到小康,任何形式的振兴都将是一句空话!
这也许就是知青们曾经十年的知青生活里,不经意间获得的一个收获,一个可贵的收获!
知青岁月,不堪回首,却要回首。今天,当我们再回首去看待这段岁月时,可以发现知青的十年难忘岁月也是共和国的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
值得庆幸的是知青的苦难已经过去,中华民族的苦难已经过去!今天,中华民族已经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之路,实现强国之梦已经为期不远。
人民不会忘记曾经的知青!
历史不会忘记曾经的知青!
涉县的历史沿革
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涉县立县之始。
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晋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并入临水、刈陵县。
隋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
元初废州复县,属河南行省。明代属河南省彰德府,清代袭之,仍属河南省彰德府。
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1927年,涉县直属河南省政府。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专区。1937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0年,建立涉县抗日政府。1941年至1945年,先后属边区政府、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
1946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改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60年属邯郸市辖;1968年归属邯郸地区。
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属市辖县至今。 。
相关参考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
1、政治背景不同插队知青出现于1955年,但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9年中苏关系对立,毛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
1968年9月2日,一大批北京知识青年来到我们县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大队分来了12名知青,其中男青年8人,女青年4人。知青由生产队的老农带着参加劳动,白天学习农活技术,晚上参加大队组织的政治
境外知青在执行护送首长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初,境外知青的革命热情遭受严重挫折,红色游击队陷入南下战役失败的困境之中。许多老知青向我感慨说,如果南下战役取得胜利,革命成功将不是一句空话,一个革命党领导
一位美丽的女知青照片,看着面容非常的纯真【绝版珍藏:十张女知青老照片,带你看看不一样的芳华】图为在湖南的女知青合影照片,照片上青春的脸庞,全是满脸的朝气,只是不知道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绝版珍藏:十张
渔业连陈庭华向知青讲述勇斗苏军炮艇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祖国的最北端,怀揣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壮志,时刻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当以往电影中的战斗画面真的
苍茫的远山,奔腾的江水,古朴的村落……1969年,金沙江畔。我曾在这里插队落户,当了两年知青,留下一段人生难忘的经历。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高音喇叭里,时时回
在“文革”时期,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和人,李庆霖就是一个。李庆霖(1936年-2004年)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
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就业机会大幅降低,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於是从1968年起,将两千万都市里16~20的年轻人以「插队落户」为名丢到乡下,名曰「上山下乡」、「向贫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