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历史,文化,由来?

Posted 明史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历史,文化,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的历史,文化,由来?

您还是自己去看看书吧,这东西要是贴出来太多了

然而清朝给明朝著的史书有很一部分的内容有失真的嫌疑,“尽信书不如无书”自己明白了就好,不用过于对一个事件或问题较真,太累了也没有结果

我给你介绍几本

1.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

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转年即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

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

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

),得到了清廷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

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

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

经过三次改稿,费时几十年。

《明史》的确有不少长处。

首先,它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明,编排得当。

史评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将辽宋、金、元诸史和《明史》作了比较,认为“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其次,《明史》的史料较为丰富。

当时可资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实录”而外,尚有邸报、方志、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

朱彝尊修史时《上总裁第二书》中说,仅各地的方志藏于国家图书馆者,即达三千余册之多。

此外,如明人王世贞著述的《锦衣志》、《中官考》等,都对明朝特务统治和宦官之弊有系统地作了介绍。

这些,都使明史的修撰者们较之各朝修官史者,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第三,《明史》有些地方持论公允,也能秉直书写。

如对袁崇焕被清太宗设反间计杀害一事,以及熊廷弼的功罪问题的记载,都很有参考价值。

第四,《明史》在体例上有新的创造,在列传中专列了“阉党”、“流贼”和“上司”三目。

宦官专政为明朝一代历史的重大问题,《阉党传》记载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党羽祸国殃民的罪行。

《明史》的作者们对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领袖抱敌对和仇视的态度,在为他们立传的同时又诬之为“流贼”。

这是作者的阶级立场所决定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总结经验:“至于亡明,剿抚之失,足为炯鉴。”但客观上为后人保存了明末农民战争的某些可靠史料。

《土司传》专写西南少数民族的情况,分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五个土司传。

这些传,虽坚持民族压迫的立场,对少数民族有许多污蔑之词,但其中保存了大量这一带少数民族的重要资料。

今日国内少数民族的历史,大半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

此外,《明史》其它部分篇章,也为后人保存了不少可贵的史料,如《刑法志》中对明代特务机构厂卫的叙述等,都有助于后人对这段历史的考察研究。

2.国榷

《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

谈迁撰。

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

共五百万字。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

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

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

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

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

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

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

《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3.《明朝那些事儿》

这书很有意思,作者是个现在写手,却写出了一部非常风趣带有个人幽默主义的历史著作,你可以把它称作为一个民族渴望了解的快乐历史,其中有很多事件值得深思和详细研究。

不过不要以一部历册的看法来确定它,他毕竟是一部偏于娱乐而向广大民众推广的著作,很多事件不能被作者的思想所桎梏。

相关参考

中国春药的由来红丸是始祖,明朝皇帝食过量精尽人亡图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春药的由来红丸是始祖,明朝皇帝食过量精尽人亡【图】”的详细内容!说起春药我们大多都是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过,现实生活中也有卖但是很少。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来源

东巴文字的由来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朝国号的由来 “大明”国号的由来

  公元1368年农历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国号定为大明?得从明教说起。  明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所以也叫摩尼教。摩尼教认为世界上存有两种对立的力量,叫做

传统文化中的梧州双钱龟苓膏 龟苓膏的由来

龟苓膏的由来:龟苓膏是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

传统文化中的绿帽子怎么来的 绿帽子的由来

绿帽子的由来:纵观中国历史,"绿帽子"一词可谓渊远流长.时至今日,人们还时常津津乐道.大街小巷人们饭饱茶后闲着无聊时,一些有关"绿帽子"的事情便在大家伙的口中流传。然而大家虽然都知道"绿帽子"一词所代

广东番禺的历史由来

一、番禺区的名称由来“番禺”之得名,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一是“二山”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志》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治有番山、禺山,因以为名。明朝黄佐《广东通志》载:“番禺县治东南

朝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1.朝鲜名字来历来历: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

清苑区各村名历史由来

1.清苑县各村的来历清苑县历史悠久,据东藏村、大望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辖清苑县。清朝康熙八年(公元

明朝两京制度,两个朝廷不乱吗

明朝两京都制度指的是明朝有两个首都,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北京。因此有人会疑惑这两套班子会不会造成当时明朝的混乱,在这里就讲一讲明朝这两京制历史的由来及两京职责:两京制形式由来已久两京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传统文化中吹牛一词是怎么来的? 吹牛的由来

吹牛的由来:吹牛的由来,为什么不吹马,吹驴?这要从吹说起,吹大不同于说.讲.论.述等,虽都出自口,但吹是气,是空的,气球吹得最大最鼓,里面却是空的,不如说讲那么落地有声。所以在词语中就有:吹擂.吹捧.吹嘘.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