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倭名将都有谁
Posted 倭寇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抗倭名将都有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抗倭名将都有谁
1、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2、任环
任环(1519年~1558年),字应乾,山西长治人。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生,他自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代又拜师学武。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
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
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3、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4、傅应嘉
傅应嘉(1524-1567),字德弼,号钟山。
南安一都锦塘(今丰州镇锦堂村)人。
明嘉靖三十一年考中福建武举人(第二名)。
因抗倭功高,官至建宁行都司。
逝后,被敇封为“昭勇将军”。
5、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图片来自同名电视剧《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她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
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
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中,壮族人瓦氏夫人堪称“巾帼英雄第一人”。
相关参考
三国名将的后代都有谁?诸葛亮后代有哪些 刘备的后代:刘禅,刘永,刘理, 关羽的后代:关平,关兴, 张飞的后代:张苞,张绍, 赵云的后代:赵统,赵广, 黄忠的后代:黄叙, 曹操的后代:曹丕
清朝时期,在世人印象中似乎很少有能征善战的名将。也许因为距今历史过近,缺少了演义和小说的描绘,使他们的故事不能为我们所熟识;更多的原因或许还是清朝后期的腐败统治,导致人们对这个朝代不待见吧。其实,清朝
薛仁贵 薛仁贵作为唐代名将赫赫有名,创下不少功绩无人能敌,其家族在唐朝生命显赫,那么他的后代是否继承他的豪气,继续大展宏图呢? 薛仁贵,中国历史上唐朝时期名将,薛仁贵的一生薛仁贵以字行世,创造
三国演义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在历史上,三国演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罗贯中的三国有影响力很多人,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都是非常熟悉的。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三国时期变得
...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道不尽的风流人物,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名将辈出,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毛评版三国中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道不尽的风流人物,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名将辈出,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毛评版三国中二十四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
关羽(?-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后归降,为报曹操厚恩,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后闻之刘备下落,毅然辞
武成王庙六十四将是因唐肃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诏令京城及各州皆设太公庙,并以张良、韩信、白起等七十二位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配享姜尚两侧。后经历代君王增删,剩六十四位,称“武成王庙六十
孙武,字长卿,前535-前470年,汉族,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是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