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相当于重庆的什么地方
Posted 四川省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四川省眉山市相当于重庆的什么地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川省眉山市相当于重庆的什么地方
我不太清楚重庆的情况,但我是眉山人,我将眉山的概况告知于你,你自己去作评估:
眉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坡区。
邮编:620010。
电话长途区号:0833(2009底将并入成都028区号)。
车牌编号:川Z。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市,辖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眉山市作为四川盆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来已久,为郡、州、专区治所历时1430年,废县归州直隶700余年。
眉山市人文旅游资源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
历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彭祖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丹棱唢呐节等。
名人有西晋文学家李密,宋代大文豪苏氏三父子,有长安画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梵高”、“画坛怪杰”的石鲁和中国著名书画家、诗人、美术教育家冯建吴。
眉山主要旅游景点: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滩水库 三苏博物馆 三苏纪念馆 彭祖山(仙女山) 彭山江口汉崖墓 牛角寨大佛 中国竹艺城 东坡湖公园 龙鹄山
眉山市传统美食特产、工艺品众多。
著名的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干巴牛肉、回锅羊肉、回锅鱼、文宫枇杷、曹家梨;东坡松花蛋;东坡区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龙眼稣、眉山脐橙和国优三苏酒;彭山的彭祖酒、甜皮鸭;洪雅的雅鱼、藤椒油、瓦山春酒、道泉高山绿茶和各种野餐;青神的江团、汉阳鸡、中岩烤全羊、青神椪柑;尤以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松花蛋、芝麻糕扬名海内外。
工艺品有:青神的竹编工艺和仁寿的火凤凰陶瓷工艺品等。
眉山市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东坡文化节、彭祖山寿星节、洪雅台会、瓦屋山杜鹃节、冰雪节、瓦屋山国际道教文化节、青神的竹编艺术节、橘花节、仁寿的枇杷节、仁寿羊肉美食文化节、仁寿曹家梨花节、丹棱的唢呐艺术节等等,每年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享誉巴蜀,名扬海外。
城市标志
2007年2月13日由眉山市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城市标志揭晓,以苏东坡像为设计主题的标志入选。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整个标志设计由中国古代瓦当图案和东坡头像组合,表现出一种具有古代历史痕迹的感觉,更体现出眉山的古老文化。
从图案到字体都运用了一种古朴的风格, 采用了中国朱红与黑色组合而成,体现出较为浓郁的文化味道,此色彩也代表了一种祥和诠释,同时也符合眉山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个性城市。
整体标志设计中采用了中英文对照,使标志更具国际化和现代感,传达出眉山作为“千载诗书城”的文化特征。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
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2、自然环境
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
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份地区皆为低山丘陵,海拔500-800m部份达800-1500m,中生代红色岩层分布广泛,丹霞地貌发育,生态环境优良。
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温度38.6℃,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
3、重要矿产及资源
矿产资源——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铁、锌、煤、石膏、芒硝等20多种,其中芒硝储量达到650亿吨。
森林资源——有林业用地200712.1公顷,其中国有林地64529.5公顷,集体和个人林业136182.6公顷。
另有四旁树占地334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369.5万立方米,全市有用材林78293.9公顷,蓄积711.9万立方米,防护林3428.2公顷,蓄积465.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9.8%。
水利资源:全市各类水利工程27887处;流经该市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5条,其中岷江从北到南流经彭山、眉山、青神三县,径内流长99.26公里,青衣江从雅安经过我市洪雅县流入乐山市的夹江县,径内流长58.82公里;水电开发理论蕴藏量106万千瓦,可开发92.2万千瓦;全区养殖面积14.8万亩,水品产量年达31050万吨。
基础设施
眉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城市和中国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
眉山地处四川西南,五年来投入近40亿元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水平进入四川省先进市行列。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公里、一级公路98公里、二级公路450公里;市境内成昆铁路,成(都)乐(山)、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省道103线、106线和岷江水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五县城到中心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以内,到省会成都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成为四川省第三个半小时交通市。
眉山境内有水电站144座,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目前,四川境内正在建设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在近五年内陆续建成运行,将为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通信宽带网络遍布城乡,程控电话装机44.33万门,全部实现程控化;移动用户61.63万部;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5部。
