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生头方法简介

Posted 锭子

篇首语:人要心强,树要皮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细纱生头方法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细纱生头方法简介

你指的是这个吗?细纱接头方法

接头要求:采用“平接头”方法。

接头要做到:一好、一轻、二准、二短、三结合、六快。

一好:接头质量好;

一轻:接头动作轻(动作重容易产生白点);

二准:卡头长度准(16mm——22mm),接头位置准(罗拉中上部右侧);

二短:引纱短(五个锭子、四个锭距),提纱短(不超过绒辊)

三结合:插管、绕导纱钩、卡头交叉结合;

六快:拔管、找头、挂钢丝圈、套气圈环、插管、绕导纱钩快。

(1)拔管:刹锭拔管,用左手拇、食、中三指为主,无名指、小指为辅,握住纱管沿直线向上拔出。

(2)找头:将纱管拔出后,目光立即寻找纱头位置,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在纱管斜面捏住纱头将纱条引出,如找不到纱头时左手拇、食、中指三指可向右轻轻动找头。

(3)引纱:小纱由纱管底引出,大、中纱由纱管上部引出,纱的长度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四个锭距、五个锭子)。

(4)挂钢丝圈:左手拿纱管略带倾斜,大纱管底部向锭杆、小纱管顶部向锭子、纱管尽量靠近钢领板,用右手的食指将钢丝圈从里向外带出,位置在钢领板右前方,食指尖紧扣钢丝圈,同时拇指第一关节轻压纱条将纱挂入钢丝圈内。

(5)插管:插管前先刹锭,再用右手的食、中指夹住纱条套入气圈环,插管时动作要快,同时右手的食指配合抬起叶子板,左手用拇、食、中、无名指及尾指的第一关节分散握纱管,对准锭尖垂直插到底部(插管时动作要快)。

(6)绕导纱钩和卡头:插好管后放开刹锭,右手同时绕导纱钩(弧度越小越好)并结合处,食、中、无名指稍成品字形,拇指压住纱条绷紧卡头,卡出的头挺直,长度符合标准(16mm —22mm)。

(7)接头:卡头后右手拇、食指微弯捏住挺直的纱头,对准罗拉中上部须条右侧,食、拇指轻微分开,利用锭子回转自然加捻将纤维捻合。

从插好管放开刹锭开始绕导纱钩到接好头的动作一定要快,时间为2秒,避免接头时间过长引起高捻纱。

相关参考

明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16位皇帝简介

明朝16位皇帝简介明朝十六位皇帝简介,有图有真相明朝皇帝列表(不要简介)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简介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功绩简介  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伏羲的功绩是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神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

王娡简介,王娡是谁?(简介)

王娡是谁?(简介)生平简介  王娡(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6年),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生母,王美人是愧里人,按当时的习惯应该在14-15岁就出嫁了,约三年后入汉宫,为景帝生下一男三女

《史记》简介,史记简介

史记简介《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

隋炀帝简介,隋炀帝简介

隋炀帝简介  1、人物简介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1],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

李渊简介,李渊的生平简介

李渊的生平简介?唐高祖李渊(566—635)在位:(618-626)相关事件:均田制李渊起事玄武门之变相关人物:李世民李密李建成隋文帝生平简介李渊,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

朱棣简介,朱棣简介

朱棣简介??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安徽凤阳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老家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

郑成功资料简介,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简介  1、人物简介  郑成功(1624.8.26-1662.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

晋朝历史简介,晋朝历史简介

晋朝历史简介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