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江南的开发的导学案谁有啊
Posted 学生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一历史江南的开发的导学案谁有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一历史江南的开发的导学案谁有啊
第二十一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
备课人:朱素贞 备课时间: 审签人: 审签日期: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
一. 课前预习作业
1. 曹丕死后,大臣 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
三国中国力最弱的 最先被魏国灭亡。
2. 266年, 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 西晋统一后,发生了 ,耗竭了西晋国力。
4. 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
5. 317年, 重建晋朝,都城定在 ,史称东晋。
6.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 ,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年,在 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7. 420年,东晋大将 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
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 从 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9. 从 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以种植 为主,开始使用 , 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 。
11. 江南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是 的采用。
1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
13. 简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二. 小组活动任务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
2. 思考教材中“动脑筋”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作业检查(5-10分钟)
按照布置分配好的小组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通过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进行。
导入新课设计(2-5分钟)
导入设计一:从教材导入框内的内容导入本节教学内容。
导入设计二:回忆上节课教学内容来导入本节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依据教材讲述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扩展知识。
依据教材讲述西晋的美网,引导学生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统治集团腐朽;(2)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国力;(3)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依据教材讲述东晋的建立及其同时北方的情况。
重点讲述分析淝水之战的过程和前秦失败的原因,指出民族矛盾是前秦是被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讲述“投鞭断流”和“草木皆兵”两个成语的出处。
依据教材讲述南朝的建立沿革情况即可。
江南地区的开发。
首先介绍江南地区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影响,并简述其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安定;④人民的辛勤努力;⑤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教后小记:
相关参考
1.谁有八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答案意义: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2、课后完成配套
八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2o13)答案意义: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2、课后完成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的课后反思怎么写教学反思截止到今天,我一共上了十三节历史课,在将近两周的实际教学,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以及指导老师听评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我总结了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明确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全课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
九年级华东版下册历史学案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最早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等同时进行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开始
一、历史与社会的《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的教案《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4-5综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怎么样,初中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2.“教学
1.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中华书局版)第四课和第十二课是重点二十二课的名著二十课的闭关锁国p68页元世祖重视农业到发展马可波罗元朝设立中书省自然段p69形成新的民族回族p5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标点击】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认知】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世袭制的确立:(1)约公元前_______年,禹建立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