眉山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55人,中级职称1.3万人;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6个,年申请专利量达100多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22家,省级技术中心4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
全市有小学273所,中学238所,普通高校2所。
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好、发展快,年在校生规模已达2.8万人以上,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气候资源
眉山市境内山峦纵横,丘陵起伏,地势呈西高东低,最高海拔3522米,最低海拔335米,自然条件复杂。
每年海陆季风交替更迭,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北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影响,加之太阳辐射的周年变化,形成区内多种气候类型。
一、平坝区丘陵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显著
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少霜雪;日照少;光、热、水的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同步,气候适宜性好,作物生长系长,宜种度大,出产富庶。
1、气温 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趋势。
仁寿年平均气温17.4℃,为全市最高,丹棱年平均气温16.6℃,为全市最低,最热月为7、8月份,平均气温25.4——26.3℃,极端最高气温38.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2——6.8℃,极端最低气温——4.2℃。
全年无霜期302——314天。
2、降水 雨量丰沛,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降雨量随地域的不同而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均降雨量983——1490mm,彭山年均降雨最少983mm,洪雅最多1490 mm。
5——9月为降雨集中时段,其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于1996年7月28日出现在洪雅,为410.8 mm),是全市夏季洪涝的重要原因。
3、日照 年日照时数1060——1202小时,为可照时数的24——28%,比同纬度的地方偏少,属全国低日照区域之一。
二、西南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西南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分布有从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的完整气候带谱。
气候的垂直差异(立体气候)明显。
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6℃;降雨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具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雨偏多的气候概念。
行政区划
眉山市辖东坡和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46万(2004统计)。
东坡区 面积1331平方千米,人口 82万。
邮政编码620010。
区人民政府驻下西街。
眉山市行政区划图 仁寿县 面积2606平方千米,人口156万。
邮政编码620500。
县人民政府驻文林镇。
彭山县 面积 465平方千米,人口 32万。
邮政编码620860。
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小西街56号。
洪雅县 面积1948平方千米,人口 34万。
邮政编码620360。
县人民政府驻洪川镇。
丹棱县 面积 449平方千米,人口 16万。
邮政编码620200。
县人民政府驻丹棱镇。
青神县 面积 387平方千米,人口 20万。
邮政编码620460。
县人民政府驻青城镇
历史沿革
眉山建政,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在犍为郡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
南梁普通年间(520至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
太清二年(548)设置青州,辖齐通郡,州治齐通县城。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辖齐通、青城两郡,州治齐通县城。
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东坡镇,仍属眉州。
建德元年(572)眉州改青州。
大城元年(579)青州改嘉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
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镇)。
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即今乐山市市中区。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
次年,从嘉州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属剑南道,州治通义县城。
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
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通义县改称眉山县,隶属西川路眉州;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4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属嘉定路。
二十年撤销眉山县,由州治理,同时丹棱县并入眉州。
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
次年,彭山、丹棱并入眉县,青神并入嘉州。
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眉山县仍由州治理,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民国二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
次年,改属建昌道。
十七至十八年撤销道制。
廿四年置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蒲江和名山10县。
解放后,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辖10县,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县,以后大邑划出,新津划入。
