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资料

Posted 建筑

篇首语: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开平碉楼的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开平碉楼的资料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介绍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

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

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可居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开平碉楼

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

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

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

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

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

编辑本段作用

开平碉楼

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开平设县,希望从此开始太平,故取名“开平”。

自建县后,“社贼之扰”有所收敛,治安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楼数量不多。

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时期是开平碉楼发展的初期阶段。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

他们把建房、买田、娶亲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标,不断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充实的经济基础。

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

中西合璧的碉楼大量兴建是这一时期开平村落最突出的变化,林立的碉楼从此成为开平乡村壮观的文化景观。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便成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发展的兴盛时期。

特点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

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

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

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编辑本段分类

按建筑材料分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

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称为“垒石楼”。

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粘接。

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占碉楼总数的0.5%。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

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

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

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三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的红砖。

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见,迎龙楼早期所建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存。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

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一层水泥。

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

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

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有的碉楼内面的楼层用木阁做成。

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占80.4%。

按使用功能分

碉楼(15张)按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

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

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

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

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

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

编辑本段价值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与村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 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

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

虽经几十年风雨浸蚀,仍十分坚固。

现存100座,占碉楼总数的5.5%。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使之成为留置于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二、它是中国乡村移植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 在开平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

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

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三、它是中国华侨文化的杰出代表 开平碉楼

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

中外多种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华侨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

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

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

随便走到一座碉楼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

因此,开平碉楼与民居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华侨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国人的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碉楼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

点式的碉楼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区宛如全村的靠山,满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护的心理。

开平碉楼成为侨乡民众构建和谐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的历史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

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

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

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

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

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

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2007年,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编辑本段造型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

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

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

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编辑本段特点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它还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

同时,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群,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它极大的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史的内容,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

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

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

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四种: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群

自力村碉楼群

开平碉楼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形成一幅阳春烟景田园诗意般的农耕水墨画,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洋式城堡村落。

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自力村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的。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自力村碉楼群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7月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05年11月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4月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07年6月28日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经开平市人民政府整治维修后,更加体现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协调性,以她独特的面貌吸引前来观瞻的海内外游人。

开平立园

立园 ——华侨园林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集传统园艺、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足可与广东四大名园媲美。

立园位于广东著名侨乡开平塘口镇北义乡赓华村,是已故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花园别墅。

建园历时十载,全部工程于1936年告竣。

该园以《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对中国园林古典建筑艺术兼收并蓄,并对欧美当时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加以融会贯通,达到中西合璧之化境,从而拥有"小观园"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修缮。

195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人陶铸等曾到立园参观,并指示对其一草一木要加以保护;1983年3月23日,县人民政府把立园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0月10日,园主夫人谢余瑶琼女士在美国欣然修书将立园委托开平市人民政府无偿代管50年。

从那时起开平市委、市府就投入巨资对立园进行全面修葺、扩建,200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

现有村民171户、506人,80%为侨户。

海外侨胞多于国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

马降龙碉楼在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据记载,1963、1965、 1968年开平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锦江里瑞石楼

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的瑞石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也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

瑞石楼的主人叫黄璧秀(号瑞石),清朝末年漂洋到美国谋生。

后来,他又带两个儿子黄畅兰和黄赐兰出国。

生意做大后,父子三人又在香港经营药材和钱庄。

由于年迈的父母及妻子都在锦江里的老家,为了家人的安全,1921年,黄璧秀回乡建碉楼。

在兴建瑞石楼的过程中,黄璧秀父子由于观念不同而多次产生冲突。

当时,锦江里周围的碉楼都是4至6层高。

黄璧秀的父亲黄贻桂发现,当自家的碉楼建到第6层时,还没有封顶的迹象。

朴实的老人不希望太张扬,于是要黄璧秀就此封顶。

黄璧秀没有听从父亲的劝言,碉楼继续向上施工。

他告诉父亲,这座碉楼的设计是9层,他就是要在全村、全乡、全县建最高、最壮观的碉楼,让人们远远就能看到黄家的碉楼,无人可比。

最后,一幢9层高的碉楼傲然矗立在80多年前的开平农村,直到今天还令人叹为观止。

瑞石楼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总体造型是西式风格,有罗马穹窿顶、拜占庭穹窿顶等充满异国风格的建筑造型,而内部的布置、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充分体现楼主对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以及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心态。

在开平,瑞石楼可以称得上是最华丽气派的碉楼。

方氏灯楼

方氏灯楼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东距开平市区11公里。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来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

该楼高5层18.4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

方氏灯楼历史上为古宅乡的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雁平楼

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华侨为防止匪盗而兴建,耗资三万双毫。

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

编辑本段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

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至此,中国的世遗已经增至38处,位居世界第三。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门票信息

