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历史人物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革裹尸历史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革裹尸历史人物
东汉的马援。
马革即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
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
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
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后于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
因梁松诬陷,死后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直到汉章帝时才遣使追谥忠成。
相关参考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马援与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东汉陕西扶风茂陵人。先祖是赵国名将赵奢,因被封为“马服君”,遂以马为姓。 公元32年,马援投奔刘秀,并协助他西平隗嚣。在破羌安陇
马援,东汉著名的军事家。马援被认为是赵奢的后代,因为秦灭六国后,为避祸而姓马。赵奢是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将领之一,牛得一塌糊涂,大败秦军的那一仗,名将廉颇都不敢打,现存的史料根本看不到弱点。我根本不相信有
俗话说:「”文臣死谏,武将死战”马革裹尸对于古代戎马一生的名将来说是一件名垂青史和无比光荣的是,甚至有些人还以不能战死为憾事,比如岳父帐下骁将牛皋死前就说过:「”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伏波将军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马革裹尸还说得就是他,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建武25年,他以63岁高龄出征五溪蛮,死在了路上。马援一生战功赫赫,他早年间参与过刘秀的统一战争,之后他西破陇羌,北击乌桓,南征
古代的读书人,从小就接受忠君爱国思想的教育,入朝为官后更要把忠于皇帝和朝廷放在第一位。当面对忠孝两难全的境遇时,很多文臣武将会选择忠,含泪与亲人诀别,即使以身殉国、马革裹尸,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从而留下
伏波将军马援,乃东汉的开国功臣,很早就跟着刘秀打天下,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成语“马革裹尸”就是由他而来。马援六十四岁时病逝,在古代算是比较长寿之人,关于他妻妾的资料极少,只知道共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
在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英雄辈出,而作为武将来说,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那应该是最光荣的,也是最希望的结局。但是,在三国时期,有四位名将,却死的非常窝囊,成为历史的遗憾!第一位,夏侯杰,被吓死。这位可以
纵观北宋,南宋,名将辈出,将星云集,会打仗的多如星斗,忠诚良将如过江之鲫,但为什么历史上人们普遍只记住了一个岳飞呢?只因为他不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一个莫须有罪名被皇帝联合奸臣冤杀风波亭。千古奇
伏波将军马援说出马革裹尸这句成语,是在远征交趾的时候,从此成为中国军人的一种崇高境界。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历史上曾有四次归属中国版图(非现越全境),分别是秦、汉、隋,最后一次是在明朝,当时越南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