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
1997年8月建眉山地区。
2000年12月撤地建市,原眉山县改为东坡区。
1950年设眉山专区,属川西行署区。
眉山专署驻眉山县,辖眉山、彭山、青神、夹江、洪雅、丹棱、名山、蒲江、邛崃、大邑等10县。
1951年将大邑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属温江专区的新津县划入眉山专区。
1952年眉山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撤销眉山专区,将眉山、彭山、青神、夹江、洪雅、丹棱6县划归乐山专区;名山、蒲江、邛崃、新津4县划归温江专区。
(本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41号)同意设立眉山地区,管辖从原乐山市划出的眉山、洪雅、丹棱、彭山、仁寿、青神6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眉山县东坡镇。
8月正式设立眉山地区。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眉山地区和县级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东坡区。
(2)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政府驻东坡镇。
(3)眉山市辖原眉山地区的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和新设立的东坡区。
12月正式撤地建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眉山市总人口3205171人。
其中:东坡区 799309人、仁寿县 1398462人、彭山县 315252人、洪雅县 331055人、丹棱县 162096人、青神县 198997人。
2004年,全市辖2个街道、73个镇、142个乡。
[编辑本段]二、千载诗书城
因为山川形胜、历史渊源乃至风水等关系,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总会出现一处聚集四方灵秀之气的地方。
具体来说,其实很多省都有自己的某个人文渊薮之地,如江苏有苏州,浙江有绍兴,江西有临川,安徽有徽州等等。
而我国历来的人才大省之一的四川,却似乎罕闻有这样的地方。
这种现象是很奇怪的,要说文化发达之早,四川犹在江南之前。
当成都成为全国五都之一的时候,江南城市还多默默无闻。
然而,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只有成都入选。
而且在世人心目中,四川也确实似乎只有成都这一个名城。
要说人文风流,四川汉有司马唐有李白宋有苏轼,成绩之高在全国是非常突出的,但四川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却又似乎很难和江南比进士比人才。
这一切的矛盾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四川在历史上除成都之外,究竟还是否别有灵秀之地呢? 答案是有的。
其实,在四川,有一座城市曾被宋人称为“千载诗书城”,被清人称为“人文第一州”,评价之高,声誉之隆,让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座城市,就是位于四川西南部的眉山,古称眉州。
说起眉山,熟悉中国文学的人会有所耳闻,因为这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
但假如你以为我仅凭苏轼甚至加上苏洵、苏辙就夸眉山是四川的灵秀之地,那就大错特错了。
苏轼固然是眉山最优秀的文人,但眉山决不仅仅只有苏轼!陆游称眉山是“千载诗书城”,并不是虚夸。
因为陆游生活的宋朝,眉山就出了886名进士,这个数量还没算今属眉山的仁寿、洪雅等县。
论人文之盛,眉山在四川是最优秀的。
苏轼、苏洵、苏辙这三人就不用说了,现在人们了解眉山,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他们。
但除他们之外,历史上的眉山名人还不绝于书。
早在殷商时期,眉山的彭山就诞生了一位奇人,曾封于彭城,后来又归隐故里,他就是寿享八百的彭祖。
直到今天,彭山还是全国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五代时期,眉山张远霄得道,被称为弹弓张仙、送子张仙(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张仙楼张仙洞)。
这两位著名的道教神仙都来自眉山,预示着这里从远古时期就极富灵气。
中国历代著名文章中有“二表”:《出师表》和《陈情表》,古人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卓立于典籍中的《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晋代的眉山人。
南宋时期,著名的采石一战的指挥者,以几千老弱残兵大败金国皇帝亲征的虞允文,这个名垂青史、再造南宋的杰出儒将,今天的籍贯也应该写上:眉山仁寿人。
专业一些,如果学中国古代文学,除了三苏,除了李密,还有可能接触很多眉山人。
如在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时候,往往要学到北宋的田锡。
因为各大学常用的文批教材,有专文论述田锡的文学思想。
田锡,眉山洪雅人。
在钱钟书选编的《宋诗选注》中,有一位唐庚,于宋也是有名诗人,他的诗集叫《眉山唐先生文集》。
在最常见的朱祖谋选编的《宋词三百首》中,同样不乏眉山人的名字,如被称为苏轼姑表兄的程垓,梁启超还专门为此作过研究。
元代,曾写下“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名句的文豪虞集,被称为元代文学的三大家之一。
虞集长于江西,却说:“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原来,他是从小随父亲避战乱逃往江南的。
他一生只回过两次故乡——他的故乡,在今天眉山仁寿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崇山峻岭里。
上初中的时候,学的第一篇古文,是清代四川三大文士之一的彭端淑的《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知道现在的初中生还学不学这篇古文,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注意他的籍贯:又是苏轼的老乡。
熟悉史学的人,也许会知道宋代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为李焘。
《四库提要》谓:“宋人私史,卓然可传者,唯称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珍视。”李焘是宋代史学大家,眉山丹棱人。
精通宋史的人,或许还知道被文天祥写诗称赞“程婴存赵真公志,赖有忠良壮此行”的南宋“苏武”、眉山籍的家铉翁。
其实何止家铉翁,宋史有传的眉山人至少有几十位之多。
熟悉明史尤其是政治军事史的人,或许知道明宪宗时期权倾天下的万安,知道长期镇守长城,在长城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名将余子俊。
他们如果告老还乡,还都得从苏轼故宅前经过。
最后提一下,在前不久评选的13位中国画近现代大师中,四川就占了三个:张大千、石鲁和蒋兆和。
其中,画坛怪杰石鲁的家乡,今天也属眉山。
有这样的人文成绩,被称为“灵秀三苏里”,被称为四川的人文渊薮之地,还有多少异议呢?