① 景区开放时间:8:30—17:3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5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③ 预订老年票、军官票须凭证购买.65-69岁老人半价,70岁以上老人免费 ④套票有效期: 套票在4个景点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取票,所有套票有效期是3天,包括取票日在内,三个工作日有效,超过3天,套票将不再适用。

单独门票,只限当天有效。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历史作用

(一)避盗防涝

碉楼的历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盗匪”。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

开平县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其赤坎乡一带旧称驼驮,过去是一片湿地,芦苇丛生,水凫成群,最初到这里来定居的人是芦庵公。

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芦庵公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瑞在井头里村兴建了一座瑞云楼。

这座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井头里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

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

(二)抗日据点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在抗日战争后期,为阻止日寇开辟四邑直通两阳之捷径——由新会、江门出广州,连结成一条由南路向广州撤退之交通线,起过一定作用。

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镇腾蛟村的南楼最为出名。

南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靠东 龙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陆交通之要冲,地势险要。

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此楼。

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了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

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

1945年7月16日,日寇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

司徒氏四乡自卫队的勇士们凭据南楼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7日赤坎沦陷。

是日晚, 日军从陆路包围南楼。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 自卫队部分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等7名队员坚守南楼,战斗7天7夜,重创日军。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七勇士把枪支砸毁,在墙上写下遗言:誓与南楼共存亡。

日军久攻不下,调来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进行轰击,但因楼房坚固,不能奏效。

最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向南楼施放了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押赴赤坎司徒氏图书馆的日军大本营,施以酷刑后残暴杀害,并将烈士遗体斩成数段抛入江中。

抗战胜利后,开平人民在赤坎镇召开追悼大会,开、恩、台、新四邑3万多人参加了大会,足见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得人心。

(三)共产党地下活动场所

开平境内不少碉楼在各个革命阶段,党开展的革命活动中起过积极的作用。

1937年8月18日,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在塘口区以敬乡庆民里谢创家的碉楼“中山楼”开会宣告成立。

谢创被推选为特支书记,会上,确定以抗日救亡为中心,领导开平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使开平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阶段。

“中山楼”是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珩先生于1912年兴建,为纪念孙中山而取名。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一度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中共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中山楼”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

因此,这个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让子弹飞电影外景

让子弹飞—姜文—开平碉楼

《让子弹飞》又名《火烧云》,是著名导演姜文继《太阳照常升起》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剧演员阵容强大,集合了周润发、葛优 、刘嘉玲、胡军、陈坤、廖凡、邵兵、姚鲁、张默等影视界知名演员。

《让子弹飞》在广东拍摄,看中的正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群落。

这些一百年前的碉楼,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十分符合影片的梦幻色彩以及时代背景。

而为了配合姜文的拍摄,当地政府更是破例首度允许剧组进入碉楼的内部进行拍摄,不过前提是签订了天价的保护协议。

该剧制片人马珂表示说:“第一次看到开平碉楼群落,就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巧的地方。

《让子弹飞》的年代背景是北洋军阀时期,那正是一个中西交融的传奇年代,而发哥扮演的也是一个有海归色彩的当地霸主,碉楼既保留了明朝建筑风格,又混搭了西式华丽风的建筑,作为发哥的府宅简直是天衣无缝的选择。”

相关参考

开平龙胜楼历史

1.开平碉楼的历史价值开平碉楼与村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

开平雕楼的历史

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广东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

羌族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 羌族建筑

碉楼羌语称碉楼[5]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5]碉楼的...

羌族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 羌族建筑

碉楼羌语称碉楼[5]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5]碉楼的...

清代后期汉族居住风俗研究

>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  后期,汉族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反应在居住风俗上,就是许多大宅院多建碉楼、炮楼,以及避难楼等设施;东南沿海村镇亦建有碉楼,或在楼房民居外墙增设

历史上的今天10月3日都发生过什么事

1877年10月3日晚清重臣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140年前,1877年10月3日,清朝末期重臣李鸿章札委唐廷枢筹建开平矿务局,拟定官督商办章程,招商集股。于1878年在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西游记里说的女儿国?

历史上的女儿国。从史料来看,《旧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女儿国是什么样子的呢?据史书记载,东女国建筑都是碉楼,女王住在九层的碉楼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层的碉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那个时期的人是住帐篷还是房屋呢

1260年5月,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之位,1263年5月9日,忽必烈正式发布诏命宣布开平为上都,并设立上都路总管府。开平被宣布为上都以后,开始了第二轮大规模营建。上都最有名的大安阁,就是在这一轮营建中所

常遇春,常遇春是哪里人

常遇春是哪里人?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怀远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骁将。他身为军中前锋,作战勇猛,席卷幽燕,直捣上都。由于他曾攻克了开平府,被封为开平王鄂国公。

南平历史介绍

江陵一隅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荆南旧领8州,此时只江陵一地。城邑残毁,户口凋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赐高季昌爵勃海王。造战舰五百艘,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