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Posted 发展
篇首语: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1、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早期山水主要作为地图的形式存在,出现在四川的画像石上。
地图上山水存在的目的是“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但其并不具有审美价值,只是体现出它的实用性。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政治混乱,世人朝不保夕,百姓生活颠沛流离,社会上长期笼罩着悲观消极的情绪。
文人名士们对社会现实充满失望,满身才学无处施展,只有将满怀才情寄托在山水之中,以逃避动荡不安的现实环境,由此开始追求自由与开放的艺术形式。
文人开始推崇老庄思想,继而发展为玄学思想。
玄学推崇关注自然,于是艺术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山水,名士们寄情山水的情怀直接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3、隋唐时期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三百多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进步。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传世第一幅完整意义上的山水画。
唐代更是对绘画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透视和构图两方面也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
随着空间处理水平的提高,如散点透视、近大远小原则的熟练掌握,画家开始能较好地处理空间关系。
艺术家开始越来越多地表现现实生活与抒发情感,创作领域逐渐扩大,由此山水画从人物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
晚唐时期,山水画独特的创作技法——皴法初步形成。
山水画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从单纯的线条勾勒敷色,发展到根据对象的质地、纹理、向背等情况进行皴擦。
皴法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取向,也代表了山水画的艺术生命。
从隋唐时期开始,皴法与中国山水画同步发展,皴法的成熟也为山水画在五代、宋朝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战乱频发,动荡不安,政权不断更迭,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山水画开始蓬勃发展。
各地画家以大自然为师,真实而生动地创造了南北两种山水风格。
北派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派则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南北两派画风各不相同且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是取景自然,并且还创新了绘画技法以及作画理论。
5、宋朝时期
宋太祖实行崇文抑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科举制度完善,画院蓬勃发展,出现了画学。
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条件下,画家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追求细节的写实手法发展到了新高度,绘画技巧急速提高,山水画空前繁盛。
宋人理学注重格物致知,注重对真山真水的体悟和观察。
在院体水墨山水的发展中,夏圭、梁楷等人还与西湖四周丛林中的禅僧画家相互启发。
禅僧运用画院的程式作为表达顿悟境界的手段之一,禅僧们选择物象,借助水墨挥写,来阐发领悟的人生道理。
自然山水被赋予了等同于伦理纲常的意义,使得山水画的价值得到普遍认同,山水画进入黄金时代。
北宋画家的水墨山水画注重写实,以李成、范宽为代表。
南宋受宫廷画院画风的影响,追求细节真实和诗意表达,代表画家有李唐,他的斧劈皴自成风格。
另外南宋的马远、夏圭开创了边角构图,人称马一角、夏半边。
两宋山水画在山水画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北宋直承五代之风,在画风的延续和演进上成就突出。
南宋注重对画面诗意的发掘,既继承了北宋传统,也有更多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6、元朝
元代的社会结构比较特殊,汉人处于社会底层,文人没有入仕的机会,绝大多数的文人士大夫不得不寄情山水,逃避现实,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隐逸于山水之间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山水画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元代的山水画不但传承了古代山水画的特点,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新,尤其在水墨山水上有了空前发展,被后人评价“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
7、明朝
明代早期,宫廷画派与浙派盛行,继承与发扬南宋院体,同时元代文人画传统得到延续与发展。
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对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理学天理世界秩序观的普及,使山水画逐步占居上风而具有绝对优势。
我们看到,山水画从其萌芽到成熟再到兴盛,一路走来都与宋明理学的发展形影相随,传统山水画的意义世界更是与宋明理学之义理不可隔离,虽不能说后者单方面决定了山水画的成就,但是山水画的成就脱离宋明理学的观念背景不能独自获得。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在苏州地区崛起,继承了宋元文人画传统,同时取代了浙派在画坛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主流,代表人物有吴门四家。
其绘画以描写江南山水风景与文人生活为主,注重笔墨情趣、诗书画的结合,抒发了宁静高雅的文人情怀。
明代后期,在上海、松江一带存在着许多画派,其中以华亭派影响最大,代表人物为董其昌。
他极力推崇纯“文人画”,提出了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出自于《画旨》,他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北宗是李思训父子、赵傒、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南宗为王维、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
董其昌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他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
8、清朝
清代的绘画以摹古为主,这是因为当时闭关锁国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文人的思想被禁锢。
以“清初六大家”为代表,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的艺术主张,迎合了当权者的思想束缚政策,被奉为“正统派”。
与之相对,一批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画家突破了传统思想,被称为“创新派”,以“四大名僧”和“金陵八家”为代表。
扩展资料
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
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四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变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
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在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的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尤其是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
现代有出现许多表现欣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秦岭、太行、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
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山水画
相关参考
谢灵运山水诗纵观中国的诗歌历史,谢灵运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所开创的山水诗,将自然的美景融入诗歌之中,使得山水成为了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谢灵运的画像
谢灵运和谢山水诗的诞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题材,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诗歌风采,而在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谢灵运和谢眺这两个人是比较重要的,这里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的关
山水诗的诞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一种新的题材,而且带来了一种新的诗歌风采,而在山水诗的发展过程中,谢灵运和谢眺这两个人是比较重要的,这里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的关系和两人的
山水畫從東晉的顧愷之、南朝宋的宗炳、王微等幾個有畫論傳世的畫家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南北朝、隋唐,事情山水畫獨立成為畫科,逐漸成為了中國畫中主流畫科,兩宋時期是山水畫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1878—1926)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
王维和孟浩然合称“王孟”,两人都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两人的诗风相似,那么王维和孟浩然是否有私交,两人关系如何呢? 山水田园派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的诗歌流派,是对田园诗和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山水诗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可以说如果没有山水诗,中国的诗歌文化会暗淡不少,而提到山水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谢灵运。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有名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