那么,你去过眉山吗?其实,从成都南下,仅一个小时左右的高速路就可以到达眉山。
这里青山绿水千年未变,这里修竹茂林到处都是,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似乎不是很吻合心目中的那种古城、名城、文化之城的形象。
这里的大街小巷基本上都是建国后的建筑,三苏祠倒是古物,但也只是清代风格的残留。
这里满街都是茶楼,麻将声悠扬而弥久,一如四川各地的城市。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在全国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评选过后,四川已经有好几座城市继成都之后入选了,眉山居然还不是!只有那年年位居四川前列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似乎还保留了昔日的某些遗风。
眉山不是当年的眉山,四川不是当年的四川,一切都在某个历史阶段发生了断裂。
漫说江南厉害,宋仁宗却独夸眉山:“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只是这样的情况,在宋末那场翻天覆地的惨变中,颠覆于“蜀祸之惨,诚不可言”了!
关于宋元战争对四川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
只补充一点:北宋时期,四川的进士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和门阀贵族所在地的河南。
其中,眉州进士占了成都府路15州的近一半。
南宋时期,四川进士数量全国第四,因为南宋最后几十年,四川已经残破,成为宋元两国拉锯战的地方。
当今天的四川人游历江南贡院,或许会感叹:四川的进士数量远不及江南。
那是因为科举制最成熟的明清时期,四川已经不再是中古时期的四川了。
曾经,也有那么一个时期,四川的科举人才之盛还是全国皆知的。
不忍心再回顾宋末那段惨烈的史实。
每当读到《宋季三朝政要》:“(丙申,端平三年)十二月,鞑靼国兵入普州、顺庆、潼川府,破成都府,掠眉州。”总是读不下去。
当时的眉山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眉阳士人之盛甲于两蜀,盖耆儒宿学,能以德行道理励风俗、训子孙,使人人有所宗仰而趋于善。”“西蜀惟眉州学者最多。”“郡之富于文。”……这样一个诗文荟萃的崇文之地,这样一群温和儒雅的谦谦君子,当年是怀着怎样的惊怖和绝望心情被卷入野蛮民族南下铁骑所带了的滚滚浊尘的?!
吴昌裔的《论救蜀四事疏》中说:“臣窃惟蜀寇深矣、蜀祸惨矣!……屠成都,焚眉州。”为什么是“焚”眉州?因为眉山在宋代和杭州、建阳并称为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
直到今天,学习中国印刷史,都绕不过去“蜀刻”“眉山七史”。
但蜀刻的辉煌,已经湮没于当年野蛮民族点燃的漫天大火中了。
经过这一次致命打击,四川包括眉山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一落千丈。
从此再难恢复元气。
因为四川是盆地,经过长期集聚的文化一旦破坏,因传统、交通等的限制,恢复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尤其是,三代才出一个贵族,世代书香的衣冠大族的整体消失,将导致一个地区文化的急剧衰落,并且更难复兴。
从小随父亲逃往江南的今眉山籍元代文豪虞集曾记载当时眉山名门望族们的惨状:“眉州青神史氏……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眉山杨氏……蜀人士大夫在故乡时,深苦兵寇之祸,故在东南者皆走岭海。”就是虞集本人,其家族也本来是四川的名门,但今天在四川已很难找到虞姓了。
尽管虞集和后来明末的张岱一样,一生都坚持称自己是“蜀人”。
元代四川的衰落自不待言,即使明代,四川也没有恢复元气,通过科举当官的大部分都是江南人。
但眉山在明代有一个万安,也很出了些风头。
万安进士出身,眉目如画,狡黠多智,把持朝政20年,把朝廷玩弄于鼓掌之间,百官无敢抵牾。
在国事日渐被江南人所垄断的明代,万安的出现,可谓大杀江南人的威风——直到明末,苏州人冯梦龙还恨恨地记载了当时士人百般讨好万安的种种丑态。
除了万安之外,余子俊也是有明一代的杰出人才,中国长城史不能绕过的话题。
明代眉山有一对兄弟吴中、吴节同登进士,在河南为官时专门整修了苏轼等的坟墓并作诗寄怀,有“今日祠前拜遗像,敢将心事愧先贤”之句,表达了明代眉山人对往日辉煌的无限怀念与惆怅。
只是谁也想不到,在明代缓慢恢复的四川文脉,又在明末清初的再一次天地大浩劫中所毁灭!这使四川的文艺复兴之路从此搁浅——湖广填四川,强迫迁来的多为贫苦农民,对文化的修补实在收效甚微。
明末清初之乱,成都各坝包括眉山完全残破,致使清初四川省会一度迁到大山中的阆中。
眉山和成都近在咫尺,又是四川除成都之外平原最多的地区,自然遭遇惨烈。
当时眉山一个绰号“铁脚板”的陈姓猎户,奋臂一呼,率乡邻与匪军血战。
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家朱贞木写过一部小说《七杀碑》,里面把这位眉山猎户写成“川南三侠”之一。
当年这位铁脚板大侠在战火中的悲愤长嘶,其实也是对古眉山文化命运所发出的悲切挽歌。
