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Posted 日军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1938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至此,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在淞沪会战的3个月中,全中国上下团结一心,达成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共识。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

中国坚持抗击日寇达到百日之久,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

淞沪会战的意义更在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言,将中日战争拖入持久战。

一旦日军无法速战速决,也就决定了它最后失败的命运。

牺牲人员:第88师264旅旅长黄梅兴,第67师师长负重伤(未死),第201旅旅长蔡炳炎及两个团长阵亡,第11师和第67师营连长大半牺牲,陈诚集团半月减员半数,税警团第四团团长孙立人重伤,第18师师长朱耀华因阵地被攻破拔枪自杀。

第88师第524团2营800余人奉命守卫四行仓库,即后来的“八百壮士”,坚持奋战三天三夜,未全军覆没,在租借各国请求下退回租借之内。

淞沪会战中,中方兵力最高达70个师,70余万人,包括蒋介石的近卫军、各地军阀、各地正规军等;日方27万人,包括驻守在台湾、华北、东北的精锐部队及最初参战部队。

同时有海空军支援,人少力量强大。

很多中国参战部队未开到前线就遭到日军空袭,损失惨重。

相关参考

淞沪战役的意义

淞沪会战意义:改变中日战略轴线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的大问题,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

淞沪会战的简介和他的意义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军在淞沪会战“速胜”战略的破产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为了扩大淞沪会战,日本军队将战略重心转移向何处

日军确定的新目标是调兵南下上海,在淞沪一线将中国军队彻底击败,其着眼点不仅仅是缓解“上海派遣军”之危急,而是要彻底打败已集上海战场达75个师之众的中国军队主力,并切断上海与周边之联系,使中国政府屈服,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就互相刺探情报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在八一三淞沪战役期间,为了配合日军刺探中国战略情报与军事布署,日本华北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派其助手南本实隆少将来到上海,欲刺探我方情报。戴笠奉蒋介石令到达上海密谋应对之策。他召来特务处上海办事处处长文强

淞沪会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淞沪会战的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 淞沪会战的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么

图片说明:蔡廷锴将军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当下,正值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之际,有些读者或许会疑问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有什么区别?又有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形势图  淞沪会战(汉语拼音:Sonɡ-HuHuizhɑn;英语:Shanghai-Wusong,Battleof),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

日军史料记载的“淞沪会战”

重兵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说起淞沪会战,一般人总会想到国军2个装备精良的“德械师”啃不下不足3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其实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并非只有3000人,而且日军综合实力也远远强于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