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在《天朝技术与思想》一书中感慨地说:“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我国从孔子编订《尚书》《春秋》并传授弟子开始,就有了系统的历史教育,一直到明清时期,历史学的研究和教育从未中断过。
这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延续,对我们民族心理和精神的形成,对我们民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维系着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脉相承。
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做到从远古到今天文明的不曾中断呢?
历史学科是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总结,它记录了人类不断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存质量的过程,只要有人类存在,她就会被不断续写,永无止境。
人类的一切辉煌成就就是植根于过去历史成果的积淀中。
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
历史课担当着铺设这一基石得艰巨任务。
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早日进入历史学习的大门,找到历史学习的金钥匙。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历史的学习是中学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如何把学生顺利地引入历史学习的大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今年的初一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
例如,这学期我们借助学校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历史讲故事的讲坛。
我们将演讲改为讲故事,让学生结合即将学到的或与已学课文,课下搜集相关的的故事上讲台讲故事。
每个学生都在这个学期通过努力登台讲了一次故事。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搜选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特别是让学生初次尝到了做“小小故事家”的滋味,内心一定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又如,还可以通过课前导言设疑来激发学生兴趣。
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
例如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
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
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
北师大叶小兵教授认为,从学习方式上来讲,不论是主动的接受学习还是指导性发现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从历史知识的传递方式上来讲,听课又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之一;无论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都与历史教师的指导有最直接的关系,也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正面讲授。
教师若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那无疑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的最大法宝。
聂幼犁教授也说:“历史必须讲故事,没故事不是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袁腾飞,以其生动、幽默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就充分说明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教师。
因此,在历史课上,我遵循着这些原则,该讲就讲,该多讲绝不少讲;讲述尽量具体生动,讲解条分缕析,以自己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多采用直观教学
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今年我校教师的笔记本电脑基本到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下半学期开始,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坚持使用多媒体教学,每一节新授课都制作历史教学课件,并在每一课的教学课件中都插入一两段复现历史情景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造纸术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直观的示意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文并茂,不仅使学生对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流程有了生动的认识,而且引导学生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发明纸、纸的发明过程、造纸的复杂性、蔡侯纸的优点,造纸术发明和传播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积极的理性思维,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大胆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应设计各种各样新颖有趣有效的形式,努力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方面,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对某项事物或形式的喜欢和专注无法持久,长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活动会导致他们的厌倦;另一方面,初一学生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各种能力特别是与抽象思维有关的能力亟待培养,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而在初一历史课上,大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学生活动形式:
1、“动口”的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讲历史小故事等。
如《走向全盛的唐朝》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盛唐的繁荣,可以设计演讲活动“话说盛唐的繁荣”;《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可以设计演讲活动“民族英雄的爱国魂”等。
2、“动手”的活动形式,如手工制作物品、绘线路图、绘制历史大事年表等。
如:《张骞通西域》重点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过程和路线,则让学生绘制张骞通西域的行使路线图等。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难点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可指导学生自制自己的印章,完成班级签名档,选出最优秀自制印章;《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几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则让学生绘制历史大事图表,鼓励学生创新图表形式;
五、要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
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
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多让学生回答问题。
每节课都有提问,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
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
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
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
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
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让学生学会列大事年表。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注重考前复习。
让学生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以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历史课平时学生很少复习,因此,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内,老师应通过加强检查、辅导,促使学生好好抓一抓,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事实证明,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和一位家长交流,家长告诉我,自己买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本,忙碌之中自己才看了一本,孩子已经利用星期天看了六本了,而且还不断和他交流。
我听了以后顿觉欣慰。
看来,以后我还得不断努力,不然,有一天会让学生把我问倒。
相关参考
一、历史课型有哪些●历史复习课课型1、夯实“双基”。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检测,使基础知一、教学目的识进一步巩固。2、构建体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把握知识之间
1.新教改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一、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某一位教育家曾说:要想学生学好你的科目,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学生,师生平等。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
一、求初一历史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板书老师上我们讲18课,可板书教案: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
一、初一历史笔记或提纲我历史成绩差很多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了,想要把历史学好,特别是面对文科综合卷对能力
初一历史上册活动课寻找历史的主持词男:纪念是内心感情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无节制的挥霍,是对先人的缅怀。女: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才能找到那庄严的感觉。合:七(3):永恒的记忆,现在开
一、初中历史八年级上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
第二十一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备课人:朱素贞备课时间:审签人:审签日期:【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
有一句话论从史出,这句话的论就是结论,史就是历史证据。历史证据有这几种:1、考古挖掘,2、文献记载,3、影像资料及图片等。在初一第一节历史课堂里,为了尽快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
1.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如何把历史学好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