有清一代,四川文化比明代更加衰落。
尽管残留千年遗泽的眉山,在清代还令人吃惊地出现过一门六进士震动京师的彭氏家族(明代河南黎阳有一门三进士,万历皇帝还敕书褒扬),但依然挽不回四川文化的颓阳西下。
清康熙年间,一位杭州籍的主考官到四川主持乡试,竟然出了一道题目“井蛙赋”,以挖苦地处盆地的四川人没有学问。
一时间四川士人群情激奋,纷纷罢考,官司一直打到京师。
可笑的是,这位主考官还最崇仰曾在杭州为官的苏轼。
其实,清代也有一位四川人在杭州主持过乡试,他就是罗江人李调元,其名气可比那个杭州主考官大得多。
在杭期间,他以自己的才学折服两江才子,传为美谈。
“井蛙赋”的故事就是靠李调元的记载而保存下来的。
后来李调元回乡的时候,购买了大量书籍带回去,重新在这片已经荒芜了很久的土地上播种读书种子。
再后来,到了清末,通过川人不懈的努力,四川文化终于有了起色,出现了各行业的很多人才,如传统的现代文学排名:鲁郭茅巴曹。
郭沫若和巴金都是四川人。
然而,一个地区文化的断裂,许多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得到。
尤其是像四川这样既是崇嶂峻岭的盆地,又是山遥水远的西部,机遇一去就永难回头。
当年宋末那侥幸逃生远遁东南岭海的四川衣冠贵族很多都没有回到故乡,留给故乡的,只有旧书残卷和故老相传的种种回忆。
今天的四川在全国的地位,和宋代四川在全国的地位实在相差太远;今天的眉山在四川的地位,和宋代眉山在四川的地位同样相差太远。
前者不用说,就后者来讲,眉山今天没有大学,更不必说昔日的全国印刷中心、千载诗书城了,城市人口只有二十来万,斗转星移,辽鹤归来,定当嗟叹尘间世事之翻覆无凭!
前几天上课时,老师提到一位五代时的重要词人孙光宪,说他写过一部书叫《北梦琐言》。
课后一查,发现孙光宪的籍贯又在今天眉山境内。
或许很多人即使看“花间词”看“北梦琐言”也并不曾留意孙光宪,就好像世人早已淡忘了眉山,昔日的盛况宛如梦里的旧影,淡淡的,不可追寻。
正如陆游的《蝶恋花》中所描写的梦境:
水漾萍根风卷絮。
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不怕银釭深绣户。
只愁风断青衣渡。
相关参考
红安七里坪历史陈列馆联系电话查不到峨眉半山七里坪项目,已经被列为省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七里坪项目,是当今国际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地产项目。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属峨眉山景区与眉山市行
早在先秦时期,在今天的四川与重庆境内存在着巴国和蜀国两个地方政权,世人称之为巴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先后率兵灭蜀国、巴国,随后在这两地设置新城兴建城池,它们成为巴蜀两地最早修筑的城池,因其悠久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不会对益州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刘备称帝后就将都城设在了益州成都。益州属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而益州的面积不仅仅包含了现在的四川省,还有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也都包含在内。所以古代的益
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因峨眉山而得名。眉山建置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历史上曾为郡、州、专区治所。1997年5月30日,由乐山市划出眉山县、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
将军英灵在,巴蜀有传承一般认为巴山蜀水即指现在的四川和重庆,但在古代,巴是巴,蜀是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概念,大致说来,巴以重庆为中心,向南、向西,还包括湖北一些地方;蜀则以成都为都城,一直向北延伸
“西南王”刘湘戎装照。作者:谭洪安1926年6月6日,刚刚打了场胜仗的川军悍将刘湘,又一次回到发家之地——重庆。五年前的同一天,正是在此地,年方33岁的他受各派将领推举,当上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达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本籍河北栾城,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重庆直
佛山市南海里水镇,就是一个乡镇的样子,无什么特别。里水,是一块古老、传奇、而又富饶的土地。千百年来,珠江三角洲的西江支流,川流不息,滋润了里水丰收的大地,哺育了里水传奇的文明。考究历史,里水原名郁水,
重庆茶文化中比较有历史的地方:选水、选茶以及茶具。重庆的饮食文化: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