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指要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指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指要

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儒家:“民贵”“君轻”。

道家: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

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秦的灭亡: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

西汉开始。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自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

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三公九卿制。

车同轨,书同文。小篆—隶书。

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赵燕,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背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措施:⑴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

⑵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⑶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联合乌孙夹击匈奴。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纸。

(积漂絮成絮片)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医学:“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神医”华佗:针灸和外科手术。

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数学: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重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标志性事件归纳 1 、 1840年,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遭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

2 、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次年,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等,中国主权和封建经济进一步遭破坏,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 19世纪 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使中国近代化迈开第一步。 5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7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8 、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运动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 、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纲,标志中共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0 、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标志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中国共产党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1927年 8月 1日,中共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由于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毛泽东决定将革命方向转向农村,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 、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2 、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3 、 1937年 7月 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将共同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山西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山东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天皇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这是中国 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14 、中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1946年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战场引向国统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共消灭和改变国民党军队 150多万人,标志着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9年 4月,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 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八年级历史(上)知识点归纳一、侵略与抗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世纪,清王朝逐渐衰败,而英国因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美商人的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2、借口禁烟,英国于1840年6月挑起鸦片战争。

(过程:广州挑衅→攻陷定海→直逼天津→占领香港岛→英舰开抵南京江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求和,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联军于1856年挑起第二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5、在近代,沙俄通过与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共夺取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了危机。

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定《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7、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入侵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经过:1894年日本在丰岛附近袭击清军,战争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大连、旅顺失陷)→威海卫战役(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8、1895年,中日签定《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上历史提纲——必背部分一、远古居民1、元谋人:云南 170万年——我国最早2、北京人:北京 70—20万年 打制石器、天然火3、半坡人:陕西 粟(黄河流域) ——世界最早4、河姆渡人:浙江 稻(长江流域)三、传说时代1、人文始祖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禅让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尧舜禹传位。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3、大禹治水六、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齐桓公称霸 第7课 春秋五霸八、社会变革1、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重农轻商)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

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2、甲骨文(第9课)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3、司母戊鼎(第9课)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十、孔子与百家争鸣1、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2、百家争鸣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孟子:儒家,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子:法家,“法”治,中央集权。老子庄子: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十三、秦帝国的兴亡1、都江堰(第11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秦统一中国 原因:P64。意义: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3、陈胜、吴广起义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张楚。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十四、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3、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4、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5、评价秦始皇?十五、汉武帝大一统1、思想上: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3、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4、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5、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十六、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的 联合西域2、西域都护:前60年(西汉末年)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3、丝绸之路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十七、十八、秦汉文化1、蔡侯纸 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2、佛教 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3、道教兴起 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东汉末年。4、《史记》 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该书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二十、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 曹操对袁绍 曹操统一北方。2、赤壁之战 曹操对孙刘联军 ——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三国时期: 220年,曹丕,魏,洛阳; 221年,刘备,蜀,成都; 222年,孙权,吴,建业。

举例。

求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 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8。

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9。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3、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5、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6、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6、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4、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5、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6、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1、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5、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 春秋晚期 《孙。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习指导答案(全部)

初一历史下学期检测题答案第 一 单 元一、选择题(30分) B B C C D B D D B B A B C BA二、填空(20分)1、房玄龄 杜如晦2、曲辕犁 筒车 3、鉴真 玄奘 4、进士 明经 5、《金刚经》李春 赵州桥6.李白 杜甫 吴道子三、材料分析(1题17分,2题9分,3题6分,共32分)1、①大运河 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隋炀帝 北京 洛阳 杭州 ③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大运河的开凿 隋的暴政 2、①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生存下去。

吸取隋亡的教训。②是重视纳谏的思想。

③在政治上,任贤纳谏,整顿吏治;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同时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3、①“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隋朝,是指科举制度。 ②材料2说明当时的进士科影响很大,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受到时人的重视。

③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4.(1)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做官。

(2)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是科举取仕。 (3)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学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巩固封建统治四、问题(各9分,共18分)1、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看是相同的。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是虚构。

学习什么,学生只要把握重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①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②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③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第 二 单 元一、选择题(30分) A C B A C B B C D C D C C AC D二、填空(20分)1、赵匡胤 陈桥驿 2、郾城 秦桧 3、哥窑 景德镇 4、铁木真 忽必烈5、毕升 四百年 6。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三、材料分析(1题6分,2题8分,3题9分,4题8分,共32分)1、①岳飞 ②组织岳家军,收复建康;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抗金,保卫了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水平的经济文化,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③精忠报国、不畏强敌等2、①A辛弃疾→南宋 B关汉卿→元朝 ②辛弃疾的主要成就是词,他把北宋以来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广大;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对元杂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①南宋②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③文天祥抗元,反抗的是蒙古族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的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景仰和纪念。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4、①大都 ②大都商业十分繁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③意大利人 ④使西方人对东方充满向往。

四、问题(1题8分,2题11分,共19分)1、①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大商港;②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2、①元朝时,许多汉人来到边疆,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③唐朝以来,不少定 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 三 单 元一、选择题(30分)CBCBD BCDBA ADADC二、填空(20分)1、行中书省 丞相 2、靖难之役 北京 3、努尔哈赤 皇太极 4、郑成功 台湾府 5、达赖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三、材料分析(1题8分,2题6分,3题4分,4题10分,共28分)1、①B雅克萨 ②A尼布楚 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2、 ① 郑成功②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③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①李时珍 明朝 ②《本草纲目》 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4 ①说明机工的生活主要依靠为机户出工维持。 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5、①宋应星 《天工开物》 ②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③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共30多个生产部门,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①戚继光 扫清倭寇,使海防得以巩固,沿海人民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②组建抗倭队伍,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九战九捷,荡平了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③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四、问题(1题16分,2题6分,共22分)1、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以 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复习

最佳答案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相关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历史第十二课的教案求://zhaojiaoan/soft/list.asp?classid=11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的起

七年级历史试卷上册岳麓版

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岳麓版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

七年级上册历史讲义

1.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

历史七年级上册归纳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夏朝和商朝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③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1.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11课

1.初一上册历史笔记(1~11课)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

七年级上册历史22课

1.7年级上册历史19,20,21,22课重点400字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

安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人教版惠城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丁惠宁友情提示:打开试卷,请同学们务必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填充图

一、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初中七年级上册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从渔猎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开始了新的时代。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扩大了食物来源,人们开始定居,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1.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与答案厦门英才学校2005—2006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初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管桦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本大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