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7中考历史考纲
Posted 史实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东2017中考历史考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东2017中考历史考纲
我是广东的,求问,中考历史和政治需要背哪些,本人文科渣也没做笔
背历史快,古代的话就几个盛世,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等,还有就是有关土地的政策的优缺点,还有就是朝代灭亡的原因,几个要点就好,而且原因在大方向上都相同,近代的话主要是战争,尤其是签了条约里面含有我国第一次怎么怎么样的一定要知道,这些就和政治里面会有重复。政治的话,重点的关键词不要错,在答主观题时,题中的主要内容也写上,并根据这些内容套上政治中相近的,能想到的观点基本就可以了,选择题就需要这几天多做,或着拿着选择题直接看题和正确答案,这是在短期内得较多分的最快方法。以下是政治的重要知识点,最好背下来:政治中考知识归类一、“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二、“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7.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三、“原则”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分配或要素):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以及贡献参与分配。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原则:集体主义。核心:为人民服务。 四、主体、主角、主导、主要类 1.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或基础)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主体(或主角)是公有制经济。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 公有制经济五、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3.我国的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4.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9.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11.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2.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3.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1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六、基础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3.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4.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5.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经济建设6.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七、根本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9.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10.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1.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12.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学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归纳出一套"三步复习法",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步:快捷定位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核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中清朝以前是初一内容,以后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第二步:渐进分化细梳理。 在复习时应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渐进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高到低渐次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从教法上说,要加强针对性和计划性,在每一轮复习前都要明确目标与要求,一轮比一轮深入,最终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可以配合一些多选、列举、名词解释和材料解析题,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第三步:综合贯通再提高。 为考核考生的综合评价能力,中考势必出现一定比例的综合题。因而在第三步的复习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练习加以训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线索。如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强化是一条线索。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线索,以线带面。二是勤作比较。如比较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不同政策及表现,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等等。训练时,逐步增加跨度与难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三是指导评价。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难度也是最大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教师要充分指导,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予以评价,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
2017年毕业考试历史的范围
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试范围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分。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南昌中考历史与生物都是每年抽签决定哪一科为必考。而从明年起,历史就将成为必考科目,且总分增至50分。虽然是开卷,但学生仍需予以重视。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来看,南昌在题型方面,由原来的15道选择题调整为12道选择题和3道改错题,分值各1分;综合题题型不变,共3题。“南昌卷与省卷相比,难度系数相对较低,题型和题量上无太大变化,只是在分值设置在有所差异。明年难度提升、分值增加,要求学生也要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灵活运用。”。
2012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纲要求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2.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宋代的社会生活。(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4.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5.“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八)科学技术1.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2.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明珍和《本草钢目》等名医名著。3.《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4.“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九)思想文化1.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2.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3.《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4.以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为例,了解古代书法、绘画的主要成就。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4.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5.邓世昌和《马关条约》。6.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5.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3.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六)经济和社会生活1.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技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3.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5.“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4.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5.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
2017年毕业考试历史的范围
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
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试范围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分。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南昌中考历史与生物都是每年抽签决定哪一科为必考。而从明年起,历史就将成为必考科目,且总分增至50分。虽然是开卷,但学生仍需予以重视。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来看,南昌在题型方面,由原来的15道选择题调整为12道选择题和3道改错题,分值
各1分;综合题题型不变,共3题。“南昌卷与省卷相比,难度系数相对较低,题型和题量上无太大变化,只是在分值设置在有所差异。明年难度提升、分值增加,
要求学生也要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灵活运用。”
相关参考
1.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一、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1.今年江苏高考,历史和地理这两门的内容,教科书有但高考不纳入范围以下为考试范围的变化,而考试重点你可以购买一本2013年江苏省高考考试大纲参考。1、历史:《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
1.管仲,齐国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在齐国为相时,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外交采取“尊王攘夷”策略,使齐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与鲍叔牙真诚的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2.老子:春秋末年楚
1.2017年四川高考考纲范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向各省教育部门下发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大纲而言,各个学科考试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017年四川将全面使用全国卷,因此
2009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一、命题依据省教育厅制订的《2009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
一、南昌市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范围是初二初三内容吗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与思想品德
1.2017山东初中历史会考范围是什么高考改革并不会对201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影响。山东高考主要针对2020年高考,也就是2017级学生进行改革,所以楼主高考以前是一样的。不过不确定是2017年高考
一、浙江2017年中考历史品德可以开卷考吗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
2017年毕业考试历史